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千课万人听课有感:千课荟萃万人共享

浏览:70062022-08-31

  千课万人听课有感:千课荟萃,万人共享

  11月,我们一行四人有幸到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名师专家们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和报告讲座,给予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

  四天的学习让我近距离感受着大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课程虽然安排得很紧,但大脑却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印象深刻的是李培芳老师教学的《等量关系》。

  李老师用他精湛的教学,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学生通过短短的四十分钟逐渐学会用数学眼光看生活,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满满的等量关系。从无到多有时就是可以这样在短时间内发生奇妙的变化。

  一、寻找亦或创造:创造中寻找,寻找中创造

  寻找与创造等式是李老师在课中引领孩子们不断去思考与体验的重要学习活动。

  1.在创造中寻找:整合的任务设计使得等量关系构建更有价值

  课始,教师让学生们根据“鸡的质量是2千克”和“鹅的质量是6千克”这两个信息来求鸭的质量,显然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从不可能到可能,教师利用天平不断促使学生思考,不平衡的情况下只能知道范围,而只有平衡才能确定具体的数量。

  天平无疑是一个非常直观形象的载体,本节课中李老师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即“平衡”,等量关系的关键就在于“平衡”,通过找平衡去找到相应的等量关系。从天平图到文字表达式,无疑等量关系的必要性与如何进行数学表达已在学生心中悄然构建。

  2.在寻找中创造:开放的创造活动使得等量关系构建更为灵动

  创造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思维活动,他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对学习内容有较为深度地认知。当然创造活动本身也是不断丰富学习经验的过程。

  课前李老师要求找出老师和某位同学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学生表达了与数学无关的关系“老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再无其它。结束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创造出N种等量关系,相信如有时间,学生表达得会更丰富。这一变化,基于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基于学生审视等量关系的多角度。创造,让学生的思维更为发散,创造也让学生更为全面深度地去审视等量关系。

  二、无招还是有招:无招中见招,有招中拆招

  1.建构基本方法,助力关系构建

  如李老师所想:等量关系的种类太多了,有没有寻找等量关系的一般方法。无招还是有招,我们该付诸以怎样的教学行为?

  课中李老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式将“一只鹅等于2只鸭”调整为“鸭的质量×2=鹅的质量”,说明数量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达;从实物图与文字的比较让学生去观察哪种方式更利于找等量关系,感受图更直观,较容易看出关系。课中不断通过比较引领,建构起找等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图与式。

  等量关系的表征方式是多元的,学生运用图、式去表征等量关系的过程,也是整合了基本表征方式的过程。从中可看到李老师在构建招数上的良苦用心,简洁的基本方式内涵却足够丰富。

  2.有招中拆招:重审等量关系,理解核心内涵

  百米赛跑,淘气比笑笑快4秒。根据这句话,你能列出几个等量关系?

  短短十二个字,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居然可以列出四个等量关系。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等量关系是丰富的、灵动的,即便是有招了,每一招中依然无招,但唯一不变的找等量,这便是等量关系的核心所在。就这样李老师引领孩子们在有与无这一对辩证关系中不断深化着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

  “千课万人”的研修主题是“新常态课堂”,它不是那么高高在上,它把课堂还给孩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讨论,分析,不急于将正确的东西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和理解之后自己得出结论。要是不理解,那就停下来再思考,再讨论。教师的作用在于穿针引线,在于把握方向,在于适当介入,在于升华学生的思考,而不是任务驱动式地牵着学生的鼻子往前走。这样的课,学生的收获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值得我学习和不断实践的。

篇2:醴陵听课有感

  醴陵听课有感

  昨天(10月11日),到醴陵一中听课,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不由感慨系之。

  感慨一: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是6::40出发,赶到醴陵一中已是9:30了,稍 事休息,正好赶上课间操时间,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学生秩序井然地走向操场。 这时,罗幼卉等班主任老师,说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做操的。于是。大家欣然前 往。我们此行的“功课”是听课,然而老师们也能想到“功课”之外的“功课”,从一 看似简单的课间操中,采他山之石,焉能不令人感叹一中教师做班主任的一种境界?什 么叫外出学习,这应该是一种极好的诠释。

  感慨二:教育,即习惯之养成。下午第二节课,刚上课时,忽然,一阵雄壮的呐喊 声撞击着我的耳膜,伴随着节奏分明的哨子声,“一、二、三、四”铿锵有力,班级口 号声青春阳刚,那阵势像沙场秋点兵,那气势似战鼓齐鸣,那力量如排山倒海。这声音 是从外面运动场上穿透过来的,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这应该是体育课上,老师在组织学 生跑步,为上课做准备活动。不用看,更不用多想,这是一支训练有素、所向披靡的队 伍。由此,再想到每一堂,学生进教室时的有序,课堂讨论的热烈,校园环境的洁净... ...这一切应该都不是作秀作出来的,而是一种长期的培养、熏陶,习惯使之然也。

  感慨三:教育,即创造。观摩课结束后,南方中学的特级教师肖守志作了精彩点评 。点评前,他向上课和观摩的老师,提了三个问题,要求大家思考:一是语文课教什么 ,怎么教,二是语文课学什么,怎么学,三是《红楼梦》为什么会常读常新。第三个问 题,看似有点不切主题,其实正是大师的高明玄妙所在,因为在大师看来语文教学就是 一部《红楼梦》,一个能够把语文教学当作《红楼梦》来解读,并力求常读常新的语文 教师,不被评为“特级教师”又该评谁呢?特级是如何成就的,名师是如何炼成的,我 想肖老师的第三个问题,应该也是一种很好的诠释。之后,肖老师对课堂作了如下的评 价:一是上得很大胆,敢于吃螃蟹,二是上得都很好,三是都有精彩之处。我想,离开 了创造,离开将《红楼梦》常读常新的追求,要做到以上三点,不是缘木而求鱼了,又 会是什么呢?虽然,这是针对语文课的一次点评,其他课又何尝不如此呢,整个教育工 程又何尝不这样呢?

  感慨四:责任,即行动。回到县城已经过了8:30,第三节晚自习刚上不久。长途 奔波,马不停蹄,倦意早已写在每一个老师的脸上。如果想休息一下的话,也不算为过 ,因为一者是出公差,二者学校在开教职工大会,后两节晚自习下班有泡汤之可能。但 是,每一个老师心里都明白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做班主任的6位老师毅然走进了年级组 办公室,四个有下班辅导任务的老师,走进了各自的教室。责任是什么?它其实很朴素 、很简单、很实在,就是把该做的做好,把想在心里的讲在嘴里的落实在行动上。

  是为感焉。

篇3:学校骨干教师听课有感

  学校骨干教师听课有感

  近期学校开展骨干教师讲课活动,给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提供了足不出校,就能听到全市最优秀语文教师课的机会,虽然这样连上课带听课连轴转很辛苦,但还是觉得很知足,因为收获的太多了。

  秦老师这节课闪光点很多,我觉得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1)整堂课主线清晰,脉络分明,始终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像残疾青年、碧云、父亲这些普通人的美好心灵。用“别饿坏了那匹马”贯穿全文,起到了层层递进的作用。

  (2)秦老师很善于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如秦老师在讲“那匹马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文中的我却相信那匹马的存在,作者是怎样让其相信的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学生找到了“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咱家的马正缺马草”等让学生自然的感受到残疾青年的善解人意。

  (3)听这堂课不能不为文中那些普通人美好的心灵所感动,也不能不为秦老师这种不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语文教学中育人的精神所折服。在分析到父亲这个赞同我读书,但他知道残疾青年生活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的形象时,及时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理解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让学生理解即使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些重,那也是饱含着深深的爱意,相信对于正处于六年级的学生肯定引起了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4)秦老师善于通过文中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形象。如在讲到残疾青年为了防止真相暴露,不惜用“那马会踢伤你”来威胁“我”。这让在座听课的老师也相信了这匹马真的存在,这种贴近生活的语言,秦老师用她一贯的循循善诱的方式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5)秦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用心读文之后,把学生自己置身文本,如“我”给残疾青年送马草后,每天都会想些什么?此时学生头脑里都是些美好的画面,但当“我”走进了他家的后院,却看到了......想象一下子把学生拉回到了现实,谎言破灭了,当学生看到“枯蔫焦黄”时,话语也像开闸的洪水,滔滔不绝,重点词语“枯蔫焦黄”也在具体语境中深入学生的内心,一切环节都是那么自然,水到渠成。

  唯一一点缺憾就是可能孩子读文的机会有点少,这种略读课文,还是应该放手让孩子去自读自悟,也许会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