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科学教学反思《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浏览:72312022-06-27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教学反思

  一、导入简洁,直奔主题

  “同学们,通过《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节课的学习,知道我们的世界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并且知道物质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那么到底我们身边的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认为这样的导入直奔主题,让同学们一开始就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的,也为后面的实验节约了时间。

  二、部分实验设计不够严谨

  (1)在“混合沙和豆子”的实验中,我先让学生们观察混合前沙和豆的特点,然后进行汇报。这里我没有提醒学生怎样去观察。即运用多种感官(看、摸、闻等)进行观察。这样的疏忽导致了学生们观察沙和豆子的特点时抓不住主要特征,回答时南辕北辙。虽然我提醒了学生们从颜色、状态、气味几方面进行汇报,但还是有的学生回答沙里面没有杂物;有的回答没有磨损;更有的说没有变化等。这样也导致了我的课堂语言有些凌乱。甚至有那么一会儿被学生误导了。当有的学生回答说沙没有变化时我不能理解他的意思,只能牵强的帮他补充“放在那里没有任何变化”,但我现在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这样的提醒在科学课尤其是象我教学的很少做科学实验的班级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还能减少教师一些不必要的啰嗦和尴尬,更能对下一环节“白糖加热”实验的教学奠定基础,在下一环节的观察活动中就可以不用提醒学生观察方法了。可谓是一箭三雕!

  (2)“混合沙和豆子”的实验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教师可以先提醒这个实验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只根据他们的设计提出疑问或者作一些必要的补充就可以了。我没能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先观察混合前沙和豆的特点,然后进行混合、分离、再观察比较。这样的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说明我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到位,也说明我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上来。

  (3)这一个实验也应该填写实验记录单。如果填写了实验记录单,学生们对混合后沙和豆子“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一结论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4)第一个实验结束后应该提醒学生收拾好实验材料,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

  (5)“加热白糖”的实验自我感觉还比较满意。对学生实验前的要求提醒也很到位--1、取少量白糖放在铁勺中央,用湿纸包住铁勺放在蜡烛的外焰上加热。2、眼睛不能靠得太近。3、观察到白糖一有变化就马上暂停。记录员做好记录,然后继续加热直到白糖不再发生变化为止。4、运用多种感官(看、摸、闻等)进行观察。5、加热结束后把铁勺放在湿纸上。6、留心蜡烛的变化。

  三、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待培养

  我对该班级的整体素质和学生的习惯等不够了解。在上这一节课时就遇到了几次冷场!比如在我提问沙和豆的特点时,居然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回答问题。虽然我努力地鼓励他们回答错了也没关系,并尽量以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面对他们,举手的也仍寥寥无几。回答问题的也就那么五六个人!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下课。

  在提问“预测混合沙和豆子后会发生变化吗?”全班同学都回答会发生变化。他们说:豆子会变黑,沙会变小,豆子会变得没有光泽......这样的回答我并不意外。我感到意外的是全班同学都保持同一个观点--会发生变化!这只能说明有的同学没动脑筋,人云亦云!

  在引导学生讨论“加热白糖”时的注意事项时,学生们都不知道要注意什么,更不知道要观察什么。讨论的气氛也不够活跃。我只好把要求一一告诉他们......

  一节好的课需要一位善于引导的老师,但也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科学教学在咱们县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果学生们平时坚持做实验,坚持大胆发言,我想整节课的感觉会更好!

  四、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

  整节课仍有部分语言显得还不够精炼。比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加“你说”两个字,可以给他一个手势或一个眼神,这样就不会觉得整节课很繁琐。

  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必要跟着重复一遍等。

  五、教师的评价语言也有待加强

  不是每一个学生回答完后都说“你说得很好”。说得不好的教师应及时的给予纠正或批评。其实这个道理一直都知道,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心理承受能力还没有磨练好,听到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者是出乎意料的答案时还是有些沉不住气,甚至乱了阵脚。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了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不想成为什么名师,只求在我的课堂上我的学生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

篇2:《植物的茎》科学教学反思

  《植物的茎》科学教学反思

  我们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类型,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又是不具体,甚至是错误的,本课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虽然学生有了一些经验,但却不够深入。对于这样的课型,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是激不起学习的兴趣的,自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那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就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个超过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一、课前复习阶段,通过思考总结,迅速完善了目前学生认知经验。

  通过对原有知识的简单总结,提出了新的问题:水分和养料是如何到达需要的部位的?学生只要了解了植物身体的结构,就会很自然想到植物的茎。从而确认了植物茎的运输作用,为本节课的研究确定了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

  二、学习新经验阶段,通过创设研究情境,让学生的研究目的明确。

  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如何研究?对于茎的内部构造进行大胆猜想,在进行实验观察,丰富学生经验。

  三、拓展经验,加深了理解,实现了对分析方法的再次利用。

  在学生通过环割现象分析出茎的表皮有运输养料的作用。其实也是应用探究运输水分的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经验。

  从本节课授课过程看,学生始终有研究的愿望,探究的兴趣浓厚,课堂讨论相当热烈。教师要实现对课堂的准确掌控,教师有效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在课堂中呈现的学生已有经验不足,教师应该在课前多做些交流,巩固已有经验。另外,课堂上学生对于实验结论的得出存在困难,也反映出课堂问题设计的不够合理,总之,本节课还需要再用心雕琢。

篇3:《水面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水面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像是我们的孩子一样,那么可爱那么完美,最起码在走进课堂之前,我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几年前我执教过这课的示范课,当时感觉效果还不错。几年后再次执教,我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于是有了新的设计。带着美好的期待我走上了课堂。在课堂上,有的环节的设计和处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印证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但也在有的环节上发现了问题,在预期的教学效果上打了折扣。我在反思三个问题:

  一、怎样让探究更深入?

  本课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一是往广口瓶中加水观察水面的形状,二是往硬币上装水观察水面的形状,三是往广口瓶中放曲别针感受水面张力的神奇。前两个活动属于观察探究阶段,从观察到“瓶中可以装水,水面高过瓶口但水不会溢出来”到发现“硬币上居然也能装水,水面鼓起来像面包一样但水也没有溢出来”,虽然都是观察水面的变化,但存在递进关系,在这种不符合常理的“新奇”发现中初步感受水面张力的表象特征。第三个活动属于体验探究阶段,主要让学生经历“广口瓶中已经加满水的情况下还可以放进很多枚曲别针”来体验表面张力的神奇。

  通过课堂实践,我也发现了问题。每次活动前的铺垫、观察活动的进行、活动之后的汇报交流,都要耽误一定的时间,并且第一、三个活动中都用到了广口瓶,都要往里加水,有点重复的感觉。虽然组织了三次探究活动,但总感觉探究活动组织的不够深入,有种“事倍功半”的感觉。我想可以将第一、三个探究活动整合成一个,节约出时间让学生将探究活动深入进去。

  二、怎样让理解更直观?

  本课我对“水的表面张力”的目标定位是“了解”,只要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即可。在课后的评课中,教研室的苏老师也提到“水的表面张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能否自制一种教具,比较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确实是个好主意!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通过典型的、结构性的器材,让学生的了解再多一点、对知识的印象再深一点,也是巨大的成功,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三、怎样让互动更有效?

  该汇报交流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虽然老师大声提醒、拍手示意,但孩子们好像接收不到来自老师的讯息,收效甚微。这种情况怎么造成的?我们怎么解决?有没有好的办法?我在反思。孩子们集中精力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是好事,说明他们很投入很用心,也说明他们的探究活动正在进行之中还未结束。虽然不能让老师满意,但他们在做“正事”。从老师的角度反思,我们设计的探究活动还需要整合,才能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尽兴”地去探究。我也有点后悔,也怪自己课前功课做的不够细致。因为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的习惯和要求互相不熟悉,如果上课前,来段“我们约定吧”,可能会有大的改观,比如:听到“开始”的口令才能开始实验,听到击掌的提示马上停止实验。

  在反思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很有必要重新设计和调整教学思路。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