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学校课改参观心得:润物无声

浏览:59062022-08-14

  课改学校参观心得:美美与共润物无声

  校园文化 深深底蕴

  11月14日,迎着初冬的晨曦,田稻中学初中部一百多名教师走进了常德五中。远远看去,校门外一排又一排的文化墙闪着特有的文化之光,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世界文化史上,中华文化史上一些伟人的故事及图片,还有五中学生自己的剪纸艺术作品,给了我一份丰厚的文化早餐,这份文化餐让我目不暇接,感觉味道和美自然。当踏入校门,一个又一个的杰作不能不让我打住脚步,“上善若水,和而不同”的两幅石刻将五中整体的文化育人核心深深扣住,引人入胜。我在想:这应该是一个教育专家的杰作,懂得了教育的灵魂,才会让人如此震撼。(后来得知,校园所有文化设计都是校长何晓明一人的构思。)

  教改得体 课堂和美

  七点五十分至九点三十分,是我们走进五中课堂的时段。

  第一节课,我听了初二的一堂政治课,鄢老师为课改做出的努力显而易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整个课堂不是课改革命的潮流吸引着我,而是和美的课堂氛围包围了我。每个学生的座右铭都贴在教室墙壁上,也时刻激励着学生平等参与、合作学习、和美与共......课堂教学任务尽管没完成,但老师没有责备,只有鼓励与欣赏。佩服!

  第二节听了初三的历史课。初三年级课堂无导学案,是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上的“经济大危机”,但同样让人听觉不疲。龙老师有一颗激情四溢的热心,与学生沟通的方式自然和美,善于引导学生思维,彰显教师素质,同样是一堂好课呢!例如:讲到罗斯福新政,她引导学生说,“你想想看,罗斯福是直接给贫民救济金好还是把他们召集起来,让他们修水利,搞建设,然后发给他们工资好?”这时,马上有学生想到了渔夫文化中的“授人鱼不如授之与渔”,立即答出当然是后者好,既建设了国家又体现了个人价值,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这和何校长的总结不谋而合:教改体系庞大,不同学科应有不同的主流教学模式,不同课型应有不同的主流教学策略。我想,这样的结论也是你我认同赞赏的理念。

  课间活动 丰富多彩

  五中的大课堂活动,还人给自然,让学生与大自然亲近相拥;还人性给学生,学生可以真正放松自己体验和美的校园生活,是一个人人参与、人人享受、人人快乐的空间。其活动内容与我们大同小异,甚至还不如我们学生做得整齐:课间操、兔子舞、感恩操,还有一个太极扇舞,刚柔相济,舒展自如。不同的却是,大课间活动后的学生不是冲上教学楼赶着上课,(五中的大课间活动共有40分钟)而是漫步校园,在花草与树林中穿梭。其间的美好与和谐不言而喻吧!

  科学管理 和美至上

  何晓明被评为全国优秀校长是有理由的。按教育规律办好一个和美发展的学校就是何校长的人生目标。他没有功利思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帮助着师生(他人)实现和美与幸福,令我们无不敬佩。

  他的管理理念是,让人人受到尊重,感到成功,共享和美。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设立了二十多个奖项,每个员工都可能获得奖励。例如:“校园十大新闻人物奖”等,给颁奖者与受奖者一个又一个的惊讶于惊喜,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相互欣赏,产生幸福感。不采用坐班制,却引导教师将职业做成事业,让教师从内心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自豪感。其不愧为一妙招也!

  教师是为学生激发思维、激发活力以及创新力、与人和美相处等方面埋下种子的人。让我们在每一天的学习工作与课改中做一个默默的播种人吧!

篇2: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课堂因你而精彩

  “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课堂因你而精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已到了全面实施和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南省通许县在课改推进过程中,把《中国教师报》作为全县教师推进课改的指导性报纸,真正学习、研究、应用,并围绕《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高了课堂质量。

  以学带培,钻研课改

  《中国教师报》拓宽了我县教师的视野,为我县的教育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宝贵的技术支持,赢得了一线教师的高度赞扬。

  《周刊》是课改思想的大舞台,是课改的指南针。《周刊》让校长、教师们足不出户即可走近课改名校,了解新课堂教学策略,每一次学习等于接受一次高效率、低成本的专业化培训。据我了解,很多老师都有详细的读报笔记。农村一线教师每天都有三四节课,剩余时间整理学案,辅导学生,很少有时间阅读长篇大论,《周刊》的文章短小精悍,实际实用,如《精彩导入10招》、《课堂结尾6例》等文章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

  玉皇庙镇二中 范月敏老师说,《周刊》是农村教师免费学习、培训的窗口。小组活动如何高效?如何编制使用导学案?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策略和途径是什么?所有这些,《周刊》上都有明确的答案,“拿来”即可以服务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同时,《周刊》对课改典型学校进行报道或邀请问道嘉宾阐述观点,让一线教师切实感受到了课改带来的变化。

  通许第一初中娄淑君说:《周刊》的《问道》栏目,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课堂现场》栏目则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期一个主题,理论结合实际,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剖析,非常实用。《周刊》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同行在干什么,在研究什么,有何收获......

  深入研读,解决“即时”难题

  我认为,推进区域课改既要以点带面又要整体推进--点面结合,整体联动。

  为此,通许县第一初中、历庄乡第一初中、玉皇庙镇二中等学校组织有学习内驱力的教师,间周或每月对《周刊》进行学习、研读和探讨。我在一次偶然探访中,看到历庄乡第一中学校长正组织班主任学习“学生合作力”的系列报道,当时他们正遇到合作学习和小组建设的困惑,经过深入研究讨论,从中获得了优化小组合作的办法。

  玉皇庙镇二中班主任娄青春说,《周刊》的“学生自主力”、“学生合作力”、“学生探究力”等系列选题,贴近一线,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特别是策划的形式,既能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又引领教师向纵深思考。

  学中用,让变化发生在学生身上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有一个模式。模式可以把理念转化为流程,避免漫无章法、顾此失彼。通过对《周刊》的学习,通许县各个学校的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杜郎口模式上好预习、展示和反馈课。经过不断的实践,通许第一初中探究出适合本校发展的“以学定教,双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校张红丽老师执教的展示课--《那树》中,学生们身心投入,或读,或析,或演,想象丰富,表达自信,展示自主,体现了通许第一初中课堂模式的效果,更是《周刊》的课改理念在通许教育的集中展现。

  如今,《周刊》已经成为我县建设高效课堂的“教材”,为我县课改之路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我们研讨,我们专注,我们成长,我们提高。

  通许人坚信:课堂兴,则教学兴,教育兴。我们期待:以课堂为突破口和主阵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奠基一生的幸福,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课堂觅得教育生活的诗意栖居。

  20**,让我们以课堂为起点,以《周刊》为依托,扬帆远航!

  (作者系河南省通许县教体局局长毛颖贞)

篇3: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以先进理念引领课堂改革

  “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以先进理念引领课堂改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一语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在课改路上,《现代课堂周刊》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推动了我校的课改进程。我们把对《周刊》的“学思”、“研悟”、“应用”称为“课改三宝”。

  启迪我们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校刚涉足高效课堂改革时是“学而不思”,只追求课堂的“花样翻新”,效果如同邯郸学步。痛定思痛,通过《周刊》,我们认识到:我们学来的只不过是形式,并未得其精髓,孰不知别人的模式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的,我们盲目拿来与模仿,最终只能是水土不服,半路夭折。故而,必须拿来与创新相结合,打造适合自己特色的课堂流程模式。《周刊》让我们六中人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引领我们研悟同行

  20**年9月10日是六中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日子。*总理在我校听课后评价:“学习气氛很好,学生学得好,教师教得好。”可是我们深知离杜郎口还相差很远,于是通过《周刊》“透视杜郎口”,那里的“严、细、实、活、爱”让我们震惊之余对课改有了更深的感悟。

  管理出效益。在课堂教学基本功达标培训中,我校实行了“一谈、二警、三停”的措施。“一谈”即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谈话提醒;“二警”即第二次不达标者,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三停”即第三次不达标者,该教师停课学习一周,专门进修课堂教学技能。

  细节定成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对学生从行为习惯到常规管理,从吃饭穿衣到宿舍就寝,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每个人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责任制中形成责任感,进而产生荣誉感、成就感,形成相互依托的团队意识,造就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

  指导我们应用至上

  跟随着《周刊》的步伐,我们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技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供条件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系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张玉坤)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