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黄墟小学省小学科学优秀课评比活动听课有感

浏览:93142022-05-28

  墟黄小学省小学科学优秀课评比活动听课有感

  20**年11月26日至28日,我参加了在常州举行的20**年江苏省小学科学优秀课评比活动。听了11节科学课,参观了常州三井小学。有很多感触,今天利用这次机会和我校老师共同分享。

  一、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新颖。

  我差不多近10年没有听过省级以上的课了,这次学习让我大开

  眼界,感慨颇多。本学期开学来教研室要求各校每门学科都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始我也很困惑,以前不是说要因材施教,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吗,怎么课堂教学也要套个模子呢?这次听了11节课,全部都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开展教学的,基本的模式是:游戏、猜谜等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由学生提出问题,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开展试验研究,由学生说实验如何做,需要注意哪些,教师仅作补充;完成实验报告,学生自主得出结论或者现象,对问题和猜想予以回顾和小结;最后是课外拓展研究。以往我的课堂教学教学基本流程也差不多这样,但是我包办实验方法的多,没有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课堂锻炼的少,思维训练的少。

  听课之余我还和各地老师交流,大家对科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再探讨,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它是经过很多优秀教育工作者总结出来的较好的课堂教学流程、方法,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好的课堂训练,教学效果好。至于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并不和模式矛盾,模式只是基本流程,教师的创造性可以在很多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出各自的教学特点、新思路等等,所有教师只有先入模、才能达到出模的境界,这就跟画家学画一样,先要学好绘画基本功,最后才能出神入化。这就是入模和出模的关系。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每一节课堂教学前,我要按照模式重新整合教案,重点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此以往,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

  这次听课活动,充分展现出三井小学学生良好的素质。在所听的11节课中,三至六年级各班,几乎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上课老师那,没有一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做小动作的,回答问题完整、清晰、响亮,听课的老师课后无不啧啧称赞。课后我也走访了部分班级,看到一些细节:如低年级有的学生下课后也会冲出来,但是刚跑了几部,就有不少其他学生眼睛盯着他们看,那些跑步的学生很奇怪的就放慢了脚步走了。

  再如他们每一层楼的厕所旁都有茶水间,冷水和热水标明就敞开供应。这在我校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男厕所唯一的水龙头还要关起来不让学生使用,因m坏了很多个了。我在低年级的楼层那看了好久,发现没有学生开了不关,或者开着水龙头玩的现象。一问老师学生才知道,他们低年级开学的第一周至第一个月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校园,学习校规,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的生活习惯直接关乎到学习习惯的养成,没有好的生活习惯也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平时最看重学生学习习惯,要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可是忽略了诸如卫生、语言、行为、饮食等等习惯的养成教育。

  可能也有老师会讲,现在分数抓得这么紧,哪有时间去抓那个啊!我想,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大家都懂,学生习惯好了,(会听、会说、会写)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习起来也轻松。这里我也联想到一个问题和大家商榷:上次期中考试后在这里公布了各班、各科老师的成绩,使很多老师倍感压力增大。这种压力每所学校都有,每位教师都有,在中国任意一个地方学校都有升学压力,家长、学校、社会需要成绩来说明质量是正常的,城市学校的家长面对每一次成绩会直接到学校要求那位教师下课,换岗,他们的压力比我们还大。美国、加拿大这些教育大国现在也要进行学生统考。所以我认为,学校教学管理方面,还要加强,尤其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检查,督促老师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扎实抓好学生习惯培养,努力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只有把压力融入过程、把压力化为动力,学生成绩才能提高。

  三、校园文化建设精致全面。

  本学期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上我拟定了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但是因为自身水平有限,这方面内容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批评,要求整改。这次听课中我十分注意三井小学文化建设。比如在环境育人方面,三井小学利用每一面墙壁绘有中华文明中“仁、义、礼、智、信、孝、诚”等教育图文,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书画作品展示,每一根立柱上都有获奖或受表彰的学生照片。学校的历史发展,校训、教风、学风、师生成长目标都在醒目位置标明,注解。每一个班级门口都有统一的班级格言、班主任和全体学生的合影,作息时间表、班级课程表、大课间活动表、各任课老师名单,文明班级获得记录,调课安排等。只要在班级门口驻足观看,这个班级的大致情况一目了然。

  这些只是文化环境方面,在文化育人方面,三井小学以“版画、书法、声乐舞蹈、科技”为特色,开展了大量的课外活动。在这里我还要老生常谈一下,有不少老师为了抓教学,补差,恨不得学校什么活动都不要搞了,就是上课教学。这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吗?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老师再如何教,学生都没有精力听的地步。各项体艺活动的开展会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合作能力,获得快乐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所以接下来学校还将开展踢毽子、跳绳、乒乓、庆元旦等活动,还请所有的老师积极支持。

  老师们,参加这次活动后我才真正有了“井底之蛙”的感受,如果我们再不奋起追赶就将落后于教育发展的潮流,安于现状,不进则退。学校提出了三年发展规划,这要靠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努力才能实现,希望三年后当我们重新回首,感觉到的是无愧于我们的辛勤努力,收获的是达到成功目标的喜悦之情。

  老师们,以上就是我这次参加学习后的所见所想,观点与见解有不到之处还请会后提出商讨。

  谢谢!

篇2:醴陵听课有感

  醴陵听课有感

  昨天(10月11日),到醴陵一中听课,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不由感慨系之。

  感慨一: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是6::40出发,赶到醴陵一中已是9:30了,稍 事休息,正好赶上课间操时间,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学生秩序井然地走向操场。 这时,罗幼卉等班主任老师,说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做操的。于是。大家欣然前 往。我们此行的“功课”是听课,然而老师们也能想到“功课”之外的“功课”,从一 看似简单的课间操中,采他山之石,焉能不令人感叹一中教师做班主任的一种境界?什 么叫外出学习,这应该是一种极好的诠释。

  感慨二:教育,即习惯之养成。下午第二节课,刚上课时,忽然,一阵雄壮的呐喊 声撞击着我的耳膜,伴随着节奏分明的哨子声,“一、二、三、四”铿锵有力,班级口 号声青春阳刚,那阵势像沙场秋点兵,那气势似战鼓齐鸣,那力量如排山倒海。这声音 是从外面运动场上穿透过来的,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这应该是体育课上,老师在组织学 生跑步,为上课做准备活动。不用看,更不用多想,这是一支训练有素、所向披靡的队 伍。由此,再想到每一堂,学生进教室时的有序,课堂讨论的热烈,校园环境的洁净... ...这一切应该都不是作秀作出来的,而是一种长期的培养、熏陶,习惯使之然也。

  感慨三:教育,即创造。观摩课结束后,南方中学的特级教师肖守志作了精彩点评 。点评前,他向上课和观摩的老师,提了三个问题,要求大家思考:一是语文课教什么 ,怎么教,二是语文课学什么,怎么学,三是《红楼梦》为什么会常读常新。第三个问 题,看似有点不切主题,其实正是大师的高明玄妙所在,因为在大师看来语文教学就是 一部《红楼梦》,一个能够把语文教学当作《红楼梦》来解读,并力求常读常新的语文 教师,不被评为“特级教师”又该评谁呢?特级是如何成就的,名师是如何炼成的,我 想肖老师的第三个问题,应该也是一种很好的诠释。之后,肖老师对课堂作了如下的评 价:一是上得很大胆,敢于吃螃蟹,二是上得都很好,三是都有精彩之处。我想,离开 了创造,离开将《红楼梦》常读常新的追求,要做到以上三点,不是缘木而求鱼了,又 会是什么呢?虽然,这是针对语文课的一次点评,其他课又何尝不如此呢,整个教育工 程又何尝不这样呢?

  感慨四:责任,即行动。回到县城已经过了8:30,第三节晚自习刚上不久。长途 奔波,马不停蹄,倦意早已写在每一个老师的脸上。如果想休息一下的话,也不算为过 ,因为一者是出公差,二者学校在开教职工大会,后两节晚自习下班有泡汤之可能。但 是,每一个老师心里都明白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做班主任的6位老师毅然走进了年级组 办公室,四个有下班辅导任务的老师,走进了各自的教室。责任是什么?它其实很朴素 、很简单、很实在,就是把该做的做好,把想在心里的讲在嘴里的落实在行动上。

  是为感焉。

篇3:学校骨干教师听课有感

  学校骨干教师听课有感

  近期学校开展骨干教师讲课活动,给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提供了足不出校,就能听到全市最优秀语文教师课的机会,虽然这样连上课带听课连轴转很辛苦,但还是觉得很知足,因为收获的太多了。

  秦老师这节课闪光点很多,我觉得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1)整堂课主线清晰,脉络分明,始终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像残疾青年、碧云、父亲这些普通人的美好心灵。用“别饿坏了那匹马”贯穿全文,起到了层层递进的作用。

  (2)秦老师很善于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如秦老师在讲“那匹马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文中的我却相信那匹马的存在,作者是怎样让其相信的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学生找到了“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咱家的马正缺马草”等让学生自然的感受到残疾青年的善解人意。

  (3)听这堂课不能不为文中那些普通人美好的心灵所感动,也不能不为秦老师这种不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语文教学中育人的精神所折服。在分析到父亲这个赞同我读书,但他知道残疾青年生活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的形象时,及时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理解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让学生理解即使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些重,那也是饱含着深深的爱意,相信对于正处于六年级的学生肯定引起了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4)秦老师善于通过文中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形象。如在讲到残疾青年为了防止真相暴露,不惜用“那马会踢伤你”来威胁“我”。这让在座听课的老师也相信了这匹马真的存在,这种贴近生活的语言,秦老师用她一贯的循循善诱的方式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5)秦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用心读文之后,把学生自己置身文本,如“我”给残疾青年送马草后,每天都会想些什么?此时学生头脑里都是些美好的画面,但当“我”走进了他家的后院,却看到了......想象一下子把学生拉回到了现实,谎言破灭了,当学生看到“枯蔫焦黄”时,话语也像开闸的洪水,滔滔不绝,重点词语“枯蔫焦黄”也在具体语境中深入学生的内心,一切环节都是那么自然,水到渠成。

  唯一一点缺憾就是可能孩子读文的机会有点少,这种略读课文,还是应该放手让孩子去自读自悟,也许会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