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参加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有感

浏览:42172022-09-05

  参加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有感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发表主题为《积极心理学与人类幸福》的演讲

  20**年11月9日到11日, 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众多来自国内外的心理学界领袖级专家、顶级学者齐聚一堂,会议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塞里格曼教授在内的国内外专家轮番登场,围绕“积极心态成就幸福中国”这一主题,关注国人“幸福”。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ertin Seligman)和劳拉·金(Laura King)。与传统心理学只关注人的弱点、致力于修复损伤不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关注人的优势,给人以力量,让人对生活中最好的东西感兴趣,在关注病人的同时,努力让正常人的生活更美好。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终身教授彭凯平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能够更好地推动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应用,促使国民对幸福有全新的认识,从而最终实现由幸福的国民个体组成的幸福中国的建设。

  此次大会感受颇多,尽量录得以下精华与大家分享:

  针对“应试教育让学生不幸福”的问题,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认为追求分数与追求幸福可以不矛盾,因为幸福因人而异。对于喜欢考试的学生来说,好的分数就是他的幸福。所以我们要找到每个人幸福的来源。一刀切是偷懒的做法。

  针对“如何改变学生的缺点”的问题,彭凯平教授认为,科学研究证明,教育对人能改变的只有30%-40%。所以,丢掉“我的教育会改变孩子”和“唯教中心”论的想法,了解孩子并顺势而为,发扬他的优势而不是改变他的劣势,帮助他而不是控制他。

  针对中国有不少家长喜欢管学校,逼着学校按照他认为对的教育理念去工作。彭凯平教授认为:这是太自信的表现。教育是一门专业,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尊重教育的科学性、技术性。作为家长,你可能在你的工作领域非常卓越,但你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士。另外,家长也应该超越“自我中心”意识,尊重其他人的孩子,不要强迫别人的孩子去接受你觉得好的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用大气和硬气回应家长的霸气。最后,教师、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培养学生中心的理念,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民主、平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用“Flow”形容一种特别专注于自己熟悉和喜爱的工作时达到的幸福酣畅的状态,这是人类所追求的真正幸福的体验,翻译为“福流”。根据积极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在福流状态时的身心快乐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高尚的。福流的状态体会得越多,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越高。

  【丹麦人的幸福-东西方幸福对话】--Mads Bab(筹建中的丹麦幸福中心主管),丹麦是调查中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国家,Mads Bab提到丹麦的教育:中小学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的培养,轻分数重激励,鼓励儿童自我智力的提升。在课堂上,既定事实(例如概念)无需过多讨论,更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每天早上老师会将一天的课程大体安排告诉学生,之后学生有三十分钟时间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密切关注,及时介入,“积极的放松”。

  推荐书目:

  《真实的快乐》马丁·塞里格曼着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学习乐观--成功人生的第三个要素》 新华出版社出版

  《积极心理学》 任俊着 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2:《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读书笔记及感悟

  《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读书笔记及感悟

  张兴华老师,我还是从对张齐华老师和华应龙老师的介绍中听说的。我感到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师傅带了这么优秀的徒弟?后来在徐标老师创建的凤凰数学教材研究群中,看到了群里安排的视频学习中,看到张兴华老师的样子。就在张老先生和他的弟子们同台执教、交流对话中,让我看到了一位和蔼、慈祥、渊博、睿智的老专家。同时也“认识”了老先生其他的几位徒弟:施银燕博士、冬梅老师......记得还是在去年就买了张老先生的这本书,当时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启蒙书,于是就从当当网买来一读。结果买了好长时间都没有看,直到昨晚才翻开了第一页。研读正在进行中。以下所有黑色的为摘录,绿色的为读书随感。

  第一章 知识的形成和习得

  儿童学习数学,经历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鉴于他们思维的具体性与直观形象性,要让他们习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供他们感知、体验、比较、抽象和概括,最后向理性飞跃。学校的学习主要表现为系统的文化传承,儿童的学习也常常经历从旧知中生发新知、从已知中迁移新知的过程。

  第一节 组织注意

  人们常说:“感知是思维的窗口。”对于学习的各种心理活动而言,首要的是要集中注意于学习内容。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展开无不伴随着注意这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乌申斯基指出:“当然,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会闷得发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引导儿童不仅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是的,数学课上有时候就是纯数学的知识,枯燥无味,在上公开课或者比赛时,老师们总爱把它们给冠以各种名头,希望能够给孩子们趣味感,有时候还会闹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与其这样,不如少一些牵强附会,多一些数学的味道。

  受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制约,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是--

  1.无意注意占优势。

  2.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积极发展他们的肩注意,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师可把握好以下策略

  一、营造丰富生动的数学学习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就会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学生的注意自然而然就会持久地投射到当前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一方面,教师应努力对数学学习内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设法将教材中原本枯燥抽象的学材料以一种新颖、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精神专注、趣味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真的要抓孩子的心,只要把他们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什么知识都会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传递。只要真正用心对待孩子,我们可以收获到好多意想不到的快乐。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师生都能得到愉悦的感受。

  二、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注意策略

  策略1,学习目标前置。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提示每一次规律探索、数学实验、操作演示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并尽量使其具体切实、可操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指向牲更明确,而注意自然也就更加集中和专注。一节好课,从开始提出的问题就应该具体明确,让这些与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问题能够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探究活动始终围绕问题展开,从而最终完美完成学习目标。

  策略2,边听边记笔记。

  课堂上边听边记,对成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学习方式,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上真正记笔记的人不是太多。特别是数学课,记笔记更不会被数学老师关注。我的课堂到现在也没有系统地要求孩子如何去做笔记,我关注的仅仅是课堂练习本、课堂作业本和草稿本......张兴华老师主张让孩子对学习过程做“记录”,真是个非常好的方法。“比如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要求学生边听边将概念中关键的字词、核心的内涵以及易错的地方或圈圈画画、或做记录。”--这不仅让我想起跟李玉平老师学习的思维导图,如果孩子们真的会这样做笔记,那么他们一定可以学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知识,这样学习内容的脉络就会非常清晰,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也会更加成为一个系统。真是个好办法,但是对学生来说,开始需要先学怎么记,开头一定会很难--下周试试。

  三,尽量消除和调适数学学习的外在干扰因素

  如果在课上出现了学生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教师就应做好必要的制止和暗示:

  1.信号暗示。

  2.邻近控制。

  3.提问暗示。

  4.个别对待。

  这几个策略让我想起了在深圳培训时,雷斌老师所讲的“萃取教学技术”,这四个方法应该就是从课堂中萃取出来的技术,这是每个人看到这个方法就可以直接操作的,挺好。跟雷斌老师主张的表述要有画面感相比,可能还可以换个说法。

  第二节 强化感知

  【心理分析】这是个首次感知的问题。

  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小学生认识事物带着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特别需先从“感知窗户”里得到一定的感性知识,作为升华到理性的诱因和基础。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诰斯说过:“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奋的程度。"这里所说的“有关的心理活动”的“第一次出现”,指的是首次感知问题。

  小学生获得新的数学概念,在很多忆况下都要经历首次感知的过程。所以,在新授某项知识时,从一开始,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而准确的感知材料,安排科学的感知程序,鲜明感知对象的信息,精心组织好首次感知过程。

  【教学运用】

  1.提供充分准确的感性材料,促进理性概括。

  儿童思维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即使是高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还带有很多的直观形象牲。他们是有所感才有所思,然后才有所知的。对于清晰具体的感知材料,他们感知了一定的数量,感知到一定的程度,抽象思维就悄悄开始了。所以,在教学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教师一开始就要为他们准备充分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必须准确、清晰),精细地组织好首次感知过程。

  在首次感知活动中,提供充分准确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积聚丰富的感性经验,完成由感性向理性飞跃,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准确明晰的概念来。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可能不会用理论来阐述自己的实践,只知道如果开始给了学生错误的经验,后来的弥补就会非常麻烦,费很大的劲都不一定能够改变,我们只知道那是“第一印象很重要”,一旦第一次认知出现了问题,学生会出现思维定势,不易纠正。现在明白了,原来这就是首次感知过程。

  2.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异,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在静止的情境中,活动着的对象很容易成为知觉的目标。

  在平常教学中,特别是比赛课、研究课中更明显,老师们总会用多种手段凸显重要的感知材料,以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突出概念的本质。“教师平时讲课要注意主次分明,突出重点、难带,关键内容要板书在显要醒目的地方,使用直观教具要安排在突出的位置,有关数字、符号、关系用色笔突出,讲课要有抑扬顿挫的语感,以保证良好的感知效果。”这一段说的真好!如果在课堂上真的能够注意了这些,课堂效果不好都难。我现在上课时,很注重实用彩色粉笔、教具,抑扬顿挫的语感有时候做的挺好,有时候会不再注意,以后得加强修炼,争取给学生创造比较好的感知氛围。

  3.调度多种感官协同感知,形成深刻表象。

  人的感知总是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进行的。小学生认识事物更需通过多种感觉渠道,共同接受感知目标的刺激,在脑中形成深刻表象,并以表象为桥梁形成概念。所以,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同时调度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渠道,组成“合力”,给学生输送信息。

  4.发挥语言的调控作用,使感知带有明确的目的。

  (1)言语在前动员和提示。(2)同时或交错进行“点击”观察。(3)言语在后,概括强化

  言语在前提出探究的主题,点击观察强化探究的重点,言语在后,概括探究的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阐述的真清楚,这就是专家跟一线教师的区别,一线教师有时候知道这么做 ,但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不会提炼、不会概括......

  5.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儿童从生活中或通过预习获得的正确信息,整合、融入到新的知觉活动中去,促进归纳和概括;另一方面则要帮助学生排除有悖于新知的负信息,加以辨别,以减少它对形成新知的负面影响。

  这只是张兴华老师这本书第一张的前两节,读来真是收获颇丰。一些东西在我们的意识里都是浅层次地存在,知道一点该怎么做,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就是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说明还是读书太少,底蕴不深造成的。以后要深入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多读书,给自己储存好“装备”。

篇3:《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读书笔记

  《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读书笔记

  张兴华老师,我还是从对z老师和z老师的介绍中听说的。我感到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师傅带了这么优秀的徒弟?后来在z老师创建的凤凰数学教材研究群中,看到了群里安排的视频学习中,看到张兴华老师的样子。就在张老先生和他的弟子们同台执教、交流对话中,让我看到了一位和蔼、慈祥、渊博、睿智的老专家。同时也“认识”了老先生其他的几位徒弟:施银燕博士、冬梅老师......记得还是在去年就买了张老先生的这本书,当时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启蒙书,于是就从当当网买来一读。结果买了好长时间都没有看,直到昨晚才翻开了第一页。研读正在进行中。以下所有黑色的为摘录,绿色的为读书随感。

  第一章 知识的形成和习得

  儿童学习数学,经历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鉴于他们思维的具体性与直观形象性,要让他们习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供他们感知、体验、比较、抽象和概括,最后向理性飞跃。学校的学习主要表现为系统的文化传承,儿童的学习也常常经历从旧知中生发新知、从已知中迁移新知的过程。

  第一节 组织注意

  人们常说:“感知是思维的窗口。”对于学习的各种心理活动而言,首要的是要集中注意于学习内容。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展开无不伴随着注意这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乌申斯基指出:“当然,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会闷得发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引导儿童不仅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是的,数学课上有时候就是纯数学的知识,枯燥无味,在上公开课或者比赛时,老师们总爱把它们给冠以各种名头,希望能够给孩子们趣味感,有时候还会闹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与其这样,不如少一些牵强附会,多一些数学的味道。

  受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制约,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是--

  1.无意注意占优势。

  2.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积极发展他们的肩注意,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师可把握好以下策略

  一、营造丰富生动的数学学习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就会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学生的注意自然而然就会持久地投射到当前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一方面,教师应努力对数学学习内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设法将教材中原本枯燥抽象的学材料以一种新颖、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精神专注、趣味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真的要抓孩子的心,只要把他们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什么知识都会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传递。只要真正用心对待孩子,我们可以收获到好多意想不到的快乐。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师生都能得到愉悦的感受。

  二、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注意策略

  策略1,学习目标前置。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提示每一次规律探索、数学实验、操作演示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并尽量使其具体切实、可操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指向牲更明确,而注意自然也就更加集中和专注。一节好课,从开始提出的问题就应该具体明确,让这些与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问题能够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探究活动始终围绕问题展开,从而最终完美完成学习目标。

  策略2,边听边记笔记。

  课堂上边听边记,对成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学习方式,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上真正记笔记的人不是太多。特别是数学课,记笔记更不会被数学老师关注。我的课堂到现在也没有系统地要求孩子如何去做笔记,我关注的仅仅是课堂练习本、课堂作业本和草稿本......张兴华老师主张让孩子对学习过程做“记录”,真是个非常好的方法。“比如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要求学生边听边将概念中关键的字词、核心的内涵以及易错的地方或圈圈画画、或做记录。”--这不仅让我想起跟李玉平老师学习的思维导图,如果孩子们真的会这样做笔记,那么他们一定可以学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知识,这样学习内容的脉络就会非常清晰,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也会更加成为一个系统。真是个好办法,但是对学生来说,开始需要先学怎么记,开头一定会很难--下周试试。

  三,尽量消除和调适数学学习的外在干扰因素

  如果在课上出现了学生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教师就应做好必要的制止和暗示:

  1.信号暗示。

  2.邻近控制。

  3.提问暗示。

  4个别对待。

  这几个策略让我想起了在深圳培训时,雷斌老师所讲的“萃取教学技术”,这四个方法应该就是从课堂中萃取出来的技术,这是每个人看到这个方法就可以直接操作的,挺好。跟雷斌老师主张的表述要有画面感相比,可能还可以换个说法。

  第二节 强化感知

  【心理分析】这是个首次感知的问题。

  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小学生认识事物带着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特别需先从“感知窗户”里得到一定的感性知识,作为升华到理性的诱因和基础。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诰斯说过:“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奋的程度。"这里所说的“有关的心理活动”的“第一次出现”,指的是首次感知问题。

  小学生获得新的数学概念,在很多忆况下都要经历首次感知的过程。所以,在新授某项知识时,从一开始,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而准确的感知材料,安排科学的感知程序,鲜明感知对象的信息,精心组织好首次感知过程。

  【教学运用】

  1.提供充分准确的感性材料,促进理性概括。

  儿童思维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即使是高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还带有很多的直观形象牲。他们是有所感才有所思,然后才有所知的。对于清晰具体的感知材料,他们感知了一定的数量,感知到一定的程度,抽象思维就悄悄开始了。所以,在教学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教师一开始就要为他们准备充分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必须准确、清晰),精细地组织好首次感知过程。

  在首次感知活动中,提供充分准确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积聚丰富的感性经验,完成由感性向理性飞跃,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准确明晰的概念来。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可能不会用理论来阐述自己的实践,只知道如果开始给了学生错误的经验,后来的弥补就会非常麻烦,费很大的劲都不一定能够改变,我们只知道那是“第一印象很重要”,一旦第一次认知出现了问题,学生会出现思维定势,不易纠正。现在明白了,原来这就是首次感知过程。

  2.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异,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在静止的情境中,活动着的对象很容易成为知觉的目标。

  在平常教学中,特别是比赛课、研究课中更明显,老师们总会用多种手段凸显重要的感知材料,以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突出概念的本质。“教师平时讲课要注意主次分明,突出重点、难带,关键内容要板书在显要醒目的地方,使用直观教具要安排在突出的位置,有关数字、符号、关系用色笔突出,讲课要有抑扬顿挫的语感,以保证良好的感知效果。”这一段说的真好!如果在课堂上真的能够注意了这些,课堂效果不好都难。我现在上课时,很注重实用彩色粉笔、教具,抑扬顿挫的语感有时候做的挺好,有时候会不再注意,以后得加强修炼,争取给学生创造比较好的感知氛围。

  3.调度多种感官协同感知,形成深刻表象。

  人的感知总是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进行的。小学生认识事物更需通过多种感觉渠道,共同接受感知目标的刺激,在脑中形成深刻表象,并以表象为桥梁形成概念。所以,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同时调度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渠道,组成“合力”,给学生输送信息。

  4.发挥语言的调控作用,使感知带有明确的目的。

  (1)言语在前动员和提示。(2)同时或交错进行“点击”观察。(3)言语在后,概括强化

  言语在前提出探究的主题,点击观察强化探究的重点,言语在后,概括探究的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阐述的真清楚,这就是专家跟一线教师的区别,一线教师有时候知道这么做,但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不会提炼、不会概括......

  5.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儿童从生活中或通过预习获得的正确信息,整合、融入到新的知觉活动中去,促进归纳和概括;另一方面则要帮助学生排除有悖于新知的负信息,加以辨别,以减少它对形成新知的负面影响。

  这只是张兴华老师这本书第一张的前两节,读来真是收获颇丰。一些东西在我们的意识里都是浅层次地存在,知道一点该怎么做,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就是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说明还是读书太少,底蕴不深造成的。以后要深入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多读书,给自己储存好“装备”。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