范文 导航

长沙实验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浏览:72952022-02-02

  学校现状分析与发展背景

  一、现状分析

  1.现有办学优势

  ①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底蕴

  学校始建于1918年,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继承了曾国藩先生家学的湖湘文化传承之地,是欧洲哲学大师罗素先生讲学之地,是近代考古学泰斗曾昭橘先生就读之地,是国学大师李剑农、刘洪度、熊菊如、陈天倪执教之地。学校以“忠恕”为校训,以“培养完全人格”目标享誉三湘。

  ②已拥有一定的社会声誉和良好的教风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以尽责务实的学生管理,严谨扎实的教学工作为代表的办学特色。19***,经省教委批准,我校成为全省六所实验中学之一。20**年通过湖南省重点中学的评估验收,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后称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近年来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速发展,并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同,重新进入了沙长名校行列。

  ③具备整齐的师资队伍

  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完备。目前学校有81个教学班,4000多名学生,320余名教职工,其中教师295名,职员、工人25名。教师本科学历达100%。其中特级教师10名,国家省级骨干教师8名,全国、省级表彰的教师29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12名。师资队伍整齐,教师经验丰富。

  ④地理位置优越

  学校包括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沙长市核心城区,虽周围名校林立,但我们仍然能以自己传承的悠久历史、拥有的良好声誉在城市的经济、商业、文化中心占得一席之地。东校区位于城东的风水宝地,更是“三湘第一区”最好的学校。学校建筑典雅、精致,环境优美,拥有较为完备的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设施。

  2.存在主要问题:

  ①学校文化品位有待提高

  我校虽然历史底蕴深厚,近年来,教学质量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办学理念不明晰,在学校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文化断层,校园内尚缺乏书香味、书卷味、书生味。

  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职责正逐步完善,并在管理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效益,但是,从总体来看,这些制度与条例的实施还未产生较大的增值效应,究其原因有量化程度把握不当的问题,也有责任人缺位的问题,但可能更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管理中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建立在此体系基础上的相关激励机制。虽然我们从理念上已清楚地认识到管理“以人为本”,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还是比较习惯“管事”,“管人”意识相对弱化。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该是由“管事”向主要“管人”转化。即通过制度管理,营造学校战略规划、强化学校主体自我教育,自我训练与自我激励的意识,使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兼顾组织与个人,现在和未来。

  ③德育理念相对落后

  在构建大德育体系,抓学生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实践中,我们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国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的大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感到相对乏力和不足。许多教师把德育工作仅仅看成促进成绩提高的手段,视“德育”为“管理”,忽视了德育的自身价值;一些班主任的工作常常远离生活实际,德育方法、实施途径均需研究。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施细则没有构建,育人的目标、内容及途径需进一步疏理完善。

  ④课堂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教改科研风气不够浓

  学校目前虽然在本市同类型中学中教学质量名列前茅,从市教科所对我校的教育检查以及学校多次对外公开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看,优秀课所占比例也一直较高,但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课堂实践能力尤其是从中反映出的教育理念距离现代教育的要求确实有相当的差距,还待于进一步提升。

  ⑤体育、艺术、社会实践教育的内涵有待充实提升

  作为省级示范性学校,作为足球、田径省级传统学校,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我们感到学校体育、艺术、社会实践教育的内涵还具有很大的张力,它的定位并不仅仅在校际比赛以及学生专长技能的优化和培养上,还应该将专业特质融入学科教学技术之中,融入师生立德修身和气质提升之中。

  ⑥心理健康教育急待加强

  面对今天的社会,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其心理健康问题都日益突出起来了,而学校更是此类问题的集中之地。目前学校心理教育虽然起步了,但与严峻的现实相比还是相当的不足,所以学校应大力加强心理教育,构建一个全程化、全方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⑦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学校虽有数位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级教师、名牌教师,但人数少,学科分布不平衡,能承担学科学术带头人作用的就更少;学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发展也不均衡,尚未形成一支人数可观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二、发展背景

  1.教育转型要求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既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目前,教育的转型尚未彻底完成;而优质教育资源的放大,一方面满足了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使一流重点中学的生源由精英更趋向于大众。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需要学校对办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今后五年,是教育即将面临重大变革的五年,课程、教学、考试、招生等制度都将有重大变化。学校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出新的辉煌,促成学校再上新台阶。

  2.品牌地位的变化需要科学务实的学校管理。

  沙长市基础教育强手云集。全市中学重新布局将导致沙长市各中学的品牌地位、社会效应遇到巨大挑战。我校在全市普通高级中学中,虽具一定的优势,但综合实力尚不能名列前茅,而学校在今后五年办学过程中,政策、资金、人才优势也不明显,发展之路决不平坦。

  3.生源变化期盼扎实有效的学校德育。

  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更重。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而学校德育要真正达到国家、民族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呼唤素质全面的优秀教师。

  我校教师队伍虽然阵容整齐,也具有相当实力,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全体教师素质更为全面,能否拥有一支学有所长、教有特色、研有重点的师资队伍,将直接影响到高中课程改革的成败,也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未来。

  5.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社会要求的课程系统。

  新课程实施,对学校的课程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建设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将进入攻坚阶段。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学校办学思想与发展定位

  1.办学指导思想:

  让校园拥有文化,以文化浸润并引领学校的工作,师生在文化*同发展。

  让孩子拥有幸福,让幸福弥漫和照耀孩子的明天,孩子在幸福中快乐成长。

  2.学校发展定位:

  办成能为每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精品学校。让政府和社会信任、学生和家长满意。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是我们的使命。

  二、学校办学思路

  在承接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异质文化。以情感体验与文化浸润为途径和方法形成学校鲜明的德育特色。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学校自己的课堂美学。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建构富有鲜明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努力丰富校园生活,使校园弥漫书香、充满阳光、富于诗意。坚持制度治校和文化立校,开发学校课程与人力资源,以求得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用平等、责任、仁爱面对他人、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努力培养能求真、向善、唯美,并学会从中获得更大自由和幸福的人,即“诗意地栖息”的人。

  三、学校发展目标

  1.学校文化

  ①初步形成以办学理念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

  学校应提出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学校所有员工共同的希望和目标。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应以各种方式提高校内员工对其的认同度,并且积极地传播到全社会。以学校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塑造带有共同价值理念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学校文化。

  ②以学校文化来影响我们的工作。

  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应在此基础上与教代会以及更多的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学校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应对策略以及具体实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目标的行动步骤;应把焦点放在教育工作的快乐、满足、意义与成就感等人性议题上,以此真正构建学校精神;应将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因势利导,将之应用于工作环境中,成为永不枯竭的激励来源。更重要的是,学校中所有人都应对人性及其潜质抱有积极和乐观的估价。

  ③确立符合学校文化特征的学校标志系统

  强化校徽、校旗、校歌、校训在学校的存在与价值,赋予学校环境、建筑与装修一定的文化意蕴,形成并强化代表自己独特文化意蕴的仪式和文化活动,使之庄重而典雅。

  ④学校文化应以求真、向善、唯美为特征。

  我们的学校文化应该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求真的知识世界,这是我们的“书香校园”,特征是“真诚、质朴”。这个世界是人们追求真理用的,因此这个世界里只有平等、宽容、开放和创造,而没有任何外部强制力。

  二是向善的人际世界,这是我们的“阳光校园”,特征是“善良、仁爱”。这个世界主张人道主义,强调赞美、感激、关怀和怜悯。

  三是唯美的心灵世界,这是我们的“诗意校园”,特征是“高贵、儒雅”。这个世界是圣洁的、幸福快乐的、彬彬有礼的,是一切人性美的集中展示。

  求真、向善、唯美,最终达到中华文化的核心“融和”。能在三个世界中有所追求,并学会从中获得更大自由和幸福的人,才有达致“诗意地栖息”的可能。学校应在全体员工参与与实践中,倡导自己的文化精神,并逐渐丰富其内涵,使之根植于学校有机体内。

  2.管理工程

  ①学校管理原则:质量与效益共求,权利与义务并重,理想与现实兼顾

  ②学校管理思路:校长由“官员”向“教育管理者”转变,主要依赖于制度设计和文化塑造来为学校增值,由亲历亲为向“法治”与“宏观决策”的转变;管理层职权责统一,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与服务;教师则由国家干部向职业人转化,由依附于学校的人向独立的人转变,学会自主地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

  ③学校管理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和完善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建立一系列保障校内民主和正常教学秩序的管理制度,建设效率优先的管理机构,并形成鼓励创新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④学校管理系统:

  校长作为学校形象使者,有责任站在更高的点上去领导学校做出深刻有为的而不是浮表功利的变革,并赋予学校更丰富而坚实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管理层将注意力集中于更为精妙、更为隐性也更符合德性的着力点,并以自身的行动实践学校的梦想,倡导并示范学习的意识和意义、道德、自我牺牲、责任和义务。

  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学校的组织机构,使学校的各部门、各层次的构造能够最大程度促进组织内外的联系、信息流动,从而唤起每个人的责任感,实现紧密协作;可组建适当机构对网络信息、图书资料、实验教育、心理教育、艺术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进行专门管理;应强化教科室的学术与课程开发功能和教育处的德育管理功能,使上述两部门能为学校实现后五年发展目标提供强力保障;应适当调整各部门的职能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管理者应将提升下属员工生命质量作为关注焦点,充分授权,时时激励,并通过自己的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实施有效领导。管理者应以学校制度、共同价值理念和目标作为自己行政权力的替代物,倾听、协调和沟通应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领导和管理层有责任为员工及其周围的人创造并强化学习的机会。

  ⑤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应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行动准则,应将对制度的尊崇作为一种信念。

  学校管理应在符合学校文化要求的基础上完善三大制度体系----即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同时配套形成全岗位责任追究制、团队效绩共担制、教育成果创新激励制等新的制度体系。

  学校管理制度应坚持以保证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为前提,以解决学校问题为出发点;应坚持以人为本,以赋予更多人更大的自由为归宿;应坚持使学校管理制度安于目前国家制度框架内,尤其重视从“上位法”中获取制度资源。

  应确定如下制度理念:制度形成过程比制度文本结果本身更重要;制度按程序执行比制度文本更重要;让学校充满正义和理性精神比制度更重要;使学校制度真正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盟约。

  严格各项质量管理,理顺各项质量管理关系,使各项工作的失误、过错均可被追究到个人或团队。

  管理者理应率先为工作的过失付出必要代价,并应为下属的工作过失负连带责任。

  实施效绩评议,完成和修订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尤其是学校财富、权力、荣耀等资源的分配制度,使学校奖惩利于工作开展和团队的形成。

  制定相关制度以鼓励创新,教师被充分授权并更大限度地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使学校思想多元的局面得以早日形成。

  严格按规定实施中层干部任期制、聘选制、评议制、轮岗制。

  ⑥提高各部门专业化程度,降低学校管理成本,初步实现数字化管理。

  3.德育系统

  在社会转型期,我们面临道德失范的危机,不能不重新思考学校道德教育问题,希望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又能被更多人认可的学校德育方案。要确定这个方案,必先从基础教育的任务和学校培养目标这两方面着手。

  我们是公办普通高级中学,承担基础教育任务。所以就德育而言,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公民。同时,按照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我们应该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既能具备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又有自己一定的精神空间的人,即具备“完全人格”的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自律的人,即能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不做损人的事。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在教师示范和学校文化倡导下,通过文化浸润与情感体验,达成未来道德的提升。

  具体而言,德育应首先教会学生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幸福,然后让学生学会在利己的同时利他。在这样的感情体验中,通过一定的文化浸润完成以下道德科目:

  善良、同情、尊重、宽容、良知、公正、自控、真诚、质朴、责任、仁爱、融和

  因此,我们提出这样一些设想:

  ①德育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在于为每个孩子创造幸福明天。也就是:出于善良的意愿和动机帮助学生,让他们具备生存能力和精神空间,懂得“爱”与“责任”;学会用“忠”报国、以“恕”待人。每个孩子都应该在我们的视野之内。

  ②德育的底线是:“不损人”。所有的学生行为规范均应该以此贯穿。教育过程中的理性活动就是要强化不损人的意识,并与学生分析辨别行为的结果是否损害他人利益或权利,由此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思维能力。其他各种名目的教育均以此为基点。

  ③帮助学生自我发展。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各项权利,教会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学生才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欲望。任何道德的强制,都是无效的。为了激发学生自我发展意识,我们必须要求学生为自己的损人言行付出必要的代价,他们要受到适当的训诫,而所有的训诫必须有公正的制度作保障。

  ④将人道主义作为学校文化的基调,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开展一切德育活动。只有将学生视为人的学校环境,才能培养将他人视为人的学生。教师的教育手段应力求遵循人性特质,对学生中的弱势个体,应予以特殊关爱。

  ⑤学校和教师是超利益的机构及成员,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应高于一般的道德标准,教师的无私奉献应作为职业道德的前提。教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应能够引领学生提升道德境界。

  ⑥影响道德形成的关键教育力量来自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几乎所有的真正的道德力量来自于无形,我们关注的焦点应从有形渐转为无形。

  4.课程体系

  教育部于20**年6月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课改,要求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虽然已经进行了十年,但是,课程体系是学校最为复杂、最为关键的核心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将给学校、给家长带来很大的震动与不安,所以,我们只能本着稳健的原则,小步前进。在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逐渐在心理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进行探索。

  5.教师队伍建设

  ①让教师拥有职业满足感

  教师有权利从个人所选择的职业或岗位中获得愉悦和其他积极的情感,教师并不是学校用于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不管这种目的有多么崇高。因而学校应该尽量地让教师感受到职业幸福,应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与物质条件下,尽力为教师消除不幸福的职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沉重的职业负担却缺乏体会工作中愉悦感的心态;职业竞争和专制型管理导致的不良人际关系;不公平的资源分配和评价方案所导致的不公正感;个人价值实现的机会受到职业特点的抑制等等。因为如果教师不能从职业中获得满足感,将会助长教育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倾向,从而牺牲学生的幸福和童年应有的欢乐。所以,一所努力使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学校,必先使教师满意。

  我们应该要相信,只要条件具备,每一名教师都会努力工作,并不断挑战自我,发展自我,追求卓越。学校应为此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教师对管理者有着比过去更多的要求,他们想知道正在发生的事,他们希望别人征询他们的意见,他们希望参与,乐于感觉到自已所从事的无论什么事情都具有某种实际的价值,愿意自己的工作具有某种乐趣,当然更愿意得到满足。当人们在这方面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②人力资源管理

  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是释放创造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学校促进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而有效管理来源于对效率和公正的双重追求,虽然效率和公平经常是不均衡的。

  学校应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尤其应关注教师工作环境的评估;关注学校内部人员的配置;关注员工职业指导、培训及报酬支付;关注校方与教师的关系等。

  ③效绩评估

  学校应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学术评估、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满意度调查等定量评估。学校和教师应维护评价者的权威性,并将评价与指导相结合,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可靠手段。

  ④教师报酬

  学校应在相关政策保证下调整教师薪酬结构,使之符合公平和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要求。确定教师报酬体系的原则是: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个人和团队业绩;有利于公平;有利于控制总成本。

  学校应提高骨干教师和名牌教师收入,提高业绩高的个人和团队收入,提高承担创新任务教师的收入,提高稀缺人才的收入,提高超工作量教师收入,提高承担重大责任和风险教师的收入;同时,应削减与薪酬原则不符的其他福利支出。

  学校可加强以弹性坐班制、体检、旅游考察、保险等方式,激励教师提高工作业绩。

  6.教育科研

  学校的明天必须依赖于今天的教育科研,无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质量,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师资队伍,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我们的科研工作。但我们的工作必须以校为本,围绕学校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教研组特别是备课组的建设,加强校本教研工作。

  学校除了应巩固现有的研究空间外,还应该更多地鼓励教师交流、探讨,以沙龙等多种更自由的方式传播其思想和行动

  学校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在权威性的教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学术组织,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教师外出考察交流,鼓励教师著书立说,鼓励教师借助各种媒体展示自己才华,鼓励教师以个人名义举办教学研讨活动,保护教师为成名成家而做的一切努力,只要这种努力符合学校利益、符合学校道德规范。

  7.学校规模及后勤保障

  本着办能为每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精品学校这样一个目标,在现有校园面积下,我们的学校办学规模应该略有缩小。

  形成高效的学校服务系统。完善校园规划和布局,完善与学校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硬件设施,保障学校发展总目标的实现。加强学校二线人员的政治思想学习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构建精干高效的后勤服务队伍。

  完善有关学校财经工作制度,实现学校财政“科学预算、民主执行、管理规范、效益最大”的目标。加强与家庭、社区以及有关单位或区域的联络,扩大学校教育资源。

  四、实施策略

  1.在保证学校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寻求发展。

  2.以文化与制度建设为先导,循序渐进。

  3.学校的财政安排以优先保证教师收入为原则。

  4.学校各项常规工作须常抓不懈,不能以任何理由放松。

  五、阶段实施计划

  20**年:

  1.形成、确立学校共同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

  2.强化学校形象标志系统

  3.继续办好科技节、艺术节,使之更加隆重,更有文化品位。

  4.创建学校网站。

  5.制订《学生社团管理制度》

  6.组建几个学生社团

  7.完善学校现有规章制度。

  8.推进内部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

  9.组建网络信息中心、图书资料中心、心理教育中心。

  10.加强班主任培训,使之系列化,培训时间每年超过20学时。

  11.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使之系统化。

  12.加强常规管理。

  13.完成图书资料中心、心理教育中心硬件建设,使之能真正达到吸引学生、教育学生的水平。

  14.加强备课组建设,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探索考教分离.

  15.继续开发通用技术课程,并使之完善。

  16.完成北校区建设。

  17.改造教师阅览室,使之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

  20**年:

  1.推广、普及学校文化,提高校内员工对其的认同度。

  2.开始形成具有自己文化意蕴的仪式。

  3.开始改变校运会较为单一的形式,筹办较为完整的体育节。

  4.扩大学生社团的数量和影响力。

  5.为建立校园电视台做好准备。

  6.加强网站管理,提高点击率。

  7.对学校行政系统提出无纸化办公要求。

  8.开始启动学校德育工作方案研究。

  9.开始研究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10.制订并实施全岗位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

  11.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研究,争取开设2-3门课程。

  12.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制度。加强二线人员业务培训。

  20**年:

  1.创立以研究、探讨、传播学校文化为目标的各种载体,如沙龙、内部刊物和一些传统活动。

  2.建立校园电视台。

  3.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并进行实验。

  4.完整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5.调整教师薪酬结构,使之符合公平和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要求。

  6.增加校本课程开设数量。

  7.进行社会实践课程开设实验。

  8.修订科研管理制度,加大教改科研力度。

  9.对校园进行修饰,使之成为文化载体。

  20**年:

  1.开始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运行。

  2.开始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3.论证全岗位责任追究制、团队效绩共担制、教育成果创新激励制等新的制度体系方案。

  4.开始对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学术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等定量评估进行方案论证。

  20**年:

  1.建立完整的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学术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等定量评估。

  2.制订完善全岗位责任追究制、团队效绩共担制、教育成果创新激励制等新的制度体系。

篇2:第二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第二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学校本着“放眼未来,抓住机遇,争创一流”的原则,特制订本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

  1、历史背景:

  z作为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新型县级城市,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江西经济要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口号的同时,也提出了把z建设成为赣闽粤边际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作为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和开拓创新精神的z二中,同样需要深化改革,求新思变,加快发展,奋发有为,为实现省市提出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智力保障,为实现学校提出的“力争三五年内创建省级名校”、“初中做优,高中做强,形成特色,创建品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2、学校概况:

  z二中始建于1942年,是目前z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全日制普通完中。从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共有86个教学班,学生5550人,其中高中44个班2625人,初中42个班2925人。全校有教职员工337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2人,中学一级教师131名;高中教职工163人中,有专任教师151人,达本科学历者130人,占86.10%,专科学历21人,占13.9%;初中教职工174人中,有专任教师163人,达本科学历者76人,占46.63%,专科学历87人,占53.37%。高中教师持教师合格证149人,占98.7%,初中教师持教师合格证160人,占98.2%。有设区市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2人。学校占地面积4.24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248万平方米,教学设施有综合楼一栋,教学楼三栋;有学生公寓楼一栋,能容纳1152人,普通寝室一栋,能容纳320人;学生食堂一栋,能容纳1000多师生用餐;有实验楼一栋。

  3、办学优势:

  学校本着“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育人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狠抓学校管理,着力倡导“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好学争先”的学风,充分发挥教师潜力,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特有的办学风格。初中教学全市一流,久负盛名;高中教育稳步提高,居全市普高前列;文体艺活动活跃,学科竞赛捷报频传。近年来,学校获省建设厅授予“园林绿化达标单位”称号、省总工会授予“江西省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省爱卫会授予“卫生庭院”称号、z市教育局授予“德育工作暨文明校园示范学校”称号和“师德教育先进集体”;并被评为地级文明单位和z市内保先进单位;多次被教育局评为全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高考质量先进单位。这些荣誉和业绩的取得为学校今后三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面临问题:

  随着z市城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学校网点布局的调整,以及重点中学初中剥离后初中学生大量涌入我校等情况的出现,我校作为普通中学生存与发展空间正经受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初中学生数的增长,造成教室严重不足,成班率高;初中规模的不断扩张,也挤占了学校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严重制约了高中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学校办学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学校占地面积小,校园狭窄;校舍建筑面积不大。因校舍紧张,成班学额偏大。以上不足,客观上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学校师资状况也亟待提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尚无一人,地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相对偏少,专业教师结构比例失衡,综合科学科教师紧缺。所有这些,都成了z二中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严重障碍。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认真总结自身办学经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可持性发展,成为赣南示范性特色名校。

  二、学校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以理论、“20**”重要思想、20**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关爱生命”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管理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学校发展方向

  做优初中、做强高中、形成特色、创建品牌,力争5年内达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重点中学”,实现z二中跨越式发展。

  3、办学规模和基建目标

  学校今后五年的办学规模围绕“做优初中、做强高中、形成特色,创建品牌”的目标,初中控制在30个班,高中控制在40个班,共计70个班。学生人数控制在3500人以内,班额控制在50人以下。

  为了实现办学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兴建图书馆、科技楼,更新实验室设备,新增计算机80台,添置图书资料10万册,装备学术报告厅。

  三、学校发展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品德高尚,习惯良好,博学多才,体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使之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2、学校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初中做优,高中做强,形成特色,创建品牌,把学校建成为名符其实的z市素质教育实验名校。

  四、五年具体目标及措施

  1、行政管理

  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行政分级管理模式。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给合的方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校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加强制度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逐级评聘、任用、考核和奖励相给合的用人体制,建设"团结、守纪、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

  2、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干部的培养、使用和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干部竞聘上岗制度,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建设一支思想进步、理念先进、勤政廉洁、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学校干部队伍。

  3、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并实施《z二中师德规范》,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业务能力。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培养一批具有新的教育观念,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有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校、市、区、省四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4、德育工作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以团队、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德育体系;加强师德教育,形成“全员、全程、全面”的德育工作格局;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增强德育实效;强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完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争创普通中学德育示范学校。

  5、教学工作

  集中精力抓好教研组长、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人员、中青年骨干教师三支队伍的建设,成立专门小组,负责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建立完整的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实施课改工程,构建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提高性课程四块课程体系;形成“低起点、小步子、高标准、严要求、勤反馈”的课堂教学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课堂有效教学和过程严细管理,管理方法做到“四化一结合”即管理目标科学化、管理方法系统化、管理考核制度化、管理资料档案化;质量目标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相结合,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重视学科组建设,保障质量内涵发展。

  6、教育科研

  走“先知突破,骨干先行,目标导向,全面推进”的教育科研之路,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教育科研制度化,人人参与群众化”的教育科研格局,建立教科研工作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把教科研的成绩和水平与奖励、职评、提干、评优紧密地结合起来。

  7、文体卫生

  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抓好文体卫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成立铜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美术小组等,办好每年一次的运动会、艺术节。抓好文艺队、运动队的日常训练,保持在市级比赛中成绩领先。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学生青春期教育制度,卫生工作达到全市中学领先水平。

  8、总务后勤

  抓好后勤管理队伍建设,确立“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强化后勤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教学设施。适当调整校园规划布局,扩大校园绿化面积,增加校园美化景点,争创花园式文明学校。、逐步改善办公条件,全面更换破旧课桌椅,改善学校教室照明条件。

  五、五年分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9-20**.8)

  (1)建设一支思想进步、理念先进、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结构合理的行政干部队伍。

  (2)理顺关系,突出重点,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和以情治教的方针,努力抓好干部、教工、学生的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进一步优化校风、学风、教风。

  (3)实行校务公开,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形成民主、务实、高效、和谐的学校工作局面。

  (4)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2、第二阶段(20**.9-20**.8)

  (1)以教师发展为本,大力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品味,初步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业务能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

  (2)大力加强校风建设,争创z市德育示范校和省级文明单位,逐步形成“团结、守纪、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

  (3)在原有基础上,学校高中教育有一个大提升,质量有大提高,确保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全市一流。

  (4)音体美教学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5)兴建科技楼和图书馆。

  3、第三阶段(20**.9-20**.8)

  全面实现学校本规划中的各项具体目标,使我校成为z市示范性特色名校,实现“初中做优,高中做强,形成特色,创建品牌”的奋斗目标。

篇3:龙头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琥头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经届次教代会年月日审议通过)

  一、学校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琥头十三中创办于1965年,占地面积108亩,坐落于钟灵毓秀的八公山下。20**年被琥头市教育局命名为“琥头市示范高中”,是琥头市首批“市级示范高中”。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支持下,学校面貌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现有一幢行政楼,两幢综合教学大楼,装备了电教中心,接通了宽带网,“班班通”教学系统配备到每个教室,实现了班级资源共享,建有两幢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建成了400米标准化塑胶运动场。

  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治教严谨、敬业爱生、乐教善导、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171教职员工,其中高级教师47人,中级教师66人。近年来,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八公山名师”2人。学校注重建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蔚然成风,物理、数学、英语、生化等学科承接多项市级科研课题。

  近两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琥头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琥头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琥头市“工人先锋号”、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级“学籍管理先进学校”、全市教育创新“先进班组”、全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领导班子秉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团结务实、锐意进取,正在努力打造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办学新亮点、新特色。

  (二)第一个三年规划完成情况

  我校的第一个三年规划制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创建标准化学校,提升中高考成绩,努力成为八区地区教育领头羊;教研活动形成特色,并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狠抓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名师工程,力争优势学科迈入全市最前列;逐步形成具有“十三中”气质的校园文化特色。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将完成情况简述如下:

  1、20**年我校积极创建市级标准化学校并通过验收;三年来中考“三率”均处八区前列,20**年、20**年获琥头市教育局“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完成奖、提高奖”,20**年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指标,但今年高考成绩略有下滑。

  2、教育、教研活动形成特色,并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创新教育工作模式,提出并实施“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把过去由班主任一人管理全班,变为全体授课教师共同参与教育学生的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立足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积极研究探索教育新思路。

  3、狠抓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名师工程,力争优势学科迈入全市最前列。

  落实“名师工程”,有2人获得“八公山名师”称号。推荐多名老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九、十届“红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先后派出语文、数学等学科骨干教师赴江苏盱眙等地学习培训,开阔眼界、取长补短。

  4、校园文化系统性有待加强,未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近几年,我校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校文化内涵发展。虽然在充分认识“十三中”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在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及制度建设、校园文体活动、教师人文关怀等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我校校园文化系统性不强,还未形成具有“十三中”气质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学校发展的客观优势

  1、区位优势逐渐凸显:我校坐落在八公山下,是国家4A级地质公园---“八公山森林公园”的“门面”,随着第二通道的开辟和琥头对外交流、旅游发展,学校必将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进一步重视,社会关注度提升空间加大。

  2、随着地区教育布局调整,生源数量得到保证、质量有望提升。

  3、学校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教学教研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德育教育,尤其是“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效果显著,影响甚远。

  4、“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初步完善。

  (三)学校发展的弱势

  1、学校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在管理实践中尚未显现成效,各项管理措施有待细化。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中“本科达线率”,初中“三率”未达全市平均水平。

  2、学校的宣传推介工作力度不够。未能很好的将自身成功的做法和成熟的经验形成体系,总结推介出去。

  (四)学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机遇:

  1、当前正处于教育大变革时期,普及高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因素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谋划对八公山地区学校布局调整,因我校独特地区位优势和良好地办学条件,为我校初中部的发展赢得机遇。

  挑战:

  1、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老百姓对我校的认可度不高。虽然是首批市级示范高中,但处境尴尬。“学校声誉第一”的办学目标任重道远。

  2、传统的教育方式、课堂模式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模式,优化教学环节等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二、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以生为本,面向全体;以师为本,和谐发展。”

  “办学理念”的核心内涵: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实现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追求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发展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实现办学水平的自觉提升。

  三、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发展目标

  以“创十三中品牌”为动力,从严治教,依法办学,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质量、有特色;地区老百姓认可的一流市级示范高中为目标。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师为本,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师德形象。

  (二)培养目标

  1、学生发展:“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师发展:“在奉献中成就自我”,塑造一支“团结向上、创新教学、勤于反思、合作互助”的十三中教师队伍。

  (三)重点发展项目

  1、以“中学生成长导师制”这种先进的德育教育方式为平台,依托“师生结对子”的模式载体,充分发挥我校德育教育的底蕴,积极创建琥头市特色学校。

  2、以改革课堂模式为抓手,以教研创新为契机,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四、发展举措、成功标志以及完成时间(详见附表)

  五、保障机制及措施

  (一)琥头十三中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落实重于一切”的思想,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政治水平和管理水平。选拔和任用干部,坚持专业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责任意识足的原则,严格执行《琥头市教育局所属学校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暂行规定》。

  (二)加强制度建设,修订《琥头十三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逐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财物管理、办事常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宗旨,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定期召开教代会。广泛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沟通,凝聚人心。

  (四)坚持“开门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家长委员会,开设家长学校,接受各方监督。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学校联系,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扩大琥头十三中在八公山地区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为琥头教育发展作贡献。

  发展领域目标举措成功标志完成时间责任人

  学校发展目标8%

  以“改革课堂模式”为抓手,深化以“中学生成长导师制”为核心的特色创建,将十三中办成一所制度完善、规模适中;质量高、特色明、影响广的一流市级示范高中。

  1、修订《琥头十三中管理制度汇编》。

  2、制定琥头市特色学校创建方案并予以实施。

  3、制定以“高效课堂”为核心的琥头十三中课堂模式改革方案并予以实施。

  1、《琥头十三中管理制度汇编》修订完善,通过教代会审议,并予以实施。

  2、通过特色学校检查验收并挂牌,“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模式深入学校德育教育。

  3、“高效课堂”模式成效显著,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1、20**.122、20**.5校长室

  队伍建设10%

  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责任意识足的干部队伍。

  积极建立教师业务培训、专业技能、奖惩激励机制,培养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

  1、干部队伍建设①干部队伍专业化:将一部分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提拔到合适的岗位。②干部队伍年轻化:执行市教育局干部管理暂行条例,提拔一批年轻干部。③干部队伍流动化:中层干部部分岗位实行交流,逐步实行竞聘上岗。

  2、教师队伍建设①组建“中学生成长导师制”德育工作、“琥头子”研究、兴趣协会;②成立“学科带头人”工作室;③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实行年级组内、年级组间合理流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比赛;每年举办一次校内优质课大赛,每学期评选一次“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评机制。

  1、干部队伍建设教代会对中层干部测评优秀率达到50%,称职率达到90%。

  2、教师队伍①组建班主任、德育工作人员“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教师“琥头子”研究、兴趣协会,每学期开设固定讲座1-2次,发表论文,作品3-5篇。②成立“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带动青年教师每学期打造3节精品课(教案、课件、教学实况、开设市级公开课等)。③网站、校报、宣传展牌等形式及时将学期获奖、表现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宣传。④师德考核合格率100%,学生满意度测评90%以上。⑤青年教师3-5年时间成为学校教学骨干,积极申报市级骨干教师。

  1、20**.6

  2、①②20**.5③④20**.12⑤20**.7

  1、党总支校长室

  2、教研处政教处

  德育工作10%

  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德育教育体系,努力把学生塑造成身心两键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领学生个性发展。

  1、“导师制”制定师生结对子;新老班主任结对子;新老教师结对子方案。

  2、班主任队伍建设①每年举行班主任论坛。组织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对班主任举行心理辅导培训。②建立、宣传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规定班主任学期规定任务。

  3、建立年级组、班级量化评比制度。

  4、申报创建市级“家教名校”,形成完善的家校教育体系。

  5、图书、报刊进班,每班建成一个图书角;开展学生阅读、写作比赛等。

  6、建成设施齐备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

  7、教育信息网新闻投稿、学校网站、广播站、校报“取燧报”等宣传媒介。

  1、“导师制”师生结对;新老班主任结对子;新老教师结对子成果、案例及相关材料。

  2、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推出1-2市级优秀班主任或创新型班主任;每学年编辑《德育论文集》;所有班主任基本掌握心理辅导知识及技巧。

  3、年级组、班级量化评比操作规范。

  4、20**年成功创建市级“家教名校”。

  5、校园书香氛围浓郁,学生每月读一本课外书籍,每学期举办一次阅读、写作比赛。

  6、校园心理咨询室设备齐全,心理咨询师专业资质合格。

  7、定期向教育信息网投稿,学校网站、广播站、校报建设良好。

  1、20**.122-7、20**.91-6、政教处

  7、办公室信息中心团委

  教学工作20%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手段,求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利用,达到用网络来服务教学的目的。

  2、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3、继续细化实施目标管理,构建教师评价体系,创设科学激励机制。

  4、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三率”处于八区领先水平并逐年提升,打造八区教育名校。

  5、制定琥头十三中课堂模式改革方案,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课堂模式,并普遍实施。

  1、教师100%会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

  2、完成细化目标管理,教师评价体系科学,激励机制合理,极大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3、教学质量:初中:学区内适龄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99%。毕业生学生学业水平普通高中达线率100%,一类高中达线率,综合素质测评合格率100%。学校教育社会满意率95%以上,满意程度逐年提高。高中:完成教育局的高考指标,继续加强高考特长生培养。

  1、20**.122、20**.73、20**.124、20**.121-2、教务处

  3、教务处政教处

  4、办公室教务处

  教育科研12%

  积极申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尝试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英语教研组);提升教科研水平,服务教育教学。

  1、邀请市教研室每学期对学科进行例行督导,参与文理科教研活动。

  2、各学科申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让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创新型班主任以科研人的姿态研究、分析、解决教育问题、教研问题和学生问题。

  3、组织编撰校本培训教材。

  4、开发英语校本课程。

  5、抽调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立“教学导师团”。

  1、各学科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创新型班主任引领下申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每年有申报,有结题。

  2、编撰校本培训教材。

  3、完成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4、抽调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立“教学导师团”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20**.72、20**.53-5、20**.9教研处

  学生发展10%培养具有良好生活态度、兴趣爱好;初步具备自我规划能力、文明素养和法制观念;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的学习能力。

  1、组织建立“体艺”青年学生活动社团,学习兴趣小组。开发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为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2、成立琥头十三中“体艺中心”,负责组织安排专业授课,体艺活动;继续探索教育评价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建立健全青年文明志愿者组织。

  1、每学年新组建学生社团1-2个。

  2、“体艺”青年学生活动社团,学习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有计划、有内容、有成效。

  3、获得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称号,涌现一批师生青年志愿者并予以表彰。

  1、20**.122、20**.93、20**.51-2、政教处3-4、团委

  改善办学条件12%

  校园环境一流、功能区分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学校。

  1、积极争取资金新建学生食堂。

  2、对家属区水电管道线路进行改造,加强管理。

  3、制定教工之家建设申请及方案,报市教育工会批复。

  4、制定琥头十三中校园绿化整体方案,积极筹措资金分步实施。

  1、建设完成设备齐全的琥头十三中新食堂。

  2、琥头十三中家属区水电管道改造完成,管理科学。

  3、建设完成“琥头十三中教工之家”。

  4、按照总体规划设计完成校园绿化、美化。

  1、20**.122、20**.123-4、20**.121-2、总务处3、工会4、总务处

  校园文化建设8%

  加强校园文化物质基础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十三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制定校园文化设计方案

  1、物质文化建设修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园内悬挂名人名言、学生守则,开辟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

  2、精神文化环境

  3、完善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制度文化建设,修改完善学校章程,对各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学校交流平台(飞信)。

  4、以校园文体科技节为主体形式;积极创建校园社团文化。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文体艺术节、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且质量有提升。积极根据学校特点成立若干个校园社团。

  5、按照体艺“2+1”项目方案实施,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6、启动学校校园文化形象工程建设,设计具有文化品位、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校徽、信笺等。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完成,学校校容、校貌进一步改善。

  2、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大课间活动开展有序。

  3、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建设完整,内容丰富。

  4、以校园文体科技节为主体形式;积极创建校园社团文化。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文体艺术节、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且质量有提升。建立若干个校园社团。

  5、按照体艺“2+1”项目方案实施,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6、校徽、信笺等设计具有文化品位、符合学校发展特色。

  1、20**.52-7、20**.12

  1-2、政教处3、团委办公室信息中心4-5、政教处6-7、办公室

  办学特色12%创建以“中学生成长导师制”为核心内容的琥头市特色学校。按照琥头十三中特色学校创建方案,有序推进特色创建,形成“中学生成长导师制”为核心内容的德育教育模式。特色学校检查验收并挂牌,“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模式深入学校德育教育。20**.5校长室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