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综合实践学科周听课活动感受

浏览:66462021-10-31

  综合实践学科周听课活动感受

  从4月1日开始学校启动了为期三周的综合实践学科周活动,4月2日我们办公室一行来到开发区实验小学聆听市综合实践优质课,第二周又在学校里观看了高宁老师的国家级优质课课例和贺艳主任的《指纹》教学,4月16日学校又为我们请到了市教育局综合实践专家李清季主任做了详细的报告,从这三周的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最起码我从李主任的报告中听懂了综合实践的基本上课思路。

  这天听新闻,我国准备加大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向外国学习多多培养孩子们的课外兴趣,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高技术含量的课程,综合实践老师得有两把刷子,能探究、能学习,能激励学生探究的欲望、动手操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这门学科在内容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学生可以在课堂中与老师一起手工制作,如《种子贴画》等;综合实践内容也可以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如《近视与生活》、《日照海鲜》等;综合实践内容可以与历史文化相关,如《情系中国结》等;当然综合实践内容还可与科普知识相关,如听课中的《泡泡的奥秘》等。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内容甚至教师还可以自我创新教材、挖掘教材、自主设计编排教材,围绕着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一主旨,综合实践内容有着极强的灵活性与广泛性。

  此次听课活动,不少教师在言谈举止中渗透了自身的知识与涵养,教学语言的功底颇深;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又渗透出他们的功底之深、设计之巧妙,教法之灵活,应变能力之强,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深厚功底在综合实践课堂的平台与舞台中,对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深远的熏陶和影响,特别是教师的综合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甚至达到一生一世。

篇2: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听课感受

  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听课感受

  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足我听过的一节相当成功的公开课,执教者以“精”“异”“活”的细节使教学精彩纷呈,魅力无限。

  一、精彩片段回放

  【片段一】执教者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听音乐做准备运动

  师:今天,老师来做蚂蚁妈妈,那你们就是谁呀?幼:蚂蚁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来运动运动吧!(师幼随着音乐边跳边走上舞台,突然有几个男孩被舞台上的红幕布吸引住了,他们钻进幕布里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师:孩子们,这儿还有更好玩的呢,出来吧!(那几个男孩全然不顾地继续玩着,其他孩子也纷纷加入。)

  师:看来,大家喜欢捉迷藏,那我们就一起来玩吧!(执教者也加入其中,玩了3分钟左右,执教者故意做出又累又饿的样子。)

  师:孩子们,妈妈现在好累好饿呀!哪些乖宝宝愿意给妈妈运粮食做饭吃?

  幼:我去!我去!(幼儿纷纷争着要去运粮食。)

  【片段二】导入游戏“蚂蚁运粮”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边和那边的草丛(用大雪花片积木搭成)里有许多袋粮食(用红、黄蓝方便袋自制),我们把它们运回来,好不好?

  幼:好!

  执教者先请个别幼儿示范背小背篓(用牛奶箱子自制),并根据幼儿背的方法配以语言讲解。然后请每个幼儿选一只小背篓背着坐到圆点上。(在此过程中执教者巡回指导。)

  【片段三】第一次运粮食

  执教者先出示红、黄、蓝三只篓子,接着讲解玩法,强调爬着去运粮食,并将粮食送到相应颜色的篓子里。

  师:谁愿意爬到那边草丛里运一袋粮食回来?(执教者引导其他幼儿为运粮者加油。)

  师:哦,运回来喽!我们来看看,他粮食放得对吗?你们有没有看清楚他是怎样把粮食放到篓子里的?(请该幼儿再次示范一遍倒粮食,执教者予以讲解。)

  执教者将平衡木架在高矮不同的两只米袋上,形成高矮不同的两座山,让幼儿练习爬山坡。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粮食运到山坡那边的仓库(贴有红、黄、蓝标记的白色整理箱各一个)里去。可是,山坡那么高,我们怎样才能爬过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执教者和其他幼儿为示范者加油。)

  二、分析与思考

  从上述片段中,可以看出执教者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三个细节:

  细节一:“精”

  杨九俊先生说:“弹性的教学来自于精心的准备。”活动准备是组织活动的前奏,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活动准备不仅包括教案的设计、教学具的准备,还包括教师对班级幼儿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情况进行的预测等。

  就本节课而言,无论是活动材料的准备,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都经过了执教者的精雕细琢。很多细节看似信手拈来,但实质上是匠心独运。比如,执教者在活动前精心自制的背篓、草丛、粮食袋等活动材料。废旧材料的出新及可爱的造型深受幼儿喜爱,并在游戏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又如,在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等待时,执教者引导等待者为示范者加油,从而使等待者参与到活动之中,避免了等待者“未能学习”情况的出现。再如,为了照顾个体差异,执教者为幼儿准备了两座高低不同的山坡,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爬坡成功的快乐。

  细节二:“异”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取决于对活动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一般来说,奇异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活动兴趣。对于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的小班幼儿来说,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尤为重要。

  执教者注重以新异的自制活动材料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绿绿的“草”、高低不同的“山”、五颜六色的“粮食袋”以及贴有红、黄、蓝标记的“仓库”等贯穿于整个活动情境之中,因而在每个活动环节中幼儿都能感受到新颖有趣,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细节三:“活”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不要过分地受教案的约束,要善于根据幼儿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小班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活动中极易发生“意外”,这更需要教师灵活驾驭课堂,适时适度调整活动。

  执教者面对几名幼儿突然玩起的捉迷藏游戏,不仅没有制止,反而放弃了预设的准备活动,带幼儿玩起了捉迷藏游戏。但执教者参与游戏的目的是想将幼儿的兴趣转移到预设活动之中,其以“妈妈好累好饿呀!哪些乖宝宝愿意给妈妈运粮食做饭吃?”的方式使幼儿注意力转移到了“运粮食”之上,从而使预设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特级教师华应龙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境界、见文化、见魅力......”作为教师,我们应珍视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机智地去利用细节,以使活动魅力无限、更具实效。

篇3:四年级语文单元组教学听课感受

  四年级语文单元组教学听课感受

  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六位老师刚刚讲了单元组训练的六节课,课型有精讲课文、略讲课文、口语交际、作文讲评四类。我听了六节课,学到了很多,就几点最深的感受简要谈谈。

  感受最深的是张秀琴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总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趣味、效果好。张老师开始讲评前出示了两段话,记录如下:

  学生读这两段话,然后说出读的感受,学生从这两段话中一下就感受到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而且同学们也都读过这两位大家的文学作品,更是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我当时就暗自叫好,这个环节真好!老师开场不是讲修改的重要性,而是让学生通过读大家的经验受到启发,产生自己去修改的愿望,体会到修改的重要性。接着张老师引入正题:让同学们这节课也来修改自己的习作,说不定也会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呢。接下来由学生自己朗读自己的作文,主题都是“最喜欢的小动物”。通过自评和互评修改了部分同学的作品,最后又是一个亮点,老师就本次习作中同学们出现的共性问题出示了一段话,先读再改,主要是量词重复的问题,扎实、到位,我想,张老师的学生以后写作文量词重复现象基本杜绝,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肯定会大有提升。

  学生写作文,自身的生活经验很重要,但是语文老师的写作方法指导更是功不可没,张老师的这节作文指导课便是向老师们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段洪刚老师和尹春晓老师同讲一课《颐和园》,思路清晰,都把作者写作顺序这一重点突出出来,朗读到位。李天勇老师的《长城》一课,更是将气势尽显,把这一个伟大的奇迹诠释的淋漓尽致。宫俊芳老师的《秦兵马俑》一课课件制作精良,恰如其分,详略得当,让我感受到了大家风范。李桂禛老师的口语交际课《保护文物》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和老师都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课上充分交流、讨论,激发了学生保护文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本次单元组训练教学,我们组八位语文老师都有各自的收获。更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探索了一些新路子,新方法,也有更深的思考和反思。比如,中高年级段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哪些因素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让我们的学生能有效、独立、长久地保持学习潜力,真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基。我们将会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