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行动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浏览:68592021-10-31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行动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一方或者由其他人进行抚养与教育的儿童。留守学生的概念诞生之初,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国而留在家中的学生。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留守学生的群体不断扩大,其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外延逐步扩大。留守学生群体包括城市的留守学生与农村的留守学生。本课题研究的是生活在农村,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的农村中学(主要是初中)留守学生,其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德育,是指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学习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在内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而狭义的德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

  3、留守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指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机构的有机整合,最终目标指向于留守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留守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奠基。

  4、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指的是农村留守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同样具有享受教育与发展的权利。教育机构及其工作者有责任使留守学生享受教育权利,获得各自独有的进步与发展,使留守学生能更好的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质,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目前,国外对我国农村留守学生的现象关注较多,但还谈不上正式研究国内农村留守学生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但对产生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专项研究还远远不够,不同地区往往各有特色,同一地区,留守学生现象也有各有差别。

  04年前后,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等地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学生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20**年5月,全国妇联等单位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这些研究,重点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

  (1)大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的消极面,缺乏对留守成长方式积极因素的研究。

  (2)大量关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缺乏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纵向研究。更没有把农村中学的留守学生作为专题进行研究。

  (3)大量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4)以舆论宣传代替问题探究,对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为各级政府乃至全国解决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我县乃至全市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

  (1)在教育实践方面,为有效解决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作出贡献。

  (2)在教育理论方面,打开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

  (3)在综合效益方面,为各级政府部门解决广大农村中学留守学生以教育为核心的系列问题提供参考,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发掘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的积极因素,提出利用教育优势与资源的策略,增强人们解决问题的信心。

  (2)展开面向过去和未来山区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纵向研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教训和前瞻性指导。

  (3)构建面向于宜昌市农村小中学留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2、研究内容;

  (1)“留守学生”的内涵理解及其价值研究

  树立并确立学生发展观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留守学生现象研究意义的思考。

  (2)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的分析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获教育状况研究;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需求研究;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特质研究。

  (3)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与发展的途径研究

  教育教学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影响研究;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影响研究。

  (4)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个案研究

  3、研究的重点

  (1)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个案研究

  (2)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与发展的措施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从学校处于经济落后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出发,切实找准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立足于解决本校的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学校教育功能,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累研究经验,作为以后工作的指导。

  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年9月-20**年4月)。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通过调查分析,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并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年5月-20**年5月)。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集思广益,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分析,写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年6月-20**年12月)。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力促留守学生获最佳发展。

  (2)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把握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经验总结法。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

  (5)案例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的成长经历,研究者的教育故事及时作提炼验证并反思。

  (6)实践法。通过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比、实验班的开设等,论证教育途径的有效性。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关注了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博爱”的学校教育文化。

  (3)、通过实验研究,创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

  六、研究的保障措施

  1、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大多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朝气蓬勃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教改实践,科研氛围浓厚。

  (2)课题研究经验丰富。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领导下,参与了一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获奖,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而且“十一五”课题《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研究经验与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3)地区优势明显。我校处于经济欠发达的鄂西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学生数量较大,研究工作的典型性较为明显,工作开展的可行性较强。

  2、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邀请有关科研部门专家作为我校的科研顾问,定期来校作课题研究指导,少走弯路,保证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3)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5)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保证研究工作的开展,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篇2:《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行动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行动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一方或者由其他人进行抚养与教育的儿童。留守学生的概念诞生之初,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国而留在家中的学生。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留守学生的群体不断扩大,其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外延逐步扩大。留守学生群体包括城市的留守学生与农村的留守学生。本课题研究的是生活在农村,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的农村中学(主要是初中)留守学生,其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德育,是指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学习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在内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而狭义的德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

  3、留守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指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机构的有机整合,最终目标指向于留守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留守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奠基。

  4、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指的是农村留守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同样具有享受教育与发展的权利。教育机构及其工作者有责任使留守学生享受教育权利,获得各自独有的进步与发展,使留守学生能更好的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质,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目前,国外对我国农村留守学生的现象关注较多,但还谈不上正式研究国内农村留守学生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但对产生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专项研究还远远不够,不同地区往往各有特色,同一地区,留守学生现象也有各有差别。

  04年前后,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等地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学生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20**年5月,全国妇联等单位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这些研究,重点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

  (1)大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的消极面,缺乏对留守成长方式积极因素的研究。

  (2)大量关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缺乏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纵向研究。更没有把农村中学的留守学生作为专题进行研究。

  (3)大量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4)以舆论宣传代替问题探究,对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为各级政府乃至全国解决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我县乃至全市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

  (1)在教育实践方面,为有效解决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作出贡献。

  (2)在教育理论方面,打开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

  (3)在综合效益方面,为各级政府部门解决广大农村中学留守学生以教育为核心的系列问题提供参考,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发掘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的积极因素,提出利用教育优势与资源的策略,增强人们解决问题的信心。

  (2)展开面向过去和未来山区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纵向研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教训和前瞻性指导。

  (3)构建面向于宜昌市农村小中学留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2、研究内容;

  (1)“留守学生”的内涵理解及其价值研究

  树立并确立学生发展观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留守学生现象研究意义的思考。

  (2)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的分析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获教育状况研究;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需求研究;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特质研究。

  (3)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与发展的途径研究

  教育教学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影响研究;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影响研究。

  (4)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个案研究

  3、研究的重点

  (1)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个案研究

  (2)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与发展的措施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从学校处于经济落后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出发,切实找准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立足于解决本校的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学校教育功能,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累研究经验,作为以后工作的指导。

  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年9月-20**年4月)。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通过调查分析,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并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年5月-20**年5月)。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集思广益,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分析,写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年6月-20**年12月)。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力促留守学生获最佳发展。

  (2)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把握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经验总结法。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

  (5)案例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的成长经历,研究者的教育故事及时作提炼验证并反思。

  (6)实践法。通过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比、实验班的开设等,论证教育途径的有效性。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关注了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博爱”的学校教育文化。

  (3)、通过实验研究,创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

  六、研究的保障措施

  1、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大多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朝气蓬勃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教改实践,科研氛围浓厚。

  (2)课题研究经验丰富。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领导下,参与了一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获奖,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而且“十一五”课题《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研究经验与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3)地区优势明显。我校处于经济欠发达的鄂西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学生数量较大,研究工作的典型性较为明显,工作开展的可行性较强。

  2、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邀请有关科研部门专家作为我校的科研顾问,定期来校作课题研究指导,少走弯路,保证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3)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5)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保证研究工作的开展,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篇3: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思想政治教育科工作职责

  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思想政治教育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拟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总结。

  二、负责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基本安全教育、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校风校纪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日常教育活动。

  三、负责调查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四、负责组织和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研究,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交流会。

  五、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六、负责新生军事训练工作。

  七、协同学院党总支负责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培养、培训及考核。

  八、协同有关部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拓展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渠道。

  九、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