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海东二中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创建自评报告

浏览:58272022-05-30

  海东二中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创建自评报告

  --勇为人先立潮头 披荆斩棘谱华章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海东县第二中学坐落在闻名中外的“水晶之都”--海东县城内,始建于1979年。1992年确认为县重点中学,1995年确认为市重点中学,1998年评为省重点中学,20**年转评为省三星级高中,20**年复评为省三星级高中。学校1979年初建时为完全中学设置,20**年12月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停止海东县第二中学初中招生的通知》,逐步有计划撤销初中部,分流教师。20**年6月,学校成为独立设置的高中。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生2381人。教职工212人,专任教师207人,专任教师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21人,占专任教师10.1%。中高级职称165人,占专任教师79.7%。特级教师1人,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外聘兼职教授级高级教师兼特级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34人,其中市名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0人。县学科带头人26人,省市县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及优质课比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236人次,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占地70539平方米(合106亩),生均校园面积29.6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32980.9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3.9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0602平方米,生均宿舍建筑面积7.1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面积24360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10.2平方米。现有教学楼3幢,教学综合楼、实验楼、办公楼、艺体楼各1幢,学生宿舍楼3幢,学生餐厅可供2400人同时就餐。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各类建筑及景点配置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无声地承载着育人功能。

  现有物理实验室6个、化学实验室6个、生物实验室5个、信息技术教室5个、通用技术教室4个、学生阅览室2个、教师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医务室、心理咨询室各1个。美术教室8个、音乐教室4个、舞蹈教室2个、乒乓球室2个,篮球场6片、羽毛球场4片、排球场4片、足球场1片、8跑道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建有校园教学广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千兆主干的校园网络系统,教师人均一台笔记本电脑,实现了网上办公和教育资源的共享。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备,先进的配置,为师生创设了理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化校园,对学校特色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为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十六年的办学艰辛,三十六载的辉煌成就。学校秉承传统,开拓创新,多年来培养出众多实力雄厚而广为社会赞誉的建设型人才,其中杰出代表有82届校友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纪检组长陈德宝、海东县委常委朱崇慧,83届校友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福利司副司长李秀山、中华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正师级卫生专家王善雨,84届校友上海联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国玉、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国华,85届校友著名导演张元,88届校友留美博士后王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走遍中国》导演章京,89届校友苏州市高新区宣传部部长宋长宝,92届校友兰州空军某团参谋长卢斌,99届校友上海蓝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的二中,学生合格有特长,学校发展有特色,管理严谨有特效,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与活力。学校相继获评全国地理教学先进集体、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模范学校、省平安校园、省健康促进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省最佳中学生团校、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市管理规范示范校、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学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学质量奖、市教学特色奖、市教学提升奖、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基地、市艺术特色校、县十佳教学团队等荣誉。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办学影响力与日俱增,示范作用日渐凸显,被誉为海东高中教育领跑的标杆。

  第二部分 创建工作与成果

  20**年顺利复评为省三星级高中后,学校认真研制发展规划,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秉承“志弘立身,行毅致远”办学理念,突出省四星级高中创建主要目标,重点抓好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精致管理、素质教育、特色彰显、课改深化六大重点工程,持续在“实”字上下真功、在“细”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求发展、在“特”字上寻突破。以深化建构式生态课堂改革为契机,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深挖内涵,强化素质,努力把二中建设成为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师资队伍德艺双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激人奋进、办学特色个性鲜明的精品名校。

  一、聚力投入,以评促建,实现办学条件大跨越

  为了给师生创造幸福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以争创省四星级高中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校园环境、馆室文化、教学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将二中打造成“布局科学化、建筑精品化、环境园林化、教学信息化、设施便捷化”的现代化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品位不断提升。

  (一)扩建校园,完善设施,打造一流发展平台

  学校复评为省三星级高中后,立即把发展目标定位于省四星级高中创建。20**年,学校修改完善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把晋星创建作为促进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启动省四星级高中创建系统工程。20**至20**年,县政府连续三年将我校四星创建工作作为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城区用地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无偿划拨50亩土地用于学校扩建。学校紧紧抓住校园东扩机遇,坚持人本理念,精心规划校园。先后投入3000万元,新建一幢综合楼、一个8跑道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新建弘园、毅园等人文景观,改造致远楼、致馨堂。建有物理实验室6个、化学实验室6个、生物实验室5个、信息技术教室5个、通用技术教室4个、学生阅览室2个、教师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医务室、心理咨询室各1个。美术教室8个、音乐教室4个、舞蹈教室2个、乒乓球室2个,篮球场6片、羽毛球场4片、排球场4片、足球场1片,为学生成长打造出一流发展平台。学校获评省健康促进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实践基地。

  (二)增添景观,美化校园,营造优质育人环境

  学校以弘毅校训为核心设计校园主题文化,与办学理念有机结合。注重校园环境人文化,努力实现让每一块石头会说话,让每一条路、每一面墙都成为育人的资源,让每一个场所都成为熏陶人、激励人、陶冶人的平台。徜徉校园,青青芳草与古樟翠柏相映生辉,啾啾鸟语与琅琅书声琴瑟和鸣。绿草如茵,花繁叶茂,亭台楼阁,池波荡羡,人文与自然景观相融,校园平添了幽美雅韵,透溢出浓郁的育人气息。致胜楼、致高楼、致远楼、致公楼、致知楼、致美楼彰显著博大,弘园、毅园、行知园、学思园昭示着奋进,聚华楼、聚英楼、聚芳楼充满着激励。四纵四横的校园道路分别命名为弘毅大道、诚毅大道、忠毅大道、勇毅大道、坚毅路、果毅路、方毅路、清毅路,引领学生各得其所,教师各尽其才,学校和谐发展。弘园里弘毅雕塑三条交替上升的动态抽象中国红线条,给人一种热情、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意在激励师生胸怀远大,有敢于超越、追求卓越的梦想,丰厚知识,完善品格。行知园里王阳明雕塑矗立于桂花从中,隐喻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已在我校扎下深根开花结果,引领二中人勇于实践、只争朝夕。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一草一木都能体现教育的引导功能,使环境体现人文内涵,让文化提升办学品位。师生时时处处能感受到奋发进取的力量,点燃起知识追求的火花。学校获评市绿色学校、县美丽校园。

  (三)更新设备,提档升级,创设品质育人功能

  学校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为契机,投入520万元逐步更换、添置各类教育教学设备,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教室更新50套交互式触摸一体机,新建1个录播教室,教师人均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开通了千兆校园网,实现了网上办公和教育资源共享,加速了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现代化。完成了校园广播网、计算机网和校园安全监控网“三网合一”工程,达到了“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建有学科资源备课平台,为教师电子化备课、网络化教研活动搭建了交流平台,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教学提供了信息化保障。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2万册,生均50.4册,另有电子图书789G,354种报刊杂志全部开架借阅。学校获评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平安校园、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集体、市十佳网站。

  二、示范引领,提升素养,实现师资水平大提高

  学校秉承让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福利的管理理念,通过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实施教师专业水平考核、完善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评选先进典型等措施,在岗位练兵、教研创新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体教师迸发激情与活力,追求专业提升与发展的幸福感。

  (一)完善规划,专家引领,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学校完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实施“教师成长业务档案”制度,构建教师发展梯队,引领职业生涯设计。根据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分层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段推进。加强省市县校四级名师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施课改名师工程,构筑人才高地。开展青蓝工程,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施师表工程,培养优良师德师风。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实现高端引领。先后有云南省原教育厅长罗崇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南京大学教授狄小华、南师大教授陆建隆、江苏师大教授贾林祥、新海高中教授级高级教师李震、射阳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孟炳忠等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教师与学者专家面对面交流,有效提升专业发展内涵。此外,定期举行学术沙龙、弘毅大论坛等活动,丰富理论实践反思。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实现与教研专家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一体化培训机制,保持教师专业长足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鼓励教师个人建立博客,学校建立组群,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空间。定期举行教学百花奖、课堂教学改革竞赛月、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月等活动,开展教学技能大比武,搭建教师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让教师切磋技艺,共同进步。学校获评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学校。

  (二)强化培训,典型示范,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学校秉承让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福利的管理理念,在扎实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博采众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选派研修。有计划地派遣中青年教师参加省内外骨干教师培训或境外进修,开拓专业视野,提升业务素养。二是校际互访。先后与南通一中、海头高中等兄弟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为教师可持续发展搭建更大发展平台。三是专家讲学。定期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学,对教师进行高层次培训。四是会议交流。组织教师先后到南通、苏州、南京等地参加教学研讨会,参加学习教师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带动更多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此外,学校制定《海东县第二中学关于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硕士进修的规定》,激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通过创立教学示范岗,引领全体教师围绕高效课堂、教改实践分层次开展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争创一流业绩。通过举办教师专业成长节,开展教学标兵、科研标兵、师德标兵评选及教师团队风采展示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有效激发教师探求专业发展。目前,34名教师获评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236人次获评省市县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一二三等奖。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地理教学先进集体、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县十佳学习型组织等荣誉。众多的优秀教师为二中的素质教育提升与优化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教育教学水平迅速升级,大批优秀学子考入名牌高校。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安峰高级中学等兄弟学校多次到校进行观摩学习,人民网、江苏教育网、连云港日报等媒体均对我校师资建设进行了通讯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科研带动,提升层次,推进学校高位发展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办学理念,注重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渠道,构建一体化教科研管理体制。以应用研究、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突出草根性、行动性、实效性等特点,通过重点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打造教科研核心竞争力,推进学校高位发展。学校完善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激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发论文、编写博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引领全体教师“人人开展教研,个个学做研究”。通过省级课题《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和《城乡校际备课组合作研究》的龙头带动作用,开设弘毅大论坛,引导教师进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让教师的观点、看法、意见进行多向互动、交锋、碰撞,最后通过个人反思、领悟、内化,达成共识,促进多方共同进步,充分展现校本培训的群体智慧和教研活力。发挥学科名师引领作用,打造优势学科品牌,创建优质学科基地和教科研基地,提升教科研工作内涵。五年来,化学、政治、地理学科组相继获评县十佳教学团队,各学科组均获评县先进教研组,学校获评省师陶杯论文竞赛优秀团队奖、市教学质量奖、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基地、县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近三年,学校共有3项省级课题结题,12项市级课题立项,63项市级课题结题。31项县级课题立项,57项县级课题结题。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48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篇。省级论文获奖80篇,市级论文获奖92篇,县级论文获奖285篇。市级以上教学案例获奖64个,县级教学案例获奖48个。教师国家级教学竞赛获奖1人,省级教学竞赛获奖3人,市级教学竞赛获奖30人次,县级教学竞赛获奖131人次。高素质的教科研团队为推动学科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牢固基础。

  三、优化管理,落实规范,实现精致管理大推进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和终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信息管理,全校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的高效运行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获评市管理规范示范校、县精致管理促进年活动先进集体。鲜明的管理特色,在市县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发挥了积极的示范辐射作用。

  (一)注重创新,深化改革,激发管理高效内驱

  为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构建适应课改要求的管理模式,学校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重点在学校运行体制、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上进行了大力探索,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内涵不断提升。运行体制上,不断完善校长负责制、党组织保障监督制,积极探索实施“扁平化”管理,全面推行年级主任、学科主任负责制,把德育活动、课程开发、教学研究、绩效考核等具体任务,下放到年级部和学科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学校形成“统一领导、分层管理、条块结合、重心下移”的管理运行机制。用人机制上,学校制订了《海东县第二中学教师全员竞聘实施方案》,将所有岗位向教师开放,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对年级部和处室负责人、学科主任实行竞聘上岗,同时实施中层副职教干岗位双向选择制度,激发教干内驱力。对班主任、备课组长、任课教师根据年级部和教师意向,双向选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配制度上,本着“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向教学骨干倾斜、向勇挑重担者倾斜”的分配导向,形成了《海东县第二中学关于评选首届课改名师的实施方案》、《海东县第二中学骨干教师评选实施方案》、《海东县第二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海东县第二中学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校内评选分配制度,把待遇与职责、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在实现目标中找到动力和压力,在完成任务中积累经验和智慧,在促进学校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一系列管理模式被市内房山高级中学、安峰高级中学等诸多兄弟学校所借鉴。

  (二)民主管理,校务公开,确保决策科学通透

  学校坚持“无情制度,有情管理”原则,把制度管理与情感内化相融,用目标引领人、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用民主解放人,着力培养师生主人翁精神,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师生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共同发展。通过制度建设和精细运作,化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化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化外部强制管理为内在自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作用,涉及改革发展等重大决策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执行。评先评优、财务收支等事关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都及时予以公开、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设立校长信箱、校长热线,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学生家长评教活动。召开行风监督员例会,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监督,赢得了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赞誉。全校上下风正、气顺、劲足,教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心系二中、建设二中、发展二中已成为学校的主旋律。学校获评市基层党务公开示范点。

  (三)信息管理,运行高效,构建现代管理网络

  学校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改革,成立了信息网络中心,制定了《海东县第二中学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形成了行政、教育、教学、后勤、档案、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移动宽带专线与Internet互联,校内主干速率达到1000Mbps,100M交换到桌面,每个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办公室都有信息接入点。校园网能够提供Web发布、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视频点播、校务管理等信息服务。通过电子阅览室、备课平台、教室、办公室等网络终端,师生能够在线检索、阅读电子图书、评教备课。与“高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签订合作协议,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建有“家校通”网络平台,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发挥校园网络优势,建成远程视频监控与联网报警系统,为学校的安全防范、教学跟踪、高效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究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积极开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途径,尝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课。信息网络已成为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交流沟通、实现互动的有力技术支撑,校园网站连年获评市中小学网站评比一等奖、市十佳网站。

  四、德育为先,挖掘潜能,实现素质教育大发展

  学校着力构建德育为先育人体系,打造弘毅人生德育特色,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依托弘毅主题社团活动历练学生,挖掘潜能,有效搭建青少年健康成长平台。开发校本德育课程,致力于人格塑造、智慧启迪和素养提升。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

  (一)构建网络,拓宽渠道,形成共建育人合力

  学校把实施素质教育与构建德育体系相结合,强化三条德育脉络:一是以党总支部、政教处、团委、年级部、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常规线,二是以教务处、教科室、备课组、任课教师组成的德育辅助线,三是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法制副校长组成的德育补充线。通过“三线互动、三线互补”,强化了德育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委员和家长代表为学校发展、教师教学、学生教育等建言献策,及时沟通、反馈信息,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机制,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开通“家校通”短信平台,在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交流沟通的桥梁。此外,聘请教育专家、优秀德育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建立校外德育活动实践基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注重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先后开发了《现代诗歌》、《魅力英语》、《多彩多姿的中华民族文化》等33本校本教材,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潜质,实现了具有学校特色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工作新目标。先后制定和修订了《海东县第二中学学生成长手册》、《海东县第二中学班级常规管理评比细则》等一系列德育工作制度,形成了一个奖罚分明、覆盖全面、突出重点的常规管理体系,强化了学生养成教育,推动了德育工作高效开展。

  (二)强化三风,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在“弘毅”校训引领下,注重“和而不同”的校风、“良心、责任、本领”的教风、“兴趣、主动、坚持”的学风建设。将学校办学理念变成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凝聚师生的精、气、神,打造出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以“教育行风优化年”为契机,以师生反映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比自律、比敬业、比奉献”活动,塑造严格自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以“教师健康促进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教师生日祝福、健康体检、趣味体育比赛等暖心工程,丰富教师精神生活,点燃教师工作激情,增强干事创业内驱力。通过团委举办中学生业余团校、党校,积极培训学生干部,指导他们参与班级、学校管理。设立诚信书吧、文明监督员、交通志愿岗,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他们在教育中学管理,在管理中受教育,在活动中增才干。鼓励学生发现自身闪光点,让更多学生体验成功快乐,增强自信心,激发内驱力。通过“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的有机渗透,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激励教育、爱国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主题活动熏陶,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道德素养内化。学校获评全国三生教育实验学校、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三养成教育活动先进学校、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县优秀志愿者团队。

  (三)依托社团,搭建舞台,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为了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爱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宽实施素质教育渠道,学校广泛开展了以弘毅为主题的学生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现有弘毅春芽文学社、弘毅篮球俱乐部、弘毅之声广播台、弘毅合唱团、弘毅朗诵团、弘毅口风琴社、弘毅诗社等学生社团36个,利用活动课或其它课余时间,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社团活动成果展示节,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实现知识的交流、技艺的切磋、思想的碰撞、感情的激荡,让学生体验过程的愉悦,分享成功的幸福。目前,弘毅春芽文学社、弘毅篮球俱乐部和弘毅地理活动探究俱乐部三个学生社团获评市优秀学生社团,弘毅春芽文学社社刊《弘毅》和社报《海东二中》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活动”中获评最佳刊报一等奖。弘毅主题社团沿着“规范化、丰富化、精品化”的轨道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干的大舞台。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发挥,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践行了弘毅精神,守望尊严教育,为学生幸福完整的人生奠基。

  五、发展内涵,弘扬个性,实现特色建设大绽放

  在“志弘立身,行毅致远”办学理念引领下,在“弘毅”校训浸润下,学校发扬勇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二中精神,让“弘毅”筑起学校的精神脊梁,形成了以“弘毅精神”为体,“艺体教育”和“师生学习共同体”为翼的“一体两翼”办学特色。在实施程中,重点打造七彩艺术、快乐篮球、师生学习共同体、中韩国际班等项目,引领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激励教师专业成长,在港城大地树立起一面光辉旗帜。提升了办学内涵和层次,增强了学校竞争力,为谋得更大发展增添了无尽动力。学校获评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省中学生篮球比赛第四名、市艺术特色学校、县4A级特色学校等荣誉。

  (一)七彩艺术,文化熏陶,成就学子五彩人生

  学校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本着“提高艺术水平、培养学生特长、打造特色教育”的思路,以强化音美教育为突破口,通过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不断挖掘艺术教育潜能,寻求富有个性的多元化成才途径。以弘毅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校园里琴声悦耳、乐声飘扬,歌声及器乐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诗意的空间。橱窗长廊里展示的优秀书法画作,显示出勃勃生气。近三年,市高中生声器乐比赛中198人获奖,市高中生美术比赛中178人获奖,获奖率连年位居全市第一。20**年,在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四重唱《三十里铺》获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弘毅合唱团获评县优秀学生社团。20**年,学校获评市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弘毅之声广播台获评县十佳学生社团,弘毅朗诵团获评县优秀学生社团。20**年,学校获评县4A级特色学校,弘毅地理俱乐部获评市优秀学生社团、县十佳学生社团,弘毅诗社获评县优秀学生社团。20**年,在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弘毅朗诵团参演作品《周恩来》获评省、市一等奖。参演作品《我的心》获评中央人民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苏北鲁南地区总决赛第三名。近三年,先后有16名学生被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上海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录取。

  (二)快乐篮球,锻造体魄,劲奏青春华美乐章

  作为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学校始终秉承“选材科学化、管理制度化、训练合理化、教育人性化”的宗旨,确立了“以篮球为龙头,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体育工作思路,将篮球纳入学校课外活动体系,努力打造男篮特色品牌项目。以弘毅篮球俱乐部为依托,注重挖掘人才特长,锤炼学生勤奋精神。通过篮球社团、篮球文化节、篮球联赛等途径,充分挖掘体育文化内涵,让弘毅篮球文化感染校园生活。通过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推动篮球运动的全面发展。全校学生围绕篮球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活动,说篮球、写篮球、画篮球、唱篮球,用篮球文化来引领班集体建设,让师生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得到丰富和成长。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受到弘毅篮球文化的熏陶,形成奋发向上的群体精神面貌。20**、20**年学校在省中学生篮球比赛中获评第六名,20**年获评省第四名。弘毅篮球俱乐部相继获评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俱乐部、市优秀学生社团。近三年,培养出国家二级运动员22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大批优秀人才。篮球文化的引领使学校的底蕴更深厚,弘毅文化品位的提升使学校的教育更精彩。

  (三)中韩办学,交流合作,拓宽国际办学视野

  学校把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工作,拓宽国际化办学视野作为内涵建设重要内容。与韩国又松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举办又松大学国际班(目前已举办3届),引进又松大学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构建融合中韩教育优势的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及评价体系,为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提供实践模型和有益探索,更好地满足海东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海东学子拓宽升学渠道,提供更多成长机遇、更好教育环境。许剑、霍子凡等20名学生被韩国又松大学铁道经营、形象设计专业录取,学生走出国门,开阔视野,感受东西方文化教育差异,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力。选派优秀教师赴韩国研修学习,真切感受国外教育经验和教改动态,消化吸收、扬弃创新,切实更新学校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行为。此外,与韩国又松大学积极拓展交流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教育交流合作向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发展,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韩国又松大学国际班获评县创新工作奖,学校获评又松大学优秀合作学校。

  六、深化课改,追求卓越,实现教育质量大飞跃

  学校以深化市建构式生态课堂改革为契机,以建设师生学习共同体为抓手,打造校本化建构式生态课堂。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目标达成为主旨”的课堂教学原则,通过开展同课异构、LICC课堂听评观察等活动,完善师生多元评价、校本教研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办学业绩显著提高。学校连年获评市教学质量奖、市教学特色奖、市教学提升奖,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大飞跃。

  (一)规划课程,研发校本,创设师生精神绿洲

  学校先后制定了《海东县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建设规划》、《海东县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海东县第二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等课程改革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课程开发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课程,不断强化活动课程,积极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思想教育、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实行教师申报学生选择的模式,并利用学校自主开发的选课软件,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在校园网上自主选课、自主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以此规范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管理。到目前为止,已开设《弘毅诗词》、《绿色地球我们的家》等选修Ⅱ课程98门,有184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课题内容涉及科学、环保、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学生撰写了具有较高质量的结题报告。学校利用节假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撰写了大量社会实践报告。学校探索建设出分层教学、分类选修、分组研究的课程组织实施办法,初步形成了“目标整体性、结构多元化、教学差异性、选择灵活性”四大课程文化特征,创新了教学管理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完善评价,规范行为,激励师生和谐共进

  学校制定了《海东县第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海东县第二中学学分制评价方案》等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过程性、多元性、发展性三大特点的新课程师生评价体系。实施学生成长手册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基于模块的学业评价、基于学科的毕业水平评价、基于综合素质的差异性评价、基于高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评价等四个层次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制度的改革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此外,学校先后制定了《海东县第二中学学生评教制度》、《海东县第二中学教职工考核奖励条例》、《海东县第二中学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条例》等规章制度,推行立体评教、民主评教,凸显评价主体多元化、灵活性、多样性、激励性。制定《海东县第二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办法》,实施《海东县第二中学教师成长业务档案制度》,对教师既考核其工作量、教学效果,还考核其师德修养、知识水平、业务进修和教学研究。评价内容的多维、评价过程的动态,极大地规范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调动了教师自我反思提高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三年,996名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教师165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教学竞赛中获奖,1名教师获评市名师,3名教师获评市学科带头人。

  (三)深化课改,追求卓越,稳步提升课堂效益

  学校以深化建构式生态课堂改革为契机,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目标达成为主旨”的课堂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突破点,围绕自主、合作、探究“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通过开展同课异构、LICC课堂听评观察、录像课研讨等形式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课堂建模引导、课改技术问题规范的关注,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细小环节优化提升与探索研究力度,力促课堂教学改革技术操作层面上的突破与创新,夯实课堂教学改革根基。定期开展课改专项评估和阶段评估,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通过开展样板示范课、全员公开课展评、课堂教学改革竞赛月、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月、课改名师和课改先进班级评选等活动,做到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使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孙璇老师斩获省高中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全市唯一,是海东县21世纪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在省级赛课中获得的最高荣誉。孙春美、韩安东、颜灵、崔则尧、王红兵等老师获评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周希梅、张士梅等老师相继为全市高中教师开课示范,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被迅速推广。学生获奖喜报频频:20**年省“冯茹尔”杯化学竞赛55人获奖,省苏教国际杯作文大赛53人获奖,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5人获奖,省中学生化学奥赛12人获奖,省中学生生物奥赛14人获奖,省中学生数学奥赛3人获奖,省中学生物理奥赛2人获奖,市各类竞赛获奖120人次。

  20**年省苏教国际杯作文大赛23人获奖,省中学生生物奥赛4人获奖,市各类竞赛获奖74人次。20**年,全国奥林匹克信息学科竞赛6名学生获奖,省“吉尔多肽”杯化学竞赛29名学生获奖,省生物、数学、物理竞赛26名学生获奖,省苏教国际杯作文大赛21名学生获奖。

  20**年,省“吉尔多肽”杯化学竞赛83名学生获奖,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2名学生获奖,市高中数学竞赛24名学生获奖。陈柯秀同学选送作品《智能无线立卧撑计数器》获评第26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并获得“我最喜爱的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优胜奖”。z同学作品《路基自动充电汽车系统》获评第26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十佳创意作品、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其本人获评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青少年科技创意之星,学校获评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获评县精致管理优秀成果奖。学校综合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近五年均在98%以上,20**-20**年连续三年获评市教学质量奖。

  20**年高考本科上线率81.1%,颜廷雨同学考入中华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全县唯一,学校获评市教学特色奖、县教学质量进步奖。

  20**年高考本科上线率82.7%,重点本科人数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学校获评市教学提升奖、县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20**年高考本科上线率85.6%,优生率、上线率再创新高,学校获评市教学质量奖、县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实现了教育质量大飞跃。累累硕果彰显了二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劲的办学实力。

篇2:消防安全星级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消防安全星级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提高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维护中小学校平安、和谐环境。

  二、参加方式

  公安消防和教育部门广泛发动,各中小学校申请参加,每年“消防安全星级学校”申报总数不低于学校总数的25%。每年经市、区级公安消防、教育部门共同考核评定,一年评定一批。

  三、消防安全星级学校基本标准

  (一)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落实,防火巡查、应急疏散演练、安全奖惩等措施落实;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符合消防规范要求;义务消防组织健全;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完好有效,无重大火灾隐患。

  (二)消防安全培训落实。教职工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学生懂得基本的防火、报警、逃生常识;选聘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消防辅导员。

  (三)消防安全教育落实。学校应落实好相关学科课程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分类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疏散逃生演练、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趣味运动会、消防主题班会等活动;组织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观一次消防教育馆。每学期放寒(暑)假前,布置一次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消防安全家庭作业;每学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应急疏散演习,师生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率达100%。

  (四)消防安全宣传落实。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119消防日”等集中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橱窗、板报、校园电视、广播、网站等阵地经常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识。每学年在周边社区与公安消防部队共同组织一次大型的消防宣传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普及消防知识。

  四、星级划定和评定标准

  三星:考核评定70-79分

  四星:考核评定80-89分

  五星:考核评定90-100分

  三星级“消防安全星级学校”由区公安消防、教育部门联合发文命名,并报市公安局消防局和市教育局备案;四星级、五星级“消防安全星级学校”由市公安局消防局和市教育局进行评审并发文公布。

  五、活动要求

  “消防安全教育星级学校”创建单位,要制定年度活动方案,落实具体工作措施,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各地公安消防部门要与当地学校建立创建活动联系制度,及时提供教员、场地、资料等方面的支持,利用和发挥好消防站、消防教育馆等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指导、配合学校开展创建活动。

  20**年创建的三星级学校以上占全区中小学的40%,为确保创建任务的完成,请各中小学于9月29日前上报申请表,由市考核评估的四星级、五星级学校具体考评时间另行通知,三星级学校考评与“等级平安校园”评定一并举行。各校申报情况和评定结果将作为等级平安校园及学校安全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创建申请表和创建情况介绍一式两份交区教育局综合科,联系人:徐老师,联系电话:z。

篇3:四星级高中迎验倡议书:创建四星,你我齐心

  四星级高中迎验倡议书:创建四星,你我齐心

  同学们:

  我校四星级高中迎验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11月22日将正式接受专家团的验收,迎来历史性的一刻。能够亲身经历这一段重要时光,我觉得我们实在是很幸运。创建四星既是我校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更是一个新的辉煌;创建四星既是我们的梦想,更是我们积极向上的追求;创建四星,既是我校办学成果的展示,更是我们同学风采的展现。在这片人文环境良好的土地上,我们莘莘学子聚集在这里,尽情吮吸着知识的雨露和甘霖。作为班级的一员、学校的一分子,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以母校的发展为荣,以班级的进步为荣,以同学的成长为荣。

  为此,我们团委、学生会倡议: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到:

  一、不随意扔纸片;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断他人谈话;严守纪律,不影响他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认真做完值日工作,能主动关心、问候他人(如学校老师、来访客人、验收组专家和领导),认真做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工作,服装整洁,言谈举止文明。“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刻苦努力,发奋图强,勤学求真,做大写的中国人。

  一人力量好像一滴水,许多力量汇聚一片海洋!

  一人力量好像一盏灯,许多力量温暖整个社会!

  一人力量好像星星之火,许多力量可成燎原之势!

  同学们,请不要以为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因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接受验收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的精神状态要向最佳靠拢。届时我们认真开设好各类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向专家评委展现我们厂大高中的特色和风采。同学们要有良好的纪律和学习氛围,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认真热情参与校园生活。为我校创建四星而加分。

  老树绽奇葩、杏坛竞风流,好风凭借力,盛世展雄姿。同学们,让我们了解创建,参与创建,享受创建,以今朝的全力以赴铸就厂大高中明日之辉煌!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