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教师读书心得:《宝贝宝贝》读后感

编辑:234范文网2022-08-10

  教师读书心得:《宝贝,宝贝》读后感

  这是一本让我读了1年多的书,到现在为止,我也不能说我已经读完了,读懂了,只不过想把那种阅读时的感动,和大家一起分享。

  20**年8月16日晚10点58分,我那6斤6两的儿子诞生了,怀胎十月的日子,我曾千百次的唤腹中的他为“宝贝”。在我坐月子的那段时间,表妹送给我《宝贝,宝贝》这本书,我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被它的封面打动了,那么喜庆温暖亮丽的红!记得多年前,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的时候,一度哽咽落泪,那种悲恸,直入人心,一点点撕碎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今天有了这本《宝贝宝贝》,我想在这么寒冷的冬天,如此温暖的红,一定是为了昭示一个父亲最平凡也最庞大的幸福吧?当年的《妞妞》,以哲学的悲恸感动了无数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忍却又忍不住去读她;此次《宝贝,宝贝》描写的就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哲学家、文学家周国平在经历中年丧女又老年得子后多年的思考与积淀,记录了女儿在七岁前的成长过程中的父爱、哲思和父女亲情。

  儿子的诞生,让我体会了为人母的辛苦和快乐,在育儿的空隙,我就随意的翻看一直放在我床头的《宝贝,宝贝》,往往是翻到哪页看哪页,我发现,这本书无论从哪里读都可以,都会让人感动。其中有一段话,我觉得再没有比这段话更能表达初为人母的那种欣喜与神圣的心境了:

  迎来一个新生命,成为人父人母,是人生中的一段无比美妙的时光。最初的日子里,我守着摇篮,端详着沉睡中的婴儿的圣洁的小脸蛋,心中充满神秘之感。这个不久前还无迹可寻的小生命,现在突然出现在了我的屋宇里,她究竟来自何方?单凭自己的力量,我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父亲,我必定是蒙受了一个侥幸得近乎非分的恩宠。婴儿是真正的天使--天国的使者,她的甜蜜祥和的睡眠,她在睡梦中闪现的谜样的微笑,她的小身体喷发的花朵般的浓郁清香,都透露了她所来自的那个神秘国度的信息。在亲自迎来一个新生命的时候,人离天国最近。

  儿子转眼一岁五个月了,在这个寒假,在哄儿子睡着之后,我重新拿起这本书,细细的品读,我感触最深的周先生的观点:“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而没有教养,爱就失去了风格,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水准上”,说得多么好,启示我们为人父母必先修练自身,完善自身,进而领悟在某种程度上父母与孩子是在共同成长着。书中多次提到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因一些小事而生气斗嘴,而此时啾啾总是以她孩子式的温和的方式小事化了,她的教养体现在不喜欢父母间的争吵,不喜欢一切争吵,因此,每当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之后,周先生都会在心里感到内疚,一再提醒自己:“我们要自重,我要自重!”相信这样的事情在每一个家庭都会出现,而为人父母的成人又有多少能做这样的反思呢?

  一般的育儿书都是在给人指引方向,用具体的技巧来帮助家长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而这本书则完全不同,他是一本用爱心写出来的书,所以读者看到的,感受到的,满纸皆是爱!由此,你会突然发现生活中很多琐碎的细节,原来是如此的充满智慧,充满感动。

  事实上,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我,也不是这种目光远大、心思缜密的家长,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罢了。对于我的儿子,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生长,丝毫不想在他身上施展我的宏图。

  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这话真不假!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认为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在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下,家庭教育的意义更是不得小觊。我一向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他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如果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赚钱多少的确丝毫也不重要了。我也明白周先生所说的高贵与丰富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问题是对许多家庭而言,孩子如果没机会进名牌大学,找不到一个赚钱的职业,就没机会丰富,更别说高贵了。善良的品质可以先天获得,丰富和高贵可以吗?这真值得老师和家长们反思。

  周国平先生曾说过:“无论这个世道多么繁杂、浮躁和功利,总有人洁雅、沉静和单纯。这就像河边的一株芦苇。这种人不是很多,但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

  周国平先生就是这样一株芦苇。他曾以《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现在,捧出了《宝贝,宝贝》,又将使无数的人感动。能感动人的人,往往不动声色。但是,在不动声色的背后,是柔弱的坚硬、痛楚的欢歌和感伤的美丽。

篇2:教师读书心得:读《湘北江去》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读散文集《湘江北去》心得体会

  大多数人都是从读一本书开始去认识这本书的作者,而我读《湘江北去》竟是先认识作者再拜读到他的作品。

  《湘江北去》的作者杨汇泉是我先生的外公,曾经是湖南省的副省长。实话说,像我这样一个八零后,对于湖南省***十年代的省级官员是不会有太多了解的。后来得知我先生口中喊的“爷爷”原来竟是这么大的一个官儿,以至于在去省政府探望他的时候,我心里还挺打鼓的。初次见到杨汇泉老先生,正如丈夫之前的描述一样:寡语,酷爱读书。一位耄耋老人和我们这些八零后应该是无太多共同话题可以交流的,(后来我才知道其中的原因),最多是些家庭成员间的寒暄。最初我确实不能更多地了解爷爷,只能从他书房里一堵墙那么高大的书柜里满满当当的书籍中看出他是个酷爱读书的人。20**年《湘江北去》整理再版,我有幸得到了这本书,并开始阅读,从字里行间我慢慢发现这位在平常老百姓眼中似乎遥不可及的省长其实是一个勤学善思,谦虚正直,朴实无华,热爱文学的老人。

  《湘江北去》是一本散文集,里面收集了作者八十余篇作品,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记,有传真情,发自然,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母亲的文章,还有自生活中点滴小事引出的感想。单从第一辑的文章来看,无论是爷爷旧地重游的《重游桃花源》、《澧阳平原情思》,还是新地新游的《黄山云雾行》、《盛世如花》,虽然都是以山川风貌为题材,却又并非一般的探幽访旧的山水游记。在他的笔下,山川风物,名花异卉,实是借景抒情,别具意味。更何况第三辑文章,可称之为旅外游记,足迹远涉欧、亚、非,特别是那一组旅美散记,遍及美国名城。其绘景状物,含意悠远,不只给没有去过美国的人增加了知识和憧憬,还在人们的心灵的感受上,辉映着理想之光。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的《母亲坟前的忏悔》,尽管这是一片朴实无华的文字,并带有自传的性质,但它少雕琢,不造作,娓娓道来,直抒胸臆,不禁使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它们虽然内涵和风格是很不相同的但那动人心弦的真挚情意却并无二致。爷爷写的不只是自己的母亲,那隐喻中的灾难祖国的命运,更是它深层的意蕴。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单单感到:文,既有思想含量,又有文学气味;诗,既有形象美,又有抒情美。更让我惊讶和想不明白的是一个老人的记忆力是多么惊人,竟能在许多文章中信手拈来各种与之所写内容相关史料掌故,诗词摘录,名人名言等,就连外出游访,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概况也能了解得那么清楚。当我再次来到爷爷家,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得到的答复是:多读书,勤记录。只要在书里看到令人欣赏的文字,段落,便拿个笔记本把它们摘录下来,记下时间,并经常翻看,因此在日后写文章时能随手拈来。我看到的满满一书架的书只是爷爷阅读过的书籍中的冰山一角,从经史子集到哲学建筑,从康熙字典到源氏物语,从黑格尔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什么经济理论、人物传记、文史和小说,要人回忆录,还有无数我从未读过听过的书,都是爷爷要读,爱读的书。

  这又让我产生了另一个疑问,这么多书,哪里有时间都读、都学呢?爷爷的学养都是自学而来,是利用别人喝咖啡、入歌厅、走“方城”的时间里累积起来的。在离休之后,他的心愿就是“要把过去想读无暇读的书,读它一遍;再把过去匆匆浏览,无暇细读,心留遗憾的书,重读一遍;把新出版的感兴趣的书,不再错过时机,及时读一遍。”“再加每天有七八种报纸,每月十多种杂志要翻,这样天天除早晚散步外,余时都关在书房里读书看报,一天紧紧张张,有时还感到时间不够用的,夜里仍要翻几页书,至睡眼朦胧方才入睡。”

  读完这本散文集,加上和老人的交流,留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位耄耋老人如此地热爱书籍,把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读书上,而我这样一个年纪轻轻正在学习好时光里的青年教师却还不及他十分之一(这就是我不知道该跟爷爷讨论什么话题的原因),我真的非常惭愧。就像序言中所写的那样:我终于相信,生活对于作者是无私的,纷繁的人世,浩瀚的卷跌,像黄河长江一样,源远流长,深邃广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只靠有心人付出汗水辛勤地耕耘,日积月累,自会开花结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何况我们这一辈青年乎?

篇3:教师读书心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教师读书心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寒假布置了作业,是看书。这个作业我倒是很喜欢,学语文的人自然需要读很多课外的书籍来补充自己的思维。只是这次我没有在学校列举的书目之内选一个,而是在卓越亚马逊上网购了我一直想要的那本书《目送》。

  很早就知道了这个作家--龙应台。很早就想拜读她别样风格的作品。只是这种渴求总是被繁杂的生活所湮灭,现在总算可以认真研读。书的扉页上写的是“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很温暖的话语呀。

  带着一种欣赏的心情读完,读完却深深感动。感动于作者细腻的情思温暖的语调细细默默的话语无限深情的表白心中浓浓的亲情。从这本书里我也明白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也豁然也很多。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而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牵绊,而那个人,那些事却永远只是守候。文中说“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说得多么心酸又无奈。

  作者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的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朋友们在曲终之际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父亲今年又去了上海,去了兄长那里,和母亲团聚。父亲去之前来我这里住了一晚,可是那晚我也没有好好陪父亲说说话,倒是父亲和我交代了很多事情,要我好好照顾自己,又默默的说“是不是你在新地方工作还要更累些?”我低头了,只是笑笑。当然生活的改变会让我要多分出一点心力。但是从这句话中我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关心,而我却没有花更多的心力来陪陪他,这一去,父亲说要一年,一年才会和母亲回来,因为兄长的女儿出生了,没有人照顾。而母亲已经去上海一年了,这期间的两年,分分合合,来来回回。辛苦自然不用说,可你从来不说,连火车票都要自己去买,怕耽误我们的工作,而这么多的事情还要让你一个年过六旬的人来做,父亲,真的对不起。看了《目送》我想,我是明白了龙应台心中的那份感情,而我自己也是这么多年来承受着父母不求回报的爱。但愿我们对父母的爱还来得及,还能更好的相容。

  学会爱父母,懂得感恩,懂得天下父母心,才会在自己为人妻为人母的时候明白要善待老人,要善待孩子。以前有一位老师说过:把自己的孩子当学生来教,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教。现在我想,或许真的可以如此了。父母要让孩子远走高飞,而教师也要让学生远走高飞,唯有好好的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体会人生酸甜,只有这样才不后悔为人师。

  而在现在的学生们,体会父母的关爱似乎很少很少,甚至认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感情的漠视,小悦悦不就是一个人间情感漠视的活生生的例子吗?重拾温情,重拾温馨,从亲情开始,从自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更多的向孩子们灌输一种情感,让他们在内心寻找自己的那份感动,《爸爸的那些花儿落了》,也是很温情,很感动的人情亲情的事例。爱,可能一直都在,但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我们在逐渐放弃着,漠视着,冷漠着,被迫着,但其实我们内心都渴望有一份爱降临在自己身上,可那也是需要奇迹的,除非我们自己一直都在付出而不是等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明白爱在那里,但也需要靠近,有一份爱,孩子才可以更快乐幸福成长,青年才可以更安心工作甜蜜生活,老人才可以从容看夕阳,一切都源于心中有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从书中明白更多人生的道理。《目送》浓浓亲情,让生活充满爱,充满幸福。

篇4:教师读书心得:吴非《致青年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读吴非《致青年教师》有感

  选择读这一本书,其实是因为它的标题《致青年教师》我就是一名教龄不足3年的青年教师。对于我来说,当学生的时间远远地多于当老师的时间,所以我很想知道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可以又应该做到些什么。打开扉页,心平如水,合上书本却百感交集。

  感悟“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我并不了解所有的学生。刚来田稻时,我一直觉得自己年轻,跟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所以了解学生,能够贴近学生。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我了解的只是一部分学生,那些学习经历跟我相仿或是相似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其实并不了解,也吃力地感觉自己无法走进他们的世界,尝试过很多方法,一度想放弃。班上有个男孩,英语的口语很差,每次别的同学都开心地用英语对话,唯独他开不了口,所以每次小组排序对话,一到他那里就卡壳,前几次我都很认真地而耐心地教他一词一词地说,早自习、中午的单独辅导也进行了,但还是一样每次对话,一到他那里就卡住。于是一个月后,到他对话的时候,我直接说:“pass跳过”,忽视掉他欲言又止的表情。

  直到第二天查阅他的家庭作业时,他在本子上写道他为了那天的英语对话,前一个晚上他练习了很久,但是我却没有让他说完。虽然第二天上课,我马上第一个叫他站起来对话,并且狠狠地鼓励了他,但我的内心还是惭愧的,因为我没有“等一会儿”,那一会儿能让他开口的工夫。但我有庆幸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至少这个孩子,还愿意向我解释,而不是默默地把委屈甚至是恨埋在心里,让我有机会去更正自己的错误,能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更有耐心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吴非的书中写道,“只有母亲才有这种耐心,她信任孩子,她会等待”,而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人师表,我们的确应该有为人父母的威严,但是更应该有为人父母的“仁心”“耐心”与“宽容”。家长信任地把孩子教给我们,我们就要更加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感悟“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玩吗?”。在书中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禁反思,如果我对学生说这句话时候,他们会是一种什么反应呢?脑中浮现出2个月前的一幕,我跟一个学生说了一句:“你,跟我到办公室去。”他马上担心地说:“老师我是不是犯什么错误了?”其实我只是叫他跟我到办公室去给我搬作业本和辅导报,但是这样平常的一句话,因为跟“老师办公室”扯上关系,他就会马上联想到自己犯错要去挨训,所以,我不禁反思,我每次叫学生来我的办公室大多是干什么,很惭愧,除了收发作业外,大多数情况是叫那些单词默写不过关的人重默单词。想当然而,如果我对学生说“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玩吗?”学生可能又会一惊自己是否又犯了什么错误。这说明我与学生的沟通真的不够,在他们心中老师办公室还是个“望而生畏”的地方。反思自己,我决定改变自己,师生之间可以亦师亦友,不再让他们认为“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玩吗?”是一种危险。

  以上是我读完后最深的感悟,作者的言辞并不华丽,却真诚质朴,对于身为青年教师的我受益匪浅。

篇5:教师读书心得:站着读

  教师读书心得:站着读书

  自从工作以来,很少静下心来去读一遍文章或一本好书。借这次寒假作业的机会,想着让自己沉淀下来,找个时间安安静静的读一本书。然而大抵是太久不读书了,又要考虑到时间俗物各方面,一时之间对读什么书很是茫然。幸亏学校很有先见之明的考虑到了,推荐了很多好书,于是一早我就兴冲冲挑着自己感兴趣的买了。很可惜,事与愿违,一个春节过下来,读书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加上笔下生涩,竟是不知如何下笔。于是这个心得只能姗姗来迟,粗糙难看了。

  从事历史教学也有几年了,自己其实一直知道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需要大幅度的改进,但是大概是有了职业倦怠,竟是不能下定决心,每每想到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勤奋好学便深感汗颜。其实自己才是更应该勤奋好学的那一个,不论是历史专业知识还是教育教学技能都亟待提升。而读书毫无疑问是提升的一个基础前提。基于自身目前这种麻木的状态,我深深的觉得首先要学习一下如何来读书,于是陈四益先生的《站着读还是跪着读》、英国艾德勒的《怎样读一本书》让我醍醐灌顶。

  关于老师读书的态度及怎样读书和读什么书的问题,我在网上曾经多次关注过,也见过很多人的观点及推荐的数目,但是陈先生关于读书态度的精辟见解和分析还是让我深深折服,感触颇深。“站着读”和“跪着读”实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跪”意味着屈服和逆来顺受,而“跪着读”体现的则是一种迷信书本,想书本“下跪“的读书态度。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吸收书中的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有所感悟。书本是一种知识的载体,书本的知识是抽象的,他传递著作者当时的所想所悟,建立起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读书更重要的还是读者自己对命运的感受,对事物的理解。如果一个人在读完一本书后一无所获,而只是不加自己理解地将书中的内容一切照搬且深信不疑。

  抱着这样读书态度的人,我相信终其一生也不会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对于“站着读”这种读书态度,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早有体现,先生提倡对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我们都要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在接受和传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提炼。特别是对于文化的继承,更需要我们以一种“取其精华,祛其糟粕”的方式来对待,万不可一股脑儿全体接受。古往今来,书中的确蕴涵很多经历时间的冼礼而流传下来千古名言,但其中也夹杂着不少谬误或是不适合如今时代发展的经验。

  如果读书之人再以谬传谬,后果不堪设想。孟夫子也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跪着读书,禁锢了人的思想和创造,阻碍了人类进步的步伐。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去看待所读的书。在读的过程中,读者与作者进行着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在交流中思考,因思考而质疑,甚至因质疑而反驳在读作者双方灵魂的撞击下达到读书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使读书发挥出其更大的效益,才是真正会读书,读懂书。

  陈先生的《站着读还是跪着读》给人们如何正确读书指明了方向,站着读书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应该具备的品质。读书着是美丽的,思想着是美丽的,坚持着更是美丽的。在这个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提倡站着读书,其背后蕴涵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提倡我们要在站着读书的基础上学会站着做人。特别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自身的“挺直”才是教导学生的基础,如果不是站着读,而是跪着读,那这书不如不读。

  我们的老师讲课又何尝不是跪着讲呢?有时完全屈服于教参,屈服于专家,屈服于权威,而没有自己的丝毫见解,岂不悲哉!我们的学生听课难道不也是跪着听吗?大多数听从老师的讲解,听从资料书的解释,不敢质疑,不敢发问,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试想一下,这样的教育能向前发展吗?

  艾德勒的《怎样读一本书》却是用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英国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基本阅读能力匮乏而导致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这里的阅读能力不是指读小说一样的识字能力而是指对一般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读这边文章的时候,我总是会联想到我们的学生,我的历史课堂,学生在把握重点,梳理知识方面的欠缺,当然,他们还只是初一,有很大的提升余地。但是即使如此,考虑到当今国家应试教育的普遍存在,如果他们的理解还是“跪着读”那样的全盘接受,后果会如何呢?我们民族的创新将来源于哪里呢?

  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一下自身的抱怨疑问。对于一个教历史的老师来说,历史是指过去了的事,也就是说,历史是既定的史实,似乎没有什么可供你发挥的余地。而历史又与政治息息相关,很多地方更是不容置疑或发挥。或者你并不赞成某个观点,但是在现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下,在分数的单一标准下你还能怎么做呢?我只能说有时候上历史课的时候心情很复杂。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