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中学游学活动总结:明天的世界因我们而不同

浏览:24912022-01-01

  中学游学活动总结:明天的世界因我们而不同

  前言

  从小我就知道在这个地球的另一端还有一块大陆,那个大陆上有一个国家叫做美利坚合众国,那是一个超级大国,虽然历史不到300年,但是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都是世界第一强国,于是我便一直憧憬着能够有朝一日造访这个国家,尝试探究其成功的原因。随着年龄的长大,根据周围的新闻、消息和变化,我对于美国也有了更多印象,这些印象有好有坏,总之对于这个国家我是持一种敬重但并不十分信任的态度。而终于在20**年1月26日我有机会远赴大洋彼岸拜访美国并在芝加哥佩顿中学参与交流活动。

  一、激动人心的旅程

  1月26日我们踏上了飞往美国首都华盛顿的UA898航班,开始了为期两个星期的访问活动。我们的成员共由三位老师和18名我们高一年级的学生组成,第一周我们在美国东海岸的城市间观光游览;第二周前往芝加哥与佩顿中学的师生参与交流活动。

  在第一周,我们先后到访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城市,参观了MIT、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也游览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航空母舰博物馆、纽约时代广场、林肯纪念堂等名胜景点,甚至还观看了一场NBA球赛,全方位地感受了美国。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MIT的校园。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是位于波士顿的一所理工类大学,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理工类大学,培养出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知名科学家。我对于MIT也是早有所闻并十分向往,因此参观MIT的时候也是激动万分。

  MIT的校园是没有围墙的,它与所处的Cambridge小镇融为一体,据说在这个小镇上散步若是见到一栋扭曲着的奇形怪状的建筑物便是来到了MIT了,那栋扭曲的建筑就是MIT的计算机系主楼。MIT的学院大厅是一栋很漂亮的建筑,白色的石头配以雕饰上去的古典线条体现了自1861年建校以来经历的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但是这座具有古典气息的建筑的大门却是自动开闭的现代门,彰显了MIT的理工背景和将高雅文化与创新精神融为一体的风格。在MIT的校园里你听不见喧嚣,只能看见人们手捧书本若有所思沉默地匆匆来往。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我感到这里只属于一种艺术,这是科学的艺术,任何尘世的***在这里都平息了,化作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和自习室中奋笔疾书的动力。MIT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对于科学的探索,只有首先全心全意地热爱科学,将钻研与思考问题视为一种习惯才能创造出那些伟大的成就,真的,科学在这里是激动人心的!

  后来我们来到了纽约,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前几天在波士顿等地看到的更多的是欧洲式古典文化的印记,没有感受到太多城市的气息,可是没想到纽约彻底颠覆了这一切。虽然以前也听说过纽约的庞大与繁华,然而当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前往纽约时,我才被透过车窗所见到的一幕幕所震惊了:沿着海湾遍地矗立着密密麻麻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摩天大楼、港口中停泊着数以百计的大轮船正在装卸集装箱、无论是去往纽约还是离开纽约的方向都是车水马龙......有人说过在纽约的底层永远是阴暗的,现在我总算体会了这句话的意义,在纽约,楼不仅非常高,而且楼与楼之间的距离相当狭窄,好似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遍布的羊肠小道,阳光根本无法直接照耀到街道底部。我感到无论是京北的中关村、CBD还是上海的陆家嘴亦或是香港的中环跟纽约的曼哈顿比起来都好像是模型遇到了实物一般,这是一座真正震撼人心的城市。当夜幕降临伴随着小雨我们来到了世界的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站在观景台上,环视四周闪耀的LED屏、往来不息的人流和车流,我由衷地为这城市的奇迹而赞叹。

  二、芝加哥的一星期

  2月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接下来我们要在这里与各自的partner一起度过一周的时间。刚从机场走出,我们便见到了早已列队等候我们多时的佩顿中学师生。我也见到了我的伙伴YusufMallick,一个帅气的具有印度血统的小伙子。Yusuf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人,在机场他主动提出帮我拉行李,他也是一个体育健将,是他们学校田径队的成员,他也学过一点中文,告诉我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马宜潇”。

  佩顿中学全称是WalterPaytonCollegePreparatoryHighSchool,虽然成立于2000年至今只有13年历史,但是它却是整个芝加哥乃至伊利诺伊州最好的高中,在美国全国能够排在TOP50,这一点与四中在中国的情况相似。佩顿中学以数学和理科见长,从20**年至今,佩顿中学的数学竞赛代表队在AMC比赛中一直是伊利诺伊州总分第一名。我们接下来的一周里有一个任务,每两对partner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创新任务,可以是对于城市治理的设想,也可以是设计制作一个发明,总之天马行空地想象,只要能够具有创新的点子即可。

  但这并不是在芝加哥的全部,我们还是用了很多时间去游览芝加哥。我们在一个风雪交加的上午参观了芝加哥有名的地方,接下来还去了全美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芝加哥工业与科学博物馆、芝加哥Shed水族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千禧公园等游览,我们还举行过pizzaparty、在一个同学家里观看SuperBowl总决赛等。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全国机械制造业和铁路运输业的中心,在这一周中我深刻感受了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项目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项目。芝加哥每年的冬天都会有很多雨雪,今年也不例外,我们在芝加哥的一星期中有六天都在下雪。人们从雪地走过会在鞋上带上雪和污泥,很多私家车主抱怨在开车时会将车里弄湿、弄脏,或者为了将鞋上的积雪清理掉要使劲地踢车门,不雅观又损坏车门。于是我们便想设计一种可以悬挂在车门内的雪刷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一周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做出完美的实物,但是我们的想法和模型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毕竟我们需要的创新的思维,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创新不再作为一种精神,它应该作为一种能力融入到我们的习惯中去。

  三、思考与感悟

  在美国的两个星期也给了我很多思考与感悟。美国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也让我对于美国的成功多了一份认识。特别是美国人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品质尤为值得让我深思。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自于世界各个地区,信仰的宗教和传承的文化也不一样,所以构成了独特的美国精神。正是由于它的多元化,所以它的包容能力很强,对于一切事物和理念都是容纳的态度。我在美国感觉不到那种在别的国家的陌生感,我感觉到的是它对于一个新鲜分子到来的欢迎,我认为这种包容正是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重要原因:为什么美国的教育先进?因为它包容了不同的学术思想;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先进?因为它包容了各国的精英人才等等。我明白了问什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里面就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因为要维持这种包容的环境,只有不断包容,才能不断接纳新鲜的观点和思维,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了当年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近代不堪回首的苦痛的一个世纪。

  美国人的志愿精神和对于别人的友爱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有这么一个细节,再从华盛顿转机到波士顿的飞机上,我们有几名同学的座位被安排在了飞机的安全出口附近,而机场工作人员担心他们可能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担负不起应该的责任为由拒绝给他们出登机牌,而是询问候机的乘客有谁愿意交换座位,没想到前来申请的乘客们非常主动,仅仅三个座位就有将近二十人前来申请交换,这种志愿精神真的是令我十分感动。而我在芝加哥因为一点意外不慎扭伤了右手手腕,然而从我的伙伴到美国老师都表示出了极度的关心,我伙伴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先为我做了详细的检查,然后又带我去医院拍*光片确认没有伤到骨头,接着又为我开具各种药品,为我戴上护具,叮嘱我回国以后要注意伤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样令我十分感动。

  我想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这次出行同样也让我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几乎在美国各地都可以看见大批大批的中国人,而我很高兴地发现我们的同胞都是比较有素质的,参观时遵守规定排队、吃饭时没有过度喧哗、没有随手扔垃圾的行为等等,而在购物场所见证的我们的经济能力就不用说了。同样我也为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感到自豪,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们国家的市区及高速公路道路质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铁路建设是要比美国先进的。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我们的差距,我们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因此我们这些生活质量比较好的人们应当付出更大的精力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最后我要写这样一个事情。在纽约航空母舰博物馆参观时,我在已经退役的“企业”号航母甲板上眺望远方,发现映入眼帘的是远处一面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后来知道那是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五星红旗)身在异国他乡,看见五星红旗的那种心情让我激动不已,不知不觉中我唱起了《红旗飘飘》的高潮部分: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我坚信我们的祖国终有一天能够实现伟大复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我坚信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主义路线,终有一天能够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感慨万分,因为我无法割舍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我爱中

篇2:新西兰游学活动总结:访新西兰有感

  新西兰游学活动总结:访新西兰有感

  学校组织的前往新西兰游学的活动,让我对这个位于大西洋中的国家有了亲身的感受。特别是在homestay的几天,让我感到了如同在自家一样安全、亲切、舒适、放松。新西兰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状态--随性、自然。

  也许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赐,新西兰人的生活非常贴近大自然。他们可以在森林里散步,在草原上嬉戏,与动物亲近。他们在自己家中、院子里、或是出门散步的时候,都喜欢赤足而行,让自己的双脚与松软的土壤、柔嫩的、沾满露水的小草、干枯的小树枝亲密接触。无论是从家中的任何一扇窗户望出去,都可以看到形态各异,颜色深浅不一的茁壮的绿色植物。清晨,人们是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而不是在喧闹的车水马龙中被吵醒。相比于国内的高楼林立、雾霾漫天、车辆拥堵,新西兰人的生活比我们更亲近自然,也更接近人类的本质。

  新西兰人的感情也很自然、率性。比如在对待年轻人的情感和婚姻方面,他们那里的女孩子可以不结婚就生小孩儿,人们不会认为这是多么不光彩的事情。而且,同性婚姻在新西兰也是合法的,人们对待同性恋非常尊重、包容。人们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既认真又宽容,相爱了就可以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不会在意门第、出身、家庭条件等种种外在因素,没有太多束缚,也不会有太多爱恨情仇的纠结。

  新西兰人非常重视生活品质,我认为他们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我的寄宿家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家的女主人麦根和我说,如果她一周上五天班就可以挣更多的工资,但是她宁愿只上四天班,因为四天的工资已经可以满足她的生活开销,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她更看重的是陪伴家人的时间,而不是挣钱。

  新西兰人的文明素养都很高,比如人们在大街旁停车都会主动到自动缴费机上缴纳停车费,人们还会主动给免费参观的博物馆捐款以使博物馆可以获得改善服务的经费,而不认为这只是政府的职责。还有人会主动捞起喷水池里漂浮的垃圾,或在车辆较多的路段提醒旁边的司机注意安全。

  新西兰人不但拥有和珍惜他们美丽的自然环境,也同时营造和维护着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我真希望我们国家也能够通过发展和人们的努力拥有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人类的发展是不断走向文明和发达的过程。世界上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历史条件和发展程度都各不相同,但人类的梦想是共通的,就是通过我们各自的努力去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越来越美好。这种建设,不仅仅包括经济上的、物质上的建设,也包括我们自己在精神追求上的、文化素养上的建设。要通过学习、对比和反思,不断摈弃人性中不好的部分,保护和弘扬人性中好的部分,让我们自身不断发展,走向完美。只有每个人都追求美好,社会才会变得美好。

  短短几天的游学,让我真有乐不思蜀的感觉。但毕竟我要离开新西兰,离开这块美丽的国土,离开那里新鲜的空气,开阔的草场,离开那里亲切真诚友好的人们。但我并不难过,我会带着这份美好而珍贵的记忆回到自己的家乡,用我的努力去擦拭她被雾霾污染的蓝天,在她尘土飞扬的大地上一点一点播种下绿色的种子。我相信,终有一天会让世界看到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美丽中国”。

篇3:中学游学活动总结:出访英国威斯敏斯特中学感受

  中学游学活动总结:出访英国威斯敏斯特中学感受

  请原谅我起了这样一个滥俗的题目。但是,我真的觉得我的伦敦之行很像一次与他们之间的约定。

  说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出国。

  在京北的几次准备会上,我见到了Brian。他于我的第一面其实并不很陌生--毕竟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见到一个外国人就让我去套近乎。自然,我们的交流是很愉快和顺畅的。不过,他算是我第一个熟识的英国人。他的形象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的白头发挺多,不过个子很高,走路也很快,总是显得很精神,所以一点不显老。Brian戴一个长方形的细框眼镜,眼神中透着一种英式幽默。他脚下穿得很旧的运动鞋总是与身上整洁的西服搭配在一起,感觉有一点别扭。

  Brian是Westminster的老师。从Westminster的学生那里得知,他只挤出时间学了不到一年中文,可他给我们的印象已经是中文很流利了--因为他有时候喜欢在我们几个中国学生聊天的时候插几句嘴。

  在英国最难忘的事情就是Brian帮我找回手机。那天我们去看39Steps的话剧,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机从兜里滑了出来,总之,回学校的路上已经找不到了。我心里挺着急的。Brian主动提出要跟我一起回剧场找。于是我们俩那天晚上乘着街头的霓虹灯,在享受着伦敦夜生活的人群间穿梭。可惜,剧场的门锁了。我觉得我再也找不回手机了。Brain拦了辆出租车送我回学校,还记得他特别用力地抓着我的左肩,对我说:“我不许你担心,Mack。你是我的客人。你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我当时只是觉得很对不起他,也再没有别的什么不切实际的希望。第二天在Brian的办公室里所有人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会。他还是面带微笑地向我打招呼,向每个人打招呼。当会议到了讨论环节的时候,Brian小声地问我,我的手机是不是“三星”的?我说是。“哦,那么剧场的工作人员发现的手机很可能就是你的!你把这张票交给下午去National Gallery的带队老师,我会让他去帮你拿回来。”我双手接下了写着“Brian Smith”的剧场票,心里觉得很幸运,并且充满了感激。

  当最后一天我们在牛津里Brian毕业的学院合影时,Brian又用力地抓着我的左肩,问我这一周是否愉快,与交换对象相处得好不好。我没有回答他,因为我的眼眶红了。

  啊,对了。Brian给我帮助最大的就是他选择Moses作为我的交换对象。

  Brian向我介绍说Moses获得过每年只有几个学生有资格的女王奖学金。所以他住在特定的叫College的宿舍里,我于是也会有荣幸去住在College中。于是Moses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学霸!

  9月30日晚上我们到了Westminster的接待室。过了一会,一位带着眼镜,个子不高,且表情淡定的学生进入我的视线。他就是Moses了。我和他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得知他是韩国人,五年前来到伦敦,四年前得到女王奖学金,于是一直住在College。他周末和姑姑、姑夫一起住。之后,他带我到了宿舍。待我把行李放下,他带我做的第一件事是看一遍紧急疏散路线,并且还认真地讲解。这份严谨还挺令我意外的。

  Moses是很负责的。我这人总弄不明白行程。所以每当我不知道去哪,我就会很焦急地像没头苍蝇似的乱转。这时候,我总会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Hi, Mack! Where are you going?”不用看,一定是Moses。每次有约定在学校里集合时,他永远准时出现在Little Dean’s Yard的大树下,等着我。

  Moses 算不上善解人意。这从他一周里执着地带我上了加起来五六个小时的数学课就可以看出来。他上课的时候很专注。在其他英国学生都在聊闲天,开玩笑的时候,他总是在作业纸上画图、演算。尽管学的东西真的不难,对他来说也是,不过他还是常常在解出例题之后与我对对答案,讨论讨论思路。于是,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是--学霸!

  我们在Westminster上过两节关于National Memory的课,而且还留了一个写作的作业。有一天我问Moses他的National Memory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系列韩国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我还以为他要说Westminster Abbey和大本钟呢。那件事过后,我对他又有了新的敬意。

  伦敦是一个值得游览的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有泰晤士河与两岸的典型西式建筑陪伴,或是因为教堂天顶上雕刻着演绎历史和宗教的复杂花纹,而是因为那里的人和气氛能使你感受到一种特质。这种特质会在变得新鲜的空气中弥漫,会在公园里正安静散步的情侣身上洋溢,也当然会在陶醉在欧洲浪漫气氛下的我们当中浮现。而我,则感受到了一种温柔的热情,一如Brian;也体会到了一种严谨和单纯,一如Moses;也同样收获了一种因人而存在的美,一如London。

  20**,我和他们相约伦敦。20**,我们京北再会!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