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嘉善中学政治学科课程规划

浏览:29532022-02-17

  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帮助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政治教研组结合本组和各年级教育教学实际,坚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以教学效能提升为核心,制定三年课程规划。

  一、组情分析

  本教研组共有教师1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人,一级教师4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6人,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人,是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研组,是一个团结互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集体。我校政治教研组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群体。教师职称比例、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这为课程实施和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1.明确课程性质与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20**”重要思想以及20**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理论和“20**”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还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2.课程目标

  (1)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2)依据学校提出的 “做优善嘉中学”的战略思想,本课程在落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将通过开设相应校本选修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哲学及文化的学术兴趣,掌握初步的学术方法,为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学术涵养的善嘉新名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政治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1. 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符合课标。编写政治校本课程应在遵循国家必修课程统一的前提下,着眼于补充具有地方和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学科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课程。我们应把校本课程定位于国家课程的补充。

  (2)差异性和人文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来开发不同的课程。学校的办学特色是针对学校的差异性而定的,其实还有更具体的学生的差异性。

  (3)趣味性原则。编写政治校本课程,应着力于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现实的学习需要,并且有一定的趣味性。

  (4)选择性原则。推进选课走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5)生活和新颖性。结合热点和现实生活。

  2. 政治校本课程设置的构想.

  (1)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打破那种传统的课程执行者的观念,真正意识到自己作品课程编制的参与者与制定者的主体地位。尤其在课程开发的起始阶段,更要注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作用,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身心特点,再融合政治学科自身特色,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与开发。

  (2)教师应充实自己的知识,努力学习。我们开设的校本课程涉及很多课外知识,对教师也有了相应的要求,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3)教师应该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在校本课程的开设中,除了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外,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也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编写相关的教材,开发校本课程专用教材。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

  (4)教师应当加强学科内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互助合作,及时开展专业切磋、经验共享,形成集体参与的研究氛围,真正将教学行为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的设置

  2.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建设

  (1)建设精品课例资源库

  在全组教师共同研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选修课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要求。据此来规范组内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建立信息资源库

  ①习题辅助资料库

  ②各年级测验、考试资料库,希望能将每一题的难度系数也输入电脑,使资料库更加完善。

  ③政治优秀课件资料库,由本组老师设计制作。

  2.校本选修课程的设置

  (1)指导思想

  开设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兴趣类、社会实践类选修课,旨在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课程,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明白: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下的生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适应生活、服务生活及其变迁,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更好生活提供理论武装。

  五、实施途径和具体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正确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发展;二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此,我组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深化教学五环节建设

  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确定重、难点知识。分析学情,善用教材。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传统的备课模式向新课程备课要求转变。备课思维更要注重备学生、备方法、备问题。要多设计一些课堂问题形成问题链组织教学。

  上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视角出发,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目的的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创建有效的课堂提问。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可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或主题教学模式对知识进行新的框架构建。

  作业:控制作业量,做到精选。每节课课后练习题量10分钟左右,测验前可安排20分钟左右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把批改和分析作为抓手。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并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

  辅导: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教师应经常与学生交流。多倾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提倡部分作业面批。对部分学困生采取小范围补缺补差或单独辅导。

  评价:教师精心设计和选用适当的书面习题进行日常学习评价。每学期各两次书面测验形式进行阶段性书面评价。以学生在班级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和表现或小组学习效率作为过程性评价。

  2、抓命题质量,做好质量分析

  命题老师抓准命题方向,认真命题,要突出学科的特点。做好双向细目表,科学命题。注重跟进与落实,在组内对试卷做到逢单元测试必进行质量分析,逢大考则更需分析到知识点的小分,分析到学生个体,对问题集中的知识点进行细致分析,并进行知识点再梳理、再加固,再练习,再检测。

  3、形成组内听课常规

  由于组内教师教学跨头现象明显,每学期本备课组互相听课5节的要求较难达到,所以力求做到本学科组内至少15节听课。老师要培养向本学科组老师开放课堂的习惯,每学期能推出一堂组内交流课。学科组要做好听课的组织安排,尽量在统一的时间安排老师听课,以通过听课、评课实现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和经验。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施“主题式”教学模式。要求每一节课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设计,防止节外生枝,防止断头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抬头率。要做到对原先的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打破原先的课、节、框的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取舍、整合,保证一个主题内容的完整、科学性。

  选择适当的话题组织教学,可以是新闻、故事、漫画、案例等,要注意新课导入的新颖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课堂活动的合理性。以问题和活动作为课堂主线,充分发挥高中小组学习形式,将问题、争论性话题抛给小组质疑、讨论,最后达成师生共识。

  2、增强学科德育育人功能

  政治教学要更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努力落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科学人生观为核心的生命教育,体现本学科的德育育人功能。把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教学指导意见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些育人功能过程资料。着力进行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育、艰苦奋斗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三)教师的发展与提高

  1,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有关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确立“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核心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努力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校、县、市各级教研活动及学科交流活动。

  2、通过评选精品校本课程活动,形成具有本组特色的课程,构建合理的校本课程体系,并鼓励教师以此作为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在课程开发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

  六、实施项目

  第一年(20**.9~20**.8)高一年级,加强学科研究,把握教材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和能力,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同时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上做大量工作,强化学生学习习惯,例如记笔记的指导、记忆性知识的梳理、默写、专题知识的归纳整理等。加强校本选修课程建设。

  第二年(20**.9~20**.8)高二年级,继续挖掘教学深度,使侧文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注重课堂知识积累基础上拓展阅读面,增加学生知识容量,帮助学生克服由于选课等因素而产生的偏科现象,为高三的提升打基础。同时,力争学业水平考试中过关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加强校本选修课程建设。

  第三年(20**.9~20**.6)高三年级,要抓准命题方向,积极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研究高考命题规律,把握高考最新动态,研究高考热点专题,分层次指导学生,在自主招生、尖子生培养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优补差,扬长补短。同时研究学科的特点与规律,积极争取参与高考阅卷的机会。

  七、学科教学质量目标

  1.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争创佳绩。

  高一年级,加强教材研究,把握教材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通过“添味加料”,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各平行班在期中期终考试中平均成绩差距控制在6分以内。

  高二年级,继续挖掘教学深度,使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注重课堂知识积累基础上拓展阅读面,增加学生知识容量,帮助学生克服由于选课等因素而产生的偏科现象,为高三的提升打基础;及时发现并辅导有偏科现象的学生,以避免在本学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同一层次班级在期中期终考试中平均成绩差距控制在5分以内。争取全部通过学业水平测试。

  高三年级,一切以高考为目标,积极做好高考复习工作,做到:认真、踏实、科学、有序。融洽师生感情,让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求知态度;研究高考信息,开设高考专题讲座,严格而切实地制定复习计划,做到科学有序。

  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对策

  (一)、问题

  1、教师对新课改理解不够透。

  2、教师的权威意识太强,习惯于给学生标准答案。

  3、新教材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4、选修课教学时初次尝试,可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

  (二)、解决的对策

  1、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对政治新课改实施的认识,促使自己不断提高。

  2、教师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在新课程、新观念下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0**年9月

篇2:政治教学反思:合理利用资源

  政治教学反思:合理利用资源

  通过认真研读课标和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对策。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本节课我采用多维互动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探究,促成知识点的落实;通过问题的设置、练习与反馈达成师生的双向交流,促成教学目标较好落实。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效率较高。

  这节课教材的设计思路是: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合理利用资源的对策(国家、公民)。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漫画、图表、资料,概括我国自然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所用时间不多,但教学效果不错。

  对于合理利用资源这一内容的教学,我引导学生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形式总结出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这一环节学生参与度高,讨论热烈,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和表现欲,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总之,本节教材篇幅较长,案例较多,但问题思路框架清晰,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学生已接触、了解过的,但却是较零碎的,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并发现问题,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知识加以应用,从而解决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使学生树立珍惜和保护资源的意识,强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不足之处是学生讨论的时间还不够充足,成果展示的时间显得有些仓促。

篇3:政治课教学反思:用心营造政治幸福课堂

  政治课教学反思:用心营造政治幸福课堂

  所谓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感受到目标和理想实现后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作为教师,营造幸福的课堂,离不开师生间的互动,应该是高效的课堂,学生能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堂幸福的课必须是有效益的,并且在有限时间内求得了最大的教学效益。现在,我以本学期上的一堂课《幸福的味道》来谈谈如何营造政治的幸福课堂。

  首先,幸福的课堂肯定是来自师生间的互动,而课堂要“动”起来,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在课堂一开始,我便以一首《拍手歌》导入,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原本的计划是我放音乐,由学生来唱,因为歌曲很熟悉,我认为学生会主动参与,结果却大相径庭,这是值得反思的,原因在于,歌曲虽熟悉,但是环境却是很正式的课堂,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放下来,学生自然不会“肆无忌惮”地唱歌。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方式,先大声唱起来动起来,这样学生一下子放松了,跟着一起唱。这样,课堂导入自然是取得了放松和获得快乐的良好开端。其实,课堂上不应该有太多的束缚,轻松、愉悦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二,幸福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有时,作为老师,每当孩子们有问题暂时答不上来或是答不全时,我们迫不及待地帮助他们解决,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感,老师教起来没有成就感。而要做好“引路人”这个角色,教师在问题和材料设计上得花功夫,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比如,我在讲解“幸福的真谛”这个看似抽象的问题时,引入了很多学生郊游、取得优异成绩,以及生活中老人、病人、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等等图片,让大家说说他们的幸福感分别是是什么,然后很自然地过渡到,由此你感受到什么呢?学生很快就能想到“不同人的幸福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幸福是具体的”等这些知识点。这样,学生通过自努力获得答案,自然获得了快乐,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作为老师,学生掌握了知识,老师自然有了成就感,这样,双方都幸福了。

  第三,幸福的课堂,别忽视了学生们的“成功体验”。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发现他们在水中挣扎了大约8分钟的时间久慢慢停止,最后完全放弃了。但是,假如在大白鼠挣扎了5分钟时放入一块木板,让他们借助木板爬上来,等若干天之后再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进同样的容器中,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竟然挣扎了24分钟,比没有获救经历的大白鼠多了16分钟。也许经过挣扎之后的大白鼠有一个信念:只要坚持挣扎下去总能获救。正是这股看不见的精神力量让它们坚持到最后。换句话说,头脑中的记忆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人:曾经在舞台上风光的人会无意识地制造再次登台的机会,以体验再次风光的感觉。成功的体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老师们有意识地给孩子制造一些成功的体验同样非常重要。

  比如在进行课堂巩固练习时,有学生做错了一两道题目,可能有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批评学生粗心大意,或是刚学的知识没有认真领会。但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这些题目大部分你都做对了,前几次错了三四个,现在你进步了,再接再厉啊。”这个“以小夸大”的方法,对学生比较管用。还有一种“无中生有”的鼓励方法,当学生回答了问题,但是答案却不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说:“这个题目虽然你答得不够完美,但是我看到你的主动思考,看得出来你很专注和认真,我相信这样的学习态度会让你进步更大。”然后拍拍学生的肩,点头微笑,这种非语言的信息更能传达老师的真诚。其实。学生从来不缺少优点,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可以把眼光放宽点,不要仅限于学习是否有好成绩方面。我们可以表扬学生积极思考,语言流畅,很幽默;我们可以表扬孩子回答问题很大方,很自信等等。总之,课堂是立体的,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

  第四,高效的课堂是幸福的。这就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课前的精心准备,加强专业的培训,体验到“充电”的幸福,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从容自如,课堂才会是灵活、灵动的。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其本身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让我们在心灵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拥抱幸福的明天。只要理想不灭,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