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中国教师缺什么》再思考

浏览:66242022-10-19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关于《中国教师缺什么》的再思考

  ****年10月3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在去世之前,钱老曾多次对向前来探望的*总理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并且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钱学森之问”,着实触碰到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痛处。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在进行自我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到底缺什么?”这本《中国教师缺什么》就是这种思考的集中体现。

  黄燕老师的这本书封面设计用上了热情的红与凝重的黑两个色调,书名则用了一“热”一“冷”互相衬托,这一切似乎都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黄老师试图从新课程改革的视角来对教育进行反思,并试图从中找寻到出路。

  在书中,她选取了一些能引起读者共鸣,深思并有借鉴意义的教育教学案例,分为六部分,分别是缺乏爱,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生命意识与等待意识,缺乏理想与激情,缺乏创造,缺乏健康与关怀,篇末链接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精选文章。

  书中的前言,很有特色,富有诗意并能引人思考。第一部分“缺乏尊重”的前言是这样的--“正如我们很难区分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乔丹、柏拉图谁更聪明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其实并不存在差生。学生之间的区别不是聪明与不聪明,而是存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区别。”仔细想想,我们的学生虽然众多,但每个都有不同的特点。他们有的乖巧,有的顽皮,有的软弱,有的叛逆,有的内敛,有的活泼--每个人都不与他人相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些面孔不就是年轻时的我们吗?如果我们却用相同的标准要求孩子们,要求他们在行动上思想上整齐划一,并给他们立一个标杆:向某某同学学习。这合理吗?显然不符合孩子的天性。

  作者还用了一些有趣而生动的教育故事,引发我们对教师角色的再思考,在“缺少平等”这部分内容中举出了这样一个案例--美国著名主持人,林柯莱特采访一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一名飞行员!”林柯莱特又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没有燃料了,机上仅有一个降落伞,此时飞机上的人都很紧张,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首先会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请大家保持安静,并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抓紧系上那一个降落伞跳出机舱。”现场的观众听后笑得东倒西歪,唏嘘声一片。只有林柯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林柯莱特继续问他:“告诉叔叔,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认真地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大家愣了片刻,现场便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故事的结尾使我们感到意外,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却又是情理之中。“我还要回来”--这就是孩子的思维方式。这个真实的教育故事令我意识到:作为成人的教师在情感、思维、语言等方面经常享用成人的霸权,而这种霸权往往禁锢着儿童的思想。

  正像作者谈到的那样--“教师和儿童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放弃自己成人的情感、思维和语言霸权,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心灵置换,便一定会触摸到孩子情绪的温度,发现荒唐中蕴含的新奇,幼稚中寄予的真情,也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

  一所历史悠久、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对于大人来说,可能称得上是孩子的天堂。但听听孩子的真实的看法: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只能称之为地狱罢了。大人想把孩子们打造成自己,适应于这残酷的社会,可谁来为孩子们的激情负责?谁来为孩子们的青春买单?如果青春只有所谓的成绩好那是和年龄不吻合的。只有激情、叛逆、个性、奋发,都存在的生命才成其为生命,校园才成其为校园!

  再比如,作者在教师“缺少宽容”部分,这样规劝被儿童反反复复犯错误一次次气得歪了鼻子的老师们--“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更何况是孩子们,教师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教育对象的相同与完美,课堂和学校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儿童正是在一次次错误中长大,教师应以教育者的睿智去理解、宽容并接纳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

  作者还用这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小溪,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错误,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尊重,平等,宽容,这些温暖的词汇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叫《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片中的基廷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打破了原有的僵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孩子们释放激情,追求真理,抓住时间做最好的自己。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青春经历传给了他的学生,包容学生的错误,尊重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宽容学生略显幼稚的错误。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压力他不得不离开他挚爱的学生们,但他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却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延续传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者分析了中国教师的生存现状,并在书中道出了中国广大教师的心声:新课改让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潜能,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家长的期待又让教师面对很大的分数压力,并长期背负造成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的“罪魁祸首”的骂名。班级人数严重超员,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工作量严重超负荷。中国广大教师面临的是长期的多方面的评价和考核压力,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作者还特别提到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班主任的生存状况,很有意思的是,书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多少男人梦寐以求娶个老师做媳妇,到手后才大呼上当,自己受骗成了家庭主男。千万莫娶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班主任做媳妇。

  沉重,僵化,单一,贫乏,绝对不应是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职业幸福感的。希望中国的教育会越来越好,中国的教师都能成功、健康、优雅、美丽。

  最后,我想用梭罗的一首诗来表达我对教育的理想: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篇2:《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思考的力度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思考的力度

  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我精心背出来的课无动于衷?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40分钟?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我的苦口婆心转眼就忘的一干二净?为什么有些学生连起码的认真规范书写都做不到?

  翻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来感受书中涉及到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许多道理,使我有瞬间解决心结的感觉。如在开篇第一章‘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时,他谈到: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其实就是提醒我们老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要尽其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快乐的过程。

  我们总喜欢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他们的要求也总是一样,所以每次都会在某些学生犯错误,某些学生学不会知识时,生气郁闷,甚至在耐心再教育之后依然没有进步时忍不住咆哮,抱怨怎么会有这么笨的学生,读过第一篇之后忽然就不再纠结,“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东西: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是教育技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再如书中还谈到了思考的重要性: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同样,在第48条建议‘要思考,不要死记!’中也提级了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性。是的,教师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自己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啊,这一点是我平日里试图努力尝试的,可操作起来需要花费心思,由于受一定惰性思想的影响,自己在平日里所下的工夫还是不够的,以后会加大这方面思考的力度。

  每天读一点,进步多一点!

篇3:骨干教师研修班感悟:感动中研究,思考中成长

  骨干教师研修班感悟:感动中研究,思考中成长

  为期两天的研修学习结束了,虽然疲惫,虽然辛苦,但是在今天中午活动即将结束时,心中对这次活动仍有很多不舍。不舍和各位朋友暂时分别,不舍离开这种学习研究的氛围。这两天里,看着身边各位朋友熟悉的、友善的面孔,心中常常涌出一种温暖,感觉到自己在小学数学的研究道路上不是孤独和寂寞的,有朋友同行,真的很好!

  一、感动--市区教研员和各位PK老师的敬业

  从接到活动通知的那天起,我就很喜欢这种学习研修的形式,带着任务学习,以提高自己为目标,那么任务也会变的很可爱,学习也就不再是枯燥的了。这次活动虽然时间短,但却可以让每一个与会老师切实的提高,的确可以达到于科长所期望的“同研究、共成长”。但对于于科长的良苦用心,直到28日下午她的报告,我才真正体会完整。听她细数一年来我们研修班的足迹,感受着她为我们这些骨干教师做“嫁衣”时的期待;听她解释自己的每一个QQ签名背后的故事,感受着她对几位讲课教师默默的祝福;贴她为我们准备的成长档案评价条;抽她为我们准备的观察对象评价表;聆听她对我们今后研究方向的引领和方法的指导......我相信每一个与会的骨干教师都会和我一样感动。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如此的善待我们,但事实是我们正在享受着这种善待,所以我们绝不能“自己放弃自己”。

  让我感动的除了于科长,还有七位参加PK的老师和他们的县区教研员们。这些县区教研员和于科长一样,他们很忙,很累,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插空参与到磨课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如此的辛苦,也无非就是希望自己的选手能走的更远一点,这种默默的帮助和支持很让人感动和钦佩!而这些PK的老师呢?说实话,我更理解他们,也深知从前期的准备到现场的展示再到后期的加工,他们要付出多少,要承受多少。这种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可以想象但却很难真正体会到。所以我理解张学峰老师为什么会流泪,理解梁绍美老师为什么会声音发颤,理解每一个参加PK老师为什么会常常紧锁眉头或不自觉的叹息。理解的同时,我又很佩服他们。佩服王永胜老师的坚强和坚持,佩服吕健老师对知识的敏感和洞察,佩服每一个PK老师“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他们在承受压力,但他们也把这种压力当成了动力,所以才有了昨天的精彩展示,虽然各有等待完善的地方,但他们的努力和勤奋在课中都可以体会到。正是有了这些努力和勤奋,他们才会如此迅速而优秀的成长起来。

  二、思考--我们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七位PK老师的课,应该说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有自己的设计亮点,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即使在某些细节上需要改动,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一千个人看同一节课,就会有一千种感觉。不同的思路适合于不同风格的老师,各种思路之间没有对错只有适合还是更适合,这是我的感觉。从昨天到今天,我们对每一节课都有思考和讨论,有时即使自己没有发言,那也是因为在已经发言的朋友的话语中找到同感,不想雷同而已。

  纵观七节课,站在即将参加省级大赛的角度,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一节课上完了,我们究竟能给学生留下什么?

  记得去年听上海z老师的《植树问题》之后,骨干群的各位朋友都认为从教学效果而言,相对于植树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说,她的“一刀两段”和“画-找-推”的总结提炼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究竟是知识重要还是方法重要,抑或二者同等重要?我们在准备这节省级赛课时,要更突出什么?只有想好这些问题,我们在课的进程中才能准确用力,我们的教学效果和比赛效果才会更理想。

  2.我们的设计,学生喜欢吗?

  为什么有的设计上起来很轻松,学生学习的很主动,教学气氛很好?而有的设计明明很好,但是学生就是激动不起来,深入不进去?我想,设计的好不好,可能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成人的感受,我们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落实,要考虑现场操作的方便,甚至还要考虑评委的感受,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我们创设的情境、设计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吗?他们喜欢你的这些设计吗?他们对此感兴趣吗?兴趣有多大?是主动产生的兴趣还是被动的应付老师?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兴趣点产生矛盾时,我们该如何取舍?如果学生和评委的兴趣点产生矛盾呢?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3.我们对学生的关注究竟到什么程度了?

  无论是课前谈话,还是课堂进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预设都烂熟于心。那么在我们这些预设的现场“直播”中,我们有没有很认真的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从他们的每一句话中,从他们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中,及时而准确的把握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把握到他们的学习情感的投入程度?在巧遇“生成”时,我们能否敏锐的觉察到创造精彩的机会来了,并能利用好这些生成为我所用?如果我们真心的在关注学生,那么我们现场生成的评价语言一定会很受学生喜爱。

  “感动”是真心的,之所以“冒险”写出来,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科长、对各位县区教研员、对PK教师、对各位群内朋友、对这次活动的感谢;“思考”是原始的,之所以不惜“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写出来,一是想给参加PK的几位朋友提个醒,二是想借此来勉励自己,更客观的审视自己的课堂,争取从自己开始,让学生更爱数学。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