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浏览:35112021-10-31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潘老师,男,1920年9月出生,厦门大学教授。从教62年,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开拓者。建立全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重点学科点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全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培养全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和第一批博士,成为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别津贴待遇、英国HULL大学荣誉博士称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gg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称号。编撰理论著作10余部,论文200多篇,主持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曾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他独创“自学-研究-教学实习”研究生培养模式,培育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名,很多人已经成长为高等教育研究、管理界的领军人才。他曾受邀多次赴国外讲学,挪威学者为其撰写了英文传记《潘老师--一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始人》,国际教育期刊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曾出一期专刊介绍他,其学术成就远播海外。

  潘老师:高等教育学的“名片”

  5月的厦门,海风徐徐,火红的三角梅争相斗艳。

  5日,周六,晚7点,距潘老师家的学术沙龙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在潘家略显零乱的客厅里,30多个学生坐在大小不一的凳子上,交谈、互看论文、吃水果,看得出主人给了他们足够的自由。

  92岁的潘老师身穿一件白色衬衫,慈眉善目。他坐在离门最远的沙发上,学生们轮番上前讨教,有的向他汇报作业,有的推荐自己的新书,有的向他征求论文开题意见。潘老师慢条斯理,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他说话略带广东潮汕“地瓜腔”,但中气很足。学生们都称他“先生”,和他交谈时,往往凑得很近,甚至是肩膀挨肩膀。有的学生谈话毕,还会拍拍他的大腿。

  这些“学生”多数在30岁左右,有访问学者,也有在本地工作的教师,更多的是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生、硕士生。今天沙龙的主题是“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潘老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做一个倾听者,拇指和食指分开,叉住下巴,静静地听学生发言,这是他惯有的姿势。

  潘老师家每周六的沙龙虽小,但已闻名遐迩,且持续了20余年。沙龙是漫谈式的,从学术探讨到社会动态,无所不谈。

  来参加学术沙龙,已成为研究生来厦大教育学院求学的“固定节目”,也是学院的一张“名片”。提起高等教育学,大家都会联想到潘老师,他已成为高等教育学的一张“名片”。

  活跃在高教学界的“老顽童”

  4月6日,是厦大91周年校庆的日子。上午10点,92岁的潘老师参加完学校举行的庆典,又来到嘉庚主楼会议室,参加教育学院的奖学金仪式。在听完博士毕业生作的校史报告后,潘老师走上讲台,没有讲稿,站着讲了20分钟。他讲校庆的意义、校园文化、校史,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接下来,他又给教育学院的获奖教职工、博士生、硕士生颁发证书与奖金。颁奖时,他总是身体前倾,双手把奖状捧给每位获奖者,并一一握手,在合影时,他露出孩童般满足的微笑。

  这个简单的会议,折射了潘老师为人熟悉的一面。他参加学术会议,都是自己准备讲稿,而且总是站立演讲。常言道:“人老话多,树老根多”,但潘老师例外。即使是到90多岁时,他也没有废话,发言总是言简意赅,而且总是在抛出独特见解时戛然而止。

  博士生方泽强说,我们为什么喜欢和潘先生在一起?因为他尊重学生、尊重学术,不絮絮叨叨,更没有任何架子。先生喜欢倾听,不管学生意见对否,他都不打断,他把我们当小孩子,我们把他当成“老顽童”。

  潘老师先生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仍然坚持上讲台,作研究,看学生作业,仍然在招收博士生、博士后与访问学者。每年暑假他都要认认真真地为即将开学的博士生查阅资料,认真备课。有人看到说:“先生,您都给博士生讲了几十遍啦,还用备课?”他答道:“教师上课最首要的是要备好课,我虽然讲了30多年,但每年的授课内容都不一样,都要更新与完善。”

  不仅活跃在教学一线,潘老师在生活中也是很有激情。潘老师的学生、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回忆了他和时年82岁的潘老师到西藏出差的经历。

  踏访西藏,一直是潘老师的一个心愿。20**年,潘老师接到在西藏开会的邀请,“跃跃欲试,全无难色”。担心受到家人的阻拦,他还和邬大光订了攻守同盟:赴藏之事,不必向家人提起。

  邬大光忐忑不安,在临行前一天,还是忍不住向潘老师的大儿子、时任厦大副校长的潘世墨坦白,潘世墨大吃一惊,但是,他考虑再三,决定成全父亲的心愿。

  就这样,当年,82岁的潘老师登上了海拔5020米的西藏米拉山。邬大光说,到达米拉山山口,因空气稀薄,缺氧严重,大家都说,不要下车了,但是,潘老师说,当然要下,抽根烟,照张相,留个纪念。

  光做老师就有77载

  在两年前举行的一次庆典上,当时已90岁的潘老师说,如果没有学生,我会很寂寞。他的学生在场下会心地笑了,他们都熟悉他的一句话:“我一生最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

  潘老师身上有个传奇:他从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当到大学副校长。这位老人习惯性地眨着眼睛,带着小孩子般得意的神情说:“70多年来,我当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老师。”

  1920年8月,潘老师出生于广东汕头一个贫苦小贩家庭。小时候在家随哥哥学习识字,8岁入私立东海小学读书,后转入私立时中中学初中部。

  1940年,潘老师一行3人,从广东汕头步行至福建长汀,报考抗日战争期间暂时迁往长汀的厦门大学,由于准备不足,未被录取。潘老师没有气馁,更加刻苦地钻研,于1941年秋考入厦门大学,主修教育学,辅修经济学。

  为维持学业,他开始勤工俭学,兼任福建长汀县私立乐育小学教师、长汀县立中学教务主任。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当老师,早在他15岁读初中三年级时,哥哥的朋友、揭阳树德小学校长,就请他去兼课,教小学三年级国文和算术。

  大学里学习教育学,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做起,投身教育实践,到后来从事大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潘老师的一生和“教育”这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抗战胜利后的9月,他到江西的学校当过文史老师,还兼过教务主任。

  1946年,潘老师大学的老师李培囿教授推荐他回厦门,作为校长人选, 负责复建厦大附小,潘老师提出希望能在任小学校长的同时,在厦大教育系做助教,他的要求得到校方同意。从此也就开始了教育学教学与研究的生涯。

  10月,潘老师回到厦门,开始筹办新的厦大附属小学,并出任校长。刚创办的附小,坐落在海滩边上,孩子在这里尽情地玩耍,荡秋千、砌沙盘、放风筝。学校唯一的校车用来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每天早上学生还能喝一杯牛奶。回想起这段日子,潘老师说,当时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同时,也是在实践陶行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和活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潘老师由厦门大学保送至中华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系,进修研究生课程。回到厦门大学后,潘老师开始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工作。

  1962年起,他兼任《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而主编由著名经济学家、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担任。

  回忆起王亚南任校长期间的岁月,潘老师感慨颇多。他说,王亚南注重学术研究,创办了《厦门大学学报》,成为全国最早创办的3家大学学报之一,还培养出了数学家陈景润。

  王亚南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经常邀请学生到他家里讨论学术问题。潘老师说,正是因为喜欢这种既有家庭温馨、又有学术氛围的活动形式,所以现在每周末还坚持一次学术沙龙,其实,这是从王校长那里学来的。

  担任大学教务处长、编学报,受学术氛围的浸润,这都为潘老师研究高等教育学提供了实践土壤和思想源泉。直到后来当博导,他还会经常提起这段岁月对自己学术人生的影响。

  高等教育学的拓荒者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当时没有完整的理论来支撑。那时,我国原有的教育科学仅仅把普通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当时潘老师刚过而立之年,在厦门大学讲授教育学并负责教务行政工作。他意识到,忽视高等教育的特点、硬把普通教育理论搬到高等教育中行不通,必须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学的高等教育理论。

  听说潘老师要“冒尖”,对高等教育进行专门研究,许多同行和专家不以为然。但是,潘老师选择了坚持。

  1956年暑假后开学,厦门大学的课程表里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原来的“教育学”变成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这就是潘老师和教育学教研室几位教师作出的尝试。虽然他们仅仅是将普通教育学的框架移植到高等教育学中,在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章节改变了研究对象,但却开辟了先河:“高等教育学”第一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搬上了课堂。

  正当潘老师准备进一步实施计划的时候,遇到十年浩劫。

  “60岁以后出成果”,这是厦大师生对潘老师学术人生的典型概括。

  1978年,潘老师在报纸上撰文,提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他还发表了《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提出了“高等教育”学科一系列需要研究和改革的问题,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该领域的广阔性和发展前景。

  此时的潘老师虽年近花甲,却表现出年轻人的激情,他不再满足于20多年前的“小打小闹”,他疾呼,“不能再等了!必须建立独立的‘高等教育’学科”。

  1978年5月,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正式成立,此时,距潘老师把“高等教育”搬上课堂已过去了22年。

  然而,起步之初的研究室可谓荜路蓝缕。当时只有5个人,办公地点是在厦大化工厂一间废弃的实验室。里面摆了几张办公桌,开会时几张桌子一拼,成为大会议桌。就在这个地方,几个人又创办了《外国高等教育资料》,这是“***”后第一份高等教育刊物。这份刊物除了发给本校的教师干部参考外,也向外单位邮寄100多份。

  继厦门大学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之后,全国又新增了好几个高教研究机构。潘老师说,如果能组织一个全国性的高等教育研究会,就能壮大高等教育研究的队伍,否则,力量分散,难成气候。在1979年的教育学年会上,他提出了成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的倡议。为了争取理解和支持,他奔波于各高校之间,作了近百场专题报告。最终,他的倡议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响应,也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198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成立,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亲任会长,副会长有季羡林、何东昌、钱令希等人。

  然而,成立研究室仅仅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高等教育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外,还必须有教材、有专着。如何撰写一部全面、系统的高等教育学专着?潘老师根据多年研究反复推敲,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纲》(讨论稿),并组织了北京、上海和厦门的9位青年教师,按照大纲分工撰写。1983年,《高等教育学》全书完稿,1984年正式出版。在厦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6年之后,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高等教育学专着。

  上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等诸多问题,不断涌入潘老师的研究范围。

  这时,他已经超过退休年龄,但他如同一个勤劳的耕耘者,享受着自己学术的春天。

  治学最反对“大、空、洋”

  挪威学者阿里·谢沃在《潘老师:一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一书中提出,中国的普通教育学首先是从西方引进的,但高等教育学不是,中国建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学,有关高等教育学科的最早出版物纯粹是中文。

  阿里·谢沃所说的最早的出版物是指潘老师编撰的《高等教育学讲义》,此书成稿于1957年。上世纪50年代后,国外高等教育研究才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但没有提出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科。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才有学者编出了高等教育学教材。可见,潘老师编撰的《高等教育学讲义》足以体现其原创力与前瞻性。

  深圳大学高教所研究员李均在一篇论文中写道:“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无一不是通过依附、模仿西方而建,但是,在潘老师的倡导下,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摒弃依附的发展道路。”

  潘老师常向学生提起,理论研究中“大、空、洋”的倾向值得注意。“大”就是题目大、口气大,认为别人的研究一无是处,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填补空白”的;“空”即空对空,研究的结论纯粹是由理论推导出来,空话连篇;“洋”就是喜欢搬洋人的话,以壮大自己的声势。而真正有原创力的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潘老师提倡广泛调查、深入考察、参与教育实践,尽可能使科研成果客观些、科学些,并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的可行性。他说,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一种理论要应用到实践,先要把学术理论转化为应用理论,还要把应用理论转化为政策,再将政策转化为措施,才有可能影响行动。

  潘老师每年给博士生开设两门课:“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其中就包括了社会调查。在近年的社会调查中,潘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坐火车、坐大巴,先后去过长沙、宁波、井冈山、赣州等地,深入学校,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博士生王琪说,先生出去,从来不是急于提观点,讲意见,而是要求大家调查、再调查。

  潘老师曾经对博士生说,如果大家希望有所建树的话,去民办校,那里将来会出教育家,公办校出教育家恐怕难多了。他分析认为,民办学校的校长是没有官本位的,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如果干得好,他的位置就在人们心中。

  在独立思考中为高等教育求解

  其实,潘老师对民办教育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

  1986年,66岁的潘老师应邀去日本参加“亚洲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公立和私立体制--问题与展望”理论研讨会。听了与会欧美高校代表关于民办高校情况的报告,回来后,他提出了一个新命题:中国能否发展好民办教育?

  在那个年代,提出这个问题需要勇气。那时党的十三大还没有召开,所有制问题还是“雷区”,在教育这个领域讨论“私有”,未免显得过头,甚至是踩“红线”。

  为了说服反对者,他采取了迂回策略,他对西方国家私立高校进行了深入研究,又认真领悟了国家政策和改革趋势,1987年,他发表文章提出,“教育的发展受教育外部规律的制约,教育体制改革一定受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所有制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集体所有制、私有制和公有制同样存在......在私有经济基础上,民办高教在中国发展是可行的”。这个观点首先破解了发展民办高校的理论难题,为当时刚萌芽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之后的实践,也验证了他的预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领域,潘老师再次体现了作为研究者的前瞻眼光。

  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7.6%,加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仅为9.1%。而这方面的国际权威理论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到50%为大众化阶段,高于50%为普及化阶段。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时候在中国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符合国情,是“理论误导”。

  但潘老师坚持关注并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他认为中国走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需要提前进行研究。随后,他陆续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等系列文章。

  他还预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精英教育,一是大众化教育,为了防止精英教育受到大众化教育的冲击出现质量的下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过程中,必须保护精英教育。

  尊重是他育人的第一准则

  潘老师在大学时和同班同学龚延娇谈了恋爱,两人后来结婚,共同养育了三男一女。他们是令人羡慕的父母,女儿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成为厦门最早期的高级工程师之一。三个儿子,一位当了副市长,一位当了重点大学常务副校长,一位当了大学党委书记。

  潘老师的一位同事说,我们都称他们家是“一房三厅”,即一个大家庭里,有三位厅级干部级别的儿子,他的“育儿经”念得好。

  但潘老师说,我没有什么“育儿经”,我只认为,人格的养成比知识的教育重要得多,我主要是对他们进行人格的培养,不是婆婆妈妈,而是以身作则,无言之教。

  潘老师坦陈,他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要比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多得多,同时,他也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学术观点。

  在学术沙龙上,经常有学生说,“先生弄错了”,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家从不用担心没顾及潘老师的面子,因为先生总会静下来听学生讲自己错在哪里,从没有责备学生,更没有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给学生。

  在博士生选择学位论文选题时,潘老师更是充分尊重学生,他说,学生选的题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从自己的知识结构或工作经历中引发出来的。学生自己选的题,就会其乐无穷地去探究,就不会觉得苦,往往会得出创新性的观点。

  他指导的两位博士生,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时,一位选作《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一位选作《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问题研究》。大多数老师觉得这两个选题都太理论化,担心这两位博士生作不了,不同意他们的选题。但作为导师的潘老师,力排众议,说服大家,支持学生的选题,并强调,我们不能都在搞实践问题研究,也要鼓励与支持一些年轻人作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基础研究。这两位博士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了中国高教学会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福建省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这几年,潘老师设立“懋元奖”,从个人积蓄中拿出近40万元,对那些秉承其“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敢为天下先”、“做学问先做人”之精神的优秀年轻师生给予奖励,但他自己在生活上,依旧布衣素食,不尚奢华。

  他说,我个人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最大的乐趣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小传(略)

篇2:最美的乡村教师先进事迹:做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

  最美的乡村教师先进事迹:做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

  中央电视台最近有一个栏目--《寻找最美的乡村教师》,每期节目中主人公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都感召着千万教师同行,更感动了无数学子和家长。同为一名乡村教师,多年来,罗老师一直扎根在z教育的边远地区,用智慧传播知识,用爱心播撒阳光,用真情传递温暖,梦想着成为孩子心中最美的教师。多年的执教生涯,她一直在做两件事:

  做最喜欢学生的老师

  从教以来,从来没有罗老师不喜欢的学生。她一直有一个观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孩子,不论现在,希望在未来。她所带的六乙班学生来自各处,农村、郊区、城里,区内区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家长有辛苦的农民工、有起早贪黑的小商小贩、甚至有游手好闲的拆迁户......孩子们在家没有学习的时间、空间,家长更不知道放学后还要辅导功课,孩子们不但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品质、生活习惯更是良莠不齐,班级情况纷繁复杂。针对这种情况,她深入每个家庭,深入孩子内心世界,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一次次去劝导、化解、疏通,营造家庭的教育氛围,帮助家长建立起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关心。

  罗老师班里有一位叫z的外地学生,家长在马王堆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做蔬菜生意,父母忙于赚钱,没有时间管他,他迷恋上了网络,作业经常不做,有时候上网竟然彻夜不归。上课没有精神,直打瞌睡。罗老师一次次地找他谈心,孩子当面表示改正,可转身又溜进了网吧。一天下午,罗老师发现孩子又没来学校,便立即电话通知家长找寻。五点钟,家长才迟迟回话,竟然说没有时间去寻找。于是,罗老师便根据同学们提供的线索,在附近小区一个个网吧、游戏厅挨个寻找,终于在一个离校一两公里的不起眼的网吧中找到了玩游戏正入迷的孩子。

  罗老师把孩子领回学校,又一次耐心劝说,谆谆教诲。有的学生对罗老师说:z的爸爸妈妈都不管他,您也不是一次两次帮他了,一点效果都没有。我们不嫉妒您对他的关爱,但我们为您爱的付出毫无效果和回报感到难过!罗老师说:z跟你们一样,进了学校的门,就都是我的孩子,在我的眼皮底下,谁掉队了,那我就得陪着他一起赶上来,大家也应该多关心帮助他,几十年后,你们再相聚时,他就还会记得这个温暖的集体。罗老师除个别辅导z的学习,还根据他的情况量身定做复习方案,同学们也轮流帮助和监督他的学习,20**年毕业考试,语文从来没有及格的z语文打了78分,这不算高的分数不仅是一个难得的喜讯,甚至可说是一个奇迹。毕业典礼上,罗老师收到了z同学的贺卡,上面写着:罗老师,我不会忘记你对我的帮助,二十年后我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z。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但他们也一直在选择老师,挑剔老师的为人,挑剔老师的教学。把爱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这是任何教育的基础,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学校的厕所是罗老师班级的公共区,因为学校校区属临时过渡,条件艰苦,学生打扫起来有困难,罗老师就经常和大家一起共同完成;教室地板灰土厚,罗老师就提早到校,先将地拖干净。一桩桩细小的事情,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都感受到老师对班集体的爱,对大家的爱。虽然罗老师接六乙班的时间不长,但有了这份爱,师生间的信任建立起来,沟通的桥梁畅通无阻,孩子们的心扉向罗老师敞开了,家里父母间的争吵、同学相处时的疙瘩、成长中身体的不适和学习过程的紧张等等,都在罗老师这里得到安慰和宽解。

  作为一名在讲台上燃烧青春的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是做一名受学生欢迎教师的首要条件。多年来,罗老师把充分的时间用到备课上,把智慧的激情用到授课上,在课堂教学中,她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专注于教授知识,而且重学生的习惯培养、品性塑造。课堂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力求使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努力使课堂充实而不忙乱,有序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散漫,自己教得省心,学生学得尽兴。因了罗老师轻松幽默、内容充实、充满想象的课堂教学,孩子们出现了少有的喜欢上语文课的情形,而罗老师所任课班级的教学成绩也常能位于同年级前列。如果说罗老师用身先士卒的班级荣誉感与孩子们建立起信任的桥梁,那么,她生动、睿智的课堂教学更是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她能够成为孩子们喜欢、敬重的领路人。孩子们说,罗老师是值得依赖、知识渊博的老师,也是亲密的好朋友、更是值得尊敬的长者。

  二十多年的坚守,有艰辛,有苦涩,更有收获。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特别是看着一批批不断成长的毕业学生离开校园,那份助人成功的喜悦难以言表,桃李芬芳,满园春色,这恐怕就是一个执着于教书育人事业的教师职业魅力之所在。或许,穷尽一生之力,很多教师都无法成为电视报道中那种“最美的乡村教师”,但是,在这里,在西垅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壤上,罗老师一定是她的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

篇3:明星教师先进事迹:做教育麦田的真情守望者

  “z杯”明星教师先进事迹:做教育麦田的真情守望者

  个人简介

  黄zz,女,37岁,本科,*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93年参加工作,先后从教于湘潭市高新区z小学、长沙市z区z街小学、z小学、z小学。历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教研主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先后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明星教师、市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省课题研究优秀教师等。

  个人事迹

  做教育麦田的真情守望者

  生命似诗,教育如歌!1993年的初夏,黄zz同志踏入教师行业,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生命旅程。回首19年的教育生涯,在灯火阑珊的背后,她选择了平实,在教育理想的麦田里,尽情地挥洒着工作的激情,享受着教育共生共长的力量,做一名幸福快乐的真情守望者!

  一、经历是一笔财富

  从教以来,黄zz先后在湘潭市高新区z小学、长沙市z区z街小学、z小学、z学校工作,历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教研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先后荣获区优秀教师、共产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1999年8月,湘潭市高新区在全市率先试行教师岗位聘用制,实行校长竞聘上岗。在全校教师的推荐下,已经担任了两年教导主任的她勇敢地发表了自己的竞聘演讲,幸运地被局领导委以重任,担任高新区z小学校长。z小学位于城郊结合部,生源结构复杂,发展滞后。她上任校长后,提出了“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德育为先、质量为本”的治校思路,在高新区首创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引入市级科研课题,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很快有了新的格局和面貌,在家长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学校先后以高分通过省两基复查、省普图验收、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等工作,并荣获市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学校、市文明单位等。20**年年底,在兼任学校校长的同时,教育局又抽调其去参加高新区火炬学校的前期筹建和规划工作。这些岗位的历练,让年轻的她迅速成长起来,开始在学校管理路上有了许多的思考与实践。

  20**年8月,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她参加了z区数学骨干教师系列的招聘考试,以面试第一、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z区,让其教育生涯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年8月,黄zz被z街小学的校领导任命为教研主任,在她的精心策划下,学校先后在数学课题研究、校本课程深入发展、教师个性专业成长培训、教科研一体化模式探索实施等方面独树一帜,《学与玩》专题网站,数学专题网络论坛相继创建,国防教育校本课程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面向全省进行了开放活动,z街小学的教科研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泼灵动的局面。

  20**年8月,局党委委任其到z学校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今天,如何将支部工作落到实处,她的做法是党支部工作决不能光讲形式主义,讲表面功夫,一定要虚功实做,实实在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与好评。在工作中,她善于创新工作方式,开展了“感动你我、寻找身边的师德标兵”、“最佳形象教师”“月度人物”评比等活动,变枯燥乏味的说教为智慧引领,形成你追我赶的势头,有效地激活了师德工作的这汪春水。二是寻找落脚点,在学校其他部门不能触及或疏忽但又符合学校师生发展的部分,党支部适时建立党员工作平台,如z小学的“小小鸟巢志愿者服务站”、z二小的“党团员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等既发挥了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又起到了补位的效果。z小学党支部先后荣获“z区创先争优党建示范点”、“长沙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年,黄zz调入z学校担任z两校党支部书记,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雷锋活动、群众直通车、创先争优活动等中心工作,开展了很多卓有实效的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今年,党支部又荣获“z区区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这些历程中,她总是感受着各级领导的悉心关怀,感受着同行前辈的关心支持,怀揣着一份忐忑,手捧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成长中积累,在关爱中前行,用激情书写梦想,用足迹丈量来路,用坚守接近理想!

  二、责任是一份担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深受阳光的润泽,黄zz一直将责任视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在工作上她能顾全大局,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敢做敢担。

  20**年,z街小学筹备创建长沙市示范性学校,那时,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要全面清理并规范整理出近三年的档案资料。校长要其在任教两个班数学的同时,接任学校档案管理员,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那时,面临市示范性学校验收的时间已不足两个月。接手后,她充分利用自己曾经的学校管理经验,先对学校前三年的资料进行统筹,对照标准查漏补缺,指导各部门完善各项资料。那段时间,她白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差生,晚上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总,经常加班到凌晨。这样连续作战了一个多月,终于将168盒档案全部整理完毕。在示范性学校检查中,她执教的数学课“倍的认识”深受专家好评,被评为优质课,准备的档案资料完善,学校得以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工作。

  20**年下学期,z小学由于工作调整,工会主席和一个数学班的岗位都出现了空缺。她主动提出兼任工会主席并任教二乙班的数学。党支部书记兼主课兼中层干部的工作任务非常重,但她一干就是一年半,从不叫苦叫累。包括她的丈夫数次住院,一直默默地承担着这份重任,为了腾出晚上的时间照顾丈夫,她中午从未休息过一天,总是在完成手头上的各项职责任务。她总想,这些都是我的份内事,作为书记都不挑重担,谁又来担当这份责任呢?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都在掂量着呢,我有责任去带好头,树立起修德敬业的榜样!

  去年暑假,黄zz调任z党支部任书记。z两校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她除完成党支部的工作任务外,敢于挑重担、担责任、勇担当,积极主动地分担行政工作,大胆进行学校的常规管理,使教师绩效考核改革、教师岗位聘用、学校食堂招投标工作、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等工作顺利完成。在z学校工作期间,晚上加班是常态,寒暑假没有休息也很正常,她觉得,这是一所三湘名校,站在巨人肩膀上,要缔造更大的辉煌必然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努力!这是作为党政负责人责无旁贷的一份担当!

  三、教育是一种情怀

  她始终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走进课堂,如果不能和孩子们有一种水乳相融的情感,就称不上一位好老师。所以,黄zz虽然担任行政多年,但多年来一直坚守课堂,并力求自己能成为守护孩子生命花开的园丁。她经常主动找学生交流,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嘘寒问暖,知晓学生的家庭状况、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安慰,知晓他的特长所在、关注其发展情况......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她曾撰写了一万多字的数学学习评语与家长交流;为了与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她偷偷拍摄了班上每一个孩子的微笑,花了很多时间,制作成精美的贺卡送给孩子们做新年礼物。在这给予的过程中,她也深切感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对我的高度喜爱和认同。看着孩子们发亮的眸子和成长的笑脸,生命中还有比这更灿烂的颜色吗?浸润在孩子们进步和成长的喜悦中,她深深体会到了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

  她做行政多年,最大的体会是以人为本,将人的发展融入到日常管理过程之中--从生命关怀到精神体贴,将工作做到极致,直抵老师的内心,用真诚去换取老师的支持与信任!在z学校,为了折射优秀教师的不平凡之处,其安排计算机老师变成“福尔摩斯”,在老师们备课、教育学生、课外辅导等等的时候,偷拍了无数动人的瞬间。并通过镜头随机采访了大量的学生、家长甚至是曾经的实习老师,请他们说说表达心情的话语,谈谈老师带给自己的感动。后期的制作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那天,在长达50分钟的视频颁奖典礼上,会场一片寂静,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誉让获奖老师流下了热泪,那是幸福的泪水,是付出诸多辛劳后被人肯定的欣慰。这次活动从开始到最后的颁奖持续时间达两个月,对全体教师都是一种激励和感染。在z学校,为了彰显三位即将退休教师的师德形象,给他们留下最美好的祝福,她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筹备欢送会。包括偷偷收集学生赠言、联络学生家长、制作专属贺卡、全体教师书写祝福、拍摄照片等等。那天,全体教师都被这三位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被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折服,这不就是最好的师德报告会吗?也正是因为自己对教育本真的理解和不懈付出,无论她走在哪里,都得到了老师们一份最真诚的信赖!

  因为心怀对教育的责任,她总是深感自己的不足,为了那份润泽,为了内心的宁静,她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这些年,她在新浪博客里撰写了三十多万字的教育随笔,记录了自己在追寻教育理想路途的心路历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在守望教育理想的麦田中,她会一直延续着那份清贫与寂寞,但她的心中将永远跳动着幸福的火焰,一年四季的梦里都会是草长莺飞、百花怒放!

  教育格言:心怀大爱,做好每一件小事!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