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有余数的除法》听课体会

浏览:70482021-11-22

  《有余数的除法》听课体会

  听z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瞿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我深刻感受到瞿老师独有的教学魅力,瞿老师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花瓣来传授本节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知就在身边的亲身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新知的接受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勇气,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瞿老师在新课导入时说:“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很多种美丽的花,我们一起去欣赏--三片花瓣的兰花、四片、五片......

  在授课过程中,瞿老师要求进行拼花游戏,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用桌上的12片花瓣拼一拼,看看最多能拼几朵花?

  经过一段时间的拼花游戏之后,瞿老师问到:“看来我们平均分花瓣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正好分完,2、在平均分时,会剩下一些,不够继续平均分。瞿老师在传授新课之前,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均分知识,等学生巩固、回顾好旧知时,瞿老师说:“请集中精力看有,余数的除法,平均分没有分完,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瞿老师很顺利地引导学生写出了12÷5=2(朵)......2(片)

  虽然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已基本掌握,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横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瞿老师很精确地追问到:“12表示什么?-有12片花瓣;5表示什么?-每5片拼一朵花;2(商)表示什么?-可以拼成2朵花;2(余数)-还剩2片。

  瞿老师的精心追问,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每部分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完成拼花的游戏,实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能够有思想的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进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通过听瞿老师这一节课,引导学生认识了余数,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了余数的符号等等新知,经过利用花瓣拼花的游戏使学生掌握了新知--有余数的除法,瞿老师借助一年级学习乘法知识时,学习的的最大能填几的题目来想商,启发学生总结出了想商的好办法:除数×(商)<被除数,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既回顾了旧知,又降低了新知的学习难度,最终实现了在学生身上的知识内化,体现了瞿老师特有的教学思想和新颖的教学思路,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让我体会深刻。

篇2:《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第一小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的产生等知识,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假分数以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二,要让学生了解两种分法。让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全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从解决简单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把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把1张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把1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学生分别口答每人分得2张、0.5张、1/3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和得数,学生很快得出一个结论:两数相除,商可能是整数、小数或是分数,以此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

  让学生明白1张饼的3/4相当于3块饼的1/4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通过让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让学生思考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引申出两种含义,即1张饼的3/4以及3块饼的1/4,同时让学生明白1张饼的3/4相当于3块饼的1/4,也就是3/4张饼。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3÷4=3/4的算理。

  以上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激励性的语言还有些欠缺,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占绝大多数,部分学生害怕在众老师面前出错,而显得有些胆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道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课堂上不能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今后应予以加强。

  3、教学时间安排欠合理,课堂练习太少。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点不足,提出自己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今后要多研读课标,熟读教材,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真备课。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篇3:《有余数的除法》听课体会

  《有余数的除法》听课体会

  听z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瞿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我深刻感受到瞿老师独有的教学魅力,瞿老师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花瓣来传授本节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知就在身边的亲身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新知的接受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勇气,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瞿老师在新课导入时说:“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很多种美丽的花,我们一起去欣赏--三片花瓣的兰花、四片、五片......

  在授课过程中,瞿老师要求进行拼花游戏,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用桌上的12片花瓣拼一拼,看看最多能拼几朵花?

  经过一段时间的拼花游戏之后,瞿老师问到:“看来我们平均分花瓣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正好分完,2、在平均分时,会剩下一些,不够继续平均分。瞿老师在传授新课之前,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均分知识,等学生巩固、回顾好旧知时,瞿老师说:“请集中精力看有,余数的除法,平均分没有分完,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瞿老师很顺利地引导学生写出了12÷5=2(朵)......2(片)

  虽然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已基本掌握,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横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瞿老师很精确地追问到:“12表示什么?-有12片花瓣;5表示什么?-每5片拼一朵花;2(商)表示什么?-可以拼成2朵花;2(余数)-还剩2片。

  瞿老师的精心追问,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每部分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完成拼花的游戏,实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能够有思想的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进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通过听瞿老师这一节课,引导学生认识了余数,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了余数的符号等等新知,经过利用花瓣拼花的游戏使学生掌握了新知--有余数的除法,瞿老师借助一年级学习乘法知识时,学习的的最大能填几的题目来想商,启发学生总结出了想商的好办法:除数×(商)<被除数,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既回顾了旧知,又降低了新知的学习难度,最终实现了在学生身上的知识内化,体现了瞿老师特有的教学思想和新颖的教学思路,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让我体会深刻。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