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论语》读后感:孔子现代思想感悟

编辑:234范文网2022-08-25

  《论语》读后感:感悟孔子的“现代”思想

  最近,有机会略读了以下《论语》,从中我实实在在领悟到了很多东西,本想认认真真写上一篇我的“旷世”之作,只因我才疏学浅,不善写作,心有所想,却很难系统全面的、写篇读后感。这里我只是写了我的小小看法,可能是人云亦云,或者有疏漏偏颇之处吧。

  儒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孔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问题分析之精辟深邃,以及他为人师表,胸怀宽阔的品格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让我记忆倍增。可以说孔子是集思想、哲学、政治、教育于一身的伟大的理论实践家。

  在这儿,我斗胆感悟一下孔老夫子的“现代”思想。所谓的“现代”思想,就是想谈谈孔子思想对吾们一族现代人的影响,以及现代人该如何去借鉴学习孔子的思想。在我看来,这实乃是有所必要的,孔子距离我们2500年,但他的思想却一直为人们所传承,试想这样一个世代传承着儒学思想的大国,又有什么理由不时刻以它为鉴呢。作为一部超越时代的巨著,《论语》确能“名正言顺”地知道现代文明,当然并不是全部。而我想说的也仅仅是皮毛之言,一家之语,仅仅涵盖了教育、政治、经济三方面。内容难免有所疏漏偏颇,还望老师指正。

  一、孔子的教育观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的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作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很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主张。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职业好坏,都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术陶冶和体育卫生,使得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学生技艺的发展;在教学方面,孔子首创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方式。

  孔子,是一位文化伟人,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拿到现在也无不体现着先进性,确可称为“素质教育”。首先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华夏族与“夷狄”族,不分弟子所属等级,不分弟子的国别,不分弟子的身份尊卑及才智高下,只要“束修以上”即可也。这在当时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等级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学术下移。这点在孔子的历史资料可以证实。据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这未必属实,但孔子弟子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这却是事实。孔子所谓“来者不拒”,他的弟子来自各行各业,入师门后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也有这样的情况,父子两人同居孔子门下,如孔子的著名弟子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不过这有点在当今中国还是十分罕见,只是近两年高考放宽年龄限制,才有“大人”们走进学堂。因此我觉得我们还要再好好学学孔子。

  其次,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六艺”有大小之分,小者为礼、乐、射、御、书、数,又称“六艺”。这是孔子教学的辅修内容:作为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则是后者,大“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又称“六经”。这“六艺”和 “六经”结合起来,正是德、智、体、美。其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如“六经”中的《礼》是专门的德育课同时孔子十分重视美育,强调文学和音乐在陶冶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诗》是一部典型的文学作品集,《乐》则是地道的音乐教育,下来就是对学生能力技艺的培养和不忘体育锻炼的意义。因此,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完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精神,有很多还是我们所没达到的,很值得认真思考一下。

  最后,是孔子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他倡导“启发式教学”,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等等,都是 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和“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之后才有“启”和“发”,鼓励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智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另一方面,孔子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他认为这是教学能有所进步的捷径。可以说,孔子的“因材施教”在当代教育中被广泛采用。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那就是孔子主张教学相长,发扬教学民主,将师生共同讨论最为经常性的教学方式,这点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我认为中国做的还不够。此种创新式授课仍不普遍,恰恰是西方的教育犹为相符,不知道西方人是否受孔子的影响。不论如何,我想中国的教育终究会往这方面发展的。

  总上,我们讨论了孔子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的成就。从中可以充分看到孔子的素质教育论,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应该是有所影响的吧,希望今人不友好辜负孔老人家的作为,好好实施之。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当今世界趋于多极化,但霸权主义、强权主义仍然存在,国际上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国与国之间的摩擦也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怎样才能和平相处呢?孔子思想无意给我们开出了一剂良方。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怒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借鉴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主义中心论”,“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其思想和周总理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不少相同之处,应当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古老的孔子思想又在当今的政治舞台上焕发出了青春,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政治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强调“以法治国”,绳民以法;二是近年提出的“以德治国”***同志提出两者并重的治国方略。其中“以德治国”,就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延续和拓展。我们从中警醒,从中学习,要纯洁己心,修身立德,并带动他人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筑起社会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这另一道当先的筑就在于我们自身的自觉,在于我们自身的素质,要增强我们的自觉性,提高我们的素质,我们就要积极去学习孔子的道德思想,只有全民的德达到很高的境界,治国才会轻而易举。

  近日,偶然发现有人将孔子思想与党的作风建设有多联系,仔细想想,确实如此。《论语》中“弟子入则孝,......泛则爱,而亲仁”,“唯仁者好人”诸章句雄辩地证明了为政者必须树立爱民思想,这是党风建设的前提,因为为人民谋取利益不仅仅是党风建设,还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论语》又有“苛其身正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指出了为政者都必须政治而无所偏私无所隐瞒,党员干部要树立一身正气,方可施政于民,这也关系到党风建设。

  当然,孔子思想对于党风建设的作用远不仅仅如此,还有如党员干部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诚实劳动,不滥用权利,还有要任人唯贤等等都可以从孔子的思想中有所体现。

  以上说的是孔子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片言碎语就可见其普遍意义,所以说,孔子的思想确是精华,实在需要现代人不断研究、学习、取用。

  三、孔子于现代经济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孔子在经济上的影响。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领先于其他地方,因此现代管理思想多产生于西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被视为整个生产工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的全面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的管理思想的基本观念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是仅仅是用人,这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中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加强。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体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道德,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式,都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生活的创造性应用。

  古老的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绵延2500年仍有其强大生命力,我们大学生要好好学习孔子思想,汲取精华,去用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服务社会,如此则个人受益,国家幸甚。

篇2:《论语》教学读后感

  教学《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得逐渐模糊,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读《论语》吗?回答是肯定的。《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为人处事、治学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教师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我们要从《论语》学习为人处事。

  正所谓"学高为师,行为世范",这是世人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可是,在纷繁的社会里,我们也曾为自己的清贫而浮躁,也曾为学生的调皮而动摇职业信仰,也曾为社会的某些不公而愤愤不平,也曾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烦恼。如何让自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守得住清贫,静得下心来研究。第一、为人要正直,要做君子。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第二、要讲仁德,关爱他人。《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便是"仁"了。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于我们来说,尊重每个孩子,尊重每位家长,关爱每个孩子,那么家长也会尊重你,孩子就会喜欢你,我们的教育事业不就成功了一半吗?第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在工作之余,我常常想起孔圣人的这句话。于是,经常于深夜躺在床上自问:"今天,我工作尽心了吗?今天,我关爱了学生和同事吗?今天,我业务有长进了吗?"虽然偶有虚度光阴之日,但所幸在圣言的鞭策下这样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孔圣人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于是对待不愿写作业,不愿做值日的孩子们,少了些训斥,多了一些宽容,毕竟追求安逸是人的天性。于是,带着学生扫满是落叶的操场,带着不写作业的孩子到办公室补作业......

  其次,我们应该牢记孔子关于治学方面的古训。

  如今是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我们,如果能牢记孔子在治学方面的名言,该是一生受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最后,学习孔子先进的教育理念。

  孔子作为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还提出了许多在今天看来都值得学习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1、见贤思齐,学人之长。孔子倡导能者为师,鼓励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他提出"教学相长"、"见贤思齐"、"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吾师"、"当仁不让于师"、"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等卓见。他的这些思想实质就是新课程改革所形成和确立的课程资源不只是现成的教科书,而且包括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课程资源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且包括我们同学以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每个社会成员。

  2、游于六艺,全面育人。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并未以课程形式开设,但我们从他的《论语》阐述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以窥见他丰富的教育内容。具体来说,有体现哲学思想的,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回顾历史足迹的,如"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才能,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有畅谈政治见解的,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等等。纵观他的教育,能注重教育弟子如何"做人"、"学习"、"为政",这足以看出他全面育人的观点,这和我们新课程改革所贯彻的全面发展也是一致的。

  3、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孔子注意到人的个性特长不同,才智高下有别,他很善于了解学生的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论语》记录了他许多谈"仁"的句子,"仁"字出现了很多次,不同的人问"仁",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根据弟子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和内容施行教育,这是他教育实践的伟大创举,是他教育思想的精华。这一教育理念不仅是新课程改革所推崇的,而且永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理想追求。

  4、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孔子的教育是与人生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并不重视存在的客观知识,而是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从已知中悟出新知,从书本上的知识、道理联系到社会的知识和道理。《论语·八佾》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夏的一次教学对话。孔子采用随境而迁的体验人生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我们今天的知识教学应当是一种新的视野。

  《论语》教我为人处事,《论语》让我淡薄宁静,在读《论语》中顿悟,在读《论语》中成长。

篇3:《论语》教师读后感:回归经典聆听圣言

  教师《论语》读后感:回归经典聆听圣言

  --悟教育真谛

  一部《论语》,有人从中觅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有人获得了人生的感悟。孔子,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至情至性之人,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至真至诚之人。

  我总认为一位大师,他必定不是纯粹的、专一的,就像孔夫子。教育家,他弟子三千,名副其实;思想家,一个"仁"留给世人永久的启发;文学家、哲学家他依然当之无愧。试问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天地乾坤皆沧海一粟的胸襟,何以成为一代圣人呢?

  金景芳先生在他的《孔子思想述略》中曾说:"孔子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以至于超越中国历史的界限,受到长期的尊重,首先在于他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在于他的政治思想。"在浩如烟海的各式教育读物中我们难免迷失,面对每天繁琐的教学工作也难免浮躁,那不妨卸下一丝伪装,抛弃一些浮躁,回归千年前的经典,静心聆听圣人之言吧!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回头看看孔子,2000多年前的思想依旧能给我们启迪。

  大千世界的魅力在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没有同一处风景,才会让人对旅行如此迷恋,同样教育的魅力也在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教师看似重复机械的劳动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鲜活的生命个体。一句"因材施教"似乎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孔子一生中花费了很多时间来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商、情商、特长,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有时他能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强一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说话容易过头;子夏迟钝一些,办事说话有时跟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呢?"孔子回答说:"过犹不及。"正因为对学生的如此了解,他的教育和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许多学生问同样一个问题,而孔子回答不一样。如子路问:"听到一个道理马上就执行吗?"孔子答:"有父兄在,怎能立刻就去实行?"冉求也问,而孔子答:"对,马上去实行。"公西华问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而答复相反。孔子说:"冉求迟缓,我推他一下,子路向来胆大好胜,所以我往后拉他一下。"

  说起"因材施教"道理和理念谁都有一堆,可实践起来怎一难字了得啊!我们真的了解那讲台下几十双眼里藏着什么吗?孔子说过"智莫难于知人",没有什么比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难懂。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深的学问。我们是不是把我们的学生都当成中上人了呢,那些艰涩的理解,那些文章背后的深意他们真的个个都需要知道吗?语文课堂上我们总是纠结与那些莫名其妙的"深情厚意",那小小的心灵哪能感悟那么多呢。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朱自清先生一篇经典的散文作品《背影》,我记得当年我学的时候老师神情的讲,我似懂非懂的听,只忙着体会那字里行间的深情,做题倒是会了,万分感动吧倒也谈不上,父爱的伟大倒也略懂一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过了父亲无数次的背影,有一天突然读到这篇文章,我才感慨颇深。只到我自己站上讲台,婉婉到来那伤感中带着忧伤的文字时,我差点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知道,那一课不是为我的学生上的,而是为自己上的,下边的孩子如同当年的我,有的颇有领悟,大多似懂非懂,也有的暗自偷笑。可那又怎样呢,那一刻多少人懂真的不那么重要,岁月会告诉他们一切,对于那些暗自偷笑的孩子更无需指责,过多苛求。

  那教育到底要交什么,有人恐怕要发问了。孔子只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外乎四大方面,即"文、行、忠、信",而对于"文"孔子似乎把它列在末尾,相对来说更为推崇"行""忠""信"。也就是政治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践行,这是孔子的本意。我到觉得没必要把思维禁锢在孔夫子的本意上,何尝不能理解为一种实践能力和为人处事之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恰恰与孔子主张的"仁与德"不谋而舍,两人都把"仁与德都"当做自己不断追求的目标,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品德,具备良好的修养品德,才是我们所调的''真人''。我们总在说教书育人,要育成什么样的人--"真人",是"君子坦荡荡",是"敏于事而慎于言",是"言必行,行必果",是一种坦荡、内省、直率与真诚。孔子通过点滴,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地与弟子探讨,感悟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白天,忙碌于教育教学工作;入夜,翻开圣贤之书读上几页,虽不能自称"大彻大悟",却无疑享受了一次"灵魂桑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这条路与我而言还有太多的风景要去追寻,我不是开辟者,但我愿意去追寻那一片片绮丽的风光。面对繁琐的工作,不知从何时起也变得喋喋不休,变得心浮气躁,与圣人对话,才发现来自远古的真理总能给予人一种宁静的智慧,我沉醉于那份内省,感动着那份质朴与直率,不宁静怎能幸福,不宁静何谈教育!

篇4:《论语》教师读后感:君子三种境界

  教师《论语》读后感:成为君子的三种境界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相信熟悉论语的朋友都知道这一段是选自《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这一篇是本书的开宗之论,《学而》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经评价这一章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如此极高的评价真的是比较少见的,单看这三句话的解释大家也能明白的,人要不断的学习,那么孔夫子为什么要在这开篇之处连续的发出三个反问之语呢,学习与朋友与人不知而不愠有什么关联呢?它们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连系呢?他的用意又何在?在这里我也来浅谈一下我的感想。

  学指学习,这也毋庸质疑,那么学习什么呢即儒家所指的就是学习“传统”。传统包括典籍以及技能。典籍包括五经即《诗》《书》《礼》《乐》《易》。技能指礼、乐、射、御、书、数。论语开宗明义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做何解呢?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我认为这一解释是合理的,时不止包括时常,应该还含有偶尔的意思,习指的是复习温习之意,之代词所学之内容,乐,快乐的意思。朋单指朋友吗?朋友有三种境界一是泛泛之交,二是平常之交,三指志同道合之友,即君子之交,所以很明显这个朋友就是指的是第三种人即有志同道合得人,可以和你一起促膝畅谈的人,这才算是真正的朋友,人不知,知指的是了解、理解之意。愠,怨恨、发怒。历代的文人学者也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以这种解释最为合理即便如此,但是他们也没有说明孔子为什么会发出这三个反问的含义。以前学习论语的时候,老师也没有具体的引导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三句话,所以我们一直都能看明白最浅显的含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孔夫子为什么要连续提出这三个反问,因此也就没有明白孔子最真实的意思,就好像是只知道所以,而不明白他的动机。

  这三句话的含义在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理解的,这三句其实写的就是作为一个君子所具备的三种生活的境界,即他的三种生活的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孔子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常常学习,时还有偶尔之意,上文也提过,这句话就可以这样理解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学习你所未知的知识,偶尔也温习你以前学过了的知识,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其实这与庄子所提出的逍遥遁世是一种意思,他们都是主张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庄子追求的绝对的自由,而孔子所追求的自由方式只不过与庄子不同而已,那么这就是孔子眼里作为君子的第一种生活的方式,试想一个人的时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任何的束缚,随心而动,怎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这就是第一句孔子教他的弟子们,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再来看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这又说的是,在朋友面前之时,当你有远方的朋友来看你的时候,你在朋友面前的态度,这个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你的知己之人,那么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我们一起促膝畅谈,和朋友一起讨论我的学说,政治主张,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么?这就是在几个少数的几个好朋友面前你的生活的一种方式,再看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就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懂得自己的时候,我不恼怒他人,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太在意周围人的态度,是很难成功的,很明显孔子在第三句的时候教他的弟子,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不要去怨恨他人不要去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就是一个君子在那些庸俗之人面前表现的一种宽容的人生态度,这三句也是一种孤独的人生境界,无人之时自己学而时习之,一个孤独的人是很少有朋友的所以当朋友来看他的时候,在朋友面前,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一起上谈五百年下谈五百年,难道不惬意么?我的理想、我的执着、我的政治主张、我所坚守的一切情操,岂是你们这些庸俗之人所能够明白的,所以当你们不理解我时,我只有一笑而之,宽容对待,当我的政治主张得不到采纳时,我也绝不会去怨恨别人,孤独绝不是自负,也绝不是清高,孤独就是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当按照这样的一个思路去解读孔子,那么对于这三句话就不难理解了,它们三者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承接的,孔子在论语的开篇所发出的这三个反问,这同样也是孔子所追求的一种自由之境,他告诫他的弟子们,在混乱的时代如何去应对.。儒家和道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追求的都是一种自由:庄子主张逍遥遁世,追求的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由,其实孔子也是如此,都是避世,道不行,吾将乘浮槎于海。他们都是一个孤独的智者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君子,怎样保全自己。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读《论语》的原因,读《论语》会你更好的走进古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文化等等,同样也交你如何处世即:素面朝天,本色做人。

篇5:读后感:于丹读《论语》,我读于丹

  读后感:于丹读《论语》,我读于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三字经》中这样概括“论语”--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这个“善”字中的精妙太多了。于丹是这样来理解论语的精妙的:“《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于丹读《论语》,她读懂了圣人的智慧,也读出了自己的见解。

  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她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同时让我们领略到有这样一种智慧,那就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看待。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于丹老师在书中提到“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其实想想也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孩子有个别差异,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只有七十二”,其余那些学生也是孔子这位千古圣人的缺憾,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对发展慢的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

  于丹老师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子讲求的是“恕”,是心灵上的一种平和。这一讲给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它像一剂良药,清凉,让我有一种直澈心肺的感觉,它告诉我应该如何去生活,如何对待自己。我知道了生活的方向之后才能给孩子们指引方向,才能帮助他们成人、成材。

  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并用自己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与家长。虽然家长对其子女的影响十分重要,但我们教师应该利用学校这个有力的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来改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学习方式。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有责任,首先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做师德的表率,以师风、师魂,坚决抵制一切有悖师德的行为。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去感染和带动周围的教师,甚至学生与家长,做到一个教师就是一面旗帜。

  “道不远人,温暖人心”这是于丹教授对《论语》这部伟大著作的评价,在这里我引用于丹教授的名言来表述我内心对《论语》所树立精神的仰慕,同时对于丹教授可以以如此生动却又不乏深刻哲理性的方式来对象我这样的人进行思想上的洗礼表示尊重和感谢。我读于丹,也读出了于丹的智慧。于丹将《论语》中抽象精深的道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俗事结合起来,让读者更深入理解接受论语,让论语走下神坛,走下文坛,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让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有了论语的提升而更健康、高雅。于丹用自己的智慧,将让人敬畏的“论语”变得平易近人,于是《论语》由原本的灰色变成了有温度的彩色,让我们的普罗大众温暖的浸润其中。

  从由关照自己的心灵,去找到内心的安宁。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人内心要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淡定、从容!这的确是充满智慧的一本人生启迪书,看完这本书,才不难理解为什么她的这种学者风范,不仅影响了国学爱好者,更打动和挽救了许多彷徨于人生坎途中的人们孤寂无助的心灵。

  以上这些是我读了这本书后心灵产生的一些触动,触动着我不得不寻找自我的坐标,触动着我寻求快乐的生活,触动着我做淡定从容、心平气和的教师。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