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科技整合经验发言高

浏览:64502022-06-07

  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科技整合经验发言高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下午好。由我来代表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交流一下课堂教学与信息科技整合方面的体会。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科技的关系:准确地说是辅助历史教学,而不是整合历史教学。在科技和教育迅速发展并相互结合的今天,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历史教的是过去,但过去的事情是无法重演的,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借助其它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历史。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其中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现象,增强历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的活跃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可以补充资料加大容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增强历史课的渗透性和开放性;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换,增强历史课堂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中学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并非是可有可无的。我们高一的历史课堂教学基本上做到了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上下两册教材,共有6大主题,52课内容。

  从20**学年开始,我们有系统有分工的进行课件制作。每个老师负责一部分,首先独立完成课件制作,然后进行备课组讨论分析,看是否有改进商榷之处,之后其他老师再根据各自的教学风格进行修改。这样两年下来,对于每节课,都有了好几个版本的课件值得借鉴。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历史资源库,一方面对以后的历史教学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对新入门的历史教师也是一个参考,可以帮助新老师较快地融入历史教学。这是指的新授课的课件制作部分。

  新授课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历史注重史料教学法,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感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能力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每节课史料教学方法的运用,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的阅读史料,并能较准确地从史料中提取有用的历史信息。而且,课件制作美观,图片、视频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对历史课的兴趣,提高了历史成绩。现在师生都已经习惯了历史课的多媒体教学,如果哪天不用多媒体上课,师生都会感觉不习惯的,就像这段时间教室多媒体无法用,可苦了我们历史老师了。关于练习课或者说训练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在尝试了半个学期后,我们决定放弃,改为传统的试卷练习。因为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

  多媒体练习题目,对于某些上课注意听讲的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上课容易走神,而且题目又做得快,一不留神就听不到或者说看不到了。对于程度稍差的同学来说,也跟不上课件练习的速度。关键性的一点还有课件练习学生无法保存,如果后来想自己(编辑:http://www.234fw.com/234范文)复习看看也找不到资料。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只有使用得当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不是万能的法宝,它不可以代替传统的试卷练习。历史课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成败的关键主要在于课件的思维含量,即它能否有效地实现人机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能否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能否较好地发挥教师课堂组织和点拨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人机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是目前历史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的最大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正在努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当然,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应该继承发扬,不能因引入多媒体技术而邯郸学步、数典忘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辅助作用,教师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系统优美的板书设计更能帮助学生提炼史识,适时巧妙的启发诱导更可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巧妙结合,有机统一,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2:班级课堂教学常规经验交流发言稿

  班级课堂教学常规经验交流发言稿

亲爱的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我感到非常荣幸。大家都知道教育就是爱的传递,

  课堂教学常规就是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我所说的班级课堂教学常规是指一个班集体针对自己的实际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拟定的,经常使用的一些规定。一旦拟定就要长时间的去坚持,这种班级自己拟定的课堂教学常规对整个班级的建设和对每个学生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应重视班级课堂教学常规的建设和改进。我作为6年级7班的班主任,要让我班的孩子懂得以下几点的重要性:

  1.、候课的重要性

  2.听课的重要性

  3.班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根据这三个重要性制定出我班的教学常规:

  1.课前三分钟天使到我班:课前预备铃打响以后,全班同学诵读传统文化,

  (有一个同学领读传统文化,有一个同学查看学习用品摆放情况。。。。。。)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班的传统文化孩子们都能背诵,这来源于

  课前三分钟。)

  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笑容可掬,犹如天使下凡般

  地走进教室。。。。。新的一课开始了。。。。。

  井然有序的班集体会给老师们带来一个好心情,也会让老师们”一见钟情”地爱上这个班集体,孩子们就会得到老师们最高境界的爱。

  2.课中紧跟老师走,一切听指挥:我用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听讲的重要性。一个故事是我小学数学课上因为走神,倍数约数没学好。另一个故事是我上初时因不喜欢历史老师导致自己的历史成绩一落千丈,中考才考7分的成绩(总分30分)。讲这个两个故事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专心听讲和喜欢老师的重要性,要学会适应每一位老师的授课方式,那样才能全面发展。。每学期我都让孩子以《走神》为题写一篇日记来总结课堂听讲情况,其中陈晴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3、团结协作,共创和美班级:每周的班会,我都让班长总结一周班级课堂表现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争创和美班级而努力。

  在班会上还要让孩子们明白,孩子的成长来自于老师的教诲,每个孩子必须尊敬自己的老师,爱戴自己的老师。老师们对班级的高度评价,是评为和美班级的首要条件.

  有了班级课堂教堂教学常规,等于全班同学有了共同目标。在完成目标过程中能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讨论。班级从此就有了凝聚力,有了生机,有了活力,有了秩序。

  实施课堂教学常规是形成教育和养成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我想无论实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常规,都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习惯。坚持的时间长了,就了磨练他们的毅力,对学生其它习惯的形成和养成是有帮助作用的。如今学生缺乏的也是耐心的毅力,我们当班主任的要是在班级中能实施一项课堂教学常规,那是对班级的建设和对学生的培养都是有利无害。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班级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设形成的,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做起。一点一滴,逐步积累,最终实现目标,达成愿望,完成教学任务!

篇3:教学研讨会发言稿:数学课堂教学预设及生成体会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数学课堂教学预设及生成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忐忑、不安,不安、忐忑,是我此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内心的七上八下从接到学校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任务时就开始了。作为一个一直战斗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说教学经历还是有,说经验就无异于鲁班门前弄斧、关公面前耍刀了......在升同的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经历,给了我太多的感动、感触,也有了些许的感悟,今天在这里给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作一个汇报,一孔之见,不当之处恳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享有盛誉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用一生备一节课”,足见课前预设的重要。

  “用一生备一节课”,我的理解是将“预设”分为两个层面。狭义来讲,是指针对当次课程的备课,广义则是指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我们平常谈到的预设更多的是针对课堂教学的。课堂的精心预设固然重要,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我们,自身的个性特征、综合素质以及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更为重要。我经常反思,自身有没有具备完成大“预设”的能力,自身有没有具备完成每课小“预设”的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的很多经典的语句成为我教书育人的指南针--“一位优秀教师懂得东西应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课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 ; “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爱戴的教师,那你就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学生不断地在你身上有所发现。”如今的学生,接受信息的面广,接受的信息快,学生要“有所发现”,老师就得时常“充电”,加强继续教育,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我熟悉的一位青年教师曾对我说:我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成为一部吸引学生的“连续剧”,希望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成为“连续剧”的精彩片断。

  确实,课堂就像节目和小说一样,没有节目设计和情节安排就不会有好的节目与吸引人的小说。同样,没有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精彩的课堂情节,就没有一个流畅而又起伏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不仅要深入理解教材,还要全面了解学生。为了设计好一堂课,我常常是反复斟酌,开头怎样做、提什么样的问题、用哪些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与理解的方式、会有哪些情景、学生会有什么反应、设置什么样的情境会达到什么效果,甚至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是否可以设置同样的情境?等等。

  精心预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如果说“预设”是“生成”的基石,那么“生成”则是对“预设”的回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好的预设往往能带来精彩的生成,相反,则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回顾我的数学课堂,我特别重视每一节课的引入,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引入,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比如,最近我在初三(2)班上课,考虑有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于是针对上课起立时学生还处于课间松散状态的状态下,我讲了一个陶行知的故事。一次,陶先生在武汉大学讲学。走上讲台,他先从皮包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都愣住了,不知陶行知要做什么。陶先生接着掏出一把米放到桌子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逼着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他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嘴里塞,大公鸡拼力挣扎,当然还是不肯吃。于是陶行知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到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这时,大公鸡自己就吃起米来。我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鸡怕人。”一个响亮的声音传过来,我一听就知道是全昕的声音,在学生窃笑声中旋即又听到了雷林的声音:“因为鸡不愿意被强迫着吃米。”对,我说,学习亦如此。强迫着学反倒有逆反心理,那如何才能做到发自内心地想学习呢?你要觉得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自然就想学习了,我们今天就保持一份愉悦的心情进入我们的新课学习吧。通过这样一则故事,自然而然地做了课前预设,不仅使学生的精力得到了较好地集中,而且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了他们较好地启示启发。

  归结自己进行课堂预设的做法,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但体会最深的,应是把握了下面几种方法:

  精心预设,自主生成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往往是从对数学的厌倦开始的。如果我们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求知欲,进而创造性地获取知识。

  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那段时间,适逢秋游时节,学生们早就在打听我们班什么时候行动。课间师生间的一次不经意的交流便成了我数学课堂的一个情境引入:同学们盼望秋游活动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我这里有一个在秋游时遇到的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记得我带以前所教的一个班级的27名学生去南郊公园秋游,南郊公园的门票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以少收1元,当班长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数学课代表喊住了他,提议买30张票。有的学生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究竟数学课代表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了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分组讨论。接下来,我把关键的数量关系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读题、思考。几分钟后,各小组开始积极发言。有同学发表了见解:“买27张票,要付款5×27=135元;买30张票,要付款4×30=120元。显然120元<135元,所以买30张票比27张票付款要少。表面上是浪费了三张票,但实际是节省了钱”。其他同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时,我接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去公园的人数较少,只有几个人,是不是也买30张票呢?思考后,学生给出一致答案,不能买30张票,因为那样多花钱,还是按实际人数买票好。“那至少要多少人去公园,才可能实现表面上多买票,但实际反而合算呢?”我又给出了第三个问题。四五分钟后,有学生发表看法:“我们小组的意见是设有*人进公园,如果*小于或等于30,则按实际人数买*张,付款为5*元。如果买30张票合算,应该有120<5*,当*=29、28、27、26、25时,上式都成立,当*=24时,上式不成立,再代入更小的数都不成立。所以我们的意见是至少有25人进公园买30张票才合算。”

  “老师,他说的不对。我觉得至少有24人进公园买30张票划算。因为当人数等于24时,按实际人数买票花5×24=120元,买30张票花4×30=120元,花了同样的钱,我们多买了6张票,当然合算啊。”嘿,他竟然是这样的道理!同学们对发言的同学都投以赞许的目光。

  “把多买的6张票按每张4元的价格当场卖出去,这样就少花了24元”,“留着票,到下次去的时候再用也可以嘛!”“即使不卖掉,把多余的6张送给小朋友,他们还感激我们呢!”“好,老师现在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们秋游地点也是去南郊公园,我们班33个同学,但有9个同学因为参加长沙市的艺术节不能去秋游,应该怎样购票比较划算你们心中都有数了吗?”“有!”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掩饰不住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喜悦。继而我又提出如果用*表示人数, y表示总票价,那么如何表示*与y的函数关系式呢?还有同学提出出租车的收费情况也可以用分段函数知识来描述,于是“了解长沙市的出租车的收费规则,并用所学的函数知识来描述”,就成了这节课的课后作业。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在这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有意思--想参与--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一个情感历程,接下来继续完成本节课利用分段函数知识来探究居民用水问题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要解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通过这次的课前预设,给了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这样联系生活,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字的意义,就能发现数学尽管十分抽象,其实它源于生活,联系生活,也能培养学生生活的智慧。那天我在教学后记中了有了这么一段文字:“预设”是属于态度范畴,分认真不认真,“生成”是属于思维范畴,分智慧不智慧。学生思维的灵动,无疑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灵活预设,动态生成

  在同一个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理解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也是做好课堂预设应注意把握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时候课堂教学往往不象预设的那样按部就班,课堂教学本身时刻充满了变数,它是教学预设与生成互动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还需要做一个教育教学的有心人,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这样才能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创造出发展的、增值的、生动的课堂和精彩的生成。

  一次课间,学生姚对我说:“老师,您其实不需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给我们讲公式的来历、定理的证明,讲一个例题后让我们做一个类似的题目,我感觉我就学会了。”听了学生姚的这一席话,我明白了她为什么单元测试成绩尚可,到了综合考试时成绩就不是很理想了,她仅仅是在进行简单的模仿,没有经过思维的训练,所以也难怪只是对一些熟悉题型的“学会”而不是“会学”。这样又怎能培养后续学习的能力呢?联想到我所教的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同样是作业能较好甚至很好完成,但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当堂课的教学计划,使用了如下一个的课堂引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三个馒头。有一个人肚子饿了,就吃馒头,吃了一个没有饱,就吃第二个,吃了两个还是没有饱,就吃第三个,吃下第三个后肚子饱了。 吃饱后他就后悔了:早知如此,不如就吃第三个馒头了,前面两个都浪费了。

  (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大多数学生甚至在嘲笑这个吃馒头的人。)此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比老师的两个教学设计:

  第一种“代数式概念”的教学设计

  1、介绍代数式概念--直接端出第三个馒头

  2、给出一些代数式、非代数式的例子,带领学生参照概念的定义,辨别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教师示范吃第三个馒头的过程

  3、提供若干个辨别代数式的练习,让学生仿照刚才的方法解决它们--学生吃第三个馒头的过程

  第二种“代数式概念”的教学设计

  出示下图:

  按图示的方式,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2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1、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2、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是怎样想到的?

  3、如果用*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4、你是怎样表示搭*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的?与你的同伴交流。

  当学生看完两个不同的教学设计后,教室内突然安静了下来(我明白学生们此时的内心是不平静的,复杂的面部表情已写在脸上,旋即大部分的同学在开始思考第二种“代数式概念”的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了)。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问题:“哪种教学设计你更愿意接受呢?” “第二种!”整齐响亮的回答让我怀疑是不是因为前面故事的牵引局限了学生的选择。“第二种好在哪里?”趁热打铁,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了:“第二种设计能锻炼我们的思维”;“第二种设计让我们不仅仅记住了代数式的形式特征,还理解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第二种设计看似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学习代数式的概念,但它让我们感受和理解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老师,我明白了为什么我平常认为自己数学学得不算差,但考试却还是糟糕的原因了,因为我只是在机械地模仿,没有真正理解”--这一个发言的竟然是姚同学。我故意反问了一句:“难道第一种设计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另一个和学生姚有着类似的情况的学生抢先回答道:“第一种教学设计的好处是节省了时间,而且不需要动脑思考,但我们知道的也仅仅就是什么是代数式,我认为我们学习的关键不是学什么是代数式,而是学习代数式能够做什么。”“非常棒!”我由衷地表扬了这个学生,学生们也鼓掌为他喝彩!是啊,我们的学生如果懂得了把数学概念、规则、和原理看作是通过“意义构建”成为“自己的知识”,成为他们头脑中经验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他们不再希望自己的老师仅仅是将知识从书本里移到老师的舌尖上,再塞进他们的脑袋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了,而是渴望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实际活动中领会数学知识并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再创造”。瞧,接下来的问题每一个同学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在探索着、思考着.......“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折痕与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6次,可以得到几条折痕?100次?n次呢?”

  这一节课,看似没有按我的原教学计划进行,但学生们明白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明白了脑袋不是等待盛满东西的容器,而是希望点燃的生命火炬!这种效果的生成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更是弥足珍贵的!

  弹性预设,创造生成

  教育的目的是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旨在说明要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设法让学生的所学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在教学完相应的知识之后,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使他们真切地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以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月考成绩出来了,我要求学生结合刚刚学完的《数据的描述》认真总结并分析本次月考的得与失。学生们除了针对自己的试卷作了详尽的分析以外,还在数学课代表的号召下对班级的总体情况作了一个统计图来进行分析--用频数折线图描述了全班月考的数学成绩。后来我了解到,数学课代表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分组和分工:第一组的同学负责统计成绩,找有关人员进行询问;第二组的同学根据数据,按分数段整理数据;第三组的同学负责分组画图;第四组的同学完成总结报告;第五组的同学督察并了解各组的协作情况。晚自习前,课代表交给我一份报告,除了常规项目(原始数据、数据分组、频数折线图、结论)填写认真、科学准确外,最后用红笔加了“感悟”,在感悟一栏中他们这样写到:我们班上的总体成绩虽然不错,居年级第一,但还存在有三个80分以下的同学,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共同监督,促进他们成绩提高。建议在班上设立一个求助本,有什么不懂的题目大家可以写在上面,由知道的同学主动解答疑难。最后,还用双语写上了:“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Don’t look for e*cuses for failure. Find the ways to success.)。我静静的品赏着学生的“作品”,无比欣慰的同时也强烈地感受到:在这次数学活动中,大家不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大家在情感、品德等方面的收获又何止少于数学上的收获!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复杂的,但学生得到的又绝非是课堂上能有的。它需要大家的分工,需要大家的有效合作,更需要大家的智慧,最终的收获又属于每一个参与者。

  爱的预设,心的生成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幸福。”

  我亲历和见证了三届学生的成长。第一届我带的是在接手之前全年级最差的一个班,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磨合,拿当时团委书记的一句话说是:将一个个脏苹果洗干净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鼓舞,结果当时最差的那个班级在全区统考中数学平均分超过了当时平行班级中的实验班(人平高出20多分)。在我看来,差生也好优生也罢,最关键的是评价的尺度,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就能多出一批好学生。接下来的三年中,我一方面潜心教学,一方面致力于《初中生数学学习中情感与态度评价》的课题研究,所教的第二届学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学生得A率均居第一。这让我看到了教育者只要用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去关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被爱中学会去爱,每个人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该说,哪个学生在哪一个领域里更聪明。这就促使我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们的情况--性格、特长、爱好等。比如2班的申聪平常上数学课的时候不但不听,而且还想和其他的同学说话。在体育节时我观察到他在运球接力赛中表现相当不错,于是我利用课间的时候和他聊天,在不经意中夸赞他的篮球打得好,我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相信数学你也能学好。打那以后他上课很认真了,虽然进步的步子还不是很大,但看的出他脸上多了一份自信。还有一个学生,他数学成绩不好,但语言天赋较好。针对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了不让他的心游离于课堂之外,我会把读题的机会给他,没想到这为他从此以后爱上朗诵奠定了基础,在学校举行的朗诵比赛中他还获得了二等奖。因此,对于学习自觉的学生我重在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开启;对于学习积极性还不够高的同学我会想方设法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比如我的课堂回答问题的环节通常会设置除了常用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以外,我还采用了手势来表达判断题和选择题,这样既能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而且便于老师快捷了解到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掌握情况,对于没有跟着来的学生一目了然。再有就是将激励性评价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回答问题准确的、思维灵活的、做题快又准的名字都会用红色的粉笔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当然也会出现少数的白色粉笔写的名字,那是我和学生的约定,通常老师在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会用眼神暗示他,若他还不能改正我便会将名字写在黑板的右下角,被写上名字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要集中注意力而且当他在接下来的学习环节中主动回答问题并回答正确或者解答习题正确,我会将名字擦掉,但若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名字就会登记到课堂违纪本上再在课后另行处理。可能印证了“好汉能在弯上转”的缘故吧,延到课后处理的情况很少。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问题回答的准确与否没有关系,在于你把思维展现出来了,哪怕是错的,同样也能给大家带来教益,拿周子润同学的话说:“没关系,谢老师说‘回答错了也是反面教材嘛’” 。 诚然,提供机会就是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者加德纳说,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每个学生都有可以优秀的潜质,关键在于是否有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学生对科任老师的喜欢和尊重也会迁移到对其所任学科上,而这种非智力因素所带来的效果有时是无法估量的。他们除了在学习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外,情感的升华也是令人无比感动的。感动孩子们朴实的语言却字字真情,权当是孩子们对我的一种激励吧。惊喜他们别出心裁的祝福文字时刻没忘记我是数学老师的身份。

  谢老师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教育艺术家。她打破了数学老师给我的固有印象,甚至有时我会觉得谢老师之博学广识与数学老师一任简直大材小用。谢老师总是把爱浸润进日常中,不动声色的关爱我们,如同所谓的“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般,我想谢老师对我是关爱有加的,虽然我的成绩并不优秀,但谢老师总是对我充满希望,不离不弃,鼓励和赞美我,给我找回信心。这也让我深感对不起她。--黄偲.

  谢老师,您的课生动有趣,您上课总是让我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您的课上让我颇有感悟,我特喜欢您特殊的上课方式,给我莫大的吸引。--陈佳慧

  谢老师,我敬重的轨迹始终以您为圆心,而且永远是增函数,这是绝对值的,虽然我要深造,但我会留下一条抛物线,代表我对您的尊敬。如果一朵云代表您对我的一份爱,那么您给了我整个天空,我还在100年后的今日对您说:“祝您身体健康,年年快乐!--周奥林

  祝福的平方+两倍心意与感激+健康的平方=快乐的完全平方!祝谢老师教师节快乐!--学生汤沐黎 敬上

  对数学教学的反思

  最近,我和在美国读书的学生小弢在网上聊天谈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我将她的文字摘录如下:“在美国学数学学生有很大的主动性。不像在中国,老师在课上教,学生就基本在下面听。美国的课堂更注重互动性,老师反而说的不是那么多,大部分课堂上的内容都是以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学生有时候说的比老师还多。老师在课上有时候也就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数学课堂上一定不是安静的,往往都夹杂着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在我们班上,学生甚至可以向老师提出不要作业和早点下课的要求。即使这样,我们班这节课的平均分也是很高的。”

  她的话对我触动很大,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结合我对课程改革以来的一些思考,促使我对自己的数学教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学生座位编排基本是秧田式的,不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多元的沟通和互动,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减少了信息元交流、减少了思维碰撞的机会,也就大大减少了生成性资源的机率。

  --在教学策略上,有的问题很简单,思维含量低,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虽然提的很有价值,问题提出后由于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给学生思考时间不充分,做完暗示做提示,有时甚至自问自答了,这样问题的利用价值就降低了。

  --在教学弹性预设上,学生一节课基本上是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预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偏少。

  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所以这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人说:“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也有人说:“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体力、爱心的奉献,而是一种智慧、灵性而美妙的有创意的生活,是一项可以享受工作之乐的事业!”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实现自身的成长,才能真正赋予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新形势的教育教学沃土中,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 --借用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这段话,作为我永恒的座右铭,愿用真诚的双手,点亮“盏盏心灯”,为升同湖教育事业的更加灿烂更加辉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