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城西联动幼儿园课题总结

浏览:41982022-02-24

  “城西联动”幼儿园课题总结

  幼儿园课题研究扎实有效,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指南,以课改为抓手,严谨的学园管理机制、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等项目毫无保留地与结对园分享,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加强了培训互动,还获得了合作双赢,并逐渐形成了我们实验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独特模式。

  《城乡联动,促园际间教研协同发展的实践与研究》本学期就该课题,我园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送教下乡活动中,参加活动的幼教老师表示,送教下乡活动的持续开展,帮助她们提升了素质,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幼儿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共享了优质资源,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推动幼儿教育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育局有关人士认为,“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既加强了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锻炼了骨干教师的自身素质,又推进了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真正实现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送教下乡活动,不仅架起了城乡教育互相沟通的桥梁,加强了园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有力地推进了城乡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城乡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都是倡导教师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开发出一个个适合本园特点和资源优势的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并提升为符合《纲要》精神的教育策略,不断实现具体教育活动和行为与《纲要》的对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和教育实践的驾驭能力。

  城乡幼儿园园本教研在教研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区优质幼儿园教研活动,以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连环跟进式教研(主要针对集体教育活动)、案例式研讨等,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各年段教师参与观摩研讨,教师们的问题意识比较强,在表达上有自信,在教研活动中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但是,乡镇幼儿园在开展教研活动方面很薄弱,教研流于形式,教研与教学脱节,教师们参与活动的意识不是很强,也不是很积极,一般说来乡镇幼儿园老师说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且他们内心真正想、关心的是一些或许看上去很小、很琐碎的问题,不知道怎样来梳理出有效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因而也就不太敢于表达,特别是在城里老师面前,在领导、专家面前。

  城乡联动教研,启动的是经验的传播,收获的是经验的新创造;期待的是智慧的分享,收获的是智慧的新提升;倡导的是教育的均衡,收获的是结对的新友谊。

篇2:幼儿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幼儿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自20**年我园承担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幼小衔接课题”的子课题“5-6岁幼儿规则 意识培养”以来,在园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积极努力下,课题研究 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认识提高 明确方向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 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 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园领导组织课题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课题研究 的深远意义,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 就为我们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我们学习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明确了课题研 究的方法、基本特点、一般程序,使参加教研的教师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把握课题 的研究进展,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

  (一)了解、分析小学生行为规则,制订出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让幼儿意识到:规则是满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正常开展活动,进行交往的保 证,而不是对他们的限制,大家只有遵守了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愉快地相处。

  2、让幼儿意识到: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冲突时,应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 制和调整。

  3、让幼儿意识到:一日活动中每一条规则内容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4、让幼儿意识到:许多规则是人为的、可变的,应该客观、灵活地对待,积极主 动地争取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二)设计并发放家长问卷,调查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现状。

  (三)确定各班研究的重点内容

  大一班:在交往过程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维护规则。

  大二班: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和维护规则。

  大三班:在生活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和维护规则。

  大四班:在学习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维护规则。

  二、寻求策略 提高成效

  (一)课例研讨

  我们根据课题开展的需要,以班为单位,每班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由一位教师 执教,全体课题组教师听课后,进行课例研讨。

  大一班教师z的谈话活动《我要上学了》,通过活动满足了幼儿对上学的好奇心 ,激发起他们做一名小学生的信心和勇气。大二班教师王文辉的游戏活动《玩陀螺》, 在游戏中使幼儿树立规则意识,认识到规则的普遍性。大三班教师赵隽的社会活动《制 定规则》,教师将幼儿没有规则取书时的混乱场面录制下来,播放给幼儿,使幼儿通过 自身体验认识到规则的重要,使幼儿产生制定规则的愿望,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怎 样又快又安静地取到书?”,通过讨论共同制定规则,然后按共同制定的规则再实施一 次,体验有序、按规则行事的好处,最后将活动延伸为,给一日生活中需要制定规则的 环节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随时提醒大家遵守。大四班教师张琴的社会活动《标志知 识竞赛》,根据大班幼儿已形成初步的竞争意识的年龄特点,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帮助 幼儿认识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标志,了解了社会中一些需要遵守的规则,为幼儿了解社 会、认识社会打下了基础。

  通过课例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虽然幼儿年龄较小,不能完全脱离成人的限制,却 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民主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其自主意识,鼓励幼 儿去思考规则的要求,探索规则的合理性,尝试自主制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等,使幼 儿深刻理解规则的真正内涵。

  (二)个案研究和随机教育

  1、个案研究

  因为本课题重点研究的是幼儿的规则意识,所以,很多的研究过程,都和孩子一日 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仔细观察,因此,我们采用案例研究 的方法,既教师选取班内比较有特点的幼儿,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利用个案研究,针对 个别幼儿,帮助其形成良好规则意识。

  2、随机教育

  我们坚持多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有目的的随机教育,促进幼儿观念 上的强化。在行动上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已有的经验,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和行为意识 。

  通过个案研究和随即教育,我们认识到,规则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幼儿园 的规则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幼儿园的规则教育要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根本,选择适 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规则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三)家园合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对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日 常生活中对孩子规则意识培养不重视,投入精力少,要求不严格,而且部份家长自身忽 视社会规则的不良行为,大大影响了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情 况,我们请家长来园参加课题研讨,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以下是研 讨活动实例:

  育英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活动

  ----“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1、闫园长介绍课题进展情况

  2、闫园长提出课题研讨主题“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3、家长谈对规则意识的认识以及自己孩子在家中执行规则的情况。

  ▲家长代表A:我的孩子从小托班来到幼儿园到现在大班,从以前什么都不会到现 在成为一名懂事、有爱心、做事有规有矩的孩子,我感到很欣慰。就比如说晚上回去做 作业,很专心,不像别的孩子一会儿干干这,一会儿干干那。再比如说,在买东西时有 时候着急,插个队。这时候孩子就会批评我,“不能插队,排队才是好孩子。”我现在 有一个困惑就是:孩子遵守规则是件好事,但规则多了是不是会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教师z:孩子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习各种规则逐渐成为这会 人的过程。孩子们现在处于学习状态,与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不冲突。

  教师z:您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了规则的内涵,我们的研究也是经历了一个由浅 到深,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如果说我们对规则的认识就是教师的命令,大人的训导 ,那么过多的规则强加于孩子身上,那就是会影响孩子的个性。但是规则的真正内涵, 它存在的社会价值在于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有序展开的保证,并不是对某个人的 限制。所以说,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更重视激发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来自己制定规则 ,这样的话,他们认为是合理的、科学的、那自然就会内化、遵守。

  ▲家长代表B:我对规则意识的认识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家中我和孩子就张 贴着“自己事情自己干,推给别人是懒汉。”这样的标语。再一个就是我重视孩子尊重 别人,比如对老人,对残疾人等,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现在我发现孩子有逆反心理, 不听话,例如写字的时候不求质量,只求速度,为的是争第一。

  教师z:这种现象确实在您孩子身上出现,她非常要强、好胜、事事都争先。关于 写字,我想这也涉及到了规则的问题,完成写字任务,到底有哪些规则?如坐姿、策划 、工整及速度等,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教师、大人没有把具体 的规则交代清楚。

  教师z:有时候可能是孩子错误领会了老师的意思,比如说,某个孩子平时写 字很慢,有一天快了些,老师就会表扬他,而您的孩子误以为老师更看重的是速度。

  ▲家长代表C:我的孩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我比较担心的问题也同前面那位 家长一样,规则的制定会不会抑制孩子个性的发展,在平时和别的小朋友相处的时候, 我的孩子就总是退缩,不去争抢。学习时,也是只有当他有十足的把握的时候,才会去 回答、完成。

  教师z:我想您的孩子其实的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至于他的性格表现是和他 的先天气质相关的。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您的孩子自律能力特别强,其实是 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我们研究的宗旨目的,也就是为了培养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

  教师z:我们更应看重关注的是怎么样去增强您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多表现自 己。

  ▲家长代表D:我的女儿是一个特外向的孩子,也好激动,很多时候无意中就受到 了伤害,在班级进行了规则意识的培养之后,有了很大进步,行为上有所控制,而且还 会管束我们大人的行为。

  教研主任z: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其实孩子与父母这份不可取代的亲情、 血缘关系,你们的言传身教,你们具备有更强的教育和影响力度,我想你们在家中下的 工夫一定也不少。

  教师z:孩子们之间交往的规则对孩子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规则它就象桥上 的防护栏,提供安全感和保障,保护孩子自由探索外部世界,而不用害怕伤害到自己或 他人。

  4、闫园长小结课题研讨中家长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①规则会不会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②孩子不听话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指导?

  ③怎么样在协商、平等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④如何让幼儿懂得更多的交往礼仪,让幼儿用直观的方法理解规则。

  5、教科研中心杨老师小结

  ①肯定了教研成绩,布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②征集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把握家长、教师爱孩子的主线,分类,有针对性的召开小型家长会,理解规则意 识的培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让家长之间互相影响。

  ▲通过摄像、对比的方法,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的表现,从而萌发培养幼儿规则意 识的想法。

  三、总结积累 收获成绩

  闫园长撰写的论文《5-6岁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方案》获省教育学会论文一等 奖。

  z撰写的论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研究》获省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

  四、回顾过程 反思不足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专家的专业引领

  课题组应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课题研究获得专家的专业引领。同时,还 应该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争取在研究策略与方法上有更大的创新并能及时总结有益经 验,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反思等。

  2、研究方案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经过前一时期的实施,我们应将研究中的不足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地补充 方案,加强课题的操作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使课题研究真正为幼儿服务,为教育服务 ,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3、与家长的联系还需更紧密些。

  虽然我们开展了“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的主题教研活动 ,但是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还需更紧密些,利用各种途径,让家长更加了解我们的课题内 容,实施方法等,使家长更能够配合我们的研究,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地成长。

篇3:社区德育资源整合与运用研究课题阶段成果总结

  “社区德育资源整合与运用研究”课题阶段成果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们桂花园小学申报了恩施州教科规划办规划研究课题“社区德育资源整合与运用研究”,此课题已被列为省民宗委立项课题──“恩施州开掘运用本地德育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研究”一级子课题。学校课题组在历时两年的研究工作中自始至终得到省、州、市教科研专家的指导,在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严谨务实,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下面向与会领导、专家、同仁讲讲我校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以求指导。

  一、研究的目标与重点

  1、研究目标

  “社区德育资源整合与运用研究目标是确立“社区德育大目标观”。我们积极开掘与有机整合社区德育资源,有效的运用这些德育资源,使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多途径、全方位、主体化转化,从而强化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整体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

  2、研究重点

  “社区德育资源与整合研究”重点是净化与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建设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和最佳运作方式;探研社区德育理论,指导社区德育实践;创新社区德育方法,推动社区德育开展;探索社区德育途径,总结社区德育模式。

  二、研究的基础与条件

  在“九五”与“十五”期间,我校先后对“社区育人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进行了有益的探研,并取得经验成果,这为我们“十一五”开展“社区德育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提供了研究条件:一是通过前两项课题的研究为此项课题的研究打通了渠道,开辟了途径;二是形成了当地党政部门重视社区德育,社会各界支持社区德育,社区企事业参与社区德育的新格局;三是与省、州、市教科研专家保持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具体指导;四是与邻近大学教科研组织经常来往,得到他们的无私帮助;五是学校所处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优势。

  三、研究的思路与策略

  1、积极开掘与学校德育紧密相关的社区德育资源

  ①有鼓励鞭策作用的历史名人和现代创业劳模(包括求学有成就的人和事)

  ②有纪念意义具有教育作用的旧遗址

  ③有历史影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重大事件

  ④有宣传推介作用的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与乡土文化

  我校开掘社区德育资源做到“一着眼,三立足”。即着眼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立足社区、立足学校、立足学生。

  2、有机整合社区德育资源

  ①分析社区德育资源的优势与劣态

  ②抓住社区德育资源的特点与特色

  我校所处社区有着丰富的特色资源(如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历史名人与现代劳模和求学取得成就人文资源)

  ③社区德育资源整合的切入点

  △隐性德育资源与显性德育资源的整合

  △校外德育资源与校内德育资源的整合

  △学校德育资源与社会(社区)及家庭德育资源的整合

  △现有德育资源与新开掘德育资源的整合

  △无声德育资源与有声德育资源的整合

  △静态德育资源与动态德育资源的整合

  ④整合社区德育资源的几条途径

  △整合社区德育力量,构建社区德育网络(为德育管理提供保障)

  △整合社区德育活动,建立社区德育基地(为德育活动提供场地)

  △整合社区德育课程,丰富社区德育教材(为德育教育提供素材)

  3、有效运用社区德育资源

  ①社区德育资源的运用要充分体现“三性目标”

  △适宜性──资源运用要适合学校教育目标及要求

  △针对性──资源运用应根据学校教育的现状

  △实效性──资源运用要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②社区德育资源运用要做到“三结合比较法”

  △纵向结合比较法(纵向联体)

  △横向结合比较法(横向联体)

  △纵横结合比较法(纵横联体)

  △正反结合比较法(找到对应点,确立共振面,选好参照物,建准坐标点)

  四、研究活动的开展与效果

  怎样才能打破封闭、传统的和单一的教育模式,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德育工作新格局?如何有效运用整合后的社区德育资源?研究情况表明:成立以学校为中心模式的社区德育组织和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社区德育机制是实现学校教育社会化的有效形式与最佳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基本作法是努力实践“12345”社区德育工作思路。

  1、建立一支队伍(配活动图一幅)

  建立一支强而有能的社区德育工作队伍,有力推动和有效开展社区德育工作。学校一面培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组织他们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校内的德育骨干力量;一面充分发挥社区内的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人物、转业军人和村组干部在教育青少年中的作用;聘请以武警战士、模范共青团员、优秀大学生为主的社区辅导员,使之成为校外德育骨干力量。为提高这支德育队伍的理论素质,学校课题组从大中院校聘请从事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对他进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从而使这支德育队伍能够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德育工作。

  2、突出两项主题((配活动图两幅)

  学校课题组围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和“良好品行养成教育”两项主题,开展了系列的教育研究活动,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

  民革恩施州总支把学校定为德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儿童节,该总支教都要参加学校开展的扫墓纪念与联欢庆祝活动;在香港回归1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该总支为学生先后编印出《香港、澳门和辛亥革命历史知识手册》,还配合学校开展了“迎回归、庆团圆”、“纪念辛亥革命”等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20**年春,学校组织有社区人员共同参加的声势浩大的“热爱家乡、为修建恩施铁路献力”宣传活动。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纪念日,州武警中队与社区少先队辅导员一起协助大队部开展了“学英烈、寻足迹”的夏令营活动。20**年建州节,恩施州中心医院邀请中、高年级学生参观该院高科技医疗设备,党办副书记廖庆科作了“热爱祖国、热爱恩施”的主题报告。通过参观医院高科技设备、院史展厅和收看了院史

  纪录片,使学生直观感到家乡恩施的腾飞,受到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上述活动,鄂西电视台都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为切实抓好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教育,学校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和校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管理措施来督导。学校拟订了《学生养成教育督导评估细则》,实施了村、校、家庭联合鉴定学生品行表现的方法。调查表明:近两年本校无一学生进“网吧和游戏厅”,无一安全事故发生,无一损坏公物事件。在社区单位责任管理人和家长的共同教导下,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通过社区“五会组织”人员组织学生开展品行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品德得到陶冶,文明生活习惯得到规范,良好的心理素质得到培养,“五爱”、“五自”教育落到实处。如今全校出现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热爱集体、爱护公物、遵守公德、拾金不昧的新风尚,精神文明之花在校内外盛开。

  3、争取三个到位

  △参与建设到位(配活动图一幅)

  为了争取社会各界和社区企事业单位支持学校教育,让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把热心教育的街道、村组干部、模范家长、辖区企事业代表、校外辅导员、地段民警、离退休老干部及社会贤达人士请进学校,共商学校发展大计,一起参与学校德育建设活动。社区“关于下一代协会”常务理事会、民革恩施州总支副主委刘义奇同志建议加快环境育人的步伐,提出修建校园雕塑像、建立学校图书室。为这两项建设,他不仅动员民革恩施州总支的全体党员捐资捐书,还几次去武汉争取民革湖北省委员会的支持,赢得3350元捐款、2400多册图书。恩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也极力援助这两项建设,购买了价值8000元的图书。为使学校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步伐,三孔桥居委会帮助学校先后建起微机室,配备电脑50台,实现了“班班通”。20**年春,桂花园居委会还与学校签定了共同建成花园式和公园式校园的责任状。

  △合力育人到位(配活动图一幅)

  时至今日,在桂花园已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三孔桥社区教育委员会在寒署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文艺宣传小分队、维护交通小分队、红领巾服务小分队经常活跃在车站、街头、厂区、村组和敬老院,得到社会的好评。社区单位的领导为本单位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管理圆梦庄商贸小区学生的责任人管得有头有序,为学生统一了寒署假学习日程安排和作息时间表,早晨带领学生体育锻炼,双休日请湖北民院从事家教的大学生给孩子们上特长课、辅导音乐、舞蹈、书画、琴法。有的组长利用休闲时间挨家挨户检查学生作业;有的组长带领本组学生为贫困户做好事;有的组长把学生集中到自己家里,为孩子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和恩施人民抗日故事。土桥派出所指导员金伟、家长委员会主席雷万珍、名誉校长黄之贵等同志都把配合班主任做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落到实处,而且都收到实效。

  △家教工作到位(配活动图一幅)

  “社区家教指导协会”与“社区德育研究会”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与学校课题组一道深入学生家庭调查,建立了《学生家庭档案》,通过开办家长短训班,聘请专家或从事家教工作的老师、医生上专业课,讲析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让家长轮流培训,增长了家教知识,提高了家长素质。通过《家教指南》的传递,家教论文的交流,很多家长接受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了“棍棒下面出好人”或过于娇惯迁就的作法,不少家庭为孩子建立了《孩子成长档案》,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并进行智力投资。通过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组织现场观摩文明村、文明院、文明户以及开展评选模范家长活动,帮助家庭创设了优良育人环境。

  4、开辟了“四块”基地

  △德育活动基地(配活动图一幅)

  三孔桥社区内蕴藏着很多德育资源。如“抗战历史遗址”,抗战时期,省政府搬迁恩施,三孔桥村就是省政府所在地,我们桂花园小学就建在原第六战区警备司令部子弟小学遗址上。再如人文资源,五十年代的劳模史代富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六十年代的劳模杨荣林曾是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几次受到省政府表彰。还如“当地名人纪念地”有“将军山”、将军碑”,恩施空战“三烈士”陵园。以上资源,便于向学生进行革命文史教育,英雄模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在德基地负责人的大力协作下,课题组充分运用抗战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资源拟编写出《恩施抗战教育读本》、正在编写《舞阳辖区古今名人集》两册校本德育教材。

  △劳动锻炼基地(配活动图一幅)

  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在村组与附近厂矿的配合下,课题组在校外共建立了8个劳动锻炼基地。学校把劳动锻炼与帮贫扶困以及《劳动》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军训活动基地(配活动图两幅)

  为开展警校文明共建活动,少先队大队部与辖区内的武警中队取得联系,将其宿营地定为我校开展军训活动的基地,各中队经常去参观军营,州武警中队还为我校安派了辅导员,协助大队部开展野营、拉练、操练等军训活动。

  △传统教育基地(配活动图两幅)

  当地烈士囚居、就义地和烈士陵园是学校传统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节和抗战胜利纪念日,学校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把学生带到烈士就义地开展纪念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叶挺将军殉难纪念日,让学生到叶挺囚居与纪念馆参观,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与革命气节教育。

  5、做到五个落实

  ①思想认识落实是做好社区德育的前提

  社区德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统一思想认识。通过课题组的宣传与联系,学校多次与辖区内的办事处、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联合召开社区德育专题讨论会。还特地聘请大专院校教授、教科研部门专家到校作社区德育理论指导,使本辖区内各厂矿负责人、各居委会和村组干部以及学生家长达成共识。社区各单位还把社区德育工作列入单位工作计划和单位负责人年度考核内容。学校与社区“五会组织”每年都要联会召开一次社区德育工作总结表彰会。

  ②网络组织落实是实施社区德育工作的关键(配活动图一幅)

  学校组织成立了跨越区域,由社会各界和社区多方人员组成的“社区关心下一代协会”、“学生家长委员会”、“社区家教指导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德育研究会”等五会网络组织。负责人都是由社区内有影响、有权威、有专长的知名人士或领导担任。为加强配合教育,还建立了社区德育活动点与社区德育联系点。“两点”负责人由热心社区教育工作的社民担任。

  ③管理措施落实是开展社区德育的手段

  社区“五会”组织配合学校建立了校外管理联系点,设立了校外教育联系室,连接了校外管理的一条线,建立一套可操作的管理督导运行机制,实行分块管理,定人督导,相互配合,按时汇报制度。社区“四线”(规划线、活动线、监督线、研究线)机制的运作确保了社、校、家、合力育人的协调配合。

  ④《计划方案》落实是进行社区德育的依据

  为保证社区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学校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既有学期计划,也有寒署假计划;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具体活动方案,课题组还与社区“五会组织”联合拟订了《社区教育活动章程》,这样就使社区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社区德育活动的常规性

  △活动经费落实是开展社区德育的保障

  开展社区德育活动是要经费支撑的,为争取活动经费。一是靠“五会组织”人员主动助点。二是争取社区企业单位挤点。三是动员社会各界与团体捐点。从20**年春起,学校所辖的三孔桥居委会每年拿出1500元用于社区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民革恩施州总支每年拿出1000元支持学校开展社区德育活动。

  五、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1、理论成果

  (1)成立以学校为中心模式的社区教育组织,实施“五会、四线”工作机制,形成了点、线、面一体化的管理网络和育人系统,优化了社、校合力育人、齐抓共管的氛围,促进了学校社区共同教育的良性发展。

  (2)实施“学校具体统筹规划,社区组织协作操作,争取社会支持和家庭配合”工作方案,符合城郊学校社区教育工作实际;由学校主动牵头,主动争取社区领导,主动寻求社会参与能收到“折射”与反射”效应。

  (3)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协调配合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衔接,教育功能互补,教育效果持续稳定的社区德育格局。

  (4)培育社区育人队伍,开辟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很好地实现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学校”的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使学校更贴近社会,扩宽了学校德育工作渠道,是促进社会化教育与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2、实践成果

  课题组在学习外地开展社区德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研总结出“12345”的社区德育工作经验。即:建立起一支学校、社区合力育人的校内外德育队伍;突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和“良好品行养成”的两项主题教育;争取到社会与社区参与管理、合力育人、帮助家教工作的“三个到位”;为学生开辟了校外生活与学习的劳动、军训、文史与传统等四块实践基地;做到了社区德育的“五个落实”:即社区单位负责人思想认识落实,社区育人网络组织落实,管理措施落实,活动方案与计划落实,活动援助经费落实。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