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二小现代信息教育规划总结

浏览:88462022-08-11

  阳昆二小现代信息教育规划总结

  阳昆二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z县阳昆镇第二小学始创于1906年,教育底蕴深厚,校风严谨求实,系省级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学校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协作创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z县和温州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校一直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为抓手,以打造数字化校园为目标,坚定有序的开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一、领导重视,规划合理,任务明确

  新二小,新气象。学校本着规划先行,逐步落实,扎实推进的思路,由信息中心规划,校领导班子和工会审议的形式,确定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方案和实施策略。

  主要任务:基于搬迁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校园教育信息化软硬件体系,充分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为深化课程改革服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与学科的整合、应用和研究工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工作信息化;家校沟通信息化。

  实施策略: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规范管理流程,落实责任;加强校园信息四大系统,即校园因特网络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内通讯系统的维护、使用和升级改造,提前规划新校园的教育信息化布局;以温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学校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园因特网及远程教育工作开发,争取尽早建立“阳昆二小网络学校”和管理平台,实施网络教学和网络远程培训;加强校园网站建设,规范信息内容审核,推行分块负责,及时更新网页信息,争取达到“学科利用率高,内容更新快,资源积累丰富,网上互动多”的建设要求;继续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探索建立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培训模式和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发展模式,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鼓励教师参与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实验,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评价模式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做好省现代教育技术立项课题《网络化备课资源系统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和结题工作,加快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尽快实现校内教育资源网络共享;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校园文化建设,开辟相关专栏,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活动和道德教育的新阵地;加强教育信息传送工作,建立责任机制,强化督导管理,使教育信息能够及时上传下达;加强教师博客群的建设、管理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教研、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及时吸收和传递教育信息,为本校师生和家长服务。

  二、健全管理机制,经费落实有保障

  我校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成立了由校长徐文胜牵头,信息中心主任沈珏晖负责,校各职能部门、信息中心电脑教师为组员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侧重安排落实信息化教育投入经费,做到有预案,抓落实,促实效。特别在20**-20**年,学校为促进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投入47万余元,购买了115台教师办公笔记本,更新2台网站和邮件服务器,添设了2套电子白板,3套班级多媒体平台,18个K7视频展示台,提升了我校信息化教育装备水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层面上,我校各中层处室依托校园管理平台,熟练使用排课系统,省学生成绩登记系统,网络财产登记系统,网络财产报修系统进行办公应用。在校内教学常规管理上,落实实施《阳昆二小网络化备课管理考核制度》、《阳昆二小班级博客考核制度》,将信息化应用与教师考核,评先评优相结合,确保教师参与信息化教育与应用管理的动力。

  三、校园网络平台畅通,初步实现数字管理

  学校现有软硬件建设已初步达到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环境要求。我校实现了所有班级多媒体化,所有教室、办公室都有信息节点,每个节点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算网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千兆连接,桌面百兆连接,并于20**年10月在新二小搬迁之际,投入13W建设了基于H3C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络,实现了全校无线覆盖。校园内部平台也已架设成功,并成功建立了骨干教师个人网站,学生个人网站,班级网站等正在逐步完善中。广播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智能广播机由电脑控制,整个铃声系统实现了分区管理,每天还可以定时开关设备。校园监控系统共有32个监控点,监控主机为专业工程机,含有2个1T硬盘,可以保留约18天的录像。学学校建有管理数据中心,数据统一汇总到办公室、教务处和文印室,包括教育管理,如教学、科研、管理、人事、学生、招生、校产等管理数据。建有校本资源库,素材满足各门课程教学需要,建有师生阅览室,拥有图书56000多册,下步预计安排在心校区建设阳昆二小电子阅览室,购买数字化图书馆,让教师孩子随时可以调阅自己喜欢的图书和资料。

  我校校园网站经过多次改版,最新版整合了数字化校园的需要的各项平台,如德育管理平台,建立德育动态、团队工作、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班级园地、家长学校、学生天地、家校互动等相应版块,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化管理。100%的班级建有博客,为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目前我校共有90多名教师拥有自己的博客并经常更新。其中教务处林秋芬老师的新课程教育博客,沈珏辉老师的横阳童画教学网站,王剑秋老师的心理健康教学博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教学方面,学校依托省级课题《网络化备课资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教务处牵头,开展阳昆二小网络化备课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要求每位教师每月上传2节精备课和2节教学反思,依托年级段备课小组实行网络化集体备课,并由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期初、期中、期末网络备课检查,根据成绩打分划分等级,作为校绩效工资和评先依据,不达标者一票否决。

  四、数字化办公,教学成果丰富,数字化应用课题研究有影响。

  培养一支数字化意识强,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充分运用到教学教育实践中去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关键。学校信息中心共有教师3名,学历达标率为100%,有一支近10人的数字化管理队伍,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数字化办公、管理方式,数据信息丰富。教师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我校教师日常教学素材、备课、教学普遍应用网络环境进行,80%以上的课堂教学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年来我校教师信息化教科研获奖论文共有12篇,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篇,省级一、二、三等奖各2篇,市级一等奖4篇,县级4篇,20**年,学生共有7人次在省市县电信息化教学获得奖项。我校作为市级的信息化教学教学点,2年来共开设信息化培训4次,招收全市学员200余人,由谢贤晓等老师进行辅导培训,收到良好效果。我校的省级信息教育课题《网络化备课资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于今年12月通过上级专家的审核,李上岳副校长基于微课课堂研究,索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的课例、视频、反思等均上传到校园网,引起广泛好评。沈珏晖老师代表温州市参加省首届教师信息教育大赛获得二等奖.....

  数字化校园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在县市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再接再厉,为我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实现飞跃努力奋斗。

篇2:二小现代信息教育规划总结

  阳昆二小现代信息教育规划总结

  阳昆二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z县阳昆镇第二小学始创于1906年,教育底蕴深厚,校风严谨求实,系省级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学校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协作创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z县和温州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校一直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为抓手,以打造数字化校园为目标,坚定有序的开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一、领导重视,规划合理,任务明确

  新二小,新气象。学校本着规划先行,逐步落实,扎实推进的思路,由信息中心规划,校领导班子和工会审议的形式,确定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方案和实施策略。

  主要任务:基于搬迁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校园教育信息化软硬件体系,充分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为深化课程改革服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与学科的整合、应用和研究工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工作信息化;家校沟通信息化。

  实施策略: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规范管理流程,落实责任;加强校园信息四大系统,即校园因特网络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内通讯系统的维护、使用和升级改造,提前规划新校园的教育信息化布局;以温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学校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园因特网及远程教育工作开发,争取尽早建立“阳昆二小网络学校”和管理平台,实施网络教学和网络远程培训;加强校园网站建设,规范信息内容审核,推行分块负责,及时更新网页信息,争取达到“学科利用率高,内容更新快,资源积累丰富,网上互动多”的建设要求;继续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探索建立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培训模式和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发展模式,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鼓励教师参与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实验,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评价模式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做好省现代教育技术立项课题《网络化备课资源系统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和结题工作,加快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尽快实现校内教育资源网络共享;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校园文化建设,开辟相关专栏,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活动和道德教育的新阵地;加强教育信息传送工作,建立责任机制,强化督导管理,使教育信息能够及时上传下达;加强教师博客群的建设、管理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教研、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及时吸收和传递教育信息,为本校师生和家长服务。

  二、健全管理机制,经费落实有保障

  我校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成立了由校长徐文胜牵头,信息中心主任沈珏晖负责,校各职能部门、信息中心电脑教师为组员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侧重安排落实信息化教育投入经费,做到有预案,抓落实,促实效。特别在20**-20**年,学校为促进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投入47万余元,购买了115台教师办公笔记本,更新2台网站和邮件服务器,添设了2套电子白板,3套班级多媒体平台,18个K7视频展示台,提升了我校信息化教育装备水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层面上,我校各中层处室依托校园管理平台,熟练使用排课系统,省学生成绩登记系统,网络财产登记系统,网络财产报修系统进行办公应用。在校内教学常规管理上,落实实施《阳昆二小网络化备课管理考核制度》、《阳昆二小班级博客考核制度》,将信息化应用与教师考核,评先评优相结合,确保教师参与信息化教育与应用管理的动力。

  三、校园网络平台畅通,初步实现数字管理

  学校现有软硬件建设已初步达到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环境要求。我校实现了所有班级多媒体化,所有教室、办公室都有信息节点,每个节点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算网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千兆连接,桌面百兆连接,并于20**年10月在新二小搬迁之际,投入13W建设了基于H3C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络,实现了全校无线覆盖。校园内部平台也已架设成功,并成功建立了骨干教师个人网站,学生个人网站,班级网站等正在逐步完善中。广播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智能广播机由电脑控制,整个铃声系统实现了分区管理,每天还可以定时开关设备。校园监控系统共有32个监控点,监控主机为专业工程机,含有2个1T硬盘,可以保留约18天的录像。学学校建有管理数据中心,数据统一汇总到办公室、教务处和文印室,包括教育管理,如教学、科研、管理、人事、学生、招生、校产等管理数据。建有校本资源库,素材满足各门课程教学需要,建有师生阅览室,拥有图书56000多册,下步预计安排在心校区建设阳昆二小电子阅览室,购买数字化图书馆,让教师孩子随时可以调阅自己喜欢的图书和资料。

  我校校园网站经过多次改版,最新版整合了数字化校园的需要的各项平台,如德育管理平台,建立德育动态、团队工作、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班级园地、家长学校、学生天地、家校互动等相应版块,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化管理。100%的班级建有博客,为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目前我校共有90多名教师拥有自己的博客并经常更新。其中教务处林秋芬老师的新课程教育博客,沈珏辉老师的横阳童画教学网站,王剑秋老师的心理健康教学博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教学方面,学校依托省级课题《网络化备课资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教务处牵头,开展阳昆二小网络化备课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要求每位教师每月上传2节精备课和2节教学反思,依托年级段备课小组实行网络化集体备课,并由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期初、期中、期末网络备课检查,根据成绩打分划分等级,作为校绩效工资和评先依据,不达标者一票否决。

  四、数字化办公,教学成果丰富,数字化应用课题研究有影响。

  培养一支数字化意识强,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充分运用到教学教育实践中去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关键。学校信息中心共有教师3名,学历达标率为100%,有一支近10人的数字化管理队伍,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数字化办公、管理方式,数据信息丰富。教师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我校教师日常教学素材、备课、教学普遍应用网络环境进行,80%以上的课堂教学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年来我校教师信息化教科研获奖论文共有12篇,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篇,省级一、二、三等奖各2篇,市级一等奖4篇,县级4篇,20**年,学生共有7人次在省市县电信息化教学获得奖项。我校作为市级的信息化教学教学点,2年来共开设信息化培训4次,招收全市学员200余人,由谢贤晓等老师进行辅导培训,收到良好效果。我校的省级信息教育课题《网络化备课资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于今年12月通过上级专家的审核,李上岳副校长基于微课课堂研究,索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的课例、视频、反思等均上传到校园网,引起广泛好评。沈珏晖老师代表温州市参加省首届教师信息教育大赛获得二等奖.....

  数字化校园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在县市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再接再厉,为我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实现飞跃努力奋斗。

篇3:花园中学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特色业绩陈述(教科研)

  园花中学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特色业绩陈述

  “科研兴校,文化立校”。园花中学是“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长期坚持开展课题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整合德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发扬学校传统,深入推进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研,学校科研氛围浓,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

  一、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已成优良传统。

  园花中学从1990年设立教科室,自此教科室作为学校一个部门一直坚持下来。历任教科室主任万小平、魏继斌、欧群、周炜都被提拔为校长或其他部分领导,花中教科室为常州教育事业培养了多名人才。从第一轮三年规划到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学校始终把教科研放在首位,由校长室直管。教科室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教师培训、深造、教研、发展搭建平台,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科研氛围浓,教师科研意识强。

  1.课题研究,人人参与。

  学校以《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为主课题,统摄《初中学校网络德育的实践研究》、《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九年级中考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通过情境教学提高数学效率的策略研究》和十几个校级课题。在教研组层面,各组有重点研究专题,如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数学组的学案导学、英语组分层教学、历史组的情景教学等。在教师层面,提倡“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挖掘、提炼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2.课题管理,系统规范。

  学校的课题研究由教科室全权负责管理,由教务处和德育处配合,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育教学,确保了课题研究能够围绕教育教学展开,真正的落到实处。每学期都有课题研究计划、总结,每学年召开教科研工作汇报会,制定园花中学教科研手册,不断规范课题常规管理,建立网页,推行网上管理。学校每年评选教科研积极分子,不断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

  教科研工作网络图

  3.教育硕士,引领研究。

  教育科研引领和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报考教育硕士成为教师主动发展的策略之一。学校共培养了26位教育硕士(含在读)。教育硕士在高校中直接和教授、专家等接触,得到了全面的培训和提升,通过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规范了研究行为,增强了研究意识,攻读教育硕士之后,老师们不再凭经验去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是以研究的态度去思考,去创新。如王庆松老师在管理班级时充分利用了班级中盆花的作用,不是仅仅用盆花来美化班级,通过盆花位置的改变来规范学生的课间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学校推行举牌制后,殷爱梅老师对举牌进行了充分研究从为什么要举牌,什么时候举牌,到如何举牌,都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践,班级举牌效果显著,在全校进行推广。王彬老师对待学生零食问题采用堵不如疏的方式,研究学生吃零食的显著,如何去疏导,很好的解决了班级吃零食现状。教育硕士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带动了教师们的研究热情,教师们遇到问题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开展研究。肖莉老师能够从学生心理感受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新教师邓顺元主动思索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策略,课堂效率高。

  4.花中论坛,交流成果。

  学校定期举行花中教师论坛,花中论坛成为了教师分享智慧的乐园,以宽松、自由、开放、和谐的交流方式,为教师展示自我、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搭建了一方平台,几十位教师走上台去把自己在某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和大家分享,老师们在交流、思想碰撞中不断提升能力。

  5.校本培训,提升水平。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吴刚平教授、特级教师李德前、朱志平等来校做讲座,与教师零距离交流,解决教师的困惑,充分利用暑期名师大课堂及各种专家讲座的机会,给老师充电。教研和科研相结合,在青年教师书社中采用“帖子式”交流,教师把看到的优秀文章和自我反思、感悟等以发帖形式上传,青年教师们在论坛上忙着翻帖、读帖、回帖。凡是读到精彩之处,读到质疑之处,都会跟上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字,要么是鼓励的言语,要么是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方式中教师们拓展了视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自学材料中,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到教育教学论文格式的要求等不断规范教师研究行为,提升教师研究水平。

  三、教科研工作扎实,成果丰富。

  1.多个课题立项或结题。

  第二轮三年规划实施以来,市级重点课题《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顺利结题,《九年级中考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通过情境教学提高数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通过中期评估后被确立为市级立项课题并与20**年3月结题。《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20**年9月被批准为省级重点课题,《通过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通过集备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学案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三个课题被批准为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申报了一批校级课题。

  2.教师发表和获奖论文有明显增长。

  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教师积极撰写案例、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近三年有七十几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师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等格式上不断规范,水平不断提升,在第十一届“五四杯”论文评比中,整体获奖比例为15%,我校投稿的获奖比例为30%,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3.出版了多期校刊--《花中教育研究》。

  自《花中教育研究》创刊以来,共出版了31期,其中第二轮三年规划实施以来出版了7期,其中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读书心得、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信息等。本刊得到了教师的喜爱,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课题研究成果广泛应用。

  市级课题《以“三名教育”活动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结题后,学校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继续推进“三名教育”,在三名教育的引领下,学校德育工作有声有色,我校被评为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和德育特色学校。《问题引导下的分层教学研究》和《问题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倡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师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九年级中考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后,把分层目标、分层作业等有显著成效的经验推广到七、八年级。《学案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初步品尝了学案的甜头后,迅速推广到了物理、化学等学科,学案导学成为了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主要支撑材料名称:

  1、课题网络图及研究材料。

  2、教科研工作汇报会材料。

  3、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汇总表。

  4、《花中教育研究》25-31期。

  5、教科研积极分子表彰材料。

  6、教师论坛材料。

  7、青年教师书社材料。

  8、课题研究报告。

  9、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系列丛书(6本)

  10.让每位师生都到更好的发展系列丛书(9本)

  11.校本课程自编教材(9本)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