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兰亭集序》读后感:真名士自风流

编辑:234范文网2022-10-12

  读《兰亭集序》有感:真名士自风流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品读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优美散文的《兰亭集序》,正如诗人所云:“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你看,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于是他们“引以为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然后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真是快哉!

  读到这里,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我找寻王羲之,哦,他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他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实在是人生的极致。

  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曾作诗《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桌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诗人吴质宴后写道:“乐往哀来,怆然伤怀。”西晋的石崇在与众人宴饮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自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比较普遍的,王羲之在欢宴之后也不能摆脱这种传统氛围的影响,情绪出现了变化,由“乐”转“痛”。因何而痛?是痛苦?痛心?痛惜?悲痛?

  世俗中的人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又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这种“痛”,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不少人或谈玄悟道,或归隐山林。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王羲之自己怎么看呢?他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意思是我到现在才知道,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命与夭亡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他“悲”古人,因为他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他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他的文章,犹如他读古人的文章一样,王羲之询问古今,发出悲叹。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曹操在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再看看王羲之,他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所以说,此文是王羲之在良辰美景面前一种理性的思考,他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篇2: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读后感

  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有感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历来比较薄弱。它让教师苦恼,家长心烦,学生头疼。教两个班的语文,那作文的批改简直就是苦海无涯。无意中在《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上发现了一篇文章《一直跟着“管大”走》,里面有一段话让我感触特深:批作文,完全可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只要你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而不是“写作业”的状态。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呀?“管大”是何许人也?到底他有什么法宝,让作文教学如此有效。在书中,我寻找到了《管建刚的作文教学系列》,“管大”难道就是那位特级教师管建刚,以前只听过他的名字,都没有好好了解过。于是,我马上在当当网上订购了这套书。趁着暑假里空暇的时间,我看完了他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说来也奇怪,平时,我拿着这些专业书籍,大多都是看一点就看不下去了,可是这本书居然击退睡意,其内容的安排,语言的表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个个别具匠心的训练,让我爱不释手。

  管建刚老师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照着自己心里的熟悉的“话”去写,才是正道。平时,我们经常让学生写有意义的事,孩子认为有趣的,有意义的事,而大人却认为毫无意义,导致很多的孩子照着老师的话,大人的话去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温度,以至于到后来孩子们怕作文,讨厌作文。在这本书中,管老师第一个就是“心灵力”的训练,教孩子发现自己的心灵。以前,很多专家都提倡观察周围的事物,而管老师提倡写文章要内向观察。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就会写出有活力的有灵气的作文来。本书向我们介绍了捕捉内心想法的各种办法,介绍方法后,再呈现管老师班级孩子的作文片断。一点点训练,一步步深入,有很多平时真实存在又极易被忽视的心里活动在管老师的训练下渐渐清晰起来。

  教学中,大家知道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字数,他们为了凑足字数苦苦挣扎着。管老师发现为“字数”苦恼的学生作文中的人几乎都是哑巴。他教我们一种让学生轻松过“字数”关的绝招--让文中的人物说话。果然,文中的人物一说起话来,字数就不成问题了。为了让文中的人物“说”的丰富,管老师还教我们不同形式的“说”,不同位置的“说”,不同意思的“说”,让我大开眼界。写好作文当然离不开“描写力”的训练,管老师除了交给我们“说话力“的训练外,还具体教我们如何训练“动作力”、“表情力”、“场面力”。如果学习后,能去尝试一下,相信收获会更大。

  管老师把“打磨力”训练放在最后,起先我有点想不通。看完后,我才恍然大悟。哦,原来,作文如泉水般涌出时,是先不拘个别语言病的。成文后再到最后在打磨,就可以写出好文章了。管老师就学生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通病一一开出了处方,特别有指导性,相信是一线的教师的福音。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还想看,甚至想去实践的好书。

篇3:《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读后感《我就是数学》

  暑期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我被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动着我。它首先不只是一部讲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书,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创新性教育、教学思想的一部力作。其中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人性至上的教学理念。通过“案例呈现” 使困惑、迷惘、问题、难点逐一浮出水面,我在教学中的谜团渐渐释然。这本书与以往枯燥的教学理念不同,它是以案例和感悟为主,从中我们能够感受一些东西。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几点体会:

  1.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热爱数学。要想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不难,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而从字里行间更能看出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从而他也换回了同学对他的爱和信任。

  2.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并积极实践。就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采取活动的形式。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

  (2)采取把知识趣味化的形式。

  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为了一个简单的导入,苦思几个星期,最终找到小猴滑滑梯这一情景。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o;要我”o;变“o;我要”o;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3)采取好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持续发展。

  教师的评价要根据差异原则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个标准,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的评价用语应该有针对性、导向性,比如,有的孩子的解题方法新颖,就能批上“o;你的想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子的好孩”o;。有的孩子学习进步了,可写道“o;看到你的进步,我非常高兴,这说明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会有所收获”o;对个别同学还能写上“o;最近怎么了,为什么错题比较多?应该找一找原因,也可以找一找老师”o;这样,把作业作为媒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通过评价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体验,以利于增强自信心。

  3. 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o;把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o;是《我就是数学》贯彻的精神,同时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终生追求的教育目标。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因为这不只在教和学,而是感受课堂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我就是数学》是一本好书,它教给了我一种教学理念,教会了我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转变和进步,这种向上的感觉真好。

篇4:《中国智慧》读后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中国人“和”的智慧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一个“和”字。“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等无一不告诉我们和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和”呢?在我看来,就是一幅太极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为“和”。

  如人的思想,我们不可能只读一家之言,就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思想,总是结合百家之长,最后再由自己融会贯通,才能够有自己的一个想法。我们吸收着孔子的“入世”原则,积极地工作,也采纳着老子的“出世”理由,崇尚道法自然,一句“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又道尽了多少人的心思。可见,中国人骨子里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也因为“和”,春秋时期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那时所有的思想都能提出,兼容并蓄,将“和”字发挥到了极致,那种“笑谈百家”的思想上的碰撞又是何等的痛快啊!可惜的是,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在思想上也进行了统一,唯一剩下也就是儒、法和道的思想了。

  现在中国人崇尚佛教,基督教,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佛教是印度的,基督教是西方的,我们把释迦牟尼和耶稣放在了我们的心灵上,而却忘记了那位以“仁”治天下的孔子,也似乎忘却了那位骑青牛过函谷关的老子,还有那位喜欢一身逍遥的庄子,说着“子非鱼,安知鱼非乐焉”。我们的儒家、道家这些本土的地道的文化与信仰又该何去何从呢?等到几十年后甚者几百年后,还会有其这样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吗?扎根我们的本土文化,然后再兼收包容其他不同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才能传承下来,真正做到“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才不失为一个泱泱大国。

  对照我们的教学,作为刚刚踏上教学讲台的新手们来说,在学习各位名师或特级教师们的经验时,也应怀有一种融合的思想,幽默生动的课堂固然令人欣喜,但偶尔博大深远的知识传授未必不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们应学习各位名师们的擅长的经验教学,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但前提是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本身的性格与自身的水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我们相信才能走得更远。

  除了“兼容并蓄”,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和”还应是一种对立中的统一。就似太极图所阐述的,阴阳对立,黑白分明,两者虽为对立,却又无比和谐。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问题,应该在对立中找到统一,这才是“和”。

  平时在教学工作中,对待那些作业不写的学生,我们总会千方百计地从其身上找到优点,扩大其闪光点,当一个人身上的优缺点同时存在时,我们这样的一个人才是和谐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我们的优点多于缺点时,那么我们就是优秀的,而当我们的缺点多于优点时,那么我们就是落后的。人为什么要学习?我想应该是从学习中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进行缺点的改善与改进,当我们穷其一生,改变了那些阻碍我们自身完善的缺点时,那么回首往事时,我们可以毫无悔意地说,这一生我们没有白白浪费。人的价值应如是,我想人的追求也应该如是。

  以一个“和”字,对照我们的性格,配合“当阳则阳,当阴则阴”的原则,能进则进,应该退就要退。进的时候,表现积极奋发,力求上进的一面,强调人定胜天,不折不挠的阳刚。退的时候,呈现淡定隐忍,无欲无求的一面,强调天定胜人,乐天知命的一面。面面俱到,自然和谐。

篇5:读后感《死亡诗社》:像基廷一样做老师

  《死亡诗社》读后感:像基廷一样做老师

  我一直无法拒绝对他的怀念,我一直无法拒绝向我的同行和我的学生们推荐这部影片--《死亡诗社》,我为我自己还能有这份热情的感受犹如醉酒后第二天清晨醒来失忆的尴尬。这是一部19***的好莱坞电影中描述的现象,基廷先生就是影片中那位在校方看来出位并最终被开除而被他的学生们拥戴为船长的我的追随者。17年过去了,我仍然丝毫没有时空的距离感,仍然强烈地感受到了对这部电影进行价值追问的意义,简直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就是针对当前的中国教育而拍摄。一部电影,如果能打动你,一定是如青春遭遇恋情击中了你的内心,使你说不出的隐痛得以抚慰。

  在没有遇见基汀老师之前,我不是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宿命;在遇见基汀老师之后,我的自由欲望被不可遏制地扩张了。也因此,我看到了我们的职业生涯所面临的,竟然是怎样的一出剧情!在撇去功利主义的浮光掠影之后,是做一个体制内的灌输者,还是,做一个导引青春航程的船长?真的能轻易地作出回答?我无法回答自己。站在讲台前已有多个年头,有过踌躇满志,有过鲜花掌声,但面对基廷先生,所有的成就感显得是如此的廉价。“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但面对在丛林里分叉的两条路,我无法象基廷那样选择走人少的那条。浪漫的诗人基汀走了,被放逐,如普罗米修斯,盗火者承负了盗火的恶名,他是一个被放逐的游吟诗人。浪漫的诗人尼尔(影片中基廷的学生)去了,走向死亡。他被点燃的生命激情无法再回到铁屋般禁锢的体制,如鲁迅先生描绘过的那个没有窗的大铁屋子,他醒来,无法接受这现实,只能把自己骨骼捏碎,为维护精神的自由选择了毁灭。而我,依然在这里,小心翼翼地珍藏起那些梦想和诗意的火花,独力承担起自身的命运。

  影片中基汀老师上课的每一个情节都是那样的让我热血贲张。什么叫个性?这才是有意志的人。他让学生们撕掉了诗歌教材那算术公式的前言,教他们用自己的心去欣赏诗歌。具体的情节是这样的,基廷首先要求优秀学生尼尔朗读教科书上一篇普利查关于“如何鉴赏诗”的导论。文章的作者普利查博士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了“科学地分析”。“这是狗屁!”基廷老师一语惊四座,然后他让学生把这些“狗屁”的教科书言论统统撕掉。“撕吧!这是一场战争,它关系到你们的心智和灵魂,你们要学习独立思考。”这不啻是学生内心中的一场风暴。他让学生们站在课桌上尝试换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他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走路。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渐渐从生活中找到了诗意,并理解了诗歌的最大精神--自由。尼尔重组了基汀老师年轻时组织过的死亡诗社,带领同伴,在夜里奔行向那个印弟安山洞。夜的迷雾间,苏格兰风笛响起,那些年轻的身影奔行的步伐如舞蹈,正奔向自由和幻想的世界。那种激情飞越的时分,尼尔真正体味到了幸福,他通过诗歌寻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美丽、脆弱、高贵得一塌糊涂。

  像基廷一样做老师,到了我这年龄还给自己树一个榜样,连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滑稽可笑,但他的确是一个能够给你力量的人。基廷抵抗的势力不仅仅来自学校,更为关键的来自社会,我们的成人社会。不是吗?我们的成人社会,出于他们的本能,把他们的实利主义的性格灌输于学校教育的诸种体制之中,并且,作为师长,作为父辈,他们自以为这所做的一切均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他们认为,唯有一个在贯彻了实利主义教育的体制之下成长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免受伤害。于是,我们的孩子开始学习各种规则,同时,也学会屈服。

  在我们的实利主义的教育培养之下,孩子们感染上成人世界的各种气质,变得现实,变得善于钻营,变得急功近利。也许他们会成为一名合乎我们设计的会计、医生、律师、政客......但是,与此同时,却逐渐丧失了生命本质中的创造力,反叛力,活力。像成人社会一样,整日忙忙碌碌、蝇营狗苟,然而这却不能够让他们的生命快乐。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