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列表 导航

六小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浏览:39612024-10-11

  六小20**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六小,作为一所集团核心校,浸润于学校儿童哲学文化积淀,我们的办学理念“聪明学习,学习聪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管理中心本学期将在教学管理中:

  1、依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来落实等第制评价机制,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将等第制评价数据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业状况、习惯培养、能力拓展等方面开展及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总体性评价等模式相伴随,观测学生的综合素养。

  2、梳理教学管理中心工作的常规流程,逐步建立有共识的课堂规准和推行教学研究过程汇总的流程化。

  3、聚焦区域创智课堂、创智云课堂等五个项目研究,开展“问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同时立足课堂教学与现代媒体运用相结合,让教与学方式在转变的同时,提升课堂的高效高能,给学生创设乐学、善学、趣学的环境和氛围。

  4、激发教师三尺讲台的创新驱动,让教师在项目研究实践中,加强培训与学习,让新媒体运用技术在课堂运用中越发成熟,使更多的教师能走上教学互进,不断成长的探索之路。

  5、推动各级组长的能动性,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把《课标》、《教学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等学科研究纲领性参考学细、学透、会用,从而落实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6、发挥核心校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环境优势,同时也集聚集团校资源,开展相关的教学展示与研讨,联合教研等活动,携手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关注课堂与项目研究相结合

  1、备课 — 立足课标,目标适切

  1)研读各学科的《课标》,各年级《评价指南》、《教学基本要求》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等纲领性手册,在备课过程中细致阅读,参照运用,及时修正,明确教材内容结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更新观念,使备课的目标设定,方法运用更清晰和准确。

  2)根据各学科要求,制定准确、可测性的三维目标,把握单元和课时重点与难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性和适切性;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注重现代媒 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相整合。

  3)发挥备课组长负责制,教案精思细改

  (a)在集体备课共享的基础上,提倡个性化备课,3年以内青年教师备详案,既保障部分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提倡教师合作备框架,独立备细节;既备学生、备教法、备课内练习设计、备课外作业布置与辅导;既彰显教学个性又兼顾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

  (b)提高课前预设意识,对隔周的教学内容作预先的修整、方法的探讨、资源的交流与分享。同时重视教学反思,3年以内青年教师每周一篇手写稿的教学主题式的反思。

  (c)在备课检查中,A档修改加反思80% ,B档50% ,C档小于50%

  (d)围绕所参与的项目研究,备课组开展交流、总结与分享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为撰写案例提供实证。

  2、上课 — 把握目标,注重习惯

  1)深化以儿童哲学为特色的“问学课堂” 核心理念研究,以云平台为载体,开展各项目研究,如,云课堂、数字教材等项目专题教学展示活动,促进100%中青年教师能在项目实践课中炼技能、求特色、显成果,提升教师们的综合教学素养,促进六一课堂文化的转型发展。

  2) 探索信息技术助推下的创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围绕学校特色“问学课堂”,以语数英学科为先导,在大组内各备课组推出一节“单元主题式”的研究课系列,促进教师深入探究单元各板块或知识点的链接,探究学生习得知识的路径,探究教师把控教学内容与不同层次学生在习得知识过程中各阶段能力的变化,探究教师对知识点把控中不同程度出题能力,从而尝试精准推送相关能力的题目等实践研究。

  3) 组织参与集团如:“一校一主场”教学展示活动,在展示中取长补短,发挥特色;如:教研训一体化平台使用(试点),三至五年级数学组先行,其余学科跟上。

  4)落实家校互动,开展半日家长开放日活动

  一、二年级将组织家长进行半日观课、部分家长座谈和调查问卷活动,了解更多家长的需求,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改善和反思。

  5)重视习惯培养

  注重培养各年级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倾听,质疑,动手,探究,合作,归纳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激活思

  6)关注师生关系,处理好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角色关系,建立平等、互动,协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

  7)采用不同形式的听课来跟进课堂管理,如:行政听随堂课,行政听大组研究课、听备课组研讨课,认真作好记录并开展及时评课与反馈。

  3、作业——落实目标,减负增效

  继续实施“零起点,无作业,等地制”的改革模式,杜绝任何无官方学科App软件推荐和教辅材料入课堂或用于课外作业的布置,各年级段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

  1) 一、二年级在无“书面作业、无书面考查、无排名、无分数评价”的基础上把好教学观、守好质量关、组织好期末的情景化考核;同时也注重学生作业格式的规范,字迹的端正,教师批改和学生订正的及时,提倡在课堂中完成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训练要求,把学生课余机械性的操练变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或阅读,诸如:

  语文学科布置:听故事、讲故事、亲子阅读;看新闻、听新闻,讲新闻;听儿歌,背儿歌,赛儿歌;话题讨论等等形式。

  英语学科布置:听录音,模仿跟说;听录音快速反应;认读和识记单词大比拼;和父母一起扮演人物,表演故事等形式。

  数学学科布置:听算口答、编应用题小故事竞赛、读儿歌(将1-10的数字分与合编成儿歌形式,边读边想) 数字书写展示。为低年级的孩子们腾出充裕的课余时间,发展自身兴趣爱好,健康成长。

  2) 三至五年级留适量的回家作业。书写格式要求规范统一、字迹端正保持清洁和齐全。教师批改认真,学生订正及时,各科作业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作业互相协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作业以适应或减轻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监控各类练习卷的印制数

  遏制无效练习,语,数,英各年级练习卷由备课组长负责审核,让学生练习课内外作业“少而精”。

  4、考核——依托目标,评价伴随

  1)积极落实市教委关于“等第制评价实施意见”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新版“聪聪徽章”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等过程性评价的校本化实施。

  2)语数英学科的日常考核由备课组长统一安排,试卷的命题按今年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等第制评价实施意见”中所涉及的版块来命题。

  3)日常评价与期末评价的记录均将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将等第制评价数据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业状况、习惯培养、能力拓展等方面开展及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总体性评价等模式相伴随,观测学生的综合素养。

  4)教师教学成效,将通过对各年级语数英学科阶段书面监控形式加以反馈,学生考查结果不做任何记录,以便备课组和大组对阶段教学任务落实状况自查作反思与改进。

  5、辅导 —— 围绕目标,人文关怀

  1)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各任课教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措施的学困生转化计划,记录和总结。

  2)加强家校联系和信息互通,与家长携手,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和兴趣。

  3)安排好随班就读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案例撰写工作。

  (二)抓好教研组建设,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关注教师教学成长

  1、落实分级管理机制,促进组长责任担当

  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各级组长的核心作用,采用大组长、备课组长分级管理制,协调学校和教学管理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部署,落实流程管理中各项检查工作。其中大组长听课 1节/周;备课组长2节/月,其余教师15节/ 学期,听课、评课记录齐全。

  2、务实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研一体化

  a) 落实三维目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各学科备课组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备课组活动,各学科要加强学习,力求把《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上海市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等纲领性册子读细、读厚,同时又把教材读透、读薄。有计划地开展说课、备课、评课活动,打磨优质课,让优质课充分体现“新课程课标”理念,在教与学,讲与练,探与动的教学过程中,落实重点,解决难点,抓住训练点,体现层次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研讨中逐步形成多元的等第化评价。在各教研组积极推行具有共识的教学流程:

  b) 落实教学活动与项目研究相结合,在活动开展中发挥老中青教师的教学研究之长,使课堂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品质;同时利用学校的科技化环境,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变苦学为乐学,善学、趣学;积极编制数学三至五年级校本教材,继续尝试分层作业形式实践,促进校本教材更科学合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需,有所获。

  c)组织教师开展集团教学展示活动、教研大组校级展示和备课组推荐课大组展示等形式的研究课。

  3.推动各教研组“建立课堂规准”、“制作微课视频”。

  a)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例如,建立小组讨论规准;例如,建立课堂互助规准;

  例如,建立完成作业规准;例如,建立落实预学规准;例如,建立学会倾听规准;建立学习负面清单。

  b)微课视频的制作:教研组、备课组进行深入研究。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设计,设计——到底需要多少个视频微课,能够让学生对这个单元开展自主学习,以期真正实现先学后教的理念。

  4、务实教师的互帮互助,促进各层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关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落实结对制,听课制、上课制,在浸润式的培养模式中,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基础水平,从而使师资队伍建设有目标,有层次,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着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在学科大组的带领下,将结合云平台开展品社、艺术、科技学科周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科的兴趣。

  2、继续有序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发展兴趣,增长才能。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做好学生的学籍工作,特殊学生跟踪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名册、学生手册等有关学籍管理手册的填写管理。

  2、配合学校科研和德育部门工作,使教学工作紧紧结合,让教师学会研中学,学中研。

  三、工作保障

  1、校长室每周五开展周工作汇报、周工作布置和问题解决。

  2、教学管理中心随时开展工作沟通与协调。

  3、行政听各类教学研究课、展示课和随堂课;行政参与各大组教研活动。

  4、教学管理中心召开各级组长会议1次/2月,不定期召开大组长会议。

篇2: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20**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概述:

  本学期在教学管理中我们营造信息技术优质环境,打造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问学课堂”的教学研究,聚焦课程内容,立足课堂教学与学科项目相结合,以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来积极提升课堂的高效高能;同时带领不同教学层面的教师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大胆创新,逐步成长;我们还稳步落实流程管理各项基础性工作,发挥三级管理机制,鼓励教师发挥自我管理的能动性;作为集团核心校,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携手成员校,投入区、集团各项教学工作中,分享成果与经验,为谋学校的共同发展而尽展风姿。

  一、研究有效

  (一)项目研究:学校在基于课标的背景下,在 “问学”课堂实施的前提下,依托市级项目数字教材,区域核心项目云课堂、课程领导力“课堂文化转型”等项目开展研究。这是我们一年来的课堂展示数据。区级:27,校级83,数字教材区级10,校级37节。根据项目研究,我们有了一些成效:

  基本形成了教学研究模式:

  1.确定内容(需要几节课、每一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每一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2.评价先行,从学生学业水平印证角度:

  (1)达到“基础水平”需要哪些题目和任务来印证(题库)

  (2)达到“拓展水平”需要哪些题目和任务来印证(题库)

  (3)达到“提高水平”需要哪些题目和任务来印证(题库)

  3、课前前测:先学后教

  (1)微课视频的推送(必须要由教师讲解的内容)

  (2)配套练习的推送(了解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

  4、课中教学:“问学课堂”的设计与落实

  5、课后分析:数据分析、学习实证

  (1)制定过程性印证计划

  (2)依托信息技术载台推送

  (3)实现等第制评价

  (二)作业研究: 分层作业的设计 比如数学,根据课标,开发了3—5年级的练习,并在运用中,每年修缮一次。其他学科稳步跟上。

  (三)命题研究:

  1、根据学生学情,每位教师出三套题目,分别是(1)基础题(2)拓展题(3)提高题2、备课组长根据组内每一位教师的出题情况,进行汇总、归纳出一份综合卷,上交集团。3、每校上交的试卷在每月一次的联组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和商榷,最终把六分试卷,提炼成一份集团综合卷。4、将命题试卷交于集团骨干工作室,由工作室主持人,最后把关,完成一份最终卷。在这样的研究中,六一集团的命题研究务实,同时能把我们自己的题库建立起来。命题的流程以及老师们出题的资料在六一集团的云盘中都会保存及共享。

  二、评价升级

  其一,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基标》设计了“零起点”定制章,起名“聪聪徽章”。是一款手机扫码APP软件。从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六大维度进行评价。

  其二,通过学校自行开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在教学评价这一块,依据小学生成长手册中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成果”三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一人一报告。

  其三,教师课堂激励语的编制,形成各学科激励语手册。

  其四、集团一年级、三年级与专业公司合作,进行综合素养的评价,一年级注重综合素养,三学生进行高阶思维测评的评价,将孩子的思维进行可视化的分析,达到精细教学的目的。

  三、培训多样

  (一)教师培训

  教师队伍我们做到了几个结合:

  1、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2、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在活动开展中发挥大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在教材研习中,也将围绕各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做细致深入研究,并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研究品质,促进教师精练精讲。

  各教研组开展多形式的大练兵活动,如:数学组老师每人完成练习册;英语组老师每人完成配套小练习;语文组老师针对阅读版块,当场命题;信息,科技,音美学科老师将围绕单元主题开展图文并茂的板书设计;体育学科将围绕一项运动做技能展示。

  教学活动与项目研究相结合,在活动开展中发挥老中青教师的教学研究之长,使课堂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品质,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数学学科在整编三至五年级校

  本教材的基础上,本学期对其进行了再次修改,开展分层作业形式,促进校本教材更科学合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需,有所获。

  3年以内青年教师“心飞扬,慧课堂”聪聪杯教学基本功系列展示(课堂教学、二笔字、教学反思撰写)、数字教材区展示课、云课堂区展示课等。

  组织参与集团创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如:六一集团教学展示2节。

  3、与日常教研组活动相结合

  各学科组按2—3周为一次主题研究课

  4、与项目研究相结合

  云课堂项目的培训,儿童哲学+STEM的课程培训,在培训中围绕《基标》,把科学与技术、数学、信息技术这类学科的学科标准,结合STEM课程进行整合研究。通过“提出问题-头脑风暴-创意设计-动手制作-分享改进”的方法进行培训。

  整理区域各学科项目,由校长室牵头,教学管理中心分管与组织,设立五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配备执行组长,项目实施中融合校“问学课堂”理念,开拓思路,找突破,抓重点地开展学科的深度研究,给创智课堂建设和实践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如,数学学科将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设计教学——图形与几何”,在低中高年级分别开展不同侧重点的研究,即一年级:物体形状,二年级:角,三年级:对称图形,四年级:线 ,五年级: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同时根据教学设计落实命题;英语学科将围绕“目标导向 整体设计 评价促进” 开展备课设计、命题落实;语文学科将围绕 “关注学习经历,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课堂实效——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初探”技能学科组将围绕“基于标准解读教材”,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研究内容,即美术组:基于标准 解读教材 落实要求;音乐组:新学期各单元设计解读与认知;科技组:问学课堂解读教材 让信息化评价更多彩;信息组:探索创智课堂,解读课程方案;体育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掌握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品质增强科学实践,开展各类课外动手能力,美育情趣、竞技合作等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围绕以上项目研究,教师们撰写了相关的案例和课例若干,整理成册。

  (二)家长培训:

  分为三个阶段落实,暑假家访:初步了解,形成概念。新生家长讲座:明确意义,理解支持。家长学校:亲身参与,共同保障。

  四、学生综合素养活动

  1、在学科大组的带领下,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活动周,丰富多姿的活动,把知识与技能融入期间,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科兴趣。

  2、有序地开展30类兴趣小组活动,期末开展全校展示活动。让学生充分发展兴趣,增长才能。

  五、其他工作

  1、认真做好学生的学籍工作,特殊学生跟踪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名册、学生手册等有关学籍管理手册的填写管理

  2、配合学校科研部门工作,使教学工作紧紧结合,让教师学会研中学,学中研。

  教育教学管理处

篇3:六小普法教育工作计划

  六小普法教育工作计划

  一、深入开展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学法用法活动,发挥学校领导和党员教师学法用法的示范带头作用

  1、建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集体学法用法的制度。由学校确定主持此项工作的人员,根据学校实际,具体安排相应的时间、地点,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集体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每学期不少于两次。重点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职业教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及时做好记录,收集整理学习资料并归档,做到一步一个脚印。

  2、进一步规范依法治校行为。

  二、深入开展教职员工学法用法的教育,增强教职员工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1、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由主持此项工作的教师负责收集《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上海市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时上传到学校网站的法制教育专题板块,要求教师重点学习。并将上述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到学校政治学习的内容中,集中学习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同样要求做好学习记录,写一篇法制学习心得,上交学校归档。做到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

  2、学校安排相关教师做好与法制辅导员的联系工作,并积极参加教育局会同司法局组织的学校法制教育师资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弘扬爱岗敬业的精神。

  3、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执教制度。学校在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推进依法执教工作的进程。学校制订相关规章,对教师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以及教育教学工作中违规违纪行为进行量化,与教职工的学年度考核挂钩,以此促进教职工工作作风的不断优化,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