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师德随笔--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浏览:52632022-07-01

  师德随笔: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题记】曾经对一些家庭贫困、学习优异的学生进行家访,并尽己所能进行帮助。作为老师,喜欢学习优异、道德优良的学生确实很容易了。但当我们面对一个个缺乏父母关爱,缺乏亲情,内心孤独的学生,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老师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有时胜过多少天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沟通,从心开始。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是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学生家庭,就似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孩子的心田,必然激起孩子心里的浪花。是啊,在孩子的心里,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话是“圣旨”。

  忙碌了一天,踏着夕阳的余晖,我走访了几位学生的家。

  到唐明明(化名)同学家时,他奶奶在邻居家正忙着打麻将。我说明来意后,他奶奶下了牌桌,迎了出来,把我领到了家里。问及明明在家的学习情况,奶奶不好意思地说,她很少管过他的学习。不过明明在家很听话,独立性很强。我们向她反映孩子现在的学习有些力不从心,需要家庭积极配合,他奶奶连连点头称是。

  这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家庭。家长们整天忙于工作,极少照看、督促孩子的学习,也不是很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是顺其自然。孩子们在生活方面自主独立性都很强,同时也因学习压力不是很大而满足于成绩差不多就行了。家长和孩子们都没有意识到目前四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如果不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就会更为吃力。是的,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长的态度,让家庭和学校共同联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先后还走访了几位留守儿童的家。如李圆圆(化名)同学,父母离异,母亲不在,父亲不务正业,圆圆跟着奶奶住。奶奶有两幢房子,但害怕圆圆的父亲把家败光,根本不让他回家住。所以,圆圆严重缺乏父母的爱,学习环境非常不好,其性格也像男孩子,衣服和脸经常是脏兮兮的,并且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对学习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通过家访,我鼓励圆圆学会照顾自己,静心读书。

  一个个留守儿童,一个个渴望爱的孩子,却如折翼的天使坠落凡间。我们能给予他们什么呢?“家”是孩子们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处所,家不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静平和的学习环境,那么,孩子们怎么能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能力呢?如果学生把家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学校带到课堂,老师们还怎样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呢?所以,一定要增强家校联系,共同管理好我们的学生。

  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期待,当教育者的期望值偏高,在教育对象身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的时候,会感到失望,这是教师正常的心态。我知道,要帮助、关爱留守儿童我还要做很多,不管多忙多累我也不会放弃,我会把这份特别的爱传递给这些特别的孩子!

篇2:师德随笔:多给孩子一些赞美

  师德随笔:给孩子多一些赞美

  有人说做教师是一件苦差事,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没完没了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有人说教师是一份“不食人间烟火”的职业,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都要做到“为人师表”,难!可见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心理压力之重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

  小学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进步成长的引路人,应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发掘他们蕴藏着的智慧,力量,爱心和热情。而决不能戴上有色眼镜,优待优生,冷眼看待差生。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自我调整,不断进步。

  在我们班里有个学生,学习态度极差,不交作业是常事,还喜欢说谎,欺负小同学。为了他的转变我费了不少工夫可总不见成效。面对他的一次次谎言,面对他好斗的眼神,我不禁怀疑到底是不是每只小鸟都能唱歌,我还能听到这只小鸟的歌声吗?

  有一天,他跑到我跟前气呼呼地说有个同学把他撞跌下来了,我没好气地说:“你肯定奔跑的,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下课不要奔跑,现在吃亏了倒知道来找我了。下去坐着!”他看了看老师,迟疑了一下,便慢吞吞地上了位。谁知到了下午上学时,他妈妈来了,我当时真的很气:平时孩子学习那么差不见家长过问,今天吃了点小亏倒跑得那么快啊。他妈妈简洁地说明了来意。原来该生回家后觉得老师对他态度不好,没找撞他的同学向他道歉,觉得很委屈,就哭了起来,还说照他以前的做法就要打那个同学了。可是他想到几天前老师才找他谈话的,就忍住了。谁知老师不但不安慰他,还没个好声气。听了他妈妈的话,我觉得脸上一阵发烧,是啊!我为什么就没想到呢 ,他可是班上出了名的“打手”啊!今天他能咽下这口气,不是说明他也有要好的心吗? 不是说明他正在努力改正吗 ?仅仅因为他平时让老师操够了心,就该否定他的一切吗? 于是,当着他妈妈的面,我把他和撞他的同学都找来,首先老师向他道歉,为了她的主观,为了她的冷漠;然后要那位同学向他道歉。他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毕竟是个孩子啊!

  我的孩子们一天天地在长大,他们会不断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每个人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插曲。我会记住这样一句话:“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高明。”我会耐下性子来等待这些小鸟放声歌唱。会静下心来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为每一位学生的进步而高兴,为每一位孩子的退步而着急。在多年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我都坚持每天用自己的方式与每个孩子交流:给学生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个暗示的手势......让孩子从这些无处不在的小细节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篇3:师德随笔:成见的帽子要摘下

  师德随笔:摘下成见的“帽子”

  【成见:令人头疼的“坏孩子”】

  他是同学心目中的“坏孩子”,乱吐口水,随便大骂同学;他是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学生,上课坐不端正,说小话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与老师打架;他也是父母心中的“调皮”孩子。

  接手这个班后,办公室的同事就提前给我打了“预防针”,小杰是办公室里的“常客”,教师办公室卫生间的门也被他弄坏过。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令人伤脑筋的孩子,我对他的了解也就先入为主了。平常对他也放低了要求:课堂上,只要不影响同学就好;课间,只要跟同学打闹犯错,必定先“请”他来办公室。

  事实确实如此。你瞧!大课间,小杰故意用绳子甩到老师;午休时间,他跟高年级同学玩“穿越火线”,踩踏花坛;音乐课间,不管不顾,打闹蹦跳,带翻电子琴,砸烂琴键......一个小杰,引来同学告状不断,老师们联合教育、家长来校修理儿子损坏的公物。

  一次次的“苦口婆心”、一次次的疾言厉色,对小杰都无济于事,他可以“一言不发”、冷静沉着让。有时迫于严厉的批评,他偶尔还是会承认错误,立下保证,但保不了多久又重蹈覆辙。

  【反思:摘下帽子、取下眼镜】

  经过小杰一次次带“破坏性”的事件后,我“头痛”过后,冷静的思考,在我和大家给小杰带了这顶“坏孩子”的帽子以后,他自己好像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发展,我开始慢慢地认识到了:

  1、对于倔强的孩子,应该尝试少批评、多鼓励、善诱导;

  2、对于调皮的孩子,应该多给予关爱,多树立自尊;

  3、老师看孩子“不戴有色眼镜”,不给调皮孩子“戴帽子”。

  基于自己的反思,我准备尝试着改变对小杰的教育方式。

  【行动:改变自己、还孩子阳光】

  首先,当他再次犯错,被同学“揪”到办公室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他进行即刻的、严厉的批评教育,而是采取了“冷处理”。先让他静下心来,然后再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会犯错?孩子可能也比较惊奇我的“心平气和”,看到我没有发脾气,居然把事件的经过一五一十地都坦诚相告。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我也就能更好地疏导和教育。

  其次,努力去发掘他的“闪光点”,尽力把他带出“坏孩子”的圈子。当他上课稍微用心一点,作业做得稍微认真一点,我就开始表扬他、鼓励他。受到表扬的小杰,眼睛总是亮亮的,充满了自信。

  再次,让他担任一定的职务。考虑到上学期,班级的路队一直走得不好,他就是其中的“捣蛋王”。为了让他首先管好自己,我让他担任“路队长”,配合其他的“路队长”整理队伍。没想到,他还挺有责任心的,路队也渐渐进步的。

  我还利用课余时间与他沟通。调皮的孩子一般来说都会思维活跃,非常聪明,小杰也不例外,他会在课间摆出老练的姿势与同学下棋。午休时,我也在孩子们不经意间加入下棋的行列,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我有意邀请小杰与我一起下“五子棋”,没想到,他输了以后,还显得有点腼腆,还冲我相视一笑,露出可爱的神情。

  也许是在老师那一句鼓励的言语,也许是老师在小脑袋上的轻轻抚摸,也许是在那次下棋对弈中时的相视一笑......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温暖电流,感觉到了老师传递的关爱。他变了,在慢慢进步。同学们发现了,老师们也发现了,我又何尝没有感受到呢!嗓子发炎说话嘶哑时,小杰会贴近我、告诉我要喝菊花茶;看见地上有纸屑,他会马上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大课间结束后,他会主动跑过来帮老师收长绳......

  一路走来,“坏孩子”小杰蜕变成可爱的小杰,原因来自我的改变,在于我的教育方式的转变。摘下了“坏孩子”的帽子,让孩子阳光前行。每个孩子内心都渴望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谁都想成为大家眼中的“优秀”孩子。对于“倔强”的孩子,“春风化雨般”的教诲将发挥着她无尽的魔力。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