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江都实小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方案

浏览:89372022-02-14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通过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提高诵读水平,增加文化积累,打下汉语文化的根。

  二、参赛对象:

  我校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竞赛内容:

  亲近母语各年级必背篇目,《古诗文补充读本》本学期选背篇目(所选篇目由年级备课组商定)

  四、具体安排:

  1.初赛(书面竞赛)10月24日各年级统一内容推磨监考阅卷每班选出前六名上报教导处

  2.决赛(抽签背诵)10月31日各班的前两名参加现场竞赛

  五、奖励办法:

  各年级设一等奖7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44名。

  六、组织落实:

  各班语文老师各年级备课组长教导处

  都江市实验小学教导处

篇2:南阳小学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阳向小学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营造书香校园,为了陶冶小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的效果,我校特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

  二、参加对象:1-6年级各班同学。

  三、活动时间:11月25日下午一节课后。

  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五、活动形式:在1-6年级各班中开展“诵千古美文,做文明少年”古诗文诵读比赛。

  六、活动细则:

  1、要求每班全员参加。

  2、每班比赛中自选一首诗,随机抽取四名同学各背一首。

  3、比赛同学要求服装统一,化妆,仪表大方、自然、得体。

  4、各班的古诗文诵读要有创意,采用新颖的形式,体现各班的特色。

  5、评委:z君。

  6、计分:z

  内容(10分) 效果(60分) 形象(20分) 加分(10分) 总分(100分)

  25分 (15分) (15分) (5分)

  符合范围及主题,无错漏

  集体背诵表演10分

  个人背诵5分

  小组背诵5+5分

  内容与表情动作相宜,串词自然,有整体感

  内涵把握准确,感情充沛,艺术感染力强

  音乐、道具、布景等辅助手段运用得当合理

  服装整齐、队伍有序,对观众、评委有礼貌

  教师参与、有突出创意

  七、评分标准:(100分制)

  1、形式:形式新颖有创意,体现自己的特色。

  2、表情:表情大方、自然、声情并茂。

  3、语言:要求普通话标准,背诵流利无错。

  4、服装:要求服装统一,有特色,有创意。

  5、上下场:要求上下场整齐、安静、快速。

  八、备注:

  1、音响话筒:总务处

  2、摄像、照相:z

  3、各班位置划分:总务处

  4、主持人:大队部

篇3:观全国古诗文教学大赛心得

  彭水三日行让我享受了一场视听的盛宴。对于民族经典文化--古诗文的教学怎样才能上得入情入境,怎样才能把精短的文字上得有滋有味,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古诗文品出其中的韵味,怎样才能让语文课有语文味。诸多问题,一直以来都让我感到困惑和迷茫。感谢领导给了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心中的种种疑惑有了答案。

  首先,古诗文应注重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梯度的朗读能逐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诗意,品悟作者的情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苏靖江一位叫z的老师教学的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她整个课堂以读贯穿,清晰地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读得正确--读得字正腔圆;二、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三、读出画面--读得有情有味;四、读懂词人--读得余味深长。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老师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轻松愉悦,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课堂的生成也十分精彩。

  第二,方法的指导不必可少。教学古诗文时巧妙的方法指导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抓关键词、抓典故、创设情境、学会联想想象等。z老师在教学《出塞》悟诗情这一环节时,学生自身阅历难以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凉无奈,于是就创设情境,展示了一幅边关地图并在上面依次标注秦朝到唐朝的几个朝代,让学生明白一千多年来边关战争从未停止过,进而知道这万里长征不但路途长而且时间久,同时让学生想象明月下还未还的征人的亲人们都会做些什么?学生入情入境中想象也真实感人,自然而然戍守边关的那种悲凉无奈就领会到了。

  第三,要学生对一首诗文解读透彻可变换教学设计并拓展相关资料进行辅助教学。有时候我们孤立的学习一首诗,往往不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这就可借助与此相关的诗作加深理解。比如上海籍z老师在教学王维的《少年行》其一时,她的设计非常新颖。在理解诗歌时她说有人说王维的《少年行》其一在语句的先后顺序上存在问题让学生调换顺序试试。然后引导学生从绝句的特点:押韵和内容(先写景叙事再抒情)上与原诗对比,在对比中学生顺利理解了那种潇洒豪迈的少年侠气并对绝句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这还不够,接著籍老师又逐一链接了《少年行》其二、其三、其四中表现侠气的诗句和关于王维及唐代尚武风气等相关背景,让学生轻松自然而深入的理解了这“侠气”。由王维的“侠气”上升到唐朝一代人的“侠气”,再到当今少年也需要这“侠气”。诗歌的内涵解读得非常透彻丰富。

  第四,教师个人素养非常重要。要教好古诗文,作为教师本人必须有深厚的功底和知识储备。如我们学校李春丽老师的课《由<饮酒>其五走近陶渊明的隐逸世界》设计大胆,立意深远。若李老师没有对陶渊明的诗作和其本人进行深入的研究是不敢驾驭这样的课堂的。

  总之,教学古诗文时要抓住其教学精髓,即:趣为先,读为重,悟为本,法为旨。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把古诗文教学上得有滋有味。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