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读后感《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

编辑:234范文网2022-08-26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读后感

  为了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一书,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地进行了研读,获得了不少教益。

  这本书由鲁子问和康淑敏两位专家编写,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作为英语教学设计方向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设计培训教材使用。我认为在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接受培训期间读读这样一本书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本书介绍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相同与差异,提出了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整合的方法,介绍了英语教学方法的实践操作方法,包括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自主学习教学,然后分析了英语教学过程的策略及实践操作方法,并从英语知识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操作方法、英语技能教学的策略及时间操作方法两方面对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行动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指导。

  编者用六章分别讲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英语教学方法的实践操作、英语教学过程的策略及实践操作、英语知识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操作、英语技能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操作和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行动研究。

  该书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简要的讲解,主要的内容是对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分析。每一节都采用“准备-学习-实践”三部式结构,不仅讲解理论,而且注重教学实践。在每一节的理论讲解之后,都设计了“实践分析”专栏,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直接联系。在看每一节的时候,我都是跟着该书的编排形式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在准备环节,编者会给出一个案例,让读者思考,遇到此类教学问题该如何解决,此时,我的大脑就会回忆我在教学中有没有遇到过,我又是如何解决的,然后思考怎样才能解决得更好;在学习环节,编者给我们提供了最系统的理论知识,此时我就很认真地研读每一条理论,认真理解每一个概念,为今后的教学活动积累必要的理论知识;在实践部分,我仔细地看了每个实践活动,对于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活动自己在教学中也尝试着使用。

  本书的优点是:1)语言浅显易懂。不像平常的教育著作,带着很多专业术语。2)内容很实用。书中不但简要地介绍教育理论,还举出大量的课堂活动例子,很适合各个层次的外语教师参考。3)描述很细致。书中谈到英语教学中很多细节的东西。4)编排符合读者习惯,发人深思。书中每一章节都会在适当的位置上安排一个文本框,给出一些名词解释或让读者讨论或思考一个问题。如:请讨论,您如何看待Practice makes perfect.它与数量原则有什么关系?训练中如何把握训练的量?

  这本书让我羞愧于自己在教学理论和策略方面知识的匮乏,更让我明白英语教学的成功应体现在“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情景中有效使用英语的能力”我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很多时候只是随心而教学,不会严格遵循某一教学模式。所以一直以来,教学成绩都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而我本人也一直为此烦恼,这本书教会我许多有理论支持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认知法、自然法、社团教学法、沉默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教学法。从书中我悟到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必有法”的原则性和“教务定法”的灵活性特点之间的统一关系。教师不应拘于一法一策,囿于一方一圆,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各类方法加以组合和调配,在吸收、借鉴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逐步形成富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需求和自身的教学风格适丰富了一下教学方法和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最受启发的是书中的如下观点:呈现学习任务时,应当向学习者描述任务中的问题发生的物理背景、组织和社会文化背景。并且,问题的呈现必然是有趣的或吸引人的,目的是引导学习者的积极参与。让学习者体现到伸手可及的成功;教学活动的设置应考虑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情感;老师可以和学习者商量课堂活动的内容并建议学习者把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带回班上。让我陷入长久的沉思的是这个观点:“person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are important for motivation”即:教师的性格及其与学习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调动学习者学习方面很重要。文中提到“即使我们不能完全改变自己去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但我们可以主动了解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如:流行音乐,年轻人喜欢的电影,新车,科技的发展等。看到这里,对于学生为什么没有积极参与我自以为精心准备的课堂活动,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设计活动时,我只是从教材内容和个人兴趣出发。当学生冷淡对待活动时,我只会埋怨大的学习环境不好,埋怨学生不配合,极少去思考是否学生对内容感兴趣,是否活动的难度适合学生,课堂指令是否清晰等因素。文中还指出:即使学生会使用老师准备好的语言结构,也明确活动的目的,但如果他们缺乏信心,也不会积极参与...所以,对学生及时得体的鼓励相当重要,借用李阳老师的话就是鼓励学生 “Enjoy losing face. Enjoy making mistakes ”总之,要踏上英语教学的成功之路,进行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对于以后的教学,我将努力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自始至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位,发挥交际教学的优势。是时候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还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了!是时候彻底解放学生,还学生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空间了!

  其实,单纯阅读只是一个浅层理解词句的过程,我们可能在阅读中很感动,很受启发,但是,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可能我们的思维又回复原状;若把我们的所思所想写下来,联系我们的教学或生活实际加以变通,可能会更长久地影响我们;而如果把我们学到的经验及时应用在教学中或生活中,我们的学生或我们自己则会终身受益,这才是阅读的目的。“热爱阅读、高效阅读、创新阅读”让我们互勉!

篇2:《第56号教室的故事》的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故事》读后感

  --雷夫经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利用闲暇的时间,我拜读了雷夫先生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在教育教学中深有启发。

  (一)特殊的理财课。

  在开学的第一天,雷夫先生告诉孩子们,必须在班里承担一项工作,可以是“银行家”、“清洁工”、“文秘”,等等。承担并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每个月底他给孩子们发“工资”,当然不是真的钱,但可以在教室里使用。

  启发:我们班级也在搞班级百分制,虽然百分制和孩子们每周之星评比和综合素质评定等有一定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对班级百分制会产生一定的倦怠,百分制对孩子们的刺激也不如初一时来得这么强烈。我在想,如果按照雷夫先生的方法,将千分制换成具体的“工资”形式,是否能让孩子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积极性更强,同时也能指导他们正确理财,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自立自强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了更密切的联系,这真是一举多得啊!

  (二)抓中间,而非抓两头。

  雷夫先生说:“在我的班级里,我总是在脑子里把学生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孩子、第二类孩子和第三类孩子。”

  这是一般老师的普遍的分法,而雷夫先生对待这三类孩子的秘诀在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第二类孩子身上。这一秘诀让我眼前一亮。的确,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喜欢第一类孩子,但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第三类孩子身上,而第二类孩子却往往受到忽视。事实上,在第二类孩子身上花时间是最有成效的。

  在雷夫老师这一观点的启发下,我想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发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对这三类孩子的关注强度各不一样,为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各自的发展,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比如说位置的安排。七年级,为了班级的稳定与和谐,为了小学的孩子能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我们的位置习惯采取“互补”的形式,特别是习惯好,成绩优异的同学,他们的同桌相对习惯较差,成绩较弱。在班级初始阶段,这样的安排的确有利于保证课堂的纪律,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对习惯差学习能力弱的同学也有一定的榜样作用。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优异能力强的同学会找不到合适的竞争对手,而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又因对手太强,而失去前进的动力,这样极不利于各类孩子的发展。

  于是,我根据孩子们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班中为每位孩子寻找合适的对手作为同桌,而在前后桌之间采取互补的形式,让他们既有合适的竞争对手,又能在碰到问题时,找合适的同学解决问题。位置形式的变化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各类孩子都能找到了自己学习的目标,学习动力再次被激发。

  (三)阅读是生活的基石。

  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能力,是雷夫先生的阅读观点。作为语文老师,我尤其关注利用阅读,培养学生的品行,引导学生心理,陶冶学生的情操。

  现在的学生在浮躁的时代,埋头作业,抬头活动,很少能静下心来探寻自己的内心。为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每周收集好的文章,让孩子们利用午休时间进行专题阅读,并以练笔的方式摘录独属于自己的句子,为周末的随笔寻找灵感累积素材。周三中午我们集中阅读自己精心选择的书本,甚至在课前2分钟交流同学作品或欣赏同学的摘抄。在交流中,学生阅读的热情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有了一定的加强。为了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我们又开展名家作品众人谈活动,对每月学生的阅读写作做一汇报和展示。

  阅读让孩子们终身受益,在阅读《第56号教室的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的智慧的启发,得到了教育教学的无限力量。喜欢阅读雷夫先生这样一位拥有着无比热情和无限智慧的美国教师,更喜欢将他的智慧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的实践。阅读着,收获着......

篇3:《湘行书简》读后感

  《湘行书简》读后感

  --一个人水上的旅行

  沈从文说过这样一句温情的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想和你说说,我读过的,他给那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写的书信---《湘行书简》

  一九三四年,新婚不久的沈从文独自从北平回老家探望病危的母亲。这是他一九二三年离开湘西后的第一次返乡,行程近一个月。从一九三四年的一月七日开始,除一两封外,都是在湘西沅水的小船上写的。这是一个人的水上旅行,沈从文给新婚的妻子张兆和即文中的“三三”写了近五十封信,这些书信就是我爱读的《湘行书简》。

  触摸着这样的文字,我似乎很清晰地看到那条干净的河流上,一艘小船里有一个人,他总是不知疲倦地急切地写着,一天一封或两封,告诉心里的那个人儿,要是你也在这儿那该多好。我在心里很柔软的地方会存放着这样的文字:我除了夸奖这条河水以外真似乎无话可说了。你来吧,梦里尽管来吧!我先不是说冷吗?放心,我不冷的。我把那头用布拦好后,已很暖和了。这种房子真是理想的房子,这种空气真是标准空气。可惜得很,你不来同我一处······我又听到了摇橹人歌声了,好听得很。但越好听也就越觉得船上没有你真没意思······

  书简里说的都是儿女情长吗?如果只是这些,那他就不是沈从文了。先来说说这场旅行他的“所见”吧。“这船已到了柳林岔。我生平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好看的地方。气派大方而又秀丽,真是个怪地方。千方积雪,高山皆作紫色,疏林绵延三四里,林中皆是人家的白屋顶。我的船便在这种景致中,快快的在水上跑。什么唐人宋人画都赶不上。看一年也不会讨厌。” 这是大方而秀气的雪景。随着他的笔触,仿佛我也到了那地方,千山积雪,人在画中游,冷风虽直入衣领,可心情惬意、畅快得很。想到鲁迅也有写雪的文字: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读来感觉“太端着”,怎么欣赏个雪景也这么费劲呢。沈从文见到一个有趣的寻人帖子,也会告诉妻子,说自己是一个字也不改抄写下来,这人若是多读些书,一定是个大作家。还提到一个老头,“简直就是个托尔斯泰!眉毛那么浓,脸那么长,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长,一切皆同画上的托尔斯泰相同。”这一路,他总叨叨叨地向三三报告着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甚是可爱。

  沈从文的“所闻”,最入我心的是他听到的歌声和水声。“这里可惜写不出声音,多好听的声音!这时有摇橹人唱歌的声音,有水声,有吊脚楼人语声······还有我喊叫你的声音,你听不到,你听不到,我的人!”歌声、水声、心声那么强烈地融在一起,阅读时,时时让我怜惜着“二哥”的孤单、遗憾着“三三”的没同行,这一切真不好。“我相信你从这纸上可以听到一种摇撸人歌声的,因为这张纸差不多浸透了好听的歌声!”写着信、听着摇橹人歌声,仿佛那好听的歌声已懂事地钻进纸张,飞越千山万水到心爱人的手上,爱的力量好强大,呵呵。纸张可以浸透歌声带给远方的可人儿,又可见他多急多想“三三”能知晓他的一切。

  这一个人的旅行,他的思念深情而又俏皮。“为了只想同你说话,我便钻进被盖中去,闭着眼睛。你听,船那么呀呀的响着,它说:‘两个人尽管说笑,不必担心那掌舵人。他的职务在看水,他忙着。’船真的呀呀的响着。可是我如今同谁去说?我不高兴!”我觉得沈从文骨子里的好玩、任性,也有着魏晋名士范儿,让人感叹,世间竟有这样的人。“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船主的名字叫“童松柏”,桃源县人。尽管从梦里赶来,沿了我所画的小镇一直向西走,沿河的船虽万万千千,我的船你自然会认识的。这里地方狗并不咬人,不必在梦里为狗吓醒。”好玩、任性都由于他的温情,在梦里,连狗不咬人都为“三三”考虑到了。接到信的那晚,她真到那艘船上了吗?想着三三读信的神情,是泪光中的盈盈笑,以及擦拭泪水后的自豪、得意吧。

  阅读这场一个人的旅行,最震撼我心灵的倒是他的“所感”。这水上的旅行是带他回故乡,也是带着他温习着一切的过去。他回忆着认识三三以前的生活。孩童时代总是逃学,正如他的另一篇文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所说,中午放学后,先生总会在每个人的左手心用朱笔写一个大字,他和一堆野孩子一手高举,把身体泡在水里玩半天;十多年前,他孤孤单单地搭乘着一只装载军服的船只上行,对于自己前途毫无把握。想看书,身边没有一本书。想上岸,有无一个钱。到了必须上岸时,穿着别人的军服,胡乱着看着小街上的一切。回船时,两脚全是泥,刚一落舱,就被船主喊:“拖鞋呀。”到了船上,无事可做,只蹲着看别人玩牌。命运真可玩味,今天他又回到了这条河流,此时他心里悬念着那个温和美好的脸儿,而那个黑脸的人儿在另一处也想着他。这一派清波,真是和他的命运紧紧相连。

  说到这条河,他的“所感”还有震撼我的言语呢。“我们平时不是读历史吗?一本历史书除了告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验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读此,联想他的《边城》、自传,我才真切明白,一条河可以滋养一个人,一条河可以成就一个沈从文!

  沈从文的文字从水里来、生活里来、心里来,是那么自然地淌淌而出,读着这么绵长的话语,我会忘了我是我,我以为我就是那个正当年华的人,我用我一颗全部的心去读那水边的来信。我也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一心想要“三三”一同来的、真挚地热爱这条河的“二哥”。这是沈从文如水的文字给我的强烈的“带入感”,这一场一个人的阅读之旅伤感、欣喜也有悲悯。

  这些书简看似私话又不是私话,细微如船舱底下流水的声音,重大如民族、生命、历史,甚至大到一个比人的世界更大的世界,而当这一切出现在书简里,又与儿女情长自然妥帖地长在一起。《湘行书简》是难得的丰富!

  这条河、那个可爱的人,成就着他,成就着他的《湘行书简》。可让我断章取义地说与你听,仿佛伊人隔着轻纱,难见伊人倾国倾城。

  亲爱的人,好好打开这本书,来到那条河边,也许它也能滋养你!

篇4:读后感《赵群筠老师课例和专着》

  《赵群筠老师课例和专着》读后感

  问题教学:教师的智慧在哪里闪光?

  陈舒宇

  读赵群筠老师的课例和专着,我不禁深思:教师的智慧在哪里闪光?

  孔子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抓住学生的这种需求引导启发学生。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主导权在教师。

  如何在问题教学中运用好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彰显教师智慧呢?笔者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关键问题”。

  一、问题该由谁生成

  古人教学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则须疑”(张载《张子全书·学大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语录下》),“读书无疑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学规类编》)。也就是说,学生学习需要提出疑问,提出疑问才能进步;教师应教会没有疑问的人提出疑问,疑问解决了才算进步。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现在我们提倡问题从学生中来。这无疑是对的。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能提问,作为平等对话的一员,教师也应该有提问的权利。教师的提问也是一种引导,有时正是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被点燃。因此问题的本身到底有谁提出并不是关键,关键应在于提出什么问题,是否引导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的职责本身就是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考。由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来解答是一条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我们不能厚此薄彼,不要以为只有学生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就是假问题。如果教师在预设就已经充分预计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那么这样的技能就能促进学生的思维。

  例如我在上《与朱元思书》时,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结构是怎么安排的?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找出能表达作者志趣的一句话,并分析其中的含义等等。我在分析问题时,陡然发现文章是先写“水异”,再写“山奇”,趁机再次追问“中心句应改为“异水奇山,天下独绝”,否则前后照应不周,学生围绕这迅速展开讨论,课堂再次被掀起了高潮,这个问题是教师的即兴生成,也是内隐的生成,是完全没有预设的,但却也收到了意外的精彩,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问题该如何生成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由浅入深给学生设立思维的梯度,或者说一步步提高思维的难度,让学生在“思维登山”的过程中展现出潜在的能力。通俗地说,教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关键在于准确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学生引导到“跳一跳”就能够达到的地方,将学生“逼”聪明。常见的采用以下几种情况--

  1、巧用主干,紧扣提问

  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提问既要有增智性又要有逻辑性。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范仲淹的崇高政治抱负是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设计了几个子问题: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文中提到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他们的思想分别怎样,写的目是什么?(抓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答)作者的思想又怎样?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根据“微斯人,吾谁与归”答)。课堂节骤逐步推进,点出作品的写作目的既是勉励友人又是自慰。

  主干式提问的内容可针对主题、意境、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因为每一篇阅读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因而教师要抓住文章的独特性来发问.例如《喂--出来》一文,全文的重心都落在了结尾上--人类破坏自然而终将遭到自然的报复。有了这样一个结尾,文章才有了意义,主体部分的细节才显得意味深长。教师可从结尾入手设置主干式问题:如果删除文章的结尾,你认为这篇小说是否还有阅读的价值?为什么?答案不是唯一的,无论是“是”还是“否”,通过思考“为什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深潜至文章多处细节部分,由此来探究文章的主题意义、结构艺术及语言特色。从结尾逆推到向全文发问,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这种提问的方式可以称为逆问法。

  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主干式问题常常是假问题,答案通常是教师心中预设好的,操作不当,就会压制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因而教师要确保问题的开放性。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课程原则--提出的问题要突出课程体系中教材的重点、难点;支撑原则--主干问题不仅是文本解读的重点,还是一堂课的脊柱,能使课堂核心部分充盈饱满;发展性原则--问题从提出到解答的过程称为“解答距”,要注意长短适合;激趣原则--问题设计应尽可能从新鲜的角度巧妙切入,让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问题细节,点亮课堂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中不经意地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教师也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点亮课堂。

  如《钱塘湖春行》一课中,我正在赏析诗歌的言辞精妙,突然有一个学生问:“‘浅草’(浅草才能没马蹄)什么意思?”

  大家都笑了起来:“浅草”就是浅浅的草,有什么好问的?

  但这个问题却引起了我的重视。对于诗歌而言,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炼字么?于是,我就问大家:为什么用“浅”字,而不用“深”字?

  “因为是初春,草还只有刚长出来。”

  “初春的草是浅浅的,看上去很柔很嫩的感觉。”

  “那为什么不用‘嫩’呢?”我又问道。

  这时,大家纷纷讨论起来,而且意见也不太一致了。有说‘嫩草’好的,认为‘嫩’更能体现春天草绿绿的感觉,并且举出了春天西湖边的景色来说明,认为春天一到,西湖边的草开始长出来,一眼望去,就是一片嫩绿,所以“嫩”比“浅”好。有说“浅”比“嫩”好的,认为“浅”更能体现马蹄踏在上面轻轻软软的感觉。听着大家的讨论和争辩,我欣喜。

  加德纳认为:“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人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对课堂动态细节问题的处理,就在于教师因势利导的智慧。

  3、借助追问,点拨教学

  追问往往是教师把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作出回答的情形可能有几种情况:直接圆满地回答;只回答问题的一个方面;偏题或离题。追问,一而再、再而三,让学生步步寻思、将问题深化,从而理解得更加完全、具体、透彻。

  从答问之间的反馈表明,教师提出的追问内容一定要以学生的回答的结论作问的基础与诱因,这样一来,才能真正提出后面的问题,以便学生依问而答,总之要懂得由答起问。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就用了追问的方式。

  师:这是宋濂给同乡写的临别赠言,为什么要写呢?

  生:勉励他。

  师:怎样勉励他?

  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师:从哪几方面入手?

  生:勤与艰两方面。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文章最后“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的呢?用了什么手法?

  ......

  在追问中,教师万不可压制学生的“兴问”情绪,也不必一下子把问题解答清楚,可以故意再留些“破绽”,让学生再次发问。要知道,此时教学的高潮与最佳教学效果不是教师答得怎么样而是学生问得怎么样。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作“错误回答”来“引诱”、“挑拨”学生更急切、更准确的、更深刻的来追问。其次,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追问”的科学、规范的领域。总之,教师在学生“追问”中的引导与提示作用是很大的。

  在诸多“问”的形式中,“追问”的难度大,但效果常常是最佳的。当然,“追问”毕竟是点拨教学中有效方式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只能是当“追问”时才能“追问”。不可一问到底,把课堂教学搞成“满堂问”。

  由此看来,问题教学在思“切”、求“当”、追“精”的过程中,一定要凝“智”。

篇5:竭尽全力直面人生-《烦恼人生》读后感

  竭尽全力地去直面人生--读《烦恼人生》后感

  生活是一杯淡淡的白开水,清醇而暧昧。它寻常而深刻,读池莉的小说,恰似在品评一碟下酒的茴香豆抑或是在细细咀爵五方斋的粽子。她的小说简洁明了,谧人心扉;含着凄凄地哀婉、少许的固执、几多母性的温情。洞悉世事的无常、捕捉瞬息的变卦;小说虚构出一个触手可及的真实世界。

  池莉的小说折射出生活的阴影,你权且把她的主人公当作一个标尺,衡量一下自己的得失、完缺、醉醒、悲喜。

  她的小说着眼点很低,却极微妙。是深入浅出、发人深思的立场。

  《烦恼人生》奠定了池莉在当代文坛的地位。主人公印家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他的烦恼正代表着那个群体千千万万人内心压抑的苦恼,那烦恼本身锥心隐痛,却又无能为力。烦恼与木然的生活磨擦,生出无端的矛盾,形成一种悲哀。作者没有去写哈姆雷特的悲哀,那样的悲哀又几人有?在逼真残忍的现实里,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必须终日奔波劳累,放弃许多拥有的东西;纵然如此,他依然无法主宰生活中一切。中华民族是一个极能忍辱负重的泱泱大国,它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一个人的烦恼总可以被整体大而化之,似乎微乎其微,但烦恼与悲哀却挥之不去,一直积蓄在心底,生老病死,生生不息。这存在本身也许能让悲哀来得更深重更深刻一些。

  正如作者所言:只是平庸的外表和平庸的生活方式掩盖着这一切。

  《烦恼人生》也是池莉目前唯一一篇收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的作品。同一时期的还有路遥的《人生》、王安忆的《流逝》等等,这一系列作品铸造了新的文学起点,它们内容朴实深厚,感情真挚饱满,是“新写实主义”的先锋。

  从《烦恼人生》在《上海文学》上发表的时候起,让亿万中国人恍然发现自己的烦恼,人们开始慌乱、莫名的躁动。作者抒写的不是愤事疾俗的片面之谈。凌厉的池莉用她的笔深入生活的切口,启发着一种怎样真挚的错综复杂的情感!

  几十年前的《烦恼人生》穿过新的世纪,新的读者接触它的时候,更看重主人公印家厚最后的举动--印家厚关了台灯,趁着黑暗的瞬间抹去了涌出的泪水。他不能主宰生活中的一切。但他会竭尽全力去做。

  是的,竭尽全力地去直面人生。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