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导航

班主任评价学生行规心得体会

浏览:76382021-10-31

  班主任评价学生行规心得体会

  作为人生发展阶段重要阶段,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决定了以后他一辈子的发展,“教孩子六年,影响孩子今后六十年!”这是小学阶段看似夸张但是避无可避的现实责任。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有效助力和信心来源!

  我期待着把孩子们培养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人,但是怎么培养呢?怎么样对孩子的行规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我的培养目标呢?这对我一个新班主任来说是一个难题。为此我请教了不少老师,在黄林英老师和我的副班赵银林老师的帮助支持下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以我们班为例,跟各位同事一起交流一下:

  一、行规模式

  目前,我们班行规评价模式是两种:个人评价和团体评价。

  个人评价主要实行:小组长、值日班长、值周班长三重管理。小组长记录自己组的同学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值日班长登记全部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有哪组同学扣分加分的,及时与小组长沟通做好记录),值周班长对值日班长和本周总体情况进行监督和协助,向老师直接反馈意见。这种模式操作起来有点累,不过因为是每天一次,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在这一天,轮到的同学都会更好的做到以身作则,我们老师也会督促他们。这是我们班的班级日志记录表、小组长的一周评价表(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孩子们都会在这上面认真做好记录,这些记录都是老师的第二双眼睛。

  不过这种方式也存在问题,有时候我来不及看这些记录,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只能通过扣分来警告,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

  团体评价是我们班行规评价的重点:由于我们班学生个体独立性比较强,所以个人主义氛围比较浓,而且我们班学生不管是年龄、行为处事、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为了让“太过于独立”的学生尽快赶上大部队,为了更好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合理安排合作时间的基础上,团体评分表在组内实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

  在开学不久,我们班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活跃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座位安排,四人成一小组,学校里面的各项活动:如信息直通车的资料收集准备和展示、背书、课堂发言、行为规范、生活表现等方面,还有小组活动就更不用提了,都纳入评价范围。

  这种方式能够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看来,这种方式对我们班的情况有整体改善。不过这也有问题,有些组员间还是有内部矛盾,特别是对于拖后腿的孩子抱怨居多,目前主要解决方式是通过找组员谈话、降低难度(但不降低标准)等方式来促进团体之间的合作。这种方式重点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班级积分榜,由副班长负责,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班级积分统计,并予以公示。(一周统计一次:副班长负责;请家长--扣10分;家长周五或者周末过来反馈意见的,学生在家里表现不好的,扣10分)

  当然最有利的规范行规的方式还离不开这些积分带来的各种奖励,奖惩并行,才能够有效的达到效果。目前除了物质奖励以外,正在学习别的班级的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奖励方式来促进有效评价的进行

  二、思考“行规”

  不过,虽然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有点模糊,究竟怎么评价才是最合适的?回到问题的最初:评价行规,那么什么是行规呢?

  在百度百科中这样说:“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行为规范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好恶、价值判断,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由于行为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全体成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是社会和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

  它给了行为规范一个限定范围,在评价学生的行规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是应该的?学生要怎么做?

  《优秀是教出来的》的作者隆恩·克拉克老师年仅28岁,是全美最佳教师奖得主,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老师。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生活中永恒的班规?

  这里的班规实际就是对学生生活行为规范的一种规定,他设计的行规如:第1条,“遇到大人要主动问候打招呼。大人问话时,一定要回答清楚,不要光是点头摇头,也不要含糊其辞。”第2条,“当别人在讲话时,你的眼睛要一直看着他。”第37条,“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错,也要说声对不起”。这些规定,都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与习惯。后来,克拉克老师班上有12名学生报考纽约市的明星初中。这是一所吸引全纽约各类优秀学生的学校,但是却只提供了30个新生入学名额,结果克拉克老师的12名学生全部被录取了。事后,克拉克老师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口试时,学生们都表现出了自己“彬彬有礼”的态度。这样良好的个人习惯让评选委员们大加赞赏与肯定。

  我想,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这些行规之所以能够让孩子们落实,是因为这里有明确具体的做法,让他们知道怎么做。我想这是我们自己小学生行规的一个改进的方向,我们有必要在在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设置一些更为详细具体的行规,落实到每位同学身上。但是怎么具体落实呢?这是一项令人头疼的工作。

  另外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有效评价行规呢?我又有困惑:

  1、自评方式:是否可行?

  之前我们六年级实行的主要是他人评价的模式,在小学高段中,自我评价方式是否可行?这种方式加入他人评价方式中,能够在他人评价的时候减轻矛盾冲突,更能让学生认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自己进行评价,来一个自我定位,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个人,也可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不过具体怎么开展呢?

  2、家长怎么参与行规评价?

  我仔细看了小学生行为规范,总共20条,其中明确跟家庭教育有关的有五条。不过我们去家访的过程中,会听到看到学生在校在外的不同表现,也接到不少家长来电反映学生在家的不良表现。行规要求对不少孩子来说是一件外套,回到家了就脱掉,到学校了再穿起来。家长由于心疼孩子,有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怎么能够让孩子真正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在行为评价方式中,我想家长评价肯定更要列入其中,发挥起作用,这样才能够对孩子进行全面的、阶段性的、发展性的评价,否则,培养出来的孩子很有可能都是“带着面具”的人。但是怎么样让家长参与到行规评价中来呢?

  3、如何对评价再评价?

  不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间进行的小组评价、互相评价,这些评价都是主观上的,评价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方式是否多元、内容是否全面、过程是否科学等问题,因此,只有对评价进行再评价,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怎么进行呢?

  现在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而多元化的评价要求由学生自我、同学、老师、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在行规培养方面尤其重要。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说过这么一句话:“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怎么样用合适有效的行规评价方式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帮助孩子们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呢?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的意义!

  抱歉抛给大家一大堆的问题,期待大家一起交流!谢谢!

篇2:班级行规管理评价方法心得体会

  班级行规管理评价方法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在班级管理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本学期我对班级行规管理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下面说说开学初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竞选演讲,明确班委职责

  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具备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所以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我采取了同学自愿报名,鼓励全班参与的竞选演讲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在竞选演讲中,选手必须要阐明履行职责、工作方法、特长优势、具体目标,以便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同时也能加深老师同学对他的了解,以便分配适宜的工作。竞选演讲完毕,要求全体同学参考竞选者的平时表现及演讲情况仔细斟酌,选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委成员。由于班委成员是尊重学生意愿,民主选举产生,而非班主任指定,所以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拥护,而那些少数也就只能服从多数了。明确各自职责后,班委成员就可走马上任,参与班级管理了。为给班委成员增加压力,增强责任感,全班同学对这支队伍进行监督,对工作负责的班干部(包括小组长),一周给他们发班币一张10分作为工资。不负责者则随时更换,这不但给了在任者以危机感,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创造了机会,增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实行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出示幻灯)

  我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始终放在首位。为了更好地落实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理念,本学期我对班级卫生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我们的教室也实行卫生包干制,你负责哪一块的,这学期你就负责到底,你关窗户的就一直关窗户,班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以来班级卫生大有改观。

  三、实施班级管理制度

  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主任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好否,是体现班级整体风貌的一个窗口。一个班级能否在各方面出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级是否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针对班级现状,我认为班级行规教育必须建立具有班级特色的管理模式,日常行规管理,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流于形式,必须要有制度、有反馈、有舆论、有评价,实行科学化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有制度

  在班级中建立切实可行的行规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规范化的体现。在刚接班之初,我便针对学生开学几周来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进行学生行为规范大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对行为规范要求达成一种共识,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制定出了一份符合我班实际情况的班级公约。其中包含了日常行规、课堂纪律、文明礼仪等诸方面的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首先在意识上树立一种规范。

  2、有反馈

  制度建立以后,还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监督管理反馈体系。我班通过他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了班级行规监督员(监督成员共5人,均是在行规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分工负责对每位学生的每天的表现情况进行监督、汇报并在班级中实行一天一评制。具体做法是:监督员每天做好记录如某某今天中午就餐时在说话等等,及时反馈给我我就会在当天晚自修后给他一个评价盖一个大拇指,如果当天没得到的同学我会指出今天你哪一项没做好,希望他能及时反思自己当天的行为以便做出调整。学生将由过去的接受教育逐渐变为自我教育。

  3、有舆论

  制度虽然在班级行规管理中有重要作用,但对极少数行为习惯极差,屡教不改的学生来说效果不大。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表扬、及时批评,善于掌握和运用舆论工具,采用队会、班会、演讲、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行规宣传教育。通过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在班级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生的行为规范由他律的过程变成自律的过程。

  当然,学生的行为规范会有反复,对学生的行规教育是班主任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班主任,我们应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敢于实践,勇于探索,力争在学生的行规教育管理中能有新的突破。

  除了共性的东西以外,我觉得班主任还应善于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我们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带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级。

  4、有评价

  一个中肯的评价是教师送给学生的弥足珍贵的礼物,它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甚至让学生终身受益,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他对于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学期在学生评价上我制定了新的评价方案,我们班孩子的桌子的左上角会贴上这样一张纸评价表(幻灯出示)课堂纪律三操就餐就寝路队等几项,这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置的几项内容。因为我们班的家长很关注自己孩子在学校一日三餐吃的情况,从开学伊始我们班级就开展光盘行动,亲自蹲点。学生吃得多了浪费的少了家长也放心了。一周下来发现孩子们交作业习惯很不好有的交了,有的没交在第二周我又做出调整补充了作业这一栏,第三周我发现孩子们见到老师不会主动问好,于是我又增加了一项文明礼仪这一栏。(呈现评价表)一天之内根据监督员的记录,我相应地给他们盖上大拇指,一周下来得了三个大拇指的就可以换班币10分,得四个大拇指20分,五个大拇指30分。这张评价表在星期五家长来校接孩子的时候直接见面,让家长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一周内的表现。我们班的李晨曦同学,他原本是一个出口成脏的孩子,上课经常动来动去不遵守纪律,现在好了很多做事有责任心了,变得文明了,课堂上也守纪律了。上一周他得了四个大拇指。得到了二张班币。

  为了让班币发挥更大的效力,我们班举行一月一拍制,就是指一个月举行一次拍卖会,在拍卖会现场由家长委员会牵头统一够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礼品,副班长主持在班队课上用班币进行竞拍。(出示幻灯片竞拍现场)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班级行规管理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同事们给予批评指正,本人万分感激。谢谢大家!

范文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234范文网 234fw.com版权所有