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莫高窟》听课有感:拍和摸出来的不和谐

浏览:88472021-11-28

  《莫高窟》听课有感:“拍”和“摸”出来的不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进步。”和谐,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也成了教育者追求的目标。在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上加强人的教育,切实提高人的素质,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九册《莫高窟》时,问学生:如果我们来到了莫高窟,身临其境的你,最想做些什么?有些学生说想和壁画拍照合影,还有些学生说想摸一下大佛,想沾一下大佛的仙气┄┄。学生发言赢得教者的频频表扬。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在教写景类的文章时,很多教师都会提这样的问题。此类设计意在体现“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表达了独特的体验”的新课程理念,与现代倡导的和谐教育思想也是吻合的。但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成了课堂上不和谐的音符。

  不和谐音符一:和壁画拍照合影。

  去过莫高窟和查阅相关资料的人知道:为了保护洞内文物,莫高窟的洞窟内禁止拍照,进洞参观时只能用手电筒观看。不仅莫高窟的洞窟内禁止拍照,还有很多文物前有禁止使用照相机或闪光灯的标示,但是为了留影纪念,很多人不能放弃拍照。课堂的不和谐音符与社会的不和谐现象是何等相似。

  不和谐音符二:想摸一下大佛。

  千佛洞是我国最早开凿的石窟群之一,也是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游客偷偷用手触摸墙壁,深约10厘米的5个“大手印”赫然显现于洞内精美的壁画旁。据工作人员介绍,千佛洞每年都要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大部分国外游客有较高的文物保护意识,而一些国内游客则常常做出一些损害文物古迹的行为,或触摸,或刻画,或留字,使古迹损伤日益加剧,这很不利于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有损石窟形象。“很多游客由于好奇或者是想沾些‘佛气’,便偷偷用手触摸墙壁。而克孜尔千佛洞窟内的岩石为砂岩,且这些精美的壁画已历经上千年,用手触摸后,极易散落和变色。”

  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是谁之过?当然不能全归咎于语文教育。但回首语文课堂,教师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语文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和谐统一,特别表现在对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

  1、对自然环境关注较多,对社会环境关注较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指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态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可见,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环境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自然环境,比如在教《九寨沟》、《桂林山水》、《趵突泉》中不会忘记渗透环境教育,但忽视了名胜景点也是环境的一部分这一现实。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故宫、孔庙、布达拉宫、敦煌石窟、秦代兵马俑......这些珍贵的名胜古迹,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明珠,分布在祖国各地,镶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卷中,这些名胜古迹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它们都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厚此薄彼,要让学生懂得并自觉爱护名胜古迹,在游览时做到不随便拍照,不乱刻乱画,不攀爬践踏,不抚摸文物等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2、对教材中显性的环境教育比较关注,对隐性的环境教育关注较少。

  显性的环境教育内容是直接地、毫不隐晦地表露出来,学生直接从中受到影响。例如第一册《b、p、m、f》一课中的情境图传达了这样的意思:小朋友跟着爸爸上山看大佛,爸爸教育孩子要爱护大佛。教材配有一首语境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教师对这样的环境教育资源比较关注,能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护文物的教育。但在相当部分课文中不是明显地表露表现出来,有的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发掘,有的是在课堂上生成的,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把握。如小学语文课文《雪猴》,虽然主要写的是雪猴的性格、本领,但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小动物的灵性、可爱。教师完全可以挖掘课文的深义,用军人、雪猴和谐相处,水乳交融的场面,去震撼学生,感染学生。“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教育,但往往被忽略了。又如《莫高窟》的教例中,教师就是缺少及时纠正的教学机智,一味地表扬学生。教师应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不能因为珍视学生的独特的体验而忽视了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

  3、对一般的知识比较关注,对精深的知识关注较少。

  毫不客气地说,很多教师环境保护的知识匮乏。“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土壤酸化、森林沙漠化、厄尔尼洛现象” 等环境污染情况,不少老师都不能清楚地向学生解释;教例中的教者就是因为缺少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书画、丝织品、壁画、漆木器等文物,是不允许拍照的。因为这些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坏。看来教师相关知识的贫乏导致了课堂上不和谐音符的产生。“以其昏昏”的教师怎能让学生“昭昭”呢?

  要使语文教育和环境教育和谐统一在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师应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自觉地认认真真地学习环境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不断提高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做到:

  1、明确环境教育是“份内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环境问题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焦点问题,作为未来社会主宰的学生当然应该具备关注环境的意识,而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主人任务的语文教学也就自然成为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载体。以实现语文在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方面的隐性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关于环境的知识,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研究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因此,成功的学科渗透是实现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双赢”的成功之道。

  2、提炼教材的环境教育价值。

  由于环境教育要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这就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把教学目标中的子项目--环境教育的定位与定向把握得很准,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花功夫去钻研教材,探索、提炼教材的环境教育价值,教材的环境教育功能才会增强,教学效果才能大大地提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 有的该结合环境教育的没有结合,不能结合的硬扯上去,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脱离课文的内容,为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不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如*的诗词《长征》 所赞颂的是红军不畏艰难险阻,满怀革命豪情的英雄气概,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很好的教材。可是有的教师却抓住“乌蒙磅礴走泥丸”联系实际谈灰尘的污染,这就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儿童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教材内容不同,采取的教学手段也不同,正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师不必在老总结课文时,非要强调“我们要热爱大自然”,“我们要保护环境”不可。如在教《莫高窟》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板着脸说教,简单要告诉学生不能拍电照,不能摸大佛。教师可能展示大佛上触目惊心的五个指印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印象,也可收集相亲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又如教学《五彩池》,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在指导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颂课文时,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五彩池不经人工修饰的美,感受书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心灵日臻“净化”,教师在稍加点拨,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篇2:《莫高窟》听课有感:拍和摸出来的不和谐

  《莫高窟》听课有感:“拍”和“摸”出来的不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进步。”和谐,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也成了教育者追求的目标。在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上加强人的教育,切实提高人的素质,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九册《莫高窟》时,问学生:如果我们来到了莫高窟,身临其境的你,最想做些什么?有些学生说想和壁画拍照合影,还有些学生说想摸一下大佛,想沾一下大佛的仙气┄┄。学生发言赢得教者的频频表扬。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在教写景类的文章时,很多教师都会提这样的问题。此类设计意在体现“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表达了独特的体验”的新课程理念,与现代倡导的和谐教育思想也是吻合的。但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成了课堂上不和谐的音符。

  不和谐音符一:和壁画拍照合影。

  去过莫高窟和查阅相关资料的人知道:为了保护洞内文物,莫高窟的洞窟内禁止拍照,进洞参观时只能用手电筒观看。不仅莫高窟的洞窟内禁止拍照,还有很多文物前有禁止使用照相机或闪光灯的标示,但是为了留影纪念,很多人不能放弃拍照。课堂的不和谐音符与社会的不和谐现象是何等相似。

  不和谐音符二:想摸一下大佛。

  千佛洞是我国最早开凿的石窟群之一,也是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游客偷偷用手触摸墙壁,深约10厘米的5个“大手印”赫然显现于洞内精美的壁画旁。据工作人员介绍,千佛洞每年都要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大部分国外游客有较高的文物保护意识,而一些国内游客则常常做出一些损害文物古迹的行为,或触摸,或刻画,或留字,使古迹损伤日益加剧,这很不利于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有损石窟形象。“很多游客由于好奇或者是想沾些‘佛气’,便偷偷用手触摸墙壁。而克孜尔千佛洞窟内的岩石为砂岩,且这些精美的壁画已历经上千年,用手触摸后,极易散落和变色。”

  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是谁之过?当然不能全归咎于语文教育。但回首语文课堂,教师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语文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和谐统一,特别表现在对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

  1、对自然环境关注较多,对社会环境关注较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指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态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可见,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环境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自然环境,比如在教《九寨沟》、《桂林山水》、《趵突泉》中不会忘记渗透环境教育,但忽视了名胜景点也是环境的一部分这一现实。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故宫、孔庙、布达拉宫、敦煌石窟、秦代兵马俑......这些珍贵的名胜古迹,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明珠,分布在祖国各地,镶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卷中,这些名胜古迹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它们都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厚此薄彼,要让学生懂得并自觉爱护名胜古迹,在游览时做到不随便拍照,不乱刻乱画,不攀爬践踏,不抚摸文物等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2、对教材中显性的环境教育比较关注,对隐性的环境教育关注较少。

  显性的环境教育内容是直接地、毫不隐晦地表露出来,学生直接从中受到影响。例如第一册《b、p、m、f》一课中的情境图传达了这样的意思:小朋友跟着爸爸上山看大佛,爸爸教育孩子要爱护大佛。教材配有一首语境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教师对这样的环境教育资源比较关注,能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护文物的教育。但在相当部分课文中不是明显地表露表现出来,有的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发掘,有的是在课堂上生成的,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把握。如小学语文课文《雪猴》,虽然主要写的是雪猴的性格、本领,但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小动物的灵性、可爱。教师完全可以挖掘课文的深义,用军人、雪猴和谐相处,水乳交融的场面,去震撼学生,感染学生。“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教育,但往往被忽略了。又如《莫高窟》的教例中,教师就是缺少及时纠正的教学机智,一味地表扬学生。教师应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不能因为珍视学生的独特的体验而忽视了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

  3、对一般的知识比较关注,对精深的知识关注较少。

  毫不客气地说,很多教师环境保护的知识匮乏。“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土壤酸化、森林沙漠化、厄尔尼洛现象” 等环境污染情况,不少老师都不能清楚地向学生解释;教例中的教者就是因为缺少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书画、丝织品、壁画、漆木器等文物,是不允许拍照的。因为这些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坏。看来教师相关知识的贫乏导致了课堂上不和谐音符的产生。“以其昏昏”的教师怎能让学生“昭昭”呢?

  要使语文教育和环境教育和谐统一在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师应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自觉地认认真真地学习环境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不断提高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做到:

  1、明确环境教育是“份内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环境问题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焦点问题,作为未来社会主宰的学生当然应该具备关注环境的意识,而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主人任务的语文教学也就自然成为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载体。以实现语文在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方面的隐性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关于环境的知识,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研究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因此,成功的学科渗透是实现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双赢”的成功之道。

  2、提炼教材的环境教育价值。

  由于环境教育要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这就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把教学目标中的子项目--环境教育的定位与定向把握得很准,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花功夫去钻研教材,探索、提炼教材的环境教育价值,教材的环境教育功能才会增强,教学效果才能大大地提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 有的该结合环境教育的没有结合,不能结合的硬扯上去,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脱离课文的内容,为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不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如*的诗词《长征》 所赞颂的是红军不畏艰难险阻,满怀革命豪情的英雄气概,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很好的教材。可是有的教师却抓住“乌蒙磅礴走泥丸”联系实际谈灰尘的污染,这就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儿童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教材内容不同,采取的教学手段也不同,正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师不必在老总结课文时,非要强调“我们要热爱大自然”,“我们要保护环境”不可。如在教《莫高窟》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板着脸说教,简单要告诉学生不能拍电照,不能摸大佛。教师可能展示大佛上触目惊心的五个指印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印象,也可收集相亲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又如教学《五彩池》,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在指导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颂课文时,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五彩池不经人工修饰的美,感受书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心灵日臻“净化”,教师在稍加点拨,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篇3:XX小学教师听课制度

  XX小学教师听课制度

  听课要求

  听课前,听课教师应了解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中有关学科的要求,并做到提前进入课堂,坐在后排听课。

  认真听课,观察师生双边活动,特别看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活动,包括情绪、活动面、时间及对作业的态度。

  听课后,要整理听课记录,并根据课的类型及不同场合的要求作出评课。

  凡对区里教师的公开课,本校该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应安排好课务,听试教或公开课。学科分管教导应参加听课。对一定范围内上的研讨课,课题组的有关教师应安排好课务,听试教或听公开课。

  每一学期中听课节数的具体要求:

  教师十节课以上;备课组长十五节以上;教导主任三十--四十节,若兼主课,听课数量可适当减少;校长二十--三十节,若兼主课,听课数量可适当减少;师徒结对的带教老师,每周应与青年教师至少互听一节课。

  评估考核办法

  学期结束时,听课记录交到教导处,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听课的节数和质量。

  听课数量不足,或听课记录不认真,考评不能得优秀。

  听课节数少5节以上,则听课考评不合格。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