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教师教学感言:师爱就在我身边

浏览:59032021-11-21

  教师教学感言:师爱就在我身边

  她原是一名副班主任,担任3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学校的安排,成为了一名正班主任。她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面对着一群调皮孩子,说实在的,她没有什么“法宝”,有的只是对学生的“爱”。自从当上了这个正班主任后,她便一头扎根于学生之中。和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处处严格要求,让班级趋于稳定,良好班风逐渐形成。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她就是二(2)班的班主任,董雪老师。

  班级中的学生小天,头脑灵活,就是纪律差。上课和周围同学没话找话,周围无人呼应便自言自语,老师管多了便发呆。发呆之后,依旧是说话,干其它的。董老师找他,他一脸的诚恳的保证要改正缺点。但事隔几天,依旧如故。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怎么办?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那天放学后,董老师去小天家家访了,他们谈了很久。家长感动地说;“老师这样都是为了你呀!”小天也深有感触,说:“老师,看我的表现吧!”他现在确实变了。虽然还时有反复,但他已经知道怎样控制自己了。

  班中还有个特殊学生小豪,平时不爱和同学说话,也不愿和老师交流,上课时经常自己做自己的事,有时发怪声音,有时学老师讲话。说实话,找他谈心是件及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教过小豪的老师都知道,无论你批评他,还是表扬他,他给你的回应永远都是张着嘴巴看着你,一脸无辜的样子。董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他沟通交流,鼓励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还和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且制定了在每天每节课课后评价机制,及时的将小豪在学校里的表现与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董老师的努力,小豪在行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上也有了起色。爱心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董老师将自己融融的师爱洒向全班每个学生,让他们沐浴阳光雨露,激励他们健康成长。

  让我感动的还有我的搭班,二(1)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她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她对每个学生都非常有耐心,从来不发火,学生有了小问题,她会找他谈心,学生学习遇到困难了,她会耐心辅导,对于学生来说,王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爱着自己。记得有一次,学生小严吃坏了肚子,在她的语文课要上厕所,王老师左等右等,小严还没有回来,焦急万分,这时刚好下课了,她第一时间冲到厕所,急切地叫着严的名字,小严小声的应答着,却不敢出来,厕所里恶臭冲天,王老师知道怎么回事了,她让我去拿我儿子的裤子,自己拿着毛巾,倒了温水,帮小严擦干净,给他换上干净的裤子,让他坐在空调边,(当时天气还比较冷),自己又把小严那又脏又臭的裤子冲洗干净,装在袋子里。小严的家长来接了,感激万分,可王老师什么都没多说,只是微笑着。

  师爱,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合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更可以感染孩子,进取向上,勤奋努力。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篇2:教师教学感言:尊重,爱的起点

  教师教学感言:尊重,爱的起点

  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不仅是成年人的心理需要,也是孩子的心理需要。我们尊重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自信心得到鼓励。这样做,能够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孩子们懂得自爱,懂得做人的尊严--尤其是淘气的孩子。

  小诚,非常淘气,不爱学习,随便打人骂人,不服从老师的教育。据我的了解,他之所以有今天的表现,主要是他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爸爸粗暴,妈妈娇惯。当然在学校也有同学对他的歧视。

  班队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尊重”这两个大字,讲了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尊重。我特别强调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大家对缺点比较多的同学的尊重,要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同情。大家要用自己的真诚呼唤出这些同学心中的真善美,给他们树立进步的信心。学生们听得十分专注,小诚也是。

  我给小诚的爸爸打了电话:“我是小诚的班主任,我有信心使小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目前希望您配合的就只有一点,就是从今天起,不要再打小诚了,可以吗?”“可以。”“谢谢您的配合。”

  课间,常常能看到小诚和一些同学愉快游戏的身影,他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语文课上,我讲了句式转换的方法,巩固练习时,我问:“这句话要使语气加强,怎么改?”我叫起了小诚,他还没有说话,教室里就响起了一阵哄笑声,意思是他不可能答出这个问题。我制止了大家,就在这时,小诚说出了正确答案,教室里一下子特别安静。我说:“同学们,刚才大家的笑是对小诚的不信任。我请大家记住,要尊重每一个人。”我接着提问下面的习题,小诚把手举得高高的。我又一次叫起了小诚,他非常自信地答出来了,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又高又胖的小诚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从此,小诚上语文课不但遵守纪律,还经常举手发言。

  一次课间,突然有学生跑来告诉我:“有同学打架了!”我马上走出办公室,看到一群学生中,小诚正使劲抱着一个同学。我心里一紧,又是他打架了?走到跟前,才发现小诚是劝架的,他为了不让那个同学继续打,就抱住他。其他同学也劝住了另一个同学。学生看我来了,大家就僵持在那里了。这时,小诚和其他同学提醒打架的两个同学:“互相道歉。”打架的学生作了自我批评,互相道歉,一场纠纷解决了。为了强化小诚的这一优良行为,我不光个别表扬了他,还当着全班同学又表扬了几个劝架的学生,还特意让他们站起来让大家看看。大家看到有小诚,都为他的进步高兴。

  后来,我从学生的日记中,了解到他能主动借文具给同学,能把别人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回原处,现在不打架、不骂人,学习也认真多了......孩子们真诚地关注着小诚,为他的进步而欣喜,我也如此。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师爱,由此延续,渗入孩子的心扉......

篇3:教师教学感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教师教学感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这是我工作以来接到的特殊孩子最多的一个班,有身患白血病的,有母亲怀孕时发生过食物中毒,导致耳朵有问题、情绪难以自控的孩子,有天生舌头短,六岁才开始学习和别人沟通的孩子,有精神无法集中,根本听不懂课的,没法独立完成作业的,有情绪暴躁,有爆力倾向,上课坐不下来的。起初,我真有焦头烂额的感觉,有时候,甚至有点绝望,觉得我带不好他们了。但发生在其中一个特殊的孩子身上的事让我对他们有了信心。

  刘,六岁之前都未曾用清晰的语言和别人沟通,和别人交流的方式要么是行为攻击,要么是大声尖叫。六年的岁月让孩子的心灵蒙上了许多阴影,也让家庭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溺爱。孩子连最基本的学习习惯、生活常识都没有。每次和他谈话,他要么点头,要么摇头,很怕用语言和我交谈。刚刚学汉语拼音时,我发现他完全无法融入课堂,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实在无聊,甚至用小剪刀剪自己的手指。我决定帮他改变这种现状。上课给他优先发言的权利,只要他能学别的小朋友的样子把拼音读出来,就让小朋友用各种方式表扬他。下课,他没有玩伴,也不会玩,我就让几个比较优秀的孩子轮流带着他玩,教他怎么玩。逐渐,他的情况开始有所好转。但仍有状况不断出发生。

  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正当我讲课讲得津津有味时,却发现唯独他没有认真的听课,侧身坐着,还不时的找同桌以及前后位的同学说笑。看到这种情况,我指着坐得最好的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说:“看ZZ同学做得多好!”其他学生都很自觉地坐端正,唯独他似乎没有听到一样,依旧我行我素。我马上对他进行了教育:“课堂中要求坐姿端正,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听了这些话,他用了一种不服气的眼神看着我,还是无动于衷。看到我严肃的表情,他慢慢地坐好,小嘴还不停地嘟囔着,在课堂中我明显感觉到,他有许多的不愿意和不满。接下来几分钟发现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好,还是原来的一副模样,并且在课堂中还发出奇怪的声音,扰乱课堂的秩序。

  快下课了,他和另一个学生趁同学们交作业的时候,偷偷跑到教室后面,故意做出各种滑稽的表情和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严厉地对他说:“刘,现在是上课时间,请你回到座位上!”没想到,他和我玩起了“捉迷藏”--躲到了同学背后,死活不肯回座位。我不由得怒火中烧,大声说:“刘,你太不守纪律了,请你到老师这里来,我要和你谈谈!”他满脸通红,斜着眼睛瞪着我,小嘴努得歪到一边,含糊不清地大声说:“又不是我一个人不守纪律,你为什么不找其他人?”我没想到他的反应如此强烈,一下愣住了,但是几年的经验告诉我,要冷静。我盯着他看了几秒钟,灵机一动,故意放慢语调说:“因为老师知道你是最聪明、最懂道理的孩子,一定能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也一定能改正,老师希望你能给其他同学做个榜样。”他迟疑了一下,慢吞吞地挪到了讲台前,满脸的焦虑不安。这时,下课铃也打响了我当场表扬了他,对全班学生说道:“**进步了,你们看,他自己走到老师这,说明他知道自己错了,想改正。”下课时,我拉着他的手,尽量用柔和的语气说:“你帮老师想个问题,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像你刚才那样,班级里会是什么样?如果你是朱老师,你会怎么做?” 他看了我半天,低下了头。我趁热打铁说:“你知道自己刚才问题出在哪儿了吗?”他沉默片刻,开始讲自己的错误。最后我说:“你回去想想,你那么聪明,老师还希望你尽快变成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呢。”

  这件事过后,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他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细细想来,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他总能欣然接受。由于他的转变,班级的纪律好了许多,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学期写的字已经是班级男孩子里数一数二的了。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会从各方面了解清楚学生的情况,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教育。这就是教育的南风效应吧!当“南风”徐徐吹响爱的号角时,孩子是幸福的,老师也享受到了一种特殊的“幸福”呀! 我想其它的特殊的孩子也需要一种特殊的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今后工作中,我会努力去寻找。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