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家长家教征文稿:孩子远离了电脑游戏

浏览:52142022-09-11

  家长家教征文稿:我这样引导孩子远离了电脑游戏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一直在回想,我的孩子,是怎么迷上了电脑游戏,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记忆好像有点模糊了,可能最早是4-5岁的时候,迷上IPAD和手机里面的游戏,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这中间,肯定也有兴趣的转移,不过,直到成功地彻底远离了电脑游戏之前,他都还是对电脑游戏非常沉迷。其实,对游戏的沉迷,在小朋友里面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个时代的电脑,网络,好像一柄双刃剑。特别是小朋友,没有自制力,一旦沉迷,影响学习,影响视力,这个问题,可能是需要家长们,包括我自己,尽早去注意的,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发现小孩迷上IPAD上面的电脑游戏是有一次都让他睡觉了,结果他还偷偷装睡,悄悄爬起来,看我睡没有,好又把IPAD拿去打游戏,这下我发现苗头没对了,肯定是迷上了电脑游戏。联想起他最近经常把大人的手机没事也拿来打游戏,也不爱下去和小朋友玩了,不爱下去骑车了,吃完饭,就想捧起IPAD玩游戏,叫他做事也听不见,这下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以前没觉得是个问题,现在仔细一想,不好好弄一下,可能是不行了。

  其实以前小孩也戒过几次,但每当寒暑假,又放松了这方面的规定,我们也有责任。到了二年级下期结束的那个暑假,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让他戒掉这个电脑游戏,再放任下去,恐怕以后真的成大问题了。

  通过这个暑假的努力,真的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戒掉了电脑游戏的瘾。我回头总结了一下,主要是有几方面的努力,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小孩子第一学习的就是家长,如果家长自己都要打电脑游戏,自己都是一个低头玩手机族,那么就很难去教育说服孩子。家长的榜样是无形的,孩子随时都在观察,光是教育,而没有榜样,他会觉得不公平,不理解,如果榜样很好,他会无条件地接受。为了让他戒掉游戏,我们把IPAD也彻底收起来了,好在我们自己本身也不喜欢电脑游戏,由于工作关系,我打开电脑一般是处理英文的东西,看英文的新闻等等,每次即使小孩看到,告诉他是在学习英语,也是为更好地工作准备,因为他也跟着我去过国外我工作的地方生活过,他知道在国外熟练使用英语,能用英语交流的好处,他是从心底里接受的,觉得业余时间不玩游戏,学习是应当的。如果我们家长自己不玩游戏,不打麻将,业余时间也抓紧时间在学习,这样小孩马上能看到榜样的力量,不会心里有芥蒂,觉得不公平等等,这为他戒掉游戏瘾,能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

  第二,要培养他的其他多种兴趣。小孩子精力充沛,不让他玩这样,他会选择其他的,一定要培养他的其他有益的爱好。考虑到脑力和体育全面发展,我们为他报了国际象棋班和武术班,在暑假里加强了这两项活动的锻炼与学习。没想到他对这两项活动极其感兴趣,而且在棋类方面一下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天赋,这下回家以后,没事就摆弄他的象棋,复盘下过的棋,解题,对武术也是兴趣盎然,每天拳不离手,慢慢就忘记了电脑游戏的事。

  除了必要的学习和阅读,参加这些训练活动,一有空,我们就鼓励他下楼去,骑自行车锻炼,到院子里去玩,院子里还有其他好多小朋友,要多与小朋友接触,一块玩,学习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方法,一块做游戏,他有了小朋友一起玩,也忘记了电脑游戏的诱惑,每天安排地充实又有意义,我们还带他出去旅游,见见世面。等到暑假结束的时候,通过这两个月的坚持,他已经彻底戒掉了电脑游戏,进入三年级学习时,不仅不主动提出玩电脑游戏,而且还觉得玩电脑游戏不好,伤眼睛,又没有特别的意思,浪费时间,从思想上,主动根本地戒掉了这个不好的习惯,这时,我们这才真正觉得,一个暑假的坚持没有白费,付出的心血有了回报,就这样,我们帮助他,彻底戒掉了玩电脑游戏。

篇2:家教征文稿:孩子倾述最美声音

  家教征文稿:孩子的倾述是最美的声音

  (实验小学华青分校六年级三班 家长:z)

  两年前,孩子的班主任与我交流,认为儿子学习自觉性强、守纪律讲规矩,是班上“最文静的男生”。但缺点就是有些胆小,不愿多发言。我听了以后,更多的是忧虑,如何让孩子做勇敢的男子汉,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我需解决的问题。后来,我在北戴河培训,全国知名心理学家、中华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谨教授说,“陪孩子多玩玩,听孩子多说话,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的话大道至简,让我豁然开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也开始付诸实施。确实,“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从孩子的倾诉中体会到了他的喜怒哀乐。“童言无忌”,我从孩子的故事里,触摸到他内心的世界,分享了他的梦想和童真。我听孩子的倾诉,主要利用以下三种机会:

  第一、睡觉之前陪“唠嗑”。

  为了鼓励孩子想和我说话,我很注意与他平等交流,偶尔还用“帅哥”、“小伙”来点赞,从不居高临下或者大声喝斥。孩子回家作业多,我就在睡觉前与他拉家常。现在,“爸爸陪我睡十分钟”,已经形成孩子睡觉前的必备语。我很满足和儿子并排而卧的惬意,拍拍他的头,摸摸他的腿,让他感受到安全和关爱。“老师今天又表扬没?上课发了言没”,每天询问却又不感到厌倦。我也注意听他讲同学之间的趣闻,以及所谓的‘八卦新闻’,还有哪个同学被罚站了,哪些同学互相追打等等,断续的表达中,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孩子处于青春启蒙期,他有时喜欢讲心中的女神是怎样的,怎样的男生才会让女生喜欢等等。我从不回避这样的问题,耐心地讲我的看法,让他知道只有自己有出息,才会有人喜欢的道理。从交流中,我感受到孩子在成长,他的青春期正在萌动和发芽。孩子喜欢与父母交流,本身就是对父母最好的肯定。

  第二、春节团聚讲“榜样”。

  儿子的舅舅是一个大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武汉大学副校长,每年春节都有机会见到。让他讲心目中的舅舅,心中的榜样是怎样的,也是我常用的方法。看到他给舅舅端茶倒水,锤腿揉背,讲班上的故事,我就会深深地感受儿子与舅舅的亲密无间。儿子说,要象舅舅一样努力,生活要简单,工作要勤奋,对家人要感恩等等。从孩子的陈述中,我能读懂他对科学家的尊重和仰慕,知道儿子在榜样的感召下,形成了在学习、生活和做人等方面正确的认识。的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是他的亲人,这种感染的力量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

  第三、周末加班讲“感受”。

  由于工作较忙,周末的时候,有时我就带孩子到办公室,我加班写些材料,他感受工作氛围,听他讲所见所闻。他问我,为什么办公室摆两个电脑,还插着国旗。我顺口说“电脑一个用于工作,一个用于上网玩”。儿子觉得好羡慕和惊奇,脱口而出“你上班好安逸哟,还可以玩游戏”。似乎他明白了,只有好好努力,才有两个电脑玩。我把自己曾经发表的文章,“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的奖状给他看,他说“老爸还是可以,我还要更努力”,似乎他也明白了,一代应比一代强。我带着孩子参观办公区,看到绿树成荫、飘扬的国旗,他非常兴奋,感觉好神圣好庄严。他问我“怎样才能到这里来工作?”,我告诉他,这也许不是你将来最好的选择,但如果不努力,成为一无所事事的人,那肯定这种选择也不会有。儿子似懂非懂的点头,可以看出他对更好工作环境和氛围的向往。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说是“润物细无声”,点滴的交流才能对孩子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平等的对话才能对家长产生依赖和信任。我不知道“最文静男孩”的称号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我明显感觉,坚持与孩子交流,儿子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发言也更积极了,胆量也更大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杰作,孩子的倾述是父母听见的最美的声音,但愿普天下的父母都愿与孩子做朋友,交心谈心,听听他们的故事,走近他们的心灵,也许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快乐,收获不一样的亲情。

篇3:家教心得:点燃孩子的梦想

  家教心得:点燃孩子的梦想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意大利男孩在恩波利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梦想能成为歌星。但是,他的音乐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很难把音唱准,你的歌声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以后,他伤心地母亲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点燃了我的梦想,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她的儿子能成为一代名人,也许她根本就没有指望过靠她的三言两语去改变儿子的一生,然而正是她那句善意的肯定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美国篮球巨星乔丹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篮球明星梦。一天,他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母亲,母亲大加赞赏。为他有了自己的梦想向他祝贺,鼓励他向篮球明星学习,并且经常抽出时间和小乔丹一起欣赏报纸杂志上篮球队员们驰骋球场、飞身灌篮的矫健身影和飒爽英姿。同时,她还建议小乔丹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剪下来,贴到房间的墙上去,便于与偶像们朝夕相伴。

  同乔丹、卡罗素一样,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美好设计。孩子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美不胜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常常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大泼冷水。

  当孩子在垃圾堆里捡拾彩色卡片的时候,我们也许觉得他们幼稚可笑,会及时地把他们唤回身边,但有谁知道孩子捡起的可能会是一段精彩的卡通故事,一位心仪已久的崇拜偶像,一个超越时空的美丽梦境。我们的阻止也许断送的将是一位科学幻想家,未来宇宙的探索者。

  当孩子在院子里拨弄蟋蟀的时候,我们也许觉得他们十分无聊,会及时地制止,但是有谁会想到在那个美丽的动物世界里,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心灵与自然交流,构建着他们的知识空间,编织着他们美丽的童梦。

  当孩子在大人说话时,想要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我们也许觉得他们是无稽之谈,会粗暴地呵斥。但是有谁知道那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于未来投注的第一束目光,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与生活的第一次对话。

  是啊,我们往往会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孩子按照设定的程序去行动,按照设置的理想去追求。然而这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却束缚了孩子天真浪漫的个性,涂改了他们五彩缤纷的向往。于是,在没有自然、没有梦想、没有自我的世界里,我们的孩子丧失了探索好奇的激情。我们在培养大量人才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生活的失败者。

  孩子需要属于自己梦想。梦想是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对人生深深的企盼。一个人可以失败,可以遭受挫折,可以忍受孤独和不幸,但不可以失去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鸟儿失去了双翼,船儿失去了双浆。对孩子来说,梦想更是有着无穷的魅力,有着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梦想能使孩子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创造不辍,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因此面对孩子的梦想,我们应该予以尊重, 用心去倾听,无论有多么荒诞。瓦特看到烧开水的壶盖被顶起时产生的梦想导致了蒸汽时代的到来;爱因斯坦与光同步的幻想成了伟大的相对论产生的源泉;曾经只能作为神话的嫦娥奔月早已在上个世纪成为现实。我们还能拿什么理由来取笑孩子的梦想呢?面对孩子的梦想,我们更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孩子追梦,孩子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面对各种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去克服。在孩子追梦的过程中,父母还应该多加关注与指引。比如,帮助孩子寻找梦想的偶像,和孩子讨论偶像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就史;给孩子的圆梦计划提供建议和支持等等。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世纪,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纪。就像群山有自己的姿态,飞鸟有自己的歌声,鲜花有自己的色彩,森林有自己的翠绿一样,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居里夫人说:“要把生活变成梦想,再把梦想变成现实”。把生活变成梦想也许是孩子最擅长的事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善待孩子的梦想,点燃孩子的梦想,成就孩子的梦想。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