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子课题评审书

浏览:30242021-12-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子课题评审书

  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探究

  一、数据表(略)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应该谋求持久的革新,而不是只求阶段的、暂时的改革,持久的改革需要持久革新的动力,这种动力不在外部,而在于学校的内部,在于“人的发展”。在学校里,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群体。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而学生的成长则带给教师无限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在教育的现实中,教师的素质在学校发展问题上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选择“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作为构建有效学校的突破口,期待通过改善学校教师整体的素质水平,促进学校发展。

  本课题在当今中国的发展虽然提出时间不长,但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吴永军博士带领3位研究生,通过《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期刊网”以及新书检索,发现至少有4000余篇论文和十余种专着专题讨论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而且,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是有较大的突破和建树。

  近几年,我校已摸索出一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验:1、教师读书,成立了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沙龙;2、屯小讲坛,每月一次的凝听专家报告;3、教科研周,精心设计主题研讨、观摩教学、我说教材、我说试卷;4、课题研究,“自育自学”的实验班整体推进和“考试评价改革”的全科全员的加入。等等

  这些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短短几年,涌现了一批骨干教师,培养出了一名省特级教师、两名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两名包河区名师、名区级学科带头人、名区骨干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但是,但随着学校的提升,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长素质的提高和完善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面临的对象和形势也越来越与往常不同。我们现有的校本研修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一是学校创造的外部环境并没有使得全体老师认同内化为“自觉行为”,也可以说还是在学校行政的“强压”之下被动发展。二是虽然学校一部分教师进步很快,但还有一些老师由于各种原因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点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并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三是随着年轻一代的教师进入教师工作岗位,师德教育成为重要话题,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在他们身上有明显印记,师生、同事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形成了学校发展的“人际困扰”。

  据此,我们认为,应该重新思考研究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以促进有效学校的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鉴于以上分析,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确定为:探究和实践以师德修养、同伴互助为支撑、教师自主体验为核心的着眼于全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有效发展。

  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1、教师自主体验-着眼自主体验、自主发展。

  一直以来,我校着力开展的教师读书、教科研周、专家报告等活动虽然给老师们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但从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上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让教师从“要我变”转化为“我要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重建,更需要实践中的探究和超越,因此,教师自身对新理念的认同和自身发展的自觉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2、师德修养-以爱育爱,崇尚纯洁。

  教育的真谛是“爱”,纯洁无私的爱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教师道德修养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素质组成的重要部分。

  3、同伴互助-破除坚冰,团队合作。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群体文化对于个体教师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教师工作是一项最容易封闭的职业,故步自封是造成目前效率低下、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同伴互助是破除教师之间障碍的良方。

  4、重点下移-崇尚多元、倡导平等。

  一直以来,我们都过多关注优秀教师群体,而对普通教师的专业成长缺少关心。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道理,决定学校师资水平的不是最优秀的老师,而是最差的老师。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对教师要求的与众不同:每一名教师都要面对学生,所以名师在一所学校的作用只是引领全体教师和本班学生,他的受众是有限的,因为他不可能替代其他教师面对其他学生。如果,我们认可这样的理念,即教育是为了每一名孩子的成长,那么,每一名教师必须是优秀的,否则,教育的功能就会有缺陷。同时,教师在付出的同时,也需要自身对职业价值的成功体验,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促进教师的角色重建,提升教师的追求和动机。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教师自主体验”,如同机身,师德修养和同伴互助分置两侧,如同机翼,此模式就像一架飞机,承载着全体师生向有效学校的目标前行。此三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不可明确分割的。

  研究的思路是:确定方向-分解任务-逐步实施-阶段评估-分析调整-总结评价-结题

  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年12月1日-20**年1月30日):学校与个人规划

  (1)教师要明确自己发展的目标,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全校每位教师对外在环境分析、自身现状评价、今后发展愿望、专业成长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撰写文字材料留存。

  (2)召开教师专业发展愿景分析会,在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情况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符合实际的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到个人的帮助计划。

  第二阶段(20**年2月-20**年12月)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除了对教师有针对性的措施外,学校还要采取如下策略促进教师发展:

  (1)教师读书:开展推荐读物、读书假日、研究沙龙、书香教师评选等活动

  (2)屯小讲坛:坚持每月一次的双休日讲坛活动,注意吸收一线教师的加入。

  (2)教师博客:组织优秀博客评选,并结集出版。

  (3)教科研周:组织以主题研讨、课堂观摩、我说试卷、我说教材的教科研周活动,积极关注普通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4)师德教育:组织观摩、选进报告会等活动,建立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家长参评的评价机制。

  (5)课题研究:两大课题的跟进、深化研究(“自育自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以课题的研究引领教师反思与革新。

  第三阶段(20**年1月-2月)阶段自评和小结

  第四阶段(20**年3月-20**年12月)跟进研究

  第五阶段(20**年1月-3月)总结研究情况,整理成果

篇2:幼儿园绘画课题家长调查问卷

  幼儿园绘画课题家长调查问卷

  班级:幼儿姓名:家长姓名:

  尊敬的家长: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绘画活动的内在价值,使绘画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我园开展了《提高幼儿园绘画教学有效性策略》课题研究。为了让孩子在本课题中有更多的收获,我们需要您的支持。为此我们设置了本问卷调查表,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1、您的孩子在家喜欢画画吗?

  A、喜欢画()B、偶尔画画()C、从来都不画()

  2、您在家会为孩子准备哪些绘画工具及材料?(请多项选择)

  A、彩笔() B、油画棒() C、记号笔() D、亮金笔()

  E、毛笔() F、图画纸()G、宣纸()H、卡纸()

  I、其他工具及材料

  3、您的孩子在家画画的时候,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态度?

  A、全程陪同孩子作画()B、适当地进行指导()C、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意见进行作画D、放任孩子自行涂鸦()E、其他(请填写具体的方法)

  4、您的孩子在作画时一般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A、不知道画什么()B、不会画()

  C、觉得有难度,放弃不画了()D、其他

  5、您对孩子的绘画作品是否经常评价?

  A、 经常 ()B、 较少 ()C、从不评价()

  6、您是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

  A、以正面鼓励为主()B、 适当指出不足()C、全面否定孩子()

  一般会使用哪些语言进行评价?

  7、您是以什么标准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

  A、画得像不像()B、是否有创意()C、其他

  8、您认为在绘画中培养创造性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9、您一般为孩子创设什么样的作画环境来促进孩子绘画创造性的发展?(可多选)

  A、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幼儿心情愉快地作画()

  B、引导孩子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画内容,家长以正面鼓励为主()

  C、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和参考的绘画资料()

  D、其他

  10、您是否从事美术方面的工作?(若有,请具体说明您的职业)

  11、您愿意为我园的课题研究提供哪些支持?

  A、承担美术教学助教活动()B、为家长提供美术相关经验的讲座()

  C、参与幼儿园美术环境创设()D、提供信息支持()

  E、其他

  12、您在指导孩子绘画时有哪些困惑?希望幼儿园用什么样的形式给予帮助?

篇3:幼儿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幼儿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自20**年我园承担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幼小衔接课题”的子课题“5-6岁幼儿规则 意识培养”以来,在园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积极努力下,课题研究 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认识提高 明确方向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 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 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园领导组织课题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课题研究 的深远意义,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 就为我们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我们学习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明确了课题研 究的方法、基本特点、一般程序,使参加教研的教师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把握课题 的研究进展,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

  (一)了解、分析小学生行为规则,制订出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让幼儿意识到:规则是满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正常开展活动,进行交往的保 证,而不是对他们的限制,大家只有遵守了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愉快地相处。

  2、让幼儿意识到: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冲突时,应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 制和调整。

  3、让幼儿意识到:一日活动中每一条规则内容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4、让幼儿意识到:许多规则是人为的、可变的,应该客观、灵活地对待,积极主 动地争取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二)设计并发放家长问卷,调查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现状。

  (三)确定各班研究的重点内容

  大一班:在交往过程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维护规则。

  大二班: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和维护规则。

  大三班:在生活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和维护规则。

  大四班:在学习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维护规则。

  二、寻求策略 提高成效

  (一)课例研讨

  我们根据课题开展的需要,以班为单位,每班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由一位教师 执教,全体课题组教师听课后,进行课例研讨。

  大一班教师z的谈话活动《我要上学了》,通过活动满足了幼儿对上学的好奇心 ,激发起他们做一名小学生的信心和勇气。大二班教师王文辉的游戏活动《玩陀螺》, 在游戏中使幼儿树立规则意识,认识到规则的普遍性。大三班教师赵隽的社会活动《制 定规则》,教师将幼儿没有规则取书时的混乱场面录制下来,播放给幼儿,使幼儿通过 自身体验认识到规则的重要,使幼儿产生制定规则的愿望,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怎 样又快又安静地取到书?”,通过讨论共同制定规则,然后按共同制定的规则再实施一 次,体验有序、按规则行事的好处,最后将活动延伸为,给一日生活中需要制定规则的 环节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随时提醒大家遵守。大四班教师张琴的社会活动《标志知 识竞赛》,根据大班幼儿已形成初步的竞争意识的年龄特点,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帮助 幼儿认识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标志,了解了社会中一些需要遵守的规则,为幼儿了解社 会、认识社会打下了基础。

  通过课例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虽然幼儿年龄较小,不能完全脱离成人的限制,却 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民主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其自主意识,鼓励幼 儿去思考规则的要求,探索规则的合理性,尝试自主制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等,使幼 儿深刻理解规则的真正内涵。

  (二)个案研究和随机教育

  1、个案研究

  因为本课题重点研究的是幼儿的规则意识,所以,很多的研究过程,都和孩子一日 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仔细观察,因此,我们采用案例研究 的方法,既教师选取班内比较有特点的幼儿,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利用个案研究,针对 个别幼儿,帮助其形成良好规则意识。

  2、随机教育

  我们坚持多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有目的的随机教育,促进幼儿观念 上的强化。在行动上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已有的经验,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和行为意识 。

  通过个案研究和随即教育,我们认识到,规则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幼儿园 的规则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幼儿园的规则教育要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根本,选择适 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规则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三)家园合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对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日 常生活中对孩子规则意识培养不重视,投入精力少,要求不严格,而且部份家长自身忽 视社会规则的不良行为,大大影响了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情 况,我们请家长来园参加课题研讨,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以下是研 讨活动实例:

  育英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活动

  ----“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1、闫园长介绍课题进展情况

  2、闫园长提出课题研讨主题“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3、家长谈对规则意识的认识以及自己孩子在家中执行规则的情况。

  ▲家长代表A:我的孩子从小托班来到幼儿园到现在大班,从以前什么都不会到现 在成为一名懂事、有爱心、做事有规有矩的孩子,我感到很欣慰。就比如说晚上回去做 作业,很专心,不像别的孩子一会儿干干这,一会儿干干那。再比如说,在买东西时有 时候着急,插个队。这时候孩子就会批评我,“不能插队,排队才是好孩子。”我现在 有一个困惑就是:孩子遵守规则是件好事,但规则多了是不是会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教师z:孩子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习各种规则逐渐成为这会 人的过程。孩子们现在处于学习状态,与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不冲突。

  教师z:您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了规则的内涵,我们的研究也是经历了一个由浅 到深,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如果说我们对规则的认识就是教师的命令,大人的训导 ,那么过多的规则强加于孩子身上,那就是会影响孩子的个性。但是规则的真正内涵, 它存在的社会价值在于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有序展开的保证,并不是对某个人的 限制。所以说,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更重视激发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来自己制定规则 ,这样的话,他们认为是合理的、科学的、那自然就会内化、遵守。

  ▲家长代表B:我对规则意识的认识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家中我和孩子就张 贴着“自己事情自己干,推给别人是懒汉。”这样的标语。再一个就是我重视孩子尊重 别人,比如对老人,对残疾人等,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现在我发现孩子有逆反心理, 不听话,例如写字的时候不求质量,只求速度,为的是争第一。

  教师z:这种现象确实在您孩子身上出现,她非常要强、好胜、事事都争先。关于 写字,我想这也涉及到了规则的问题,完成写字任务,到底有哪些规则?如坐姿、策划 、工整及速度等,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教师、大人没有把具体 的规则交代清楚。

  教师z:有时候可能是孩子错误领会了老师的意思,比如说,某个孩子平时写 字很慢,有一天快了些,老师就会表扬他,而您的孩子误以为老师更看重的是速度。

  ▲家长代表C:我的孩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我比较担心的问题也同前面那位 家长一样,规则的制定会不会抑制孩子个性的发展,在平时和别的小朋友相处的时候, 我的孩子就总是退缩,不去争抢。学习时,也是只有当他有十足的把握的时候,才会去 回答、完成。

  教师z:我想您的孩子其实的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至于他的性格表现是和他 的先天气质相关的。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您的孩子自律能力特别强,其实是 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我们研究的宗旨目的,也就是为了培养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

  教师z:我们更应看重关注的是怎么样去增强您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多表现自 己。

  ▲家长代表D:我的女儿是一个特外向的孩子,也好激动,很多时候无意中就受到 了伤害,在班级进行了规则意识的培养之后,有了很大进步,行为上有所控制,而且还 会管束我们大人的行为。

  教研主任z: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其实孩子与父母这份不可取代的亲情、 血缘关系,你们的言传身教,你们具备有更强的教育和影响力度,我想你们在家中下的 工夫一定也不少。

  教师z:孩子们之间交往的规则对孩子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规则它就象桥上 的防护栏,提供安全感和保障,保护孩子自由探索外部世界,而不用害怕伤害到自己或 他人。

  4、闫园长小结课题研讨中家长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①规则会不会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②孩子不听话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指导?

  ③怎么样在协商、平等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④如何让幼儿懂得更多的交往礼仪,让幼儿用直观的方法理解规则。

  5、教科研中心杨老师小结

  ①肯定了教研成绩,布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②征集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把握家长、教师爱孩子的主线,分类,有针对性的召开小型家长会,理解规则意 识的培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让家长之间互相影响。

  ▲通过摄像、对比的方法,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的表现,从而萌发培养幼儿规则意 识的想法。

  三、总结积累 收获成绩

  闫园长撰写的论文《5-6岁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方案》获省教育学会论文一等 奖。

  z撰写的论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研究》获省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

  四、回顾过程 反思不足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专家的专业引领

  课题组应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课题研究获得专家的专业引领。同时,还 应该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争取在研究策略与方法上有更大的创新并能及时总结有益经 验,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反思等。

  2、研究方案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经过前一时期的实施,我们应将研究中的不足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地补充 方案,加强课题的操作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使课题研究真正为幼儿服务,为教育服务 ,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3、与家长的联系还需更紧密些。

  虽然我们开展了“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的主题教研活动 ,但是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还需更紧密些,利用各种途径,让家长更加了解我们的课题内 容,实施方法等,使家长更能够配合我们的研究,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地成长。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